法律咨詢學習心得體會_心得體會(精選3篇)
法律咨詢學習心得體會_心得體會 篇1
狂年暑假參加了一個暑期社會實踐隊,本是一般的團隊,都是為了出來玩拿到學分就行了的,所以本來就沒有什么實質的活動可言.但是我們還是有一次活動值得去體會一下,雖然我在這次活動中只是一個扛大旗的人.
7月8日,我們時間隊在一個社區(qū)搞了一個關于“普及法律知識,提供法律服務”的是實踐活動.活動的內容是發(fā)放有關法律常識的傳單,為居民提供一些法律咨詢.
在咨詢上,有一個大媽咨詢了一個關于“自留山”的問題,這個問題不是自留山承包問題,而是自留山轉讓金分配的問題,也可以說就是一個離婚財產分割問題.大媽敘述說,她是喪偶再婚,現(xiàn)在,第二個丈夫以為女兒批地基唯由騙她離了婚,在其他財產分割上都是一人一半,但是她前夫在他們結婚前(離婚前他們已經結婚20幾年了)承包的自留山轉讓金分配上以她沒有自留山為由拒絕分割自留山轉讓金.我們團隊的一部分人認為,她確實沒有資格分配其前夫婚前承包的自留山的土地轉讓金,因為她沒有土地的承包權,不應分的其前夫的個人財產(他們認為自留山是其前夫一個承包行為,轉讓金是其個人財產;還有人認為自留山不是農村承包經營權的范疇,是集體分給個人私有的).大媽的咨詢也是從她是否有對她前夫婚前的自留山的權利.但是我個人認為大媽有資格分割這一部分的財產,但是不能從是否有對其自留山的權利出發(fā)去支持其對財產的分割(自留山的性質以及在本案中婚前個人承包的土地是否可以作為婚后夫妻共同承包的,我不清楚,我想這個問題應該有所研究),應從自留山轉讓金直接以夫妻共同財產出發(fā)要求分割財產.
我認為這個直接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堅鑒定問題要好處理些,我們不應該把問題放在自留山的承包權上,應該看到的是錢,自留山轉讓金---這錢是否是夫妻共同財產(在夫妻關系存在期間轉讓的);我認為實是夫妻共同財產,理由:(《民法通則》意見)第43條規(guī)定在夫妻存續(xù)期間,一方從事個體經營或承包經營的,其收入為夫妻共同財產,債務亦應以夫妻共同財產清償.(《民法通則》意見)第42 條:一公民個人名義申請登記的個體工商戶和個人承包的農村承包經營戶,用家庭財產共有投資,或者收益的主要部分供家庭成員享用的,其債務應以家庭共有財產清償.《婚姻法》規(guī)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資,獎金;(2)生產,經營的收入;(3)知識產權的收入;(4)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婚姻法第18條第3款規(guī)定的除外;(5)一方個人財產投資取得的收益;(6)男女雙方實際取得的或應當取得的住房補貼,住房公積金;(7)男女雙方實際取得的或應當取得的養(yǎng)老保險金,破產安置補償費.在本案中自留山雖是婚前個人承包.《婚姻法》第17條第2項規(guī)定了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的財產范圍,歸夫妻共同所有.
本案中當事人雙方在結婚時沒有明確是個人行為且婚后共同經營,經營收入應是用于家庭生活所用,并且轉讓時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共同行為,夫妻共同商議的結果,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的收入符合《婚姻法》第17條第2項的規(guī)定屬于夫妻共同所有的財產范圍,應屬于夫妻共同財產.所以,我認為大媽具有分割該部分財產的權利.
根據(jù)上面的我想到了:人之為學,在于活學活用,在于開拓,在于發(fā)展;做學問或學習不應該死記硬背,不應該漂浮,自大,更不能打腫臉充胖子,不能嫉妒,不能虛浮.學習,重在活,重在用,重在心靜與所究.
在上面我說的我自己也還差很多很多,在很多地方還要努力去完善自己的學習.
法律咨詢學習心得體會_心得體會 篇2
狂天早上,我們來到梧田辦事中心,做好今天有關宣傳的準備工作,由于天氣的原因,所以到了九點我們才開始戶外宣傳。此次活動的目的主要是要是像梧田區(qū)人民宣傳有關法律保護和有關法律條紋條規(guī)處罰規(guī)定,讓公民進一步參與到發(fā)制社會,提高我國人民的法制觀念。
在宣傳活動中,人們貌似很害怕我們給他們去發(fā)傳單,表現(xiàn)出我們很不受歡飲的樣子,不過農民工啊,小商小販還是比較樂意接受此次活動的。造成這么大的反差,我覺得應該是我們公民認為與自己有關的才會去接受,大多數(shù)受害人是農民工很小販們。下午我們做現(xiàn)場咨詢活動。
在這次的法律咨詢的實踐活動中,我感受到有很多人對法律咨詢都并不了解,甚至存在誤解,許多人排斥法律咨詢,認為法律咨詢就是勸說別人的,就好像與人辯論。有些來訪者把法律咨詢師當做“救世主”,把自己的所有心理“包袱”丟給他;有些人覺得法律咨詢是要為他們開藥治療的;有些人覺得法律理咨詢就是會為他們提供解決問題的建議等等。由此可見,我國仍需加強法律咨詢的宣傳力度,讓廣大群眾了解和接受法律咨詢,并懂得主動求助法律咨詢機構的幫助。
在咨詢過程中,我感覺最深刻的是,書到用時方恨少。我們除了要掌握課堂的理論知識,還應通過多種途徑汲取更多的專業(yè)知識,不僅正確把握好法律咨詢的工作流程,更要靈活地應用到實踐中。同時,我覺得很多細節(jié)都會對法律咨詢的過程產生影響的,例如禮貌、咨詢員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衣著打扮等,這些都值得我們引起重視。大學生最缺乏的就是經歷和經驗的積累,要真正提高心理咨詢的水平,多參與實踐,總結經驗是很有必要的。
法律咨詢學習心得體會_心得體會 篇3
這周,我開始了網(wǎng)上聽課。我所在的班級是xx學前班,xx級學前班是陳xx老師負責教學的,陳老師教的科目是職業(yè)道德與法律。
在上課開始前,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陳老師對每個同學都熱情地打了招呼,這是值得我學習的一點,身為老師,不光要對學生傳授知識,還要關心學生,尊敬學生,陳老師這個做法可以讓同學們感到親切,增進與同學之間的關系,也能為接下來的課程教育打下一個優(yōu)秀的前提基礎。
我這周聽的課是第二單元培養(yǎng)道德意識第四課養(yǎng)成職業(yè)道德行為習慣。這節(jié)課的重點是讓同學們樹立職業(yè)道德和法律意識,讓同學們能有“干一行愛一行”的職業(yè)精神。
這節(jié)課的第一個板塊是職業(yè)道德的養(yǎng)成的作用。
有以下幾個作用:
1、有助于提高人的全面素質。
2、有助于實現(xiàn)人生價值。
3、抵制不義之風。
第二個板塊是職業(yè)道德養(yǎng)成的途徑。有以下幾個途徑。
1、在日常生活中培養(yǎng)。
在第一個知識點之后,老師引入了一個案例:售貨員發(fā)現(xiàn)柜臺前有一個不起眼的臺階,總是有顧客在路過時不小心被絆。于是售貨員便善意的提醒顧客:“請小心臺階”。一天老總經過聽到了售貨員的提醒,臉上露出了贊許的微笑,很快售貨員便因為工作表現(xiàn)突出被提升為柜臺組長。并讓同學們思考從售貨員身上學到了什么。雖然這是一節(jié)網(wǎng)課,但是同學們還是積極踴躍的在留言區(qū)發(fā)言,來分享自己的觀點。
2、在專業(yè)中學習訓練。
老師在這部分的內容中,主要講解了訓練職業(yè)行為道德的要求。訓練就是有計劃,有步驟地使之具有某種特長或者技能,在專業(yè)學習中訓練之夜道德行為的要求:
(1)增強職業(yè)意識,遵守職業(yè)規(guī)范。
(2)重視技能訓練,提高職業(yè)素養(yǎng)。
3、在社會實踐中體驗。
老師通過讓同學們分享自己的感悟和實踐體驗,來引入了這部分的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
(1)參加社會實踐,培養(yǎng)職業(yè)情感。
(2)學做結合,知行統(tǒng)一。
隨后,老師有分享了一個案例:甲乙兩人同時進入一家酒店實習,但是一個月后跟蹤指導教師對兩人的評價卻截然不同。甲工作勤奮,為人和藹,主動積極,被當成重點培養(yǎng)對象。乙行為懶散,在工作中沒有擺正心態(tài),專業(yè)技能差,這個月的考核等級為差。并讓同學們談談從中收獲了什么啟示。
4、在自我修養(yǎng)中提高
這個部分也有兩個要點。
(1)體驗生活,經常進行“內省”。
(2)、學習榜樣,努力做到“慎獨”。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還引入了海瑞的一句名言“美曰美,不一毫虛美;過曰過,不一毫諱過。”這句話不單單只是因為知識點才被引入,更多的是希望同學們能內省慎獨,時刻要求自己。
5、在職業(yè)活動中強化。
在職業(yè)活動中強化道德行為有兩個要求。
(1)將職業(yè)道德知識內化為信念。
(2)將職業(yè)道德信念外化為行為。這里,教師用了內化和外化,希望同學們能在發(fā)展自己技能的同時也能完善自己的信念。
這節(jié)課雖然時間很短,但是卻生動形象,既能讓同學參與其中,又能讓同學學到知識,同時還能讓同學樹立正確的職業(yè)觀念。應該值得我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