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會計個人學習心得(精選3篇)
財務會計個人學習心得 篇1
在外人的眼里,會計工作是個香餑餑,整天和錢打交道,既大權在握又清閑,多好啊!但兩周來的切身體會使我徹底拋棄了這種幼稚的想法。我深刻理解了什么是會計,會計不僅僅是一份職業,更是一份細心+一份耐心+一份責任心。同時我也認識到要做一個合格的會計工作者并非我以前想像的那么容易,最重要的還是細致嚴謹。
會計要求很高,容不得半點的馬虎。做賬的時候弄錯的話要修改就很麻煩了,一步錯可能就會導致后面步步都錯,所以會計工作中細心就顯得尤其重要。從一開始的做會計分錄,到登記憑證。然后再到登記賬簿,再是結賬,對賬,編制報表,裝訂等一系列的工作,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經歷過了才真真正正了解到什么是會計。
財務工作相對來說是成就感比較少的工作,因為它的付出和回報不是很配比的。你可以感覺到你的付出,但是感覺不到回報——公司財務人員天天加班,但是如果有人問你都做什么了,你會感覺很難回答上什么。因為你說了,別人不一定理解和聽得懂!銷售人員可以說,我這個月賣了多少東西;生產人員說,我超額完成了多少;品質人員可以說,降低了多少不良率;可是我們財務人員呢說:報表完成得很順利這個月稅務沒出問題分析出這個月的虧損的原因是什么所以,做這個工作需要定力,更需要耐得住寂寞!
財務工作不光繁忙而且時間緊迫,因此做好會計工作需要有很強的責任心!公司的財務部并沒有太多人,但需要處理的事情卻很多。有句話說道,遲到的公平是不公平的,同樣,遲到的財務報表也是沒有意義的。如果你過了1個月才把上個月的報表搞出來,又或者把分析報告遞交了,盡管是非常翔實和準確的,但是對經營沒有任何幫助!這就是為什么那么多財務人員天天加班的原因。
一個好的財務人員,往往需要在默默無聞的平凡工作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才能和智慧,不但能為企業管好財,也能為企業創造財富。
盡管財務工作有壓力,但是只要我們努力學習、敬業工作,我想這種壓力會變成促使干好這份工作的動力,使我們在財務工作上作出成績,為公司的未來發展作出貢獻。
財務會計個人學習心得 篇2
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促進了與會計信息密切相關的證券市場的發展,目前證券市場對會計信息的關注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對會計信息的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來,發生了一系列令人震驚的會計虛假報告和欺詐事件,嚴重影響了理性投資者對證券市場的信心,阻礙了我國證券市場的正常發展,這越加凸現財務會計的重要之處。因而,如何深入了解其精妙之處以及能夠運用恰當的財務分析技巧對于信息使用者正確決策的重要意義!
該教材在《初級會計學》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了對會計目標和會計原則的深入理解,進一步闡述了在會計實踐中會計要素和主要會計項目的會計處理方法、會計報表的編制方法以及會計信息的使用和分析方法。
全書共分十四章,書中既有對財務會計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的闡述,又有對現行會計政策和會計準則的介紹與評價,同時更注重在現行的會計理論和會計政策下,對會計信息的處理方法和分析方法等實務的介紹。
本書注重對案例的運用,每章均安排了章前案例,以增強讀者對各章內容的學習興趣和對相關會計實務的感性認識。主要章節后邊都附有總結性案例,便于學生將各章重點知識在實際案例中得以應用并加以鞏固。
本書的實用性較強,書末附有對主要習題和案例的參考答案或提示,方便學生在學習中檢驗自己對各章知識的掌握程度。
本書適用于會計專業、財務管理專業以及經濟類和管理類本科生作為財務會計學習的教材,另外,也適用于企業管理人員、財務人員以及期望獲取會計知識的相關人員使用和參考。
財務會計個人學習心得 篇3
1、實訓心得體會:
首先我要說的是:雖然這次實訓是我進入大學以后的第二次有關會計知識的實訓,但是比起第一次會計實訓,這次實訓對我而言有著更為重要的意義。
然而我必須說實訓的過程是艱苦的、讓人“心驚膽顫”的,這當然是由于主觀和客觀的各種原因所造成的。因而在此我要先說一下我們遇到的各種問題,希望這些問題能讓老師了解一下學生們實訓中所遇到的一些狀況。
客觀問題:主要是電腦和用友—ERP系統的問題,該系統比較脆弱,又受莫名病毒的干擾,使我們實訓更為辛苦,這也是常常讓學生陷入焦慮和恐慌的主要原因之一,試想一下,如果你努力了一個上午或下午的時間和精力,最后卻因為電腦系統的問題而使你的成果全盤皆失,不知道你又會做何感想…因而我在此提出這個問題,當然主要是希望學校能了解這方面的問題,能修正或完善一下ERP系統,使之比較健全,好為我們下次實訓提供方便。
主觀問題:雖然會計是我們的專業課,但相對來說,它亦是我們接觸比較晚的學科之一,從最初的基礎會計到現在的財務會計,我們接觸它也僅僅只有兩個學期,因此很多有關它的東西,我們了解的并不透徹和清晰,加上此次實訓又是上機操作,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它還要運用到我們所學的計算機知識,因而致使它的難度又加了一層,當然這并不是推脫,其實很大的原因還是在于我們自己沒學好相關的會計知識(當然也包括計算機知識),沒有深入了解過我們的專業課程,才會在實訓過程中屢屢受挫…說到這著實讓人汗顏啊!
玫瑰正因為有刺才突顯它的美麗,而我們的實訓也正是因為有了曲折和辛苦才突顯它的意義。回想這一段時間來的種種,其實還是有很多甜蜜的感觸,特別是在經歷過擔心、恐慌、著急、慚愧等心理歷程后,面對最終的成果所帶來的成就感和充實感,那正是我平淡生活中所缺失的部分啊,現在的我們雖然遠離了家,但平日里真正全神貫注的去做一件對我們有意義的事的機會并不是很多的,特別是在做它的過程中“磨難重重”。然而也正因為如此,它才更顯得彌足珍貴……
另外我還感覺實訓就像是一面鏡子,處處影射著我們自身的不足,反映我們平日學習的不足,這也給了我很大的觸動,相信今后我會加倍努力的學習的。
當然,這次實訓除了帶給我那么多的“感動”之外,其實更重要的還是它鍛煉了我們(無論是在知識技術還是心態方面),提高了我們對會計知識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動手能力,將之前我們學習的會計理論知識與現在的實際操作結合起來。而這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畢竟將來我們走上社會參加工作時,要用的是我們的實際操作能力而不是那純粹的理論知識啊!
我們學習的會計知識,要求我們在掌握基本理論的同時還能熟練操作會計的內容。如果我們僅在課堂上聽老師講如何如何操作,表面看看如何操作,往往會流于表面,而現在讓我們按照實訓要求,在老師的帶領下,自己動手操作,對這一部分知識及基本技能的掌握才會顯得更為容易,常言說:“坐著言,不如起來行”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特別是最后一次實驗—自由操作時,我們按實訓要求把整個流程再重新操作一遍后對這個道理更是深信不已。
雖然之前我有抱怨說,因為實訓結合上機操作而增加了難度,但是我又不得不說,學校利用計算機教學,會更容易使我們理解掌握相關的知識。而且比起手工操作來說,上機操作不僅更為方便和有效率,還不會造成資源的浪費(想想看,如果我們選擇手工操作的話,那該浪費多少賬簿啊!)。所以不禁想感嘆一下,科學技術的進步還真的是為我們的學習和學校的教學帶來很大的方便啊…
古人常說: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我們學習知識也是一樣的,如果沒有這次財務會計的實訓,我上理論課所學的很多知識都無法讓我從真正意義上的理解。原來上課時常常在想,學這些東西對我將來工作到底有什么用處,正因為這樣想,心里就不住的擔心(雖然現在還是會擔心),但是我相信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實訓以后,我終將會不再胡思亂想的。
這次實訓還教會我一個道理:失之毫厘,謬之千里。有時候我們真的不能太小看我們犯的一些小錯誤,因為“千里之堤”很可能就潰于此“蟻穴”。
比如像在實訓過程中,因為我在第二次實驗,做“庫存商品”的期初余額這一塊內容時,出了一點小差錯,當時我雖然發現了,但因為是系統問題不好改,所以就沒改而且也沒放在心上,但是做到后面的內容時,小問題就逐漸轉變成大問題了,首先最后的對賬結果是錯誤的,因此就沒法結賬。沒辦法只好先把這塊內容先擱在一邊,接著做后面的。然而在做UFO報表管理那塊時,問題又來了,三大報表有兩張是錯誤的,而這錯誤的起點就是之前做錯的那塊內容。于是我打算先根除之前的錯誤再做后面的內容,誰知就是沒辦法改動“庫存商品”的期初余額的數值,最后只能請教老師。但是老師告訴我說,因為我在那之后做的憑證均已簽字、審核并且記賬,此外還已經做了很多其他的內容了,所以期初余額那一塊內容再也沒辦法改動了。也就是說,一切為時晚已啊!
同樣的道理,我們也不能小看我們平時生活中所犯的那一個個小錯誤,也許你會覺得那根本就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不足掛齒。但是你可曾想過,量變與質變的問題,整體與局部的客觀聯系,正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啊”…我們的先人早在幾百年之前就已經呼喊:“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現在我就套用他們的話:不以誤小而無視之啊!現在我們還是學生,還沒有那么多的“大事”等著我們去做,但是我們遲早是要踏入社會,是要參加工作的,到那時候可能你所犯的一個小小的錯誤,比如小數點偏移了一位,就可能造成公司的巨大損失,而那時的你又該如何面對那個問題,如何承擔那份責任呢?
我們知道,會計報表和賬簿等資料是為公司經營決策提供判斷的主要依據之一,它要求內容真實可靠,數據嚴謹。因此在這方面,操作員必須格外的小心謹慎。而小心謹慎這一特質則是必須經過無數的鍛煉和學習才能慢慢領悟和培養的,它不是一促而蹴的。因此我們要從學生時代做起,從現在做起,腳踏實地并且認真謹慎的對待身邊的事情,就像在這次實訓過程中,我們必須謹慎小心,全神貫注的操作。也可以說,這次實訓它給了我們一個領悟和培養這種特質的機會。
這次實訓的最后一次實驗是自由練習時間,也就是讓同學們把之前5次實驗所做的零散的內容在重新系統的做一次,且以最后所做的內容做為評分的依據,也就是說之前我們所做的內容是不要的。老實說,當我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還真是有點小小的郁悶呢,想到之前拼了那么久,擔心了那么久,害怕了那么久所做的內容卻根本派不上用場,有點小小的郁悶自然是在所難免的。但同時我也是蠻高興的,因為之前所做的賬套問題重重,輸出的數據和三大報表也不對,而且在該系統中又修改不了…現在有了一次重新來過的機會,就算會非常的辛苦,無論是誰,相信也都會是心甘情愿的。
不過老實說,最后一次實驗還真的是蠻辛苦的,雖然老師安排的時間是13:00—19:30,但我們從12:45就開始等在電商實驗室門口了,然后晚上7:40才離開,9:00又準時過來。大家都卯足了勁在做,而且有幾位同學就連晚飯也都是在實驗室解決的,真的是非常忙碌又認真啊!雖然這些內容我們原來都是做過的,但重做過程中還是問題不斷,由于我們的基礎知識還是比較薄弱,加上之前是老師領著我們大家做,而現在我們則必須“自力更生”。(當然一些不會的地方你可以請教別人,但那時大家都忙著做賬套,也不可能馬上回答你的問題)因而其過程的辛苦大家是可想而知的了。
俗話說: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經歷了一個下午的努力奮斗,終于按時完成了本次實訓的全部操作內容,雖然賬套輸出的結果還是有點小問題(利潤表的數據出了一點差錯),但是這并不妨礙我的好心情的瞬間綻放。當老師檢查完我的賬套,記錄在案的那一刻,我原先緊蹦的神經一下子松了下來,心里反而涌起一股淡淡的失落感。人有時候在經歷過一系列的努力過程之后,結果反而不顯得那么重要了。但不管怎樣,我的實訓終于還是比較完滿的落下了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