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學習心得感想(精選3篇)
杭州學習心得感想 篇1
4月25日至4月29日,作為第三批選聘生我有幸參加組織部開展的業務培訓班學習活動。作為參加者,首先我要感謝領導給我們提供了這么好的一次集中學習、相互交流、增進友誼、共同提高的機會。這段培訓雖然時間短促,但內容十分豐富,所設科目貼近實際、貼近工作,就我個人而言,確實獲益良多,得到了充實、提升。學習過程中,我們聆聽領導的講話和要求,感受授課老師的講課魅力,學習基層工作的管理經驗,交流學習培訓的心得感受,真正實現了領導提出的學有所思、學有所悟、學有所得的培訓目標,確實受益匪淺,感受良多。下面我想就我所學習的內容之一《如何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向領導匯報一下自己的學習心得:
我國既處于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又處于社會矛盾的凸顯期,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給我們做好群眾工作增添了新的內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不能做群眾工作、會不會做群眾工作,直接考驗著我們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能力,我想:我們要想得民心、順民意,就必須長期堅持帶著感情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的工作思路。情況掌握在基層,問題解決在基層,矛盾化解在基層,感情融合在基層,帶著感情做農村工作。
帶著感情做好群眾工作,首先要努力關心群眾,切實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和現實問題。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群眾中去,使群眾的困難得到解決,生活得到保障,生產得到發展。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凡是符合法律法規和政策的,要積極協調有關部門予以解決;凡是要求合理,但政策沒有明確的依據的,應該堅持從實際出發,認真研究解決,一時無法解決的,可先部分解決,確實因客觀原因無法徹底解決的,應向群眾講清道理,做好解釋。凡是群眾要求不合理,不合法的,堅決不開口子,不做不符合規定的許諾,防止產生以鬧取勝的不良影響。
帶著感情做好群眾工作,就要真正依靠群眾,充分尊重群眾的意愿。要充分相信群眾,把政策交給群眾,把事實告訴群眾,既不回避問題,也不掩蓋矛盾,既不避重就輕,也不敷衍群眾,爭取群眾的理解和支持。要深入了解民意,充分尊重群眾的意愿。在做出決策前、開展工作時,應認真進行調查研究、了解群眾的真實想法,傾聽群眾的愿望要求,特別是要聽取群眾的不同意見,以群眾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作為衡量工作和決策的標尺。要從群眾的實踐中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始終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問計于民,向群眾學習,真正把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發揮好,保護好。
帶著感情做好群眾工作,還要悉心教育群眾,深入細致地做好群眾思想政治工作。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民意如水,宜疏不宜堵。只有做好疏導化解工作,正確引導群眾,才能消除矛盾。對待苗頭性問題,要提前做工作,盡早化解;對長期性問題,要經常做工作,逐步化解;對突發性事件,要集中做工作,及時化解;對周期性矛盾,要不斷做工作,反復化解。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時,要把說服教育、釋疑解惑和排憂解難結合起來,一方面要因時因地把握群眾情緒,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地進行說服教育,另一方還要回答好群眾關心的問題,幫助群眾消除誤解。同時,還要設身處地地為群眾著想,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得到群眾的理解。
帶著感情做好群眾工作,要求我們要轉變工作作風。要把群眾工作作為轉變作風的前沿陣地,進一步健全干部經常下訪、領導定期接訪的工作機制。各級干部要經常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察社情、訪民意,及時發現各種苗頭性、傾向性的問題,努力把問題解決在基層,把矛盾消化在萌芽狀態。要加強學習,學習好、掌握好黨的政策方針、法律法規、市場經濟知識、科技知識和必要的專業知識,鍛煉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了解社情民意的能力、做思想工作的能力、動員群眾的能力、化解人民內部矛盾的能力、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實踐中打牢做群眾工作的堅實基礎。
我們要了解農村工作、熱愛農村工作、做好農村工作;要理論聯系實際、真正了解實際、深入實際,細致工作,尋找做好農村工作的對策思路。帶著感情做好群眾工作:一、優化基層黨組織建設;二、科學定位基層黨組織的功能;三、創新基層黨建的工作機制;四、實現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的良性互動。通過努力,在農村群眾工作中最大的發揮自己的能力,力所能及的做好農村工作。
杭州學習心得感想 篇2
時光匆匆,轉眼間小學流年就要結束,今天是我們的最后一個六一,同學們和老師都有些莫名的傷感。
今天一大早,同學們就背著自己喜歡的食物,來到班級開始狂歡。同學們依次來用小組的形式來表演節目。有的表演的非常好,比如就說劉世峻他們組演的老師教導學生不要抽煙的精彩節目。有的時候,某個地方挺好笑的,同學們也只有那么七八個笑的。因為我們知道這是我們最后一個六一了,也只剩一個月的時間就要說再見了……
其中最值得 一提的就是老師和同學們合唱的那首《童年》,誒~回想起當時的情節,我還有點想落淚了。 那時,小黃伴著音樂《童年》即興演講后。老師突然興起,想和同學合唱這首歌,音樂漸漸地響起來了,他們認真的看著電腦熒屏上的歌詞,又從口中唱出:“池塘邊的榕樹上……”非常敏感的我,我看了看幾秒鐘的老師,我還緩慢的掃描了幾圈這幾年和我共度風雨的同學們。我的眼淚瞬間打在我的眼圈上了,我還偷偷的把墨鏡戴上,怕同學們看見我哭的樣子。低下頭抹眼淚,我還望天45度角防止眼淚掉下來。等老師唱完這首歌,我還特意的看了老師一眼,我看出老師的眼睛也有點濕潤了,只是她忍住了而已。老師陪伴我們這些年也憔悴了許多,不知道還有多長時間還能和同學們,老師,在同一班一起又說有笑,一起上課了。那時我想了很多很多……
讓我們好好珍惜和同學老師,在一起那么丁點的時光。我心里還存著感激,感謝你們給了我那一份終身難忘的回憶。
杭州學習心得感想 篇3
20某某年新年賀詞,在極短的篇幅里,體現了更強的親和力和感召力。筆者感覺有以下兩個特點。
一是功歸于民,平敘直言地表達了他的深厚憂國憂民情感。習近平總書記簡單明了、言簡意賅地把一年來人民群眾創造的成績、關心的事情放在首位,拉家常似的告訴人們他做的一些工作、他收到的群眾來信和他的一些感受。
他首先用“天道酬勤,日新月異”簡要的八個字來肯定和褒揚人民群眾一年來的辛勤勞作和辛苦努力。是誰在過去的一年辛勤地創造了日新月異的變化?當然是全國人民群眾的功勞!他說:“我為中國人民迸發出來的創造偉力喝彩!”
他說,“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他引用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詩中的一句,來表達他深厚的憂國憂民情感。他知道,還需要千萬間寬敞高大的房子來庇覆每一位群眾、每一個家庭。
確實如此。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示房改工作“要實現人民群眾‘住有所居’,必須處理好政府提供住房保障公共服務和住房市場化的關系,健全符合國情的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所以,政府在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的同時,為因勞動技能、就業、收入等原因而面臨住房困難的群眾,提供住房保障的速度大大加快。
20某某年,全國有340萬貧困人口實現易地扶貧搬遷、有了溫暖的新家,各類棚戶區改造開工數提前完成600萬套目標任務。這就應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話:“我們偉大的發展成就由人民創造,應該由人民共享。”
二是情理交融,和藹可親地表達了他的部分工作情況。他說:“20某某年,我又收到很多群眾來信他們的故事讓我深受感動。廣大人民群眾堅持愛國奉獻,無怨無悔,讓我感到千千萬萬普通人最偉大,同時讓我感到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他連續說了三個“讓我感動、讓我感到”來表達他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和他的一顆赤子之心。
他多次用“我”來表述他的部分工作,如:我去了香港,我還參加了一些世界上的重要多邊會議,我出席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我同有關各方深入交換意見,等等。他在簡要地做20某某年工作總結,但我也隱約感覺,這是國家公仆在年終歲尾時直接向全國人民述職呢。
最后,他仍然用了“我”,他說:我了解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就是教育、就業、收入、社保、醫療、養老、居住、環境等方面的事情,大家有許多收獲,也有不少操心事、煩心事。“人民”一詞,在習近平總書記20某某年新年賀詞當中共出現了14次,他以人民開篇,又以人民落腳,通篇以人民立題。他把人民擺在頭頂上。
是啊,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誰沒有操心事、煩心事呢?習近平總書記“我”的告白,以及他想到了人民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讓筆者強烈地感覺他是人民中的一員,他與人民之間沒有隔閡,有的,是一趟直通車,你可以隨時直接告訴他自己的想法,而他是一位特能夠、特愿意理解別人的人。
說一千道一萬,20某某年還要加勁干。習近平總書記最后說:九層之臺,起于累土。要把這個藍圖變為現實,必須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干好工作;要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將改革進行到底;要到年實現脫貧,首次整體消除絕對貧困現象,要一諾千金。
如果說,20某某年日新月異的科技創新、氣壯山河的沙場點兵、惠及八方的“一帶一路”曾讓我們一次次地挺直腰桿、由衷自豪,感慨自己生逢在這個讓人提氣、給人希望的新時代,那么,對20某某年的新的期盼、新的興趣、新的干勁、新的力量,會少嗎?我感覺是信心大增、干勁大長,不會錯的。“人民群眾”一定還會“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習近平總書記致新年賀詞所表現出的以民為本、自然清新、敬業勤政、和藹可親的道德境界、人格魅力和領導風范,不但與部分黨員干部脫離群眾、精神懈怠、裝腔作勢、陳詞濫調的現象形成鮮明對比,而且,必將極大地激勵一代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