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管理活動心得體會(通用3篇)
學習管理活動心得體會 篇1
為改變以往懶散、枯燥、不扎實、不科學的工作方式,為進一步壯大農電工隊伍氣勢,為把自己培養成一名優秀的工作人員,在以后的工作中必將務實求真、不畏難苦、認真好學、開拓創新,并會身體力行,落實到具體行動。
1、在不同層次的脫產培訓和集中學習活動中,善于學習,敢于研究,積極參與討論,能正視工作中出現的各項問題和誤差,端正自我態度,嚴于律己,不遲到不早退,勤于思考和分析,學習后積極做好學習筆記并及時做思想匯報,提高對供電所管理專項整頓活動重要性的認識,增強作風建設,提高執行力的責任感和自覺性。強化法律意識,規范工作行為,執行好各項制度,提高工作效能。與此同時,加強勞動紀律和自我考勤管理,知學上進,切實服務“十不準”規則。
2、增強法律意識,善于分析法律風險點并嘗試采取預防措施,營造依法依規辦事氛圍。不斷查找個人和供電所在規章制度中存在的漏洞和執行力建設中的薄弱環節,在工作問題中,不驕不躁,敢于自我批評,不氣不餒,認真查找個人和供電所在紀律作風、工作作風和學風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時并客觀查找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敢于接受監督,善于觀察,分析,遵紀守則的同時防止墨守成規,做到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而促進工作、提升效率。
3、作為農電工隊伍里普通的一員,這個崗位雖平凡,但卻凝聚了無限職業魅力與神秘,自踏入行業以來,一直兢兢業業,偶爾疲憊不堪,卻從未放棄,我相信,在平凡的崗位上只要努力依舊能綻放光彩,在日后工作還會倍加努力,加強政治素質,提高工作能力,自覺遵守勞動紀律,增強服務意識,樹立大局觀念,加強合作與交流。
4、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接受理論學習與培訓的過程中,實踐是不可或缺的一門大學問,實踐出真知,無論是整頓活動還是日常工作,都會始終如一,高度重視,扎實整改,不走過場。把計劃落實于實際行動中,達成思想與行動的統一。
供電所管理專項整頓,是一項活動,是一項重點工作,做好這一項工作我們責無旁貸,我們都是這項活動的推動者和執行者,要認真負責,努力工作,“不能讓工作標準在我的崗位上降低,不能讓交辦的工作在我身上延誤,不能讓工作差錯在我身上發生,不能讓機關形象在我身上損壞,我相信這項活動的開展一定會取得較大成效。
學習管理活動心得體會 篇2
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培養高素質的創新人才,教師是關鍵。先進的教育理念要靠一流的教師隊伍去實踐,出色的教育業績要靠過硬的教師隊伍去開創。農村學校教師隊伍基礎差,底子薄,信息落后。如何克服教師專業發展的障礙,如何激勵教師通過自我塑造、自我發展來促進自己的專業發展,我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
1、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
堅持集中學習和自學相結合,有針對性地解決自己在教育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掌握前沿的教育教學的理論,推動教師的自主、全面發展。引導教師養成反思的習慣。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用科學的教育理念指導自己的工作實踐,促進自己的專業化發展。
2、承擔相應的教育科研課題。
全體教師參與,著力解決農村學校在管理和教育教學實踐中出現的突出問題,著眼于提高教師自身的科研意識和研究能力,促進教師不斷發現、認識和掌握管理與教育教學規律。
3、加強同伴之間的交流
除了利用教研組活動時間,組織教師開展學習交流外,還要開辟“校本教研”,鼓勵教師平等交流,使教師的思想、觀念發生碰撞,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4、激勵教師爭優創先
在工作上支持教師,激勵教師爭優創先,為他們提供展示的平臺和成功的機遇,使他們能各盡其能,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力求給教師提供盡可能多的參與空間,讓教師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每學期,要組織教師互相聽評課,結對幫扶。組織教學基本功大賽,組織教師外出參觀學習,組織評選、課改能手、教學骨干、模范班主任、優秀教師等。請優秀教師介紹經驗,強化競爭意識。也將教師日常的活動與其專業發展較好的結合了起來,達到了改進工作中薄弱環節的目的,極大地調動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5、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解決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困難,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是調動教師自我發展的有效方法。經常傾聽教師的呼聲,解決教師實際需要,以誠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促使了教師謀求進一步發展的欲望和動力。
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為人師表”是教師最崇高的榮譽,也是教師的神圣天職。作為一個人民教師,負擔著全面提高國民素質、提高全體人民,特別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責任,“教育者先受教育”。教師必須尊重每一個學生做人的尊嚴和價值,要千方百計地保護孩子的自尊心。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系的愛。這類愛是神圣的,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
以上是我學習《海口市中小學教學規范管理年活動工作方案》后的一點心得體會。作為一名教師,在今后一定要嚴格按照《海口市中小學教學規范管理年活動工作方案》來開展自己的教學工作,使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加扎實有效。同等對待每個學生,發現他們的閃光點。
學習管理活動心得體會 篇3
這本書從一個引人入勝的魔幻故事開始,講了三個人面對同一境遇不同處理事情的方法所帶來的不同結果,第一位德普認為錯誤是難以避免的,把有效率定在95%,雖然方向和方法對了,但沒注重效率,所以在最后沒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而變成了石像。第二位克魯斯對事情的目標和規劃沒有,既不講究方法也不懂利用資源建立團隊,越走越迷茫,越沒有信心,很快變成了石像。第三位漢唐在開始就把錯誤控制在‘零’,把行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錯誤都進行了預測,控制了可能出現的問題,要走的每一步都定了周密的預案,善于利用資源組建團隊,發現情況隨時應變,一次性把事情做對,最終提前到達終點。
其實這三位又何嘗不是我們生活工作中的狀態,有太多的人都覺得做什么差不多就行了,沒有一次性把事情做對的習慣,就像第一位德普不能確保按時完成任務。更有人像第二位克魯斯做事,抱著‘小和尚撞鐘,敲響了就行,得過且過’,放任自流的態度。當然我們應該學習第三位漢唐‘零缺陷’的工作目標,樹立零缺陷的工作心態,不僅有正確的思路還能關注每個細節,只有這樣才能正確對待錯誤,不害怕犯錯,也不放過犯錯,更不重復犯錯,那么我們就可以在‘第一次把事情做對’的實踐中邁出一大步。
有句話說得好:‘產品即人品,品量乃品行’企業是由一個個鮮活的員工組成,什么樣的員工造就什么樣的企業,企業任何東西都可能是有價的,而一流的員工卻是無價的,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企業的未來是由員工來決定的。‘第一次把事情做對’是對企業的‘人’的要求。產品是人做出來的,品牌也是人打出來的,我們提倡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這是對員工品質的基本要求,它是人品、素養和能力得綜合反映。所以,‘匠人精神’究其本質即‘零缺陷’精神,亦即做人做事之道。
做人,正心誠意、內修功力,做事,精益求精、外練功夫。而這一切都需要沉淀,花功夫,如何將技術內化到自身,進而展現為德行,這種功夫就體現在人格完善之四階段中,即‘立志——勤學——改過——責善’不立志就不可能勤學,不勤學就無法有成就,為人處世不可能無過,但應有過必改,同時不僅自己向善,還要幫助他人向善。本質上是在修煉人格的‘質’和‘量’。總而言之,要想治理我們工作上的缺陷,先要治理我們態度上的缺陷,治我們態度上的缺陷,就要先治理我們頭腦的缺陷,只有解決了頭腦的缺陷,我們才能真正地實現‘零缺陷’!
想把事情做對,就要讓別人知道什么是‘對’的,如何才能做‘對’,在給出某事的標準之前,沒有理由不讓別人按照自己頭腦中所謂‘對’的標準去做。因此,首先要針對不同崗位和角色提出清晰的要求,制定規范的‘作業指導書’,明確‘對’的具體含義,每一個環節都要有明確的標準及操作細則,也要讓員工知道必須按照這些標準行事才能對,不能隨心所欲,這不是自由發揮就能達到的。
誰知道所謂的‘好’的標準是什么?所以如果沒有準確定義,具體的標準,就無法讓員工的工作與管理層達成共識和一致。一切標準和要求要提前提出才有意義,當然不管標準定得多漂亮,計劃的多準確,控制的多周密,如果我們不踏踏實實的行動,一切都等于零。所以我們‘人人擔責,環環相扣’,大家行動起來恪守自己的工作準則,清楚相互協同是達到目的地最有效方法。我們將我們誠諾的說到做到,從不去抱怨,也不去辯解或尋找借口。我們只有一個答案"第一次就把事情最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