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jié)清明祭英烈心得體會2024(精選3篇)
清明節(jié)清明祭英烈心得體會2024 篇1
今天是清明節(ji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了施洋烈士陵園。
我們一進大門,就看到了烈士施洋的雕像。這個雕像大約有四五米高,他系著圍巾,看起來很年輕。他的眼神很堅定,凝視著左前方,好像堅信革命一定會勝利!
雕像的后面是高高的臺階,我們拾級而上,來到了施洋烈士紀念碑。紀念碑有七八米高,碑的側(cè)面記載著施洋烈士的英雄事跡。
我們繼續(xù)往前走,看到了施洋烈士的墓,圍著墓走了一圈,看到墓上有很多白色黃色的花朵,媽媽說那些都是祭祀烈士的花。墓的前方有一塊石碑,上面記錄著施洋烈士的生平。1923年,施洋烈士參加并領(lǐng)導了二七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運動。2月15日夜被捕后犧牲,當時年僅34歲。
34歲是人生中美好的年華,可施洋烈士卻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奉獻給了祖國!我站在墓前,不由自主地為烈士敬了一個少先隊禮。
如今,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更要珍惜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要緬懷先烈,努力學習,將來報效祖國!
清明節(jié)清明祭英烈心得體會2024 篇2
海上總會有航行的船,揚帆才會遠航。路上總有前行的人,走在前面,才能開拓出一條新路。
那是一張表格,上面寫滿了名字,那是為抗疫犧牲的人。他們年輕,有的不過三七歲月,他們有的衰老,也只是走過了半生。他們走在前面的時候,就從來沒有想過回頭,死亡不過是一場人生終結(jié)的信號。犧牲原因也出奇的一致:過勞突發(fā)疾病。
這著實的一張令人震撼的表格,上面的寫的也不只是名字,而是一個生命,一種精神,一種無畏的品質(zhì),是人生蓄力已久的一次吶喊。吶喊不必多,一次就夠了,一生只有一次,而這一次用盡了一生。又或是更重要的,他們可能沒有想過自己的死亡。
他們可能想過自己會死亡。
他們?yōu)槭裁催要走到前面。
有人說這是他們的工作,又有人說這是責任的驅(qū)使,良知的呼喚。無論何種說法,他們都義無反顧的去做了,他們還是勇敢地走在前面,然后向著太陽緩緩倒下,化作原野上的風。
或者他們曾經(jīng)擔憂過,害怕過,退縮過,或許有的時候就是憑著那句"我們也怕,但是我們不上誰上"的一腔孤勇和燃不完的熱情。
每到清明的時候都會下雨,人們說那是上天的眼淚。可是今天確實是個晴天,那可能是上天的微笑--或許他厭倦了在眾生無望的時候落淚,而有的時候,微笑比淚水來的更有力量。今年是20__年,很多人說這是一個多事之年,或許吧。但在這個多事的年份,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光芒。青史不會寫下所有人的姓名,但決定歷史的絕對不是、不僅僅是留在史冊上的那幾個名字,而是那些在歷史里繁雜的過客,那些在歷史的路上行走的萬千的人。那些走在前面的人,高舉著火把,在長夜無月,燃盡自己,發(fā)出更有力的光撕破黑夜的彌漫。他們勇敢、偉大,無畏。
而他們也曾是我們。
他們也是一些年輕的孩子,也是喜歡拉家常的老人,舍不得自己剛滿月的孩子,或者是舍不得家中的父母或是那一半。他們倒下時,抽屜里還放著沒有發(fā)完的婚禮請柬,通訊錄里還有沒有打完的回訪電話,還有一位位在生死線上的患者,一份份放不下的責任。
他們也不同于我們。
他們終究忍著痛放下了那些無法割舍的東西,像十七年前,身負青囊,劍指遠方,而最終戰(zhàn)死沙場,乘風遠航。
冬已去,春又來。
而他們永遠留在了這個春天。
這是一個寂靜的春天,花兒開得燦爛,有朝陽,柔和的光塞滿了罅隙,空氣寂靜冷漠,原野上有風吹過。
清明節(jié)清明祭英烈心得體會2024 篇3
“滿眼游絲兼落絮,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雨。”清明的早晨,伴著飄飄灑灑的細雨,穿過漫山紅遍的映山紅,去往外婆的墓前。
今年文明祭掃的觀念已深入人心,哪怕走在鄉(xiāng)間,也再聽不見往年一般噼里啪啦的鞭炮聲響,或是聞到燒紙錢時彌漫在空中的煙塵味。整個清明仿佛都被清甜的花香與淡淡的愁緒包裹著在人們的心間,盛開一汪春水。
懷著對外婆的深切思念,我們來到了外婆長眠的地方——東鄉(xiāng)公墓。公墓坐落在一個山環(huán)水繞的偏僻之所。來祭掃的人很多,卻絲毫不見混亂,公墓大門口還設(shè)有志愿者服務(wù)站,每當有人經(jīng)過,志愿者們就會遞上一束菊花,為每一個來這里懷念親人的人們踐行文明祭掃,也向每一個長眠于地下的生命致以敬意。
我手捧花束走進公墓,剛進門,一塊熠熠生輝的石碑揪住了我的心,上面六個鮮紅如血的大字映紅了天幕——八一英烈忠魂。我走上前將花束輕輕放在獻花臺上,向他們行了一個稚嫩的軍禮。這些平凡的人們用鮮血裝點了他們不平凡的一生,我肅穆地站立著,在心里默念:烈士們你們是真正的英雄!你們是中華民族苦難的經(jīng)歷者,而如今中國站起來了,富起來了,強起來了!你們的犧牲都是值得的,你們的精神永垂不朽!我向烈士們深深鞠了一躬。無限的哀思,無限的懷念都包含在這一個鞠躬禮了,這是新時代與舊時代的碰撞,在這樣一個晦暗天氣里一束紅光直射天際,劃破云層。
終于來到外婆的墓前。這里是公墓的中心位置,往上看是一片花的海洋,往下看還是一片花的海洋。我不敢看這照片上的外婆的眼睛,記憶里那是一雙柔和的眼睛,泛著慈愛的光芒。可到后來,躺在病床上的外婆的眼睛空洞而無神,手術(shù)室前的外婆的眼睛隱忍而痛苦,夕陽下外婆的眼睛悲涼而無奈,回光返照時,苦苦哀求再吃一口蘋果的外婆的眼睛滿是希冀。以致最后,緩緩閉上那雙眼睛,一切光芒都消失了。
摸上外婆的墓碑,好像碰上了外婆生命消逝時的冰冷軀體,我好像著了魔似的,一下縮回手。倚著外婆的碑,就像小時候趴在外婆背上數(shù)星星一樣,將鮮花的花瓣數(shù)給外婆聽,我希望我能給外婆一點點溫暖,就像她小時候給我整個背的溫暖。在外婆身邊總能感到一陣心安,因為我知道在她心中我永遠是那個扎著兩個小辮子蹣跚學步的小娃娃,永遠是那個張著嘴巴要糖吃的小饞貓,永遠是那個會在冬季幫她捶腿的小甜心……
清明的雨啊,朦朧了誰的淚眼,紛亂了誰的思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