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人員觀摩學習專題培訓心得體會(精選3篇)
行政人員觀摩學習專題培訓心得體會 篇1
分享一篇身殘志堅大學生的勵志演講稿,他叫矣曉沅,清華大學錄取的第一個雙下肢全殘疾的本科生。他也曾奔跑如風,然而6歲那年,他患上了嚴重的類風濕關節炎,11歲開始與輪椅為伴。對于一個曾經可以行走的孩子,這個沉重的打擊險些摧毀他的人生。母愛讓他陽光開朗,堅強獨立,一本《霍金傳》成為了他心靈的救贖。
“沒有一絲因殘疾帶來的消極態度,他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很符合清華大學的校訓。”這是清華大學錄取后對他的評價。
他承受著正常人雙倍的艱辛,卻成就了不平凡的人生。反思自己,是否在滿足中早已忘記了拼搏的意義,希望停留在記憶中的短暫瞬間,不該就此定格。希望,一直在遠方。
以下是矣曉沅在20xx年清華大學校友勵學金頒發大會上的演講
輪椅上的人生,照樣發光發熱
身殘志堅清華學子矣曉沅在20xx年清華大學校友勵學金頒發大會上的勵志演講稿
我來自云南省玉溪市這座寧靜的滇中小城。本來平靜的生活為一場疾病的造訪而破壞殆盡。6歲時,我患上了類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侵蝕破壞人體關節、并且無法治愈的疾病,在醫學界被稱為“不死的癌癥”。
從那以后,我變得不能下蹲、不能奔跑、不能跳躍并且因為常年使用激素治療,在我10歲時,又并發了雙側股骨頭壞死這一病癥。在醫院里搶救了兩個月,我最終與死神擦肩而過,但卻再也無法站起來了。
即使坐上了輪椅,我也沒有放棄我的人生。
小學剩下的兩年、初中、高中,我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學習。我記得每一天,我的母親騎著自行車載我到學校,再背我到四樓的教室;我記得一次又一次,同學與老師把我抱到五樓,進行物理實驗。我也曾悲傷絕望,我也曾面對生與死的抉擇。可不論有什么困難,不論我的疾病對家人、對周圍的人造成了怎么樣的負擔,我的父母,我的老師、我的同學都沒有放棄我。努力學習,這或許是我表達感謝的唯一手段。
雖然在中學時,我曾因病情惡化兩次休學治療,但在他人無私的幫助和家人無微不至的'照顧下,我仍然考取了當地的重點高中,并于20xx年,取得了全省第16名的高考成績。
剛得知高考成績時,我和我的家人喜憂參半會不會有高校愿意接受這樣一名身體不便,無法自由行動的學生?就在這個時候,清華招生辦的老師主動聯系了我們,說清華不會拒絕一名成績上線而且自強不息的學生。
那是我第一次深刻體會到清華校訓的蘊味: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那之后,我的父親獨自在家中照顧年邁的奶奶和年幼的妹妹;而我的母親則放棄了教師的工作,陪我來到了清華。
來到清華園時,已是我坐上輪椅的第十年。多年來病情不斷發展,我全身大小數十個關節都被破壞殆盡,嚴重變形。我不僅不能站起來,甚至連轉頭、抬手、彎腰等動作都變得十分困難,每到陰雨寒冷的天氣,我的手腳還會疼痛,必須服用止痛藥才能活動。我疾病的治療費用、母親和我兩人的生活費用也對家庭造成了很大的經濟負擔。
來自云南的我計算機基礎薄弱,加上手指活動困難,剛入學時,我每天都得花兩個小時練習最最基礎的打字。這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根本不算事,但對我來說卻是確確實實存在的艱辛困苦。
再次體會到清華厚德載物的底蘊是在入學后。入學不久,系里的老師就主動幫我申請了校友勵學金,為我的家人減輕了經濟負擔,讓我能更專注地學習;各位校領導也一直關心鼓勵著我。校友導師朱紅學姐待我如家人,用她的正能量鼓激勵著我。
我的班主任主動幫我申請體育課的免修,時常詢問我的學習情況和病情;參加各種集體活動時,輔導員都親自安排好同學幫助我上下樓;每到期末,同班同學都把我抱到二樓的男生宿舍,替我逐一解答不懂的題目。在他人的幫助下,我逐漸習慣了清華的學習生活,與大家一起拼搏努力的時光彌足珍貴,我的學習成績也從入學時的年級80名一點點進步到了現在的年級十幾名。
“幫助”,這兩個字對我而言真的非常重要。因為我是一個極其脆弱的人,沒有母親在身邊,我連拿水杯、穿衣服這樣的日常行為都無法做到;沒有同學的幫助,我連換教室上課都無法實現。親人朋友們為我撐起了一片天,學長老師們為我鋪就了一條路。而我也能感受到“感恩”這兩個字的沉重。我得到的幫助太多太多,但由于身體的不便,我能做的事又太少太少。
一寒假,我回到高中與學弟學妹交流學習經驗。當時有一位高三的學弟,拿著一張紙來讓我幫他簽名。我覺得自己并不是什么偉大人物,所以拒絕了。然后學弟在紙上畫了一條線,說接下來的一學期,他會不斷努力,如果他能考取清華,希望我在清華里為他補上簽名。當時我不甚在意,但半年后,我在清華園里見到了他,他考取了清華的工程物理系。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原來一個人的一份努力,也可以成為他人前進的動力。我想,我可以在自己小小的范圍內發光發熱,用這份光,去答謝他人;用這份熱,去告訴大家命運是可以靠自己的付出改變的。
于是我去參加社會實踐。20xx年我組建了中國遠征軍考察支隊,并擔任隊長去云南騰沖探尋中國遠征軍的戰斗遺址。在云南境內六天,驅車行程1500公里,從偏遠小鎮的抗戰博物館,到怒江之畔的松山戰場。
輪椅走不了的砂石路,我的母親扶著我一點點挪動過去;登松山時,只有崎嶇的木質棧道,于是我的隊友,還有當地的農民朋友,接力把我抱到了松山之上。從籌備時的外聯,到實踐中的采訪,再到之后的報告撰寫、視頻制作,作為一名隊長,每一步我都認真走完。
于是我擔任班級舞臺劇的編劇和導演,為20xx年計算機系學生節籌備班級節目。四稿劇本,五次審核,和演員們一周一次的排練。聯系后勤,制作道具,時常需要修改劇本到深夜。但當節目成功演出,看到人人墻上大家對我們節目的稱贊時,心中溢滿的是溫情。
于是我去辯論,我先后參加了計算機系辯論隊和校辯論隊,分別代表系里和學校去參加比賽。在清鋒明辯的比賽中,我頂著較大的學習壓力,每周擠出十幾個小時準備比賽,與隊友一起討論到深夜。對我來說,凌晨三點的清華園已是熟悉的風景。
我就這樣坐著輪椅,在賽場上與來自不同院系、不同學校的辯手們辯論。去校外比賽時,因為行動不便,我會坐地鐵早早出發;去天津、南京參加比賽時,往往是周五去,比賽完后周一還要趕回學校上課。雖然辯論之路充滿艱辛,但我一直堅持至今。因為我無法在綠茵場上奔跑,無法將籃球用力投出,但我可以在自己語言與思維的疆場上馳騁,為院系、為學校爭得榮譽。
恍惚間,我在清華園中已生活了近三年。從當初的舉步維艱到現在的奮發努力,靠的是我生命中出現的每一個人的關心。“清華”二字,對我來說是一種機遇;各位學長的幫助,對我來說是一種幸運。
我是幸運的,因為我還能閱讀,還能用雙手編寫程序代碼,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身體比我更加不便的人。學習對他們來說,有更多阻礙。我希望將來能繼續進行計算機領域的研究,在語音識別、文字識別和輸入法等領域,創造出能讓他們更加方便使用的工具。這是我的一個小小的夢想。
我想今天在座的每一個同學都有屬于自己的艱難困苦,都曾走過崎嶇坎坷的人生道路。
或許我們的世界曾經充滿黑暗,但關懷與幫助是一支火炬,我們從各位學長的手中接過了它,照亮了我們小小的一方天地。
那么,即使再難,我們也愿將這支火炬繼續燃燒并傳遞下去,總有一天,星星點點的火光將會驅散黑暗。
這一路走來,我得到了太多,借著這次機會,我想感謝我的父親,他在遙遠的家鄉以一人之力撐起了這個家,我想感謝我的母親,她現在就在臺下就座,她幾乎犧牲了自己的全部,成就了我的人生。
行政人員觀摩學習專題培訓心得體會 篇2
通過本次公司組織的行政人員觀摩學習專題培訓,我對加強行政工作與服務水平的理解更加深刻,對今后正確的履行崗位職責,對我做好本職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為了在今后工作中更好地履行自身的工作水平,應樹立好四個意識:
一是思想意識,要充分發揮好行政人員的參謀助手作用,必須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善于觀察和處理各種在工作中發現的問題。
二是學習意識,行政人員不僅要熟練掌握本職工作的基本業務知識,更重要的是樹立學習意思,隨時隨地學習的習慣,做個有心人。
三是責任意識,行政工作人員應當樹立強烈的責任意識,從而出色的完成本職工作。
四是服務意識,服務是行政人員的天職,要樹立一流的服務意識,提高自我服務質量。
我將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做到以上幾點,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為晉神經營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行政人員觀摩學習專題培訓心得體會 篇3
“相約名師、聚焦課堂”觀摩研討會于20xx年10月14日如期而至,我很榮幸參加了在市體育場舉行的全國“相約名師聚焦課堂”小學語文教學觀摩活動,非常感謝學校能給我這個寶貴的學習機會。在聽課的一天中,總體感受是幸福而又充實的,因為每一節課都可以領略不同風格教師的課堂風采,每一次都能聽到不同類型的講座,每一次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沖擊。
通過一天的學習,我覺得在教育教學方面收獲很多,每一節課都有很多值得我學習借鑒的東西,每一次講座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是我通過培訓獲得的點滴體會:
1、王老師執教《童年 冬陽 駱駝隊》。
早就聽說過王老師,今天終于有機會近距離聆聽王老師的課,我的心情很激動,一大早就趕到會場找到座位后,靜靜等候老師的到來。王老師和藹可親,是我個人比較喜歡的一位名師。她的課,她的主持,她的語文素養,她的文化底蘊,無不令我崇拜。王老師在本次活動中,既充當了一個授課者,又兼任了主持人,主持時她所散發的魅力可以用八個字來概括“親切、細膩、清新、醇美”,大家都期盼著一睹她在課堂上的風采,她的課安排在10月14日的第一節課,王老師往講臺上一站,顯得那么樸實、那么落落大方。
接下來,她就《童年 冬陽 駱駝隊》這篇課文為我們做了接近1小時的課堂展示。文章課題用“童年、冬陽、駱駝隊”三個詞語的結合,勾畫了一幅記憶深處的童年印象,王老師通過帶領學生回憶童年趣事,使我在感受童真、童心、童趣的同時,也感受到那份蘊藏在字里行間的深情。在她的課堂里,讓我體會到了一個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藝術和課堂中所流露出來的人格魅力。緊接著,王老師又為我們做了一個簡短的講座。在講座中她提出語文的教學低中高年級對語文基礎知識的側重點教學。走近王老師,聽她的課,聽她的講座,真是受益匪淺。
2、李老師執教《搭石》。
課堂伊始,李老師用常規課堂的教學的方式來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學生出色的表現更讓全場老師一篇贊嘆。李老師的引導自然流暢,學生配合恰到好處,學生和老師的節奏和諧生成,最后用“普通鏡頭”加“特寫鏡頭”的寫法,進行練筆拓展班級“圖書角”的故事,整節課下來,學生對“搭石”了解的更深刻,更體會到了“搭石”過程中人物的美好感情。
李老師注重對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老師沒有刻意的去指導應該怎么讀?而是通過孩子們對課文的理解去讀,讀的很有味道。老師的朗讀方式也很多,有學生自由讀、賽讀、集體讀等。
整節課下來,李老師的課沒有華麗的課件,是一節真正的“素顏”課,一節實實在在的課,但學生的收獲卻很多。
其實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李老師的報告,整個過程李老師一直站著、背對大屏幕,卻信手拈來,侃侃而談,思路清晰,不禁令人佩服。李老師注重寫法的指導,更注重美好情感的滲透,這就是一位名師的境界吧!
3、周老師執教《顛倒的世界》。
周老師用一首《顛倒歌》來導入新課,緊接著,老師出示三篇文章,讓孩子從文章中找出描寫顛倒的句子;學生自由讀,然后匯報自己找的句子,周老師重點指導孩子朗讀句子的能力;最后,三組同學,每組安排一篇文章,學習文章中的寫法,練習寫顛倒歌,那么短暫的時間,學生會有這么精彩的句子,無不讓在場的聽課老師拍手稱贊。課文結束,老師有巧妙的說:“孩子們,我們現在開始上課”,孩子們先是一愣,隨后快樂的笑了,知道老師是在訓練顛倒的世界。
一天的學習結束了,收獲真的很多,各位老師都是通過認真鉆研教材,吃透書本,進行獨特的教學設計,進而把他們的課展現在我們眼前。他們能上出如此成功出色的課來,無不花了許多心思去鉆研了教材。在他們的課堂中,每位名師都特別注重朗讀教學,以讀帶講。總之,人只要充滿希望,敢于挑戰自己,超越自己,做一個擁有教育理想的教師并不是很難,我愿為此而不斷努力。這次學習雖已結束,但我感覺到自己要豐富的東西太多了,今后我會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在學習中不斷進步,在反思中不斷成長!再次感謝學校給我我這次寶貴的學習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