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物理的心得體會_物理學習個人心得總結(通用3篇)
學習物理的心得體會_物理學習個人心得總結 篇1
學習大學物理,是鍛煉我個人思維運用的一個重要方式,物理這門課在大學的學習已經不同于你高中和初中的物理學習,很多大學物理的內容在以前看起來也許就是天方夜譚,這要求我們以一種新的學習姿態來對待,比如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的章節學習,我們就不能按照以前的舊觀點來強制自己來接受,這樣對于學習是沒有任何好處的,反而會使那部分的內容更難理解,也會使得學習的過程枯燥無味,這不是老師和同學們所希望看到的。所以說,學習大學物理對我們的思維來說是一種鍛煉,這對于我們學習經濟專業的大學生來說是彌足珍貴的。
大學物理帶給了我什么?我覺得首先是嚴謹踏實的素養,思維的辯證性,邏輯理解能力的培養!當然這所有的一些都是基于踏實的學習物理而不是為了在考試中拿高分的基礎上的,能在考試中拿高分并不能說明他的物理素養就好,要不然以中國學生這種在國際物理競賽中無敵的姿態,我們國家該有多少諾貝爾獎了啊?!其次是思維的廣度得到了質的飛躍!學物理的人會有非常非常廣的思維,他考慮的小到粒子,大到宇宙,思維空間非常廣闊,這樣,他思考問題的時候,就會很有深度。最后物理學的問題體現出很多思想內涵的!這也是愛因斯坦如此偉大的一個原因吧!他也許比牛頓更偉大,因為他對于科學的貢獻,更加深刻地進入了人類思想基本概念的結構中。
大學物理跟中學物理有相同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同之處;旧蟻碚f,大學物理是中學物理的延伸。學習大學物理會有助于你更好的理解物理學一些原理和本質的東西。
物理學是研究物質的基本結構及物質運動的普遍規律的科學。它是一門嚴格的、精密的基礎課學。使我們通過努力能夠順利地解決物理實驗呈現的問題,考驗了我們的實際動手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加深了我們對有關物理知識的理解.通過這學期的學習我們可以得出一個大體的印象,即大學物理更多地依賴于高等數學,因此對于一年級的新生來說,在第一學期的高等數學的學習中,不僅要會計算微分與積分,更要理解微分與積分的物理意義,為第二學期的大學物理的學習打下厚實的數學基礎,另外,在學習大學物理過程中,對于基本概念、基本定理要有清晰的認識,充分認識這些概念、定理與中學物理的異同,在充分理解概念和定理的基礎上要做一定量的習題,做題過程中充分體現題目中所涉及到的知識點,許多科學大師都曾津津樂道于他們早年在習題中的受益,雖然做習題本身不是科學研究,但對研究能力的培養卻有重要的作用,索末菲曾寫信給他的學生海森堡,告誡他:“要勤奮地去做練習,只有這樣,你才會發現,哪些你已理解,哪些你還沒有理解。”
關于學習大學物理的建議,我認為一是要認真聽講.不僅要聽老師對物理概念,物理內容的講解,還要注意學習老師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和技巧.二是及時復習,勤思多練.還要學會保持對物理的興趣,介紹幾種保持興趣的方法:你可以去看一些科普類的電視節目(中央十臺),看科普類的書籍知識.也可以主動接觸一些科學幻想類小說,科幻小說,這些都是提升我們物理學習能力和興趣非常有用的方法.三是要保持充沛的想象力,很多物理現象,物理結論都是很出乎人意料的,有了充沛的想象力,就不難理解這些千奇百怪的物理特例了。要獲取高分,考前應把老師給的材料做一遍,也要把書認真的看一遍,,我相信不用一個星期就可以看完,會不會沒關系,重要的是你入門了,然后做練習,看例題,再做練習,有空去圖書館借一借關于物理的書,拓展一下知識面,發散一下思維學的是原理,你書看多了,慢慢就會有自己的理解從最基本的原理理解,讓一切還璞歸真。
摘要:物理這門課在大學的學習已經不同于你高中和初中的物理學習,而且我們在這里學到的也要遠遠比高中學到的要多,它鍛煉我們的思維,培養我們的嚴謹的思維方式,讓我們收益匪淺。
學習物理的心得體會_物理學習個人心得總結 篇2
作為教師,愿意與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當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學生。所以,要做一個讓教師和同學都愿意接近的學生,或者要做一個讓 教師和學生都愿意接近的教師,你本身就應當是一個有道德的人。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對于孩子們的成長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對教師的職責概括為:傳道、授業、解惑。這其實只指出了老師“教書育人”的職責中教書的一面,而我們日常掛在口頭上的“為人師表”則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學生在學校里學習,既受同學的影響也受教師的影響,而主要是受教師的影響、學生愿意接近的教師,比學生不愿意接近的教師,對學生的'影響要大。作為教師,你要把學生培養成大家都愿意接近的人,你就要注意培養學生的道德,而你要使學生成為有道德的人,就要讓學生愿意和你接近,以便對學生產生更大的影響。因此,我們自己就首先要成為有道德的人。這是我加入教學教育工作領域來感觸最深的。只有大家相互信任了,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提高成績,做一名合格的教師。
我感覺要成為師德高尚的老師,我在這將近一年的教學工作,有了以下心得體會:
一、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是歷史賦予我們的新使命
新課程改革把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提到核心位置,這是適應教育面向未來的重要舉措。前人曰:“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新則中國新,少年進步則中國進步”。決定中國未來發展命運最重要的因素是現在學生的綜合素質,而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歷史責任就落到了廣大教育者的肩上。作為物理教育工作者應更加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必須改革妨礙與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不相適應的教育手段和體制,不斷更新教育觀念、采用新的教育模式,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把物理知識的“教”和“學”放到一個新的“三維坐標系”中,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我們物理教師只有具備“四會”即“會說、會教、會研究、會指導”的能力,才能適應我國基礎教育新一輪的教育改革,為我國培養合格的四有新人。
二、貫徹新的教育理念,自覺實施教育改革
走進新課程
在新課程中教師的教學不僅是教學生“學”的過程,更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活動過程,課程的實施不僅是知識傳遞的過程,更是能力創新與提升的活動。
自覺貫徹新課程標準
多年物理教學行為和習慣使我們擺脫不了原來物理教學大綱對我們多年的影響,因為舊教學大綱對教學內容的規定是硬性的,它嚴格規定了知識點及各知識點的準確的要求,對于沒有達到大綱要求和超綱有十分明確的界限。而新課程標準對物理內容的規定則比較廣泛,很多情況下對知識的學習沒有給出硬性的規定,給教師留下了更多的自主空間,讓不同的教師根據各自的不同特點去創造性的開展物理教學,同時由以往重一維目標向三維目標轉化,使我們在課改的道路上有了新的“航標”,更加堅定了我們投入課改的信心。
學習物理的心得體會_物理學習個人心得總結 篇3
媽媽給我買了《世界上最軟最軟的物理書》。一拿到這本書,我便愛不釋手。聽媽媽說,這是一本風靡韓國的百萬暢銷科學漫畫書。閱讀后,我更感覺這是一本能讓我們孩子輕輕松松愛上科學的書,這本書讓枯燥無味的物理,遠離我們,最軟最軟的物理書讓我從此愛上了物理。
物理學又稱為“自然哲學”。從最廣泛的意義上來說即是研究大自然現象及規律的學問。這門學科我們要到初中才會學到。不過,你可不能因為這樣,就覺得我們小學生是科學的門外漢哦。原來,我們平時玩陀螺、輪滑時,操控電動玩具時,就隱藏著很多科學原理呢。在這本書里,我與科學家和神話故事里的主人公一起探索著神奇的物理世界。比如:什么過山車沒有發動機,還可以跑得那么快呢?為什么我們在溜冰的時候很不容易停下來呢?瘦子和胖子同時玩兒蹦極,誰會先掉下來呢?可不可以把冰箱當成空調用呢?……在這本書里都為我們一一解答。
讀了這本書,讓我明白了:科學距離我們并不遙遠,它不是成人和天才才能去觸碰的領域。我們的小學校園就是一個夢想的搖籃,我的科學家夢想到處都能實現:在快樂的科學課上,在參觀科學展覽的.活動中,在操場上歡樂地玩耍時,在周末的游樂場里……在我們的身邊,科學無處不在。我們并不是在中學、大學的課堂上,在設施完善的實驗室里才能接觸到科學。只要我們做生活的有心人,就能觀察到日常生活中隱藏著的科學常識,發現電動玩具、家用電器能正常運作的科學原理。
生活中,有趣的問題還有很多很多,都在等著我們去發現,去尋找。在讀了《世界上最軟最軟的物理書》這本書后,我發現它們都變成了一個又一個精彩的故事呈現在我的面前。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這樣或那樣的疑問,這本簡單又有趣的物理書也幫助我解答了這些問題!它讓我看到了科學快樂、有趣的一面,讓我輕輕松松愛上了這門看似枯燥、讓很多人無奈的學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