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課學習心得及收獲(精選3篇)
表演課學習心得及收獲 篇1
時光飛逝,轉瞬間xx年的這一學期就結束了,這個學期對我來說很充實,除了在專業知識上學會了很多以外,更重要的是在方方面面上我也有了很多新的領悟,尤其在做人方面。
這學期開始,從最初的交流練習,節奏練習,模擬動物等一系列的解放天性訓練,再到模擬人物練習和觀察人物練習,我個人在學習中總結了以下幾方面的心得體會:
一,從拙劣的純語言表演轉變開始
在最初的練習中,我感覺自己的反應能力和的適應力還算不錯,但是多數都是靠言語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不會從具體的肢體動作上感受,以自己的想象力來進行簡單的表演動作練習。在表演上看的,演員發揮的,往往都是即興創作出的,最自然最直觀的反映,所以在每次表演課上的小練習中,常常會注意以下幾點:不要刻意去規定自己和對方的行動;不要規定對方的言語;要給予對方強烈的刺激,這樣才可以得到相應的回報;在構思練習的時候不要把情節規定太滿。;要明確上場后的任務,不要過多的語言,要用心和形體動作感受自身所塑角色場上的微妙變化;不要用表演來解釋規定場景,不要用稱謂來解釋彼此的人物關系。
宇宙萬物都是一種自然的機制,表演的觀念越強主觀意識越強越容易阻礙這種機制,學會思想減負,化零,身心放開,機制自己會啟動,空就是滿。——這是表演筆記中老師對我說過的話,現在再看這句話我更能吃透其中的意思,因為通過這一學期的表演學習,從實踐中我感受過這句話的實質意義。
二,臺詞和形體的統一性
肢體語言不豐富是我表演上的一大阻礙,由于沒有協調的肢體語言從而使我的表演單一化,不準確,不自然。我覺得一個好的演員不僅要把臺詞準確的表達出來,更要和形體統一化,否則難以形象生動的體現臺詞的力度和目的性。
每個人每個階段思想不同領悟也不同,現在回頭看看我之前的表演筆記以及之前發現的問題,我又有了更深的體會,更進一步的領悟。
從解放天性練習到模擬人物和觀察人物練習的訓練,我從一個不知道如何工作的掛名組長變成一個懂得列計劃列規矩的負責的組長,其中得到的鍛煉是從任何書里或者教學上求不來的。
在表演練習中一些必要的無對象交流往往都要比有對象的雙人交流難得多,因為注意力不能停留到一個人身上,要達到注意力集中且不散,節奏分明卻不能亂,每個人都彼此要有交流,在觀察人物片段的前一階段我做過許無對象交流的練習,當時覺得是不好掌握但沒覺得有多難,雖然許多點都還是比較不細致比較粗糙但一切還是靠即興發揮自己的信念感又可以隨機應變,所以一切都還算自然。
首先,我對所演人物角色感過度的重視,而不是放精力在表演上;其次,我沒有深入了解和挖掘所演角色的靈魂,所以在表演上曾一度找不到正確的狀態;再次就是我所演人物的性格不鮮明,在舞臺上行動線索不明確以至于我說出的每句臺詞目的性不清晰。再加上節奏不鮮明,考慮得太少,使自己所塑造的人物角色沒有了性格和特色感,這曾讓我一度感到苦惱,但是每次回課后經過老師的認真耐心點評和調整我似乎又有了希望又找到了方向。
三,要隨時隨地的關注生活細節
大一第一學期結束后,我感覺除了有新學到的知識以及小小的進步外,更多的還是要自我總結找到下一步自己需要進步的方向和尋求的目標。在假期我需要更多的深入生活,鍛煉臺詞來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自己要堅持鍛煉,可以練習獨白,練習練習聲樂,不要浪費漫長的寒假。假期充電迎接新學期的新任務。此外在老師的教導下,我的收獲就是自身的修養有明顯進步,凡事忍讓三分退三分,雖然有時候還是會有小沖動,小脾氣但是我有信心會有完全改進的一天。還有就是做事的態度及紀律性,無規矩不成方圓。我覺得我為人處事方面改變了好多,從原來的急躁變得會心平氣和,從不聽別人講話,到聽取他人的信息與自己意見相結合,這些都有助于平時的工作和學習。
我相信下個學期我會有更好的表現,同時我也做好了迎接更難考驗和挑戰的準備。
表演課學習心得及收獲 篇2
周二早上,我們學校在不同的班級舉行了一年一度的元旦表演。
早上,我興高采烈地拿著氣球走進教室,原本安靜的教室變得非常熱鬧。家長們正在盡最大努力裝飾每個地方,使教室成為一個多彩的舞臺。學生們笑著,興奮著,像快樂的小鳥一樣自由飛翔。
上午8點,四個精神抖擻的主持人出現在舞臺上。他們是——中文系代表吳,——班班長柴晨曦,——班值班學生山和吳有睿。3(4)班元旦表演在熱烈的掌聲中正式開始。很快,期待已久的演出高潮出現了。三位主持人異口同聲地宣布:“有請吳帶來的——古箏演奏節目!”古箏演奏的音樂如溪流般舒緩舒適,學生們齊聲為吳清銳鼓掌。沒過多久,激動人心的節目來了,主持人宣布:“這是饒河馬小廚師帶來的腦筋急轉彎!”我信心滿滿地走到臺上,提出了第一個問題。同學們都爭先恐后地舉手,結果并不像預期的那樣。我不得不說出答案。第二個問題也讓同學們摸不著頭腦了好一陣子。我準備回答的時候,杜元浩舉手回答。我驚喜地叫道:“答對了!正確!”最后一個問題,我神秘地拿出一張紙說:“誰能在十秒鐘內做完這道題,誰就是最后的贏家!”大家都高舉雙手,然后譚老師走過來說:“我看不清這個字,你別這樣。”我別無選擇,只能走下舞臺。當然,同學和我一樣失望。
元旦表演大結局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游戲:——傳包裹,意思是叫“停”的時候,誰發“花”,誰就表演一個節目。表演結束后,根據表演內容可以得到一兩個棒棒糖。游戲一開始,“花兒”就成了“定時炸彈”。學生們拿到花后,就把它們扔掉了。每個人都不想在舞臺上表演,但他們可以得到糖果。但是老師說“停”的那一瞬間,“花”無情地到達了我的面前,我只好表演節目。吳給了我兩個棒棒糖,我高興得跳了起來。
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不到一個小時,新年快樂演出以熱烈的歡呼聲結束,但它在我心中的美好記憶卻是永遠的!
表演課學習心得及收獲 篇3
xx年的12月31日,我們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元旦聯歡會。
早上一進教室,哇!真漂亮呀!黑板上、窗戶上都掛起了彩條。正中的黑板上寫著幾個大字:歡慶元旦。教室里到處都張燈結彩,喜氣洋洋。
非常自豪的是由我和楊哲文擔任今年元旦聯歡會的節目主持人,我們提前一個星期就開始準備元旦節目的主持詞。上午八點,元旦聯歡會開始了。我和楊哲文作為主持人宣布元旦聯歡會現在開始。
接著,同學們開始表演節目了。有魔術、有歌曲、有舞蹈、有小品,還有樂曲,詩朗誦……
最令我記憶猶新的要數李家婧的小提琴表演。她演奏的是莫扎特的《回旋曲》選節。只見她上臺后先對大家鞠了一個躬,然后就動作嫻熟地拉了起來。琴聲猶如高山流水一般清澈悅耳,一會兒歡快激昂、一會兒又如泉水流動般平靜。美妙的聲音讓我們陶醉,動聽的聲音讓我們心醉。一曲過后,我們給予她雷鳴般的掌聲。
而最搞笑的節目要數最后一個節目,小品《不差錢》了,雖然我們都看過春晚上趙本山和他的徒弟們演的《不差錢》。但我們班演的可別有一番情趣,他們風情的語言,搞笑的動作。演的時候,我們都被逗得哈哈大笑,笑得肚子都要痛了。簡直比春晚演的還精彩。
兩個小時后,聯歡會結束了,可聯歡會上的快樂時光卻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