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語言哲學學習心得
研究生上的第一堂課就是語言哲學課,它使我理解了本體論,認識論,價值論,目的論,方法論等和語言學研究緊密相關的哲學知識。研究生學習見識到的第一位學者,就是趙教授。說起趙教授,最令人感到佩服的就是他幽默但又嚴謹的治學態度。他不僅是博學,而且嚴謹。他給我們充分自由的氛圍讓我們去輕輕松松的做學問。但是嚴謹,善于思辨,批判精神也是他教我們怎樣做學問時所倡導的,他經常教導我們:“能經得起學術批判的學術才能真正站得住腳!彼粩喙膭钗覀兇竽懓l言,不要怕犯錯誤,要善于思辨,要善于培養自己的批判精神和學術素養。從他身上,我們不僅看到的是做學問所需要的嚴謹,耐心,思辨,批判,更重要的是從他身上看到了一個人對高雅的生活和樂觀的生活態度的追求。他經常說:“學問是值得我們一輩子追求的東西。”從他那里,我們也逐漸感受到了學術的魅力以及做學問給我們帶來的樂趣。他的教學方法可謂多種多樣,博客,討論,學壇,讓我們從不同的渠道學習,以不同的視角做學問。川外學壇就是他創辦的,為我們提供的一個學術交流的平臺。這個學期,川外學壇專門為我們研一新生“開小灶”,作為語言哲學課的補充,使我們知道了語言哲學課上所涉及不到的更多語言哲學的知識。從柏拉圖的理念到亞里士多德的第一實體,第二實體,第三實體,從維特根斯坦的語言游戲說到羅素的摹狀詞,從洛克的經驗論到休謨的不可知論……西方哲學家的觀點也都有所了解。當且僅當,同一律,排中律,“奧拉姆剃刀”,理據……語言學研究的方法也慢慢游所掌握,這就是趙教授所教授給我們的做學問所需的“秘笈”,也是學壇這個交流平臺帶給我們的知識。
一學期的語言哲學課結束了,它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作為一個語言學研究生所必備的知識,更是趙教授所傳授的做學問的方法。通過一年的學習,雖然不能說自己有了多高的哲學素養,有了多么嚴謹的治學態度,但是我相信,自己的一只腳已經踏入了學術的大門,我也相信,在趙教授的帶領下,再加上自己的努力,我的學術之路會走的更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