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教師學習學校制度心得體會(精選3篇)
優秀教師學習學校制度心得體會 篇1
近些時間以來, 我通過對學習各種規章制度各項制度的學習,覺得自己覺悟提高了很多,思想也上升了一個高度。由于平時工作比較繁忙,我只抱著干好每天的工作這種思想,而對規章制度疏于學習,感覺與己關系不大、可學可不學,即使在學習時也不夠深入,對內容也理解不夠全面。在這種思想支配下,就會萌生一些自由散漫的思想。通過對這次規章制度地學習,使我深刻地認識到,不學習規章制度、不熟悉規章制度對各環節的具體要求,就不可能很好地遵守規章制度,并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
首先學習了教職年度考核方案。現在我明確的了解,我必須從德、能、勤、績四個方面來要求自己。其中的幾點學習感受頗深。關于備課,今年做了很大的調整。從上至下的出謀劃策,以及每個老師對每個環節的錙銖必較,都想把自己所備的課,做到極致的完美。關于“輔導”那條。我也感受頗深。以前自己在堅持培優幫困補差上做的稍顯不夠。雖然課堂上都能分層教學,在拔高優秀生的同時也會兼顧到后進生,但是在課后明顯對后進生的的幫助要少很多,下學期,我計劃要對班里的后進生有計劃,有目標的進行課后輔導,課堂雖然是主戰場,但是跟不上的學生還是會有,一定要爭取不讓每個孩子掉隊,下學期我帶三年級的4、5、6并同時擔任三年級組小組長。自己覺得擔負的任/務很重大。
三年級是每個孩子的轉折點,因為一、二年級的課本內容相對簡單,三年級和二年級的英語跨度較大,我要做的不僅是讓自己這三個班的每個學生都輕松地跟上隊,而且我也有責任讓我們三年級這個團隊的每位老師都認識到這點。一定要認真對待跟不上隊的學生,一定要對這些學生做到有計劃的輔導,不是盲目的無計劃的。今天想起來了,叫來輔導一下,忘了,幾個星期月又沒動靜。我們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工作,認真對待幫差,分析學生,做好輔導時有的放矢。爭取不讓學生掉隊。讓每個學生都能輕松自信的學好英語。
學習教職工考勤制度時,覺得學校真是事無巨細,每件事情都為老師考慮,特別是這個親情假,實施了這么長時間不知道為多少老師解決了多少難題。但是極個別老師竟然鉆這個空子。真是讓人無語。組里雖然沒有這種現象,但是對一些不良跡象也有所耳聞,心里難免有些憤憤不平,到不是覺得會對自己有什么,只是覺得,總是想著遲到早走,總是想著鉆學校制度上的一些漏洞,那教學能好到哪里,這樣怎么可能把學教好。
學習到高新一小教導處教學檢查制度。里面有提到學校適時舉辦年級組以及全校性作業展評。以前英語很少有這樣的展評,只有書寫比賽的展評,其實適時地舉辦作業展評真的會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上進心,每個人都想把自己最優秀的一面展示給別人。
通過這次規章制度的認真學習,我充分認識到嚴明的紀律對于一個團體的重要性。制度不僅是指導我們工作的指示燈,更是規范各個部門使其順利工作的保障。
優秀教師學習學校制度心得體會 篇2
開學初在教研組長的帶領下,我們用了一上午時間將學校制定的規章制度學習討論了一番,并結合多年來的許多相關事例作為典型范例,任然使我深受教育和啟發,我認識到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有強烈的工作責任心,必須堅持教學領域的方向,要以教書育人為己任,要將傳授知識和思想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寓思想品德于教學之中。同時,要嚴格教學規范和堅守學校的各種教學規章制度,防止教學事故的發生,從而確保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學習過程中,每項制度由不同的人來朗讀,這樣每個人都有機會認真地聽,認真地進行分析,總結,反思。
我認為對于紀律,人性既有自覺的一面,也有不自覺的一面,僅僅要求人們自覺去執行制度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在紀律建設、紀律教育、執行紀律的全過程中,實施有效的監督。互相監督是保障紀律教育、紀律執行的重要一環,是各項措施得到落實的最重要必不可少的工作。良好的工作紀律是一個學校良性發展的保證。例如,考勤制度直接關系到教師的工作態度和工作效果,只有當個人認識到遵守制度是教師起碼的職業道德,才不會產生抵觸情緒,從而自覺遵照考勤制度規定的程序辦事,一個學校才會出現制度管人的良性循環。
通過這次各項制度的學習,覺得自己思想也上升了一個高度。由于平時工作比較繁忙,我只抱著干好每天的工作這種思想,而對規章制度疏于學習。感覺與己關系不大、可學可不學,即使在學習時也不夠深入,對內容也理解不夠全面。在這種思想支配下,就會萌生一些自由散漫的思想。如果不深入學習規章制度、不熟悉規章制度對各環節的具體要求,就不可能很好地遵守規章制度,制度不僅是指導我們工作的指示燈,更是規范各個部門使其順利工作的保障。針對本人存在的一些問題,結合規章制度的相關規定,我將加強有關業務的學習、特別是規章制度的學習,提高自身素質,認真履行工作職責,嚴格恪守各項管理制度,將各項制度落實到業務活動中去。強化責任意識,忠于自己的事業,勤奮工作,深思慎行,做一名合格的教師,為教育事業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優秀教師學習學校制度心得體會 篇3
5月12日,一個令所有中國人終生難忘的日子。這一天,蒼天無情,成千上萬人再也仰望不到當晚的星空,明日的太陽。看到無數條鮮活的生命在地震中瞬間消失,看到幸存者失去親人后在雨中撕心裂肺地哭喊,每當看到這些報道時,我都忍不住地往下掉淚。在殘酷的自然災害面前,人的生命就像風中搖擺的蘆葦,是如此的脆弱。對災難中的同胞感同身受,這場災難也讓所有中國人空前團結。
舉國同悲的汶川大地震,我們看到了一種力量,在全國人民身上凝聚,我們看到了一種刻骨銘心的愛,在全國人民心里蔓延。這個時候,沒有任何其他雜音,只有為逝者默念,為傷者祈禱,為生者祝福的聲音;這個時候,神州大地處處都在重復著同一種動作,傳遞著同一種心聲,每個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為受難同胞獻上一點愛心。而在災區發生的一個個感人的細節,更是讓我淆然淚下,這一次是因感動而流淚。無數的畫面在我腦海閃過:
深夜的德陽市漢旺鎮,冷雨凄厲,悲聲四處。也就是在這次災難面前,勇現出了一批批感人的英雄事跡。在東汽中學的坍塌教學樓里,救援人員發現一位教師雙臂張開著趴在課桌上,在他身下的是四名還活著學生,望著已經遇難的教師而哭泣。我們應該永遠記住這位老師的名字——譚千秋,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災難,譚老師卻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抵擋塌下的天花板,把生命留給學生,把死亡留給自己。他心中的愛,正如他的名字那樣,千秋流淌。
在綿陽的一個援救現場,一所學校的主教學樓坍塌了大半,100多個孩子被壓在了下面。戰士們在廢墟中已經搶出了十幾個孩子和三十多具尸體。然而就在搶救到最關鍵的時候,突然教學樓的廢墟發生再次坍塌,再進入廢墟幾乎等于送死。但幾個戰士還是要往里鉆,這時坍塌就發生了,那幾個往里鉆的戰士馬上被其他的戰士死死拖住,一個戰士跪了下來大哭,對拖他的人說,“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求求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我還能再救一個!”
北川縣的一位副縣長。地震時他全家正在為老父親過生日,突然地聲巨響,房子垮下來,家人全部壓在里面了。他得到消息后沒有回家去救被埋的7位親人,而是強忍悲痛組織全縣的搶險救人,而且一直堅守在崗位,他的嗓子已經啞了。
這樣的催人淚下的故事還有很多,他們不顧個人安危,舍己救人,這樣的英雄事跡和高尚精神是我們所有人學習的榜樣。而在同一片天空下,全國各族人民及海內外華人華僑,各國政府和人民傳遞著溫暖的行動,同樣令人觸動。災難后,我們看到出租車司機們,放下手中生意,自發地奔赴災區幫助救災;我們還看到農民工來到獻血屋前排隊,“抗震救災人人有責,沒有錢就‘出點血’。”;甚至以拾垃圾為生的老婆婆都要為災區捐上自己辛苦賺來的一元幾角錢……誰說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減弱,誰說我們的人民意志力薄弱,看看溫那悲切而堅定的面容,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充滿溫情而又堅毅性格的最好體現。有了這種性格,我們還有什么困難不能克服,還有什么災難不能戰勝的呢?
我們生活的世界正如我們棲居的地球那樣,表面堅冷,內心炙熱。發生在災難背后的一幕幕溫情故事,告誡著我,不要再為自己的冷漠,找個“世界冷漠”的理由;不要再讓自己的麻木,找個“生活奔波”的理由。因為這個世上有一種刻骨銘心的愛,就像太陽,不管晴天雨天,都會從東方升起。我們唯一要做的,是撥開天空的烏云,把陽光當成溫暖我們每一顆心靈的永恒力量。讓隱晦在深處的人性光輝盡情閃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