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學習全國教育大會心得體會(通用4篇)
教師學習全國教育大會心得體會 篇1
20xx年9月10日,我迎來了人生中的第八個教師節,在這樣特殊的日子里,觀看學習了全國教育大會的相關內容,我的內心因節日的快樂氛圍而感到欣喜,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系列講話,也深知作為一名教師身上所肩負的重任。通過學習,我對全國教育大會的會議精神有了具體的了解,對我國現階段的教育需求有了更加明確的認識,更進一步認識到了自身的不足與進步的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大會上強調: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會把“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自己的目標時刻提醒自己,并做到以下幾點:
1、持之以恒,嚴肅對待教學工作。在教學工作中認真研讀、感悟、領會教材,認真上課,重視課堂動態生成,著眼學生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經常自省,不斷學習充實自己。為人師,不僅要對學生負責,也要對社會負責、對科學負責。為此我要經常反省,知不足而后進!自主學習充實自己,主動參與各種途徑的學習、培訓,不斷促進自身專業發展。
3、用心交流,真誠關愛每一位學生。愛學生是對老師最最基本的要求。要做一個合格的人民教師,就要愛學生。為此,我要用自己博大的胸懷去關愛每一位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用心去和學生交流,用愛去和學生溝通,建立起師生間的真摯情感。
教師學習全國教育大會心得體會 篇2
回首二十年的班主任工作經歷,我由衷地感受到一名小學班主任的辛苦!它是瑣碎、繁忙的,是具有挑戰性的。面對朝氣蓬勃、個性鮮明的孩子們,我經過長期的摸索,發現對待學生應該嚴中有愛,愛中有慈,嚴慈融合,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僅就自己的班主任實踐工作談談感悟。感悟一:“嚴”。
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形成良好學風對一個班集體來講是至關重要的,而嚴格抓好常規管理就是學習的保證。中國有句古話“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每天,學生的學習生活都有章可循,晨讀教室書聲朗朗,課堂上發言踴躍,按時交作業,“兩操”認真,衛生清掃徹底,學生文明有禮……每項常規都有專人負責檢查。在常規管理中,我以表揚、鼓勵為主,借以調動同學們積極上進的熱情,對一貫表現突出的,特別是進步較大的同學都給予大力表揚并予以嘉獎,但同時,對于違規學生也有相應的懲罰措施,無論是班干部還是普通學生都一視同仁。同時開展了“我為班集體添磚加瓦比賽”,每周一評,平時嚴抓日常管理,著重抓好行為規范、課堂紀律、“兩操”、安全衛生等方面,對學生做到勤抓、勤管,以科學嚴明的紀律規范學生行為,為學生營造一個規范的學習氛圍。習慣成自然,凡任教過我班的老師都夸獎我班學生作業工整,聰明能干,數次被評為學校文明示范班。我堅信,一個班集體只要有了正確的'輿論,有了嚴格規范的管理,一定會向著既定的目標,不斷前進,走向成功!感悟二:“慈”。
在教育過程中,班主任若一味的“嚴”,極易造成學生的逆反心理,導致師生關系僵化,這既不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也不利于班級工作的進一步開展。因此,班主任要正確把握“嚴”的尺度,嚴慈相濟,以情感人。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作為班主任,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教育好每一個孩子,用慈愛之心對他們予以呵護、理解與尊重,讓他們都健康快樂地成長,展現自己獨特的風采。李大釗同志教育孩子“學就踏踏實實地學,玩就痛痛快快快地玩”,我常引以為訓。在學生完成各項學習任務的前提下,我與他們一起游戲;脫下外套與男孩子打球,光著腳丫與女孩子跳皮筋……關系融洽,孩子們自然親近我:跟我聊天,讓我猜謎,玩腦筋急轉彎,甚至為我捶背按摩……我班劉怡同學,剛插班進來時考試不及格,膽小怕事,作業錯了從不敢開口問。我常找她聊天,為她做課外輔導,因為零距離溝通是打開心靈之門最有效的途徑。得知她家庭貧困,我就把自己女兒的很多衣服贈送給她。在潛移默化中,我發現她變了:能主動跟我說心里話了,作業質量提高了,帶讀英語膽大了,學習成績也位居前列了,參加市區競賽還獲獎了……..看到她燦爛的笑容,一股暖流流遍我全身。忽然有一天,她媽媽告訴我,想讓孩子讀完初中就輟學,我一聽就急了,勸其母不要誤了孩子前程,到時若沒錢,我會盡力相助。家長哭著拉著我的手說,孩子遇到我這個好老師是福氣,說我就是孩子的第二個媽媽!這是份盛滿深情的的厚重禮物!
幾乎每個班級都有不愛完成作業的孩子,我班的崔佳鵬、朱佳祺以前也是這樣,常不寫家庭作業,多次找家長談話,效果也不是很好,我通過細致觀察和促膝談心,發現他們資質聰明,只是對待學習不夠自覺。于是,我開始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可沒過幾天他們老毛病又犯了,我不失時機地叮囑著:“老師允許你們犯錯誤,但不允許總是犯同樣的錯誤!”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我一有空就陪他們做作業,同時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漸漸的,他們能夠自己按時完成作業了,我非常高興,及時對他們進行了表揚,并鼓勵他們堅持下去會有更多驚喜。贊美使倆孩子得到前進的動力,他倆作業質量提高了,批改他們的家庭作業時,我總不忘加上一句批語,“你的字寫得真棒!”,“相信自己:我能行!”,“加油!”,“堅持就是勝利!”……看著他們作業本上一個個鮮紅的“5”分,我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悅!因為,我從中明白了一個道理:關愛學生,使他們感受到老師給予他們的溫暖,給予他們的信心,能更快捷地讓學生認識錯誤,找到提高的辦法,從而努力學習!
教師學習全國教育大會心得體會 篇3
今年4月15日是首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根據中央和省委的統一部署,4月15日,我市集中開展首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宣傳活動,市委書記、市國家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李仲彬就宣傳教育活動作出專門批示。他強調,國家安全工作一刻也放松不得,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國家安全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時刻繃緊國家安全這根弦,切實提升國家安全意識,筑牢人民防線長城,堅決杜絕發生國家安全事件,堅決維護好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
李仲彬強調,全市上下都要繃緊國家安全這根弦。特別是要集中抓好全民國家安全教育這個基礎性、戰略性工作,采取多種形式開展全民國家安全教育,切實增強全社會的國家安全意識,建好筑牢國家安全的人民防線。要突出抓好重點部門、重點單位,建立健全常態化的國家安全監管和防范體系,堅決杜絕發生國家安全事件,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
為加強國家安全宣傳教育,4月15日,我市集中開展“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宣傳活動,9個縣(市、區)分別設立宣傳點,通過在市級主要媒體上播出國家安全教育專題片、公益廣告新媒體作品等公開視頻宣傳資料,以及設立案例展板、發放宣傳單、現場解說等方式,組織市民群眾了解學習《國家安全法》《反恐怖主義法》《反間諜法》等國家安全相關法律法規。
據了解,為進一步推動國家安全法律知識深入人心,切實提高全民國家安全意識,增強全民國家安全責任,形成維護國家安全的強大社會共識,“走進軍營、感知國防”等國防教育活動、國家安全教育進學校相關活動,以及法律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等一系列專題普法宣傳活動也在全市同步開展。
據不完全統計,4月15日當天,我市總共設立31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宣傳點,印發相關宣傳資料10萬余份(冊),設置宣傳展板275個,受教群眾達到20萬人(次)。
教師學習全國教育大會心得體會 篇4
不同于一般意義的“素養”概念,“核心素養”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突出強調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注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小學階段學生所養成的習慣、素養將會有意無意地伴隨著他的一生。好的行為習慣、思維方式將使他們終身受益。作為教育的實施者----教師該如何去做呢?這個問題一直伴隨著我,使我深思,又使我倍感壓力,作為教師的我們肩上的責任重大呀!我們可以從我做起,修煉自身,去影響,去改變我們的學生,使他們過上自己向往的生活,而不是被迫生活。
有這么一則報道:世界經濟論壇預計,美國81%的工程專業畢業生可以立刻勝任工作,而只有25%的印度畢業生做得到這一點,中國的這個比例是10%。中國某大學的系主任對我們說,“中國學生能夠照貓畫虎地解決一個問題,但一旦需要獨創的思維和自己的發明創造時,我們就沒轍了。”當看到這個數據時,我剛開始是一驚,之后就默認、贊同了。是啊,想想自己的過去和周遭所發生的事情,讓我不得不相信這就是一個事實。
我國在對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總框架中明確提出,我們要培養學生樂學善學、勤于思考、勇于探究、批判質疑等的能力。比如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不能停留在教會學生知識和技能層次上。試想,學生會解題我們這節課就算成功了嗎?從長遠來看,未必。我們應該提升自身的境界,基于知識又高于知識,更加突出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重要性。努力去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因為具有數學素養的人能從生活中那些不明顯的事件中發現隱含的數學問題,進而用數學的思維思考問題,用數學的方法解決問題。
那么在小學的課堂上,教師應培養學生哪些素養呢?
首當其沖的應該是“正”,即端端正正寫字,字跡美觀是小學生最基本的素質之一。其次是以下幾點:
1.學會思考。思考是一切的基礎,沒有思考一切都是空談。教師要善于去啟發、誘導學生思考。教會他們學會思考,善于思考,從多角度思考,從而形成自已的思維方式。
2.大膽發言。膽大其實是一種底氣,沒有經過認真的思索,學生也不會大膽發言,所以說大膽發言還是在學會思考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3.敢于質疑。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連偉大的亞里士多德都犯了不少錯誤,更何況我們這些平凡人呢!學生應該具備敢于質疑的素質。不能老師說什么就是什么,自己應該有自己的見解。歸根結底還是要思考,不是嗎?
4.團結協作。單獨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一個團隊的力量卻不可估量。課堂上,一定要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小組合作中,組員間相互討論,質疑,再討論,從而使知識內化,領會其中的精髓,這才是真正的學習。
5.語言組織表達能力。心里很明白,但就是講不出來。這樣的學生不在少數,所以在課堂上要讓學生多說,學習了某個新知識后,我們要勤于讓學生說。同桌互說,組內互說等方式培養學生的語言組織表達能力。
培養學生的以上素養,教師又該怎么做呢?
1.提高教師本身的素養,以個人魅力去感染學生。教師其實本身就是一本無字書,對小學生而言,除了家庭,教師和學生接觸的時間算是最長的。教師的品行,一舉一動都會對學生產生深遠影響,所以說教師雖不是書,但卻教會學生很多東西。
2.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并做到教后反思。葉瀾教授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為專家。”可是現在很多教師卻忽略了反思!
3.熟悉核心素養對學生的要求。只有熟悉了核心素養對學生的要求,才可能在教育教學中滲透。
4.善于鼓勵、引導、啟發學生學會思考。一個好老師的標準,就是要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5.努力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科學的管理就好比航標,它能使教學效率事倍功半。要想讓學生朝著我們設定的目標大踏步前進,教師就要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只有學生從心底里認可你,才可能學你,跟著你走。對班主任而言,班級管理就更重要了。
核心素養的落實,顯然不僅僅是對教學內容的選擇和變更,它更是以學習方式和教學模式的變革為保障的。新一輪教育改革,國家會依據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制定新的課程標準,并據此編制新教材、實施新課程,學校、教師再據此組織教學、實施評價。可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新課標的“源頭”,也是未來教育改革的關鍵和課程改革的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