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中國共產黨條例心得匯總(精選5篇)
學習中國共產黨條例心得匯總 篇1
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了《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認真遵照執行。
專家指出,條例的印發施行,標志著黨的問責工作進一步規范和強化,再次釋放出全面從嚴治黨的強烈政治信號。條例對誰來問責、對誰問責、什么情形要問責、如何問責等具體問題作出了明確規定,讓問責工作“有章可循”。
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細化具體化,問責的“利劍”指向何方?“板子”怎么打?“新華視點”記者梳理條例為你一一解讀。
覆蓋各級黨組織 瞄準“關鍵少數”
條例:黨的問責工作是由黨組織按照職責權限,追究在黨的建設和黨的事業中失職失責黨組織和黨的領導干部的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和領導責任。
問責對象是各級黨委(黨組)、黨的工作部門及其領導成員,各級紀委(紀檢組)及其領導成員,重點是主要負責人。
中央黨校教授辛鳴認為,問責條例對問責工作的概念作了明確界定,首先明確了問責工作的主體和對象,即誰來問責、對誰問責的問題。“問責的主體是有管理權限的黨組織,包括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黨組織。對我們這樣一個擁有8800多萬黨員、440多萬黨組織的執政黨來說,問責工作必須落實分級負責的原則,從中央到地方,層層壓實責任。”
中央黨校黨史教研部主任謝春濤表示,除了自上而下分級負責的原則,條例把問責的責任不僅落實到黨委(黨組)、紀委(紀檢組),也分解到組織、宣傳、統戰、政法等工作部門,這是問責制度的一個重要創新,體現了全面從嚴治黨要細化落實責任、層層傳導壓力的鮮明態度。
對于“對誰問責”的問題,條例規定包括失職失責黨組織和黨的領導干部。
專家表示,將各級黨組織納入問責對象之中,意味著問責不能只對下級,包括中央部委黨組、省區市黨委也要把自己擺進去。同時,條例還突出強調問責重點是主要負責人,突出了“關鍵少數”,特別是一把手這個“關鍵少數中的關鍵少數”,更成為了問責的重中之重。
6種問責情形 體現紀法分開
以來,黨中央把問責作為管黨治黨利器,先后對山西塌方式腐敗、湖南衡陽和四川南充拉票賄選案等嚴肅問責。據統計,截至今年5月底,全國共對4.5萬余名黨員干部作出了責任追究,起到了很強的震懾警示作用。
在現有500余部黨內法規制度中,與問責相關的共有119部,這些法規制度對事件、事故等行政問責規定多,沒有突出堅持黨的領導、緊扣全面從嚴治黨,問責主體不明確、事項過于原則、方式不統一。條例明確規定,黨組織和黨的領導干部有6個方面失職失責的情形,造成嚴重后果或者影響惡劣的,就要進行嚴肅問責。
根據條例原文,這6種情形概括起來包括:
黨的領導弱化,在推進各項建設中,或者處置重大問題中領導不力,出現重大失誤等情形;黨的建設缺失,黨組織軟弱渙散,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不落實,作風建設流于形式等削弱黨執政的政治基礎的問題;全面從嚴治黨不力,主體責任、監督責任落實不到位,管黨治黨失之于寬松軟等情形;維護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不力,特別是維護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失職等情形;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不堅決、不扎實,管轄范圍內腐敗蔓延勢頭沒有得到有效遏制等情形;其他應當問責的失職失責情形等。
辛鳴表示,條例從6個方面具體規定了黨組織和黨的領導干部失職失責需要問責的情形,前5條是主體內容,第6條是兜底條款,緊扣全面從嚴治黨的方方面面,同時也與行政問責事項區分開來,對引咎辭職、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機關等已有明確規定的方式和程序不再重復規定,體現了堅持依規治黨,紀法分開、紀在法前的原則。
7種問責方式 可以合并使用
現有各類問責規定中,共有14種不同問責方式,包括批評教育、作出書面檢查、給予通報批評、公開道歉、誡勉談話、組織處理、調離崗位、停職檢查、引咎辭職、辭職、免職、降職、黨紀軍紀政紀處分、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等。
條例區分黨組織和黨的領導干部兩種不同對象,根據情節輕重規定了共7種問責方式:
對黨組織的問責方式有3種,包括檢查、通報、改組。
對黨的領導干部的問責方式有4種,包括通報、誡勉、組織調整或者組織處理、紀律處分,其中誡勉既包括談話誡勉,也包括書面誡勉;組織調整或組織處理包括停職檢查、調整職務、責令辭職、降職、免職等。
謝春濤分析指出,這些方式均在黨內法規中有明確規定,在實踐中也經常使用,問責條例對既有各類問責規定中的問責方式進行了規范。
條例還規定,這些問責方式,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謝春濤認為,這主要是考慮到在問責實踐中,有時要進行組織處理,也要給予紀律處分,這時就要將兩種方式合并使用,“雙管齊下”。
規定問責時限 實行“終身問責”
條例:問責決定作出后,應當及時向被問責黨組織或者黨的領導干部及其所在黨組織宣布并督促執行。有關問責情況應當向組織部門通報,組織部門應當將問責決定材料歸入被問責領導干部個人檔案,并報上一級組織部門備案;涉及組織調整或者組織處理的,應當在一個月內辦理完畢相應手續。
辛鳴認為,條例明確規定了問責決定作出后如何執行等細則,特別是要求受到問責的領導干部書面檢討的同時,還要在民主生活會或者其他黨的會議上作出深刻檢查,建立健全問責典型問題通報曝光制度,可以保證問責達到最終效果。
“這既體現了‘嚴’和‘實’的精神,也可以通過一個個具體鮮活的案例,發揮警示作用,喚醒責任意識,激發擔當精神,真正做到‘懲前毖后、治病救人’。”辛鳴說。
此外,條例特別規定:實行終身問責,對失職失責性質惡劣、后果嚴重的,不論其責任人是否調離轉崗、提拔或者退休,都應當嚴肅問責。
對此,謝春濤表示:“堅持失責必問,問責必嚴,把該打的板子狠狠打下去,決不能搞下不為例、網開一面,才能不讓問責的利劍生銹,形成破窗效應。”
制度的生命在于執行。相關專家最后指出,作為一部黨內問責工作的基礎性法規,條例對問責情形、問責程序等作了明確而原則的規定,目的是為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緊密聯系實際細化問責工作、制定實施辦法、抓好貫徹落實留下余地。
學習中國共產黨條例心得匯總 篇2
中共中央印發《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后,我們奉為工作的“錦囊”,深入領會,融會貫通,堅持把自己擺進去。具體體會有四點:
第一,要學深悟透,把握精神實質。中共中央印發《準則》和《條例》后,第一時間從報紙上剪下來作了剪報,并通讀了全文。與原《準則》和《條例》相比,深感大不相同,兩個黨規為黨員領導干部嚴格區分了紀律和法律,并把視角面向全體黨員。重修后,界限更加分明,表述更加準確,內容更加具體,更凸顯“黨紀嚴于國法”的高標準。《準則》重在立德,是黨員干部看得見、夠得著的“高線”。雖然只有281個字,但易學易懂易掌握;不僅將適用對象擴大的全體黨員,而且首次提出“修身齊家”的要求,更加注重家教家風,對從政倫理道德作出了規范。《條例》重在立規,是管黨治黨的尺子和不可觸碰的“底線”。6大類紀律不僅類別明晰,而且突出政治紀律、政治規矩是一大亮點,還開列了“負面清單”,哪些事可做可不做一目了然,真正體現了紀律挺在法律前面。我認為,作為一名黨員,只有堅持把《準則》和《條例》學深悟透,把握精神實質,才能讓“高線”和“底線”成為修身律已、干事創業的“防線”。
第二,要全面學習,增強紀律觀念。學習是行動的先導。為了使全鎮黨員干部知曉并掌握《準則》和《條例》,結合我鎮實際,全面鋪開學習,重點抓了四個層面:一是紀檢人員反復學。近期,紀檢干部堅持自學和討論相結合,反復進行學習,在逐條學習原文的基礎上,對中紀委網站、《中國紀檢監察報》等媒體上刊登的相關評論、解讀文章進行學習討論,重點針對修改條文開展討論,力求以最快的速度吃透《準則》和《條例》精神,真正刻印到腦子里,以求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內外兼修,淬煉出共產黨人的獨特精氣神。二是班子成員帶頭學。召開黨政聯席會進行專題學習,采取輪流領學、集中討論等方式,學習領會《準則》、《條例》的重大意義和深刻內涵。各班子成員堅持以身作則、以上率下,帶頭學習紀律、帶頭遵守紀律、帶頭執行紀律,并要求抓好分管科室的學習,營造了濃厚的學習氛圍。三是機關人員集體學。利用四次周一例會時間,從“改、增、刪“到《準則》和《條例》全文,原原本本進行傳達學習。并以各黨支部為單位,將《準則》和《條例》列入學習內容,采用學議結合的形式,加深理解,確保新的精神和要求傳達到每一名黨員。四是“村兩委”成員分片學。村級這一塊最難達到學習全覆蓋。對此,我們采取集中培訓、專家輔導、外出學習和座談討論等多種方式,力求做到真學、真懂。以管區為單位,組織村”兩委“成員分四大片區集中開展學習,并印發學習筆記本、學習手冊、十條禁令等,確保學習效果。結合學習《準則》和《條例》,聘請區檢察院臧建立科長,對村三職和全體機關干部近200人,作了預防職務犯罪報告;組織村支部書記和機關干部100人,到金橋監獄進行警示教育,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要從我做起,爭做遵紀典范。學習的目的在于應用。我們決有僅僅停留在學習層面,更重要的是落實到工作中,體現在日常言行中,讓每一名黨員養成自覺遵紀守法的習慣。當今社會,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成為金錢、名利、美色等種種誘惑的俘虜。因此,我們要求每一名黨員干部必須警鐘長鳴,對黨的紀律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在紀律面前不敢越雷池半步。在工作中,重點做到“三想五畏”,“三想”,即要想一想組織的栽培、自身的努力和家人的期盼;“五畏”,即畏懼紀律的威嚴、良心的發現、道德的拷問、人民的監督和自由的喪失。特別是鎮紀檢人員作為管黨員的黨員,爭做守紀的模范,護紀的先鋒,清楚知道應該做什么、追求什么,禁止做什么、摒棄什么,做到心中不數,真正把樹“高線”、守“底線”化作自覺的行動。只有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黨的紀律作為鏡子來正視自己,才能防微杜漸,真正成為一個遵守紀律的好黨員,才能真正在每名黨員心中,讓鐵規發力,讓禁令生威。
第四,要嚴格執紀,發揮黨紀作用。規矩靠遵從、紀律靠執行。《準則》和《條例》的生命力更在于執行。作為最基層紀檢部門,要貫徹落實好《準則》和《條例》,全面履行監督執紀問責職責,關鍵是要做到“三個轉變”:一是轉變執紀理念。樹牢執紀意識,突出執紀特色,從“查違法”轉向“盯違紀”,從“懲處極少數”轉變為“管住大多數”,真正把握好黨紀黨規的尺度,做到紀嚴于法、紀在法前,在線索處置、紀律審查等各個環節都體現《準則》和《條例》的規定和精神。二是轉變執紀方式。堅持抓早抓小抓苗頭、抓深抓實抓細微,更多地運用警示教育、誡勉談話、組織處理、紀律處分等方式開展執紀,該提醒的提醒,該教育的教育,該處理的處理,特別是要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防止小錯釀成大錯、違紀走向違法,在嚴明紀律中體現嚴格要求和關心愛護。三是轉變問責方式。紀委不問責,就如同“貓不抓老鼠”。以前,往往把觸犯法律作為問責底線,忽視了紀律的底線,界限上失之于寬,以后,堅持把《準則》和《條例》界定的上限和下限作為尺度和標準進行衡量,堅持鐵面執紀問責,嚴肅查處違反《準則》和《條例》的行為,使之動輒則咎,讓紀律真正成為帶電的高壓線。同時,強化問題導向,不斷提升發現問題線索和查辦案件的能力,違紀必究、執紀必嚴。
學習中國共產黨條例心得匯總 篇3
一、黨組高度重視及時傳達學習。
市人社局黨組召開會議,原原本本全文學習《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局黨組書記、局長對全市人社系統學習貫徹兩項法規作出具體部署,要求局黨組和紀檢組要切實履行好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局班子成員要帶頭學,要分別到所聯系的單位開展不少于一次的學習輔導。要把學習貫徹《準則》和《條例》作為當前黨建工作的重中之重,納入“三嚴三實”專題教育重要內容。
二、形式多樣廣泛開展宣傳學習。
為了不斷推動《準則》和《條例》的深入學習,及時將《準則》和《條例》兩項法規全文上傳政府站——市人社局網頁方便黨員干部學習;充分利用局機關OA辦公系統、工作簡報、手機短信等平臺和載體,開展多層面、多角度的學習宣傳。同時印發了關于認真學習貫徹《準則》和《條例》的通知,要求局機關和局直屬各單位要圍繞“廉潔自律怎么做”、“樹好人社干部新形象”等專題,進行一次學習討論,積極組織廣大黨員干部認真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新修訂的《準則》和《條例》,讓黨規黨紀刻印在全體黨員干部的心上。局機關退休黨支部為退休老黨員送學上門、送資料上門,向每名黨員配送一個學習筆記本和一支筆,督促黨員記好筆記,寫好心得,確保兩項法規宣傳學習不留死角、不走過場。
三、人社系統黨員干部反響強烈。
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學習后深有感觸:新修訂的《準則》簡短明了、制定的標準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條例》做到紀法分開、紀嚴于法,劃出了黨組織和黨員不可觸碰的底線;作為局班子成員要帶頭學習貫徹,模范遵照執行。局監察室主任說:我從事紀檢監察工作三年多了,我感覺到新的《準則》和《條例》出臺之后,從嚴執紀將不再是一句套話和空話,我們今后的'工作壓力會越來越大。我們將在市紀委、局黨組和紀檢組的領導下,對系統內違反兩項規定的人和事,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手軟,堅決維護黨紀黨規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學習中國共產黨條例心得匯總 篇5
20__年10月21日,中共中央印發了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這兩個黨內法規的修改通過,充分體現了xx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落實從嚴治黨的實踐成果,實現了黨內法規的與時俱進。作為一名基層紀委書記,通過對《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的學習,感覺自己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對新形勢下我黨承擔的歷史責任和黨員的義務與責任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下面就自己學習《準則》和《條例》談一談心得體會。
一、《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的修訂,真正實現了讓黨員干部從“不敢腐”到“不能腐”、“不想腐”的轉變。原有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于20__年12月頒布實施,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經濟形勢的發展,已經不能完全適應從嚴治黨的新需要,特別是原來老條例中的法紀不分問題,使得法紀問題與刑法以及治安管理處罰法存在部分重復,浪費了行政成本,同時也出現了部分以紀代法、越俎代庖等現象。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嚴格按照法紀分開的原則,刪除了70多項與法律重合內容,真正實現了紀嚴于法,紀在法前。新條例同時強化負面清單作用,將原來條例規定的10類違紀行為修改為六類:即違反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這就使得黨章關于紀律的內容更加具體化,使制度更加規范,處分體系更加完善。這樣可以更加明確的告訴黨員干部哪些行為不能做,使得違紀行為不再有空可鉆。《條例》針對現階段違紀問題的突出表現,強調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組織紀律,對*的領導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基本要求行為作出處分規定,增加拉幫結派、對抗組織等違紀條款,確保中央政令暢通和黨的集中統一。
二、《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的修訂,使得覆蓋對象實現了從黨員領導干部擴大到全體黨員。新修訂的準則將原先的《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改為《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適應對象從原來的黨員領導干部擴大到全體黨員,內容也大幅精簡,從原先的三千多字精簡至281字,更加抓住重點,刪繁就簡。這次將廉政準則修改為《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成為一部堅持正面倡導、面向全體黨員的廉潔自律規范。同時,新準則將內容要求從原來的禁止性的負面清單轉變成倡導性的廉潔規范。修訂完善后的新準則,也將讓全體黨員和黨員領導干部在實踐中易學易記,真正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通過對《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的學習,讓我更加充分認識到廉潔和紀律的重要性。常言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改革發展的新形勢下,作為一名基層紀委書記,要以嚴和實的精神把黨紀黨規學習好、落實好、執行好,做到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爭做守紀律、講規矩的模范,永葆紀檢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
1、做學習的先行者。作為從嚴治黨的基層力量,必須先學一步,深學一層,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更實的舉措抓好學習貫徹,學懂弄通、學思踐悟,全面掌握《準則》和《條例》的內涵和要求,通過學習提高執紀監督問責的能力,真正使紀律“立起來、嚴起來”,嚴格落實紀委的監督責任。
2、做遵守的示范者。“惟正己可以化人,惟盡己可以服人。”作為監督黨員的黨員,要做遵守黨規黨紀的示范者,不讓做的堅決不做,讓別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帶頭遵守和執行好《準則》和《條例》,真正做到“心不動于微利之誘,目不眩于五色之惑”,贏得黨和群眾的信任。
3、做維護的捍衛者。紀律靠執行,規矩靠遵從。要全面履行黨章賦予的職責,強化監督執紀問責,捍衛黨規黨紀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探索執紀問責的有效途徑,專項整治從業陋習。堅持抓早抓小、動輒則咎,運用好監督執紀的“四種形態”,使紀律成為管黨治黨的尺子、黨員不可逾越的底線。要敢于擔當、敢于較真、敢于查處、敢于問責,對違紀行為“零容忍”,切實維護黨紀法規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