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培訓學習心得體會_鋼琴課學習心得體會(精選3篇)
鋼琴培訓學習心得體會_鋼琴課學習心得體會 篇1
從我正式上第一節鋼琴課至今,已有十年;貞浧鹞业膶W琴過程,走的是歪路。
父親在大學自學了一些樂器,在我三四歲的時候,他教我摸過幾天的電子琴,雖然記憶不深,但我知道那時候并不怎么喜歡,只用一只手隨便彈一點音階。后來我自己就怎么也不練了,一晃到了小學三年級的暑假,有一天我沒事玩起了電子琴,父親教了我認五線譜,然后把一首八級的《土耳其進行曲》譜子拿來叫我一個手彈,而且讓我彈中間那段快的。我按照譜子上的指法,一句一句地練,竟然學得很快,很短的時間就彈會了幾個小節,雖然彈得比較吃力,基本功也沒有,但是彈下來了。就這樣,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我練完了那首曲子最難的部分,并且左手也加上了,大約三個星期用電子琴把整曲很吃力的彈下來了,這主要是父親的功勞。之后練的第二首曲子是《童年的回憶》,這首就簡單了。所以說,雖然我是先練的電子琴,但走的還是歪路,因為是從曲子開始干的。
快開學的時候,去了次琴行,在鋼琴上彈了《土耳其進行曲》,湊合彈下來了,感覺比較費勁。沒有很喜歡,也沒有討厭,當家人問我是否買鋼琴,我回答以肯定。所以四年級的寒假花了一萬多塊錢買了一架鋼琴,父親還準備自己教我,后來他也意識到自己能力有限,必須要找正規老師了。之后,在99的的四月,我跟著夏永雯老師開始正規學琴,每星期一次。之前走的歪路,在初學的時候被家長和老師看作是負面的影響,因為用電子琴這種跟鋼琴感覺完全不同的樂器,又彈了對初學者難度那么大的曲子,影響了手型。但我學琴的速度確實驚人,第一堂課把湯普森第一冊彈了一半。
對我來說,鋼琴老師的作用就是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為他們選擇合適的教材。她按部就班的為我選了599,299,749,哈農,巴赫等等,有時候給了我一些簡單的名曲讓我練。這樣,到了20xx年寒,第一次在琴行的匯報會上表演,彈的是布格穆勒的的《塔蘭泰拉舞曲》。小學畢業的暑假,老師給我報了全省的少兒鋼琴比賽,同時也報了鋼琴六級。我獲了比賽的二等獎,也通過了六級。學琴只有兩年半,第一次就過了六級,連老師都很驚訝。那時的我,有些時候不太聽老師話,自己經常聽一些高難度的曲子,特別喜歡,就想把它彈下來。買了一本鋼琴書,練肖邦的《軍隊波蘭舞曲》,確實也彈下來了,但彈得不怎么樣,很多技巧都彈不了,而且錯音很多。
初中時期,改為兩星期一次。那個時候,我已經會彈肖邦的十級曲《幻想即興曲》了。在繼續進行一些基本練習的同時,我更多的去練習了一些中外名曲,像《我的祖國》。20xx年暑假,考了八級。在我考完八級后,我就瞄著十級了,很短的時候,我就已經練好了另兩首十級的曲目,其中一首是貝多芬《悲愴》。我就是這樣,總是去彈一些當時超過自己能力的曲子,雖然會有一些地方彈的不清楚,但我可以糊過去,大體上保持曲子的完整。那年秋天我還特別有幸參加了克菜德曼在合肥的演奏會。到了20xx年考級的時候,我的十級曲已經練得比較成熟了,所以順理成章地通過了十級。至此,我的正式學琴生涯結束,歷時四年半。
以后我練琴都是以彈大曲子為主,什么時候心血來潮就會去把一首自己特別喜歡的鋼琴曲譜子弄來練。初三的時候我還練成了肖邦的《英雄波蘭舞曲》,我也開始成為肖邦迷,非肖邦的曲子不彈,同時也開始嘗試作曲。一直以來作曲在我印象當中都是個神圣而又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可能在成千上萬的人會彈鋼琴,通過十級,但不一定有一個人會作曲,我一定要寫一首曲出來。我寫的第一首曲比較長,但不怎么樣,所以稱不上是一首作品。上高中的我,靈感突發,寫出來了第一首成熟的作品《寂寞之夜》,后來又寫了我的代表作《落葉的夢》系列一和二。我作曲子并沒有多少樂理基礎,都是靠聽,感覺合適就用這個音,都是靠我以前彈過肖邦的名曲積累的經驗。20xx年末,我練成了肖邦的《敘事曲》第一首,這是我有史以為練成的最難的一首曲子,而且相比以前彈過的高難度曲子,這首我彈的大體上不錯。
上大學以后,我在舞臺上表演了兩次肖邦的曲子,但自從新生才藝大賽沒獲到一等獎,我改變了我的思路。我開始喜歡彈中國紅色鋼琴曲,20xx年的寒假我花了兩個星期的時間猛練,把協奏曲《保衛黃河》練好了,這首也成了我至今練過的難度最大的曲子,有“不是人彈的”感覺。年底練了梁祝,又練了《山丹丹開花紅艷艷》。那個時候我感覺紅色鋼琴曲的魅力就在于用鋼琴彈出來就立刻把土氣變洋氣,而且味道還在,又有激情又有氣勢,能獲得更多的普通觀眾。到了現在,我還在練一些民族曲子,看來我很長一段時間是不會改變我的喜好了。
總結:很多人問我為什么我能在短時間內取得那么高的成績,這是因為我經常找一些自己喜歡的,但在當時看來超過自己能力限度的曲子來練。就是這樣不停的給自己“超壓”,水平也就不知不覺的上來了,手指的功夫也會更深。練一首自己喜歡的有難度的名曲,比彈十本練習曲都有用。當然這是適合我的,每個人都要看自己的實際情況。
鋼琴培訓學習心得體會_鋼琴課學習心得體會 篇2
經過幾天的信息技術新課程的培訓,傾聽專家的經驗傳授,也能夠跟眾位老師在一起學習、交流,對在現代教育技術條件的學科整合的理念得到了深刻的認識和理解,也促使了自己在以后的教育教學過程中積極運用。
第一天,經過老師的指導,我申請了一個免費的電子郵箱。我發了一條郵件,還收到了兩條,我真高興,我又學到了一種和好友聯系的方式。通過網絡和朋友聯系比經過郵局通道快多了,這真是一條快捷而又經濟的通訊方式。
1、壓力大,高密度的培訓任務又迫使我們拿出十分的精力來學習這門適應未來教育的必須掌握的技術,并且從中受益非淺。
2、從學習中,我最大的體會是我在教學思想上的轉變。雖然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們已經十分重視教師和學生的交流,但學習讓我們更加重視對學生的培養上,只有把我們的學生培養成為具有獨立學習能力的人,他們才能在將來的生活和學習中適應激烈的競爭。從他們的身上才能真正看到我們的祖國屹立在世界東方的保證。
3、學習內容非常實用,像powerpoint多媒體演示文稿制作在現今的現代化教學中經常使用,上網查找資源和一些軟件的學習和使用,又為教師深入開展教科研、的獲取資料、展示成果提供了幫助。
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老師認真的指導下,自己努力認真完成了老師布置的全部作業,雖然并不十分完美,但是我的教學思維方式的轉變將引導我在培訓結束以后,還要進行認真的修改和完善。在計算機應用技術方面收獲也非常大,學會了很多以前不曾做過或做不好的事情,如抓圖、自己錄制視頻文件等。
最后,我想說,在緊張而繁忙的工作之余再培訓會收獲些須的欣慰吧!雖然培訓已結束,但我仍會繼續學習各種關于信息技術的知識、持之以恒,不懈的努力優化課堂教學,培養新時代所需要的具有高信息技能的新興人才。這將是我以后的最終目標。
鋼琴培訓學習心得體會_鋼琴課學習心得體會 篇3
今年暑假,我非常有幸參加了由太倉市團市委組織的“20xx年度基層團干部培訓班”。短短的三天的學習讓我受益匪淺,不僅使我收獲了友誼、對今后自己的工作特點、工作方法有了更多的了解,對當前共青團工作有了更加清晰地認識,同時更加明確了我今后的工作奮斗目標,并增強了繼續戰斗在共青團的崗位上,努力去做一名讓黨放心、青年滿意的團干部的決心。現將有關心得體會匯報如下:
7月28日上午8點,培訓活動準時開始,來自太倉各級機關、學校、企業的40名基層一線工作者(大家基本上都是單位的團支部書記),齊聚在市委黨校,參加了了開班典禮。這次理論培訓為期三天。
開班典禮是由團市委副書記張義同志主持的,團市委書記潘井亞同志也出席了會議并作了開班動員。太倉團市委對這次的培訓班非常的重視,考勤也非常的嚴格,前期做了很多細致認真的準備,并提出了許多指導性的意見。授課組成員是由蘇州市團市委領導和外地學者組成,給我們講授了許多理論深刻、內容精辟的課程,主要有理論培訓:太倉經濟發展、當代青年熱點問題、團的業務知識和有關技能、拓展培訓等。在第一天的上午蘇州市團市委副書記蔡劍鋒就給我們作了關于當代青年就業問題的講座。
這次培訓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第一天下午的拓展培訓,培訓班的學員來到市體育館的英派斯分組進行團隊訓練。教練在介紹團隊游戲的規則是給我們說:在這里必須忘記你的工作、職位,忘記你的年齡,忘記你的性別,在這里大家都是平等的。
40多名成員,分成了二個團隊:雄鷹隊和勇者之隊,每組20人,我們團隊給自己取的名字叫:勇者之隊,我們自己制定的口號是:勇者、勇者、勇者無懼!我們一致推薦的能代表我們團隊精神的歌曲是:《團結就是力量》。完成了取名、定口號、定團隊歌一系列前期準備工作后,就開始了團隊游戲。
首先第一個項目是:解千千結。20個學員40只手,每只手任意抓住另一個人的手,在游戲過程中不能松手,然后靠著身體的轉動把打成的結解開。當時只覺得是一團糟,不知道該怎么辦,在隊長和隊員的共同努力下,大家集思廣益,居然比較容易就解開了,在這個游戲的過程中充分體現了團隊精神。第二個項目是20個學員伸出食指,用食指把一根金屬棒從眉毛處慢慢地移動到地板上,在這過程中重要的還是大家的齊心協力,從中我也悟出你是團隊中的一名成員,不能脫離團隊。
接著是戶外運動,有鉆電網、攀巖、齊心協力,一系列的活動全是團隊意識的培養,讓我感悟到:自己個人能力的發揮是建立在團隊協調配合的基礎之上的。我想在今后的學習工作中我們一定要有團隊精神。團隊合作的優勢其實十分明顯,你一定要相信同伴的幫助,正像歌中唱到:團結就是力量。只要我們眾人一條心,黃土也能變成金。一天的培訓活動雖然讓我帶著一身疲倦,但充實了自我,心里很開心。
靜下心來細細回顧這次的團干部培訓班,更多留給我們的不是課堂上老師講授的知識,而是更多更多課堂之余需要我們去細細咀嚼、用心體會的東西。作為第一次參加這樣的團干部培訓班的我來說,在共青團工作的基礎知識得到了進一步的豐富和充實,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將立足本職、勤奮學習、扎實工作、銳意進取,貢獻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