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務工作者學習毛豐美事跡心得體會(通用3篇)
醫務工作者學習毛豐美事跡心得體會 篇1
在全國人大代表毛豐美的追悼會上,無數當地居民從凌晨起就陸續自發打著送行的條幅站在街上等待著靈車的經過,而他的靈棚里則擺滿了來自全國人大會、當地黨政機關、全國各大名村以及社會各界人士的挽聯與花圈,毛豐美被譽為最美基層干部。 毛豐美是一個古道熱腸、坦蕩無私、極富人格魅力而常常被人喚作"老毛"的好人;在當地村民的眼中,他是帶著大伙兒把窮山惡水治成了花果滿園、從一窮二白建出了"遼東第一村"的好干部;在全國農民的心中,他是一直在全國人代會上為農民切身利益大聲疾呼的那個"最敢為農民說話"的好代表。
古道熱腸、坦蕩無私,帶著大伙兒致富,為農民切身利益大聲疾呼......這是毛豐美給大家留下的深刻印象,但是話又說回來,古道熱腸、坦蕩無私,帶著大伙兒致富,為農民切身利益大聲疾呼,這些難道不是一名干部、一名人大代表的責任和應該具有的品質嗎?
如果你是一名干部,如果你是一名人大代表,只要牢記自己的職責和使命,只要模范遵守一名干部、一名人大代表的行為規范,這樣你也會成為一名最美基層干部。
醫務工作者學習毛豐美事跡心得體會 篇2
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安身立命之本和政治靈魂。我們共產黨人必須加強思想建設,擰緊政治“開關”,補足精神之“鈣”,高擎理想之旗,確保江山不易色、政權不丟失、道路不改變。好干部就應該:胸中有宗旨,前進有方向;心里有人民,腳下有力量;不唯名,只為實。把為人民服務看成“的事”,用實干苦干筑起百姓心中“最美的形象”。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們便有了屬于自己的姓氏,這是血脈傳承,抹不去也改不了。而當我們舉起右手面向黨旗宣誓的那一刻起,我們便有了另外一個名字——中國共產黨黨員,這是精神的烙印,是信仰的歸宿。一旦選擇,終生不渝。
我們作為醫務工作者,在學習強國的熏染下,要在本職崗位上真抓實干,抓業務理論知識學習,扎實做好基礎業務工作。要始終不忘學習,堅持思想政治和業務學習兩手抓,結合工作實際,通過翻閱大量業務書籍、外出進修學習或關注業務公眾號,給自己充電;在工作中多虛心向科主任、醫生及老同志請教,領受經驗心得;科室定期舉行疑難病例討論,同事之間多交流,分享治療的心得體會。我們全院上下要卯足勁,繼續加強學習,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精準發力,以一天也不耽誤的勁頭,繼續大力開展好黨的建設和醫療、管理的各項工作,以實際行動向黨和群眾交一份滿意的答卷,為黨旗增添光彩,努力做出無愧于時代的業績。
醫務工作者學習毛豐美事跡心得體會 篇3
醫務科長年度總結做一個合格的醫務工作者,我認為應做到以下幾點:
1、遵守各項規章制度,自覺學習醫德規范及醫療中相關的法律法規等內容,并不斷提高自身醫德修養。
2、端正工作態度,科學、嚴禁、求實、有責任感,不怕苦、不怕累,工作中遇到難以應付的問題,主動、虛心向他人求教。
3、技術上要精益求精,平時也要注意專業知識的鞏固與繼續學習,將理論聯系實際,不斷積累工作經驗。
4、在工作上要有全局觀念,要服從領導的安排,工作時與同事團結協作,處理好同事間的關系。
5、要有一顆愛心,公平公正對待每一位患者,無論其高矮胖瘦、富貴貧賤,對待患者態度要親切,耐心的溝通交流,本著“一切為病人”的宗旨,熱心服務。
6、對于即將踏上工作崗位的我,一定會為建立一個和諧的醫患關系而努力奮斗做一名合格的醫務工作者。
首先明確兩個定義:
1、醫患關系是醫務人員與病人及其家屬在醫療過程中產生的特定關系,是醫療人際關系中的關鍵。醫生和病人本應共同為了“診”“療”疾病而相互信任與依靠,和諧的醫患關系才能為診療疾病,維護健康提供保障。但現在的醫患關系因多種原因走上了一條歧路,我們醫院的醫院文化(我們的愿景是成為榮成北部尊敬的醫院,我們的使命是為成山人民帶來更新、更好的醫療服務)、核心制度學習執行等均為提供優質服務、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提供保證,這也是現在我們醫院生存與發展的核心內容。
2、“病人”是有著獨立人格和特定情感的有疾病的人”,因其有病痛故帶有“灰心、沮喪、恐懼、”等消極情感。所以,我們對待病人,除了治病以外,更應該去理解、關心和疏導病人的心理和情緒。
其次我們再從自身發展角度來分析病人能為我們帶來什么?第一是給我們帶來知識,第二是給我們帶來衣食。“病人是我們的知識來源”,醫學是經驗科學,“名醫”并非生來就是,必須經過多少病人的診療來融匯知識,積累經驗,才能不斷收獲知識;“病人是我們的衣食父母”,醫療工作是我們的職業,工作讓我們養家糊口,而我們工作的對象就是病人,沒有了病人,我們將一無是處。綜合上述這兩點,要求我們負起責任心,用質的服務、良的技術達到病人滿意。最終社會滿意,實行自身價值。
最后從我從醫17年感悟談幾點,做合格醫務工作者應具有的素質:
1、愛崗敬業。
2、養成良好的習慣:學習、總結、行動、早做比晚做好。成功者找方法,失敗者找借口。
3、執著:業精于勤、勤能補拙,醫療行業具有高度敬業精神,醫學枯燥,業務學習要持續、執著,學會自我管理。
4、目標:短期目標、長期目標。
5、陽光、激情、自信心態,快樂做事。
6、勇于承擔責任,錯了就承擔,改正就好了,不必找借口。
一、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
隨著醫療體制改革,基層醫院壓力加大,病人的不理解,挫傷醫務人員工作積極性,部分人員轉崗,但我們還在這個工作崗位,就要干出成績,就需要有正確的敬業精神,“名醫、業務專業人才”就是我們的目標,這樣可得到社會認可,你的價值就能體現。
二、顧大局、舍小家、為大家
成為醫院的一員,就要樹立“對自己負責、對科室負責、對醫院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思想,嚴格要求自己,付出才會有回報,尊敬領導,團結同事,關心病人,不恥下問,現在社會豐富多彩,各種誘惑較多,醫院對面就是歌舞廳,必須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不能把病人當做獲取個人利益的工具,錢很重要,但不是萬能,不要成為錢的奴隸,醫務人員對病人幫助,病人或家屬就會感謝、請客、送禮等常會出現,要求大家在這些事上要慎重,不能主動索要、不能拿_、回扣。
三、重服務、存愛心、講奉獻
基層醫院服務是工作最重要的方面,老百姓到醫院就圖個笑臉,病人在求診時,心里是迫切的,所以希望我們多給些時間講病情,我們工作標準是否有利于病人、方便病人,雖然不可以充分滿足每個病人要求,但我們應該盡自己努力。對病人盡責,特別是診斷不清,及時會診,病人病情發展程度做到心中有數,預見性對病人提出交待,許多病情需要我們鉆研討論、甚至追蹤,每天電話,建立聯系病人橋梁、樹立自己威信,關心體諒病人,時時為病人著想,多想如果我們是病人怎么辦。
總之,優質服務是和諧醫患關系的關鍵,與醫院的健康發展密切相關。我們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定位,以上述幾點為標準,進一步強化意識,完善機制,落實措施,不斷改善服務態度,提高服務水平,把優質服務落實到每一個診療環節中去,來贏得患者和全社會的認可,為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促進醫院的健康發展作出新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