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紅軍長征心得感悟600字(通用8篇)
2023紅軍長征心得感悟600字 篇1
長征精神是中國的,都不約而同地把他們的焦點對準了紅軍的精神,那種英勇頑強、一往無前的精神。正如索爾茲伯里所說:“長征將成為人類堅定無畏的豐碑,永遠流傳于世。閱讀長征的故事將使人們再次認識到,人類的精神一旦喚起,其威力是無窮無盡的。”
長征精神是歷史的,又是現(xiàn)實的。其可貴就在于,它能夠在漫長的時間積淀中轉(zhuǎn)化為對現(xiàn)實的啟示,體現(xiàn)了黨之魂、軍之魂和民族之魂。
長征精神之所以歷久彌新,就在于它不是靜止的。它承接著井岡山精神,又不斷形成了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shè)事業(yè)中的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更為它注入了新的時代血液,增加了新的豐富內(nèi)涵。作文
偉大的長征精神,概括起來就是胸懷目標、矢志不移的堅定信念,無所畏懼、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實事求是、獨立自主的創(chuàng)新膽略,顧全大局、緊密團結(jié)的革命風格,心系群眾、患難與共的高尚情懷。
今天,當年的戰(zhàn)爭硝煙已經(jīng)散去,但和平發(fā)展的天空并非晴空萬里。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新的長征與當年紅軍長征一樣將是山水重重的漫漫征程,也將面臨著嚴峻的困難和考驗。正因如此,新世紀新階段更需要我們高擎起長征精神的火炬,讓曾經(jīng)推動中國革命取得成功的光榮傳統(tǒng)在新的長征中煥發(fā)出時代光芒,照耀著我們像當年的長征紅軍那樣去不斷開創(chuàng)出新的局面。
2023紅軍長征心得感悟600字 篇2
精心打造的巨著《長征》。這部作品從人類文明發(fā)展的高度重新認識了長征的重要意義,是紅軍長征70年以來,第一部用紀實的方式最全面的反映長征的文學作品;王樹增查閱了大量的史料,實地采訪了許多老紅軍戰(zhàn)士,書中的許多重大事件和資料都是首次披露;在書中,作者弘揚了長征體現(xiàn)出來的國家統(tǒng)一精神和不朽的信念力量;此外,作者還講述了在這一偉大壯舉許多感人小事,讓我們通過豐富的細節(jié)更加親近地去接觸長征的歷史。
《長征》在很多方面都有獨到之處,在大量描寫長征的作品中顯得特色鮮明,可以說是紀念中國工農(nóng)紅軍長征勝利七十周年里最有閱讀價值的書之一。
長征是中國貢獻給世界的壯麗史詩,是突破了階級和政治界線的人類精神豐碑。無論是哪一個國家,或民族的人,無論是由何種意識形態(tài),中國工農(nóng)紅軍的長征給與人類的精神財富,是走向理想所必需的、永不磨滅的信念。最重要的是,長征翻越了20多座巨大的山脈,渡過了30多條河流,在饑餓、寒冷、傷病和死亡的威脅下,走完了遠遠超過兩萬五千里的路程,而且還遭遇敵人的追擊和堵截不少于400次。說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無畏艱難險阻,不畏犧牲的遠程。共產(chǎn)黨人深知這樣一個道理:命運必須掌握在自己手里,要走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社會主義道路,必須和國內(nèi)勢力,乃至國際反動勢力做拼死的斗爭,徹底推翻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才能換來一個由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的新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
世界上不曾有過像中國工農(nóng)紅軍這樣的軍隊:官兵軍裝一樣,頭上的紅心一樣,犧牲時的姿態(tài)也是一樣的。在中國工農(nóng)紅軍中,無論是政治和軍事的精英,還是不識字的紅軍戰(zhàn)士,官兵如同一人的根本是他們都堅信自己是一個偉大事業(yè)的奮斗者,他們都堅信中國革命的隊伍“殺了我一個,自有后來人”,他們激情萬丈,前赴后繼,視死如歸,決心為每一位紅軍所認同的理想拋頭顱灑熱血。
因為付出了太多的犧牲,因為在難以承載的犧牲中始終保有理想和信念,所以,一切艱難皆成為一個鍛造。中國工農(nóng)紅軍的長征在人類歷史進程中留下的是:堅定的信念,堅強的意志以及無與倫比的勇敢。這些都是可以創(chuàng)造人類奇跡的精神。
“作為中國人,我們應(yīng)該比世界上任何人都有理由讀懂中國工農(nóng)紅軍所進行的長征。讀懂了長征,就會知道人類精神中的不屈與頑強是何等的偉大;就會知道生命為什么歷經(jīng)苦難與艱險依然能夠擁有快樂和自信;就會知道當一個人把個體的命運和民族的命運聯(lián)系起來時,天地將會多么廣闊,生命將會何等光榮。”
2023紅軍長征心得感悟600字 篇3
今天我讀了關(guān)于長征紅軍過草地的書和資料。
讀后使我大有感觸,紅軍們在過草地的時候沒有吃的,就吃草、吃樹葉,也吃樹皮,吃樹根。據(jù)當年活下來的紅軍說:“他們這些都吃完了,就吃他們身上的皮帶,鞋子”。一開始我看到這些的時候,我也很疑惑,皮帶和鞋子怎么吃呢,于是我懷著好奇的心情繼續(xù)看下去,原來紅軍們把皮帶放進鍋里去煮,煮軟了再把皮帶表面一層輕輕的刮掉,然后吃里面的牛皮,鞋子也是一樣的。可是我們卻身在福中不知福。看看我們同學們在吃午餐的時候,只要有一點不合自己的胃口,就把一整盤飯菜倒了。看的收泔腳的人直搖頭。再看看垃圾桶里,咬了一口的'面包、吃了一半的蘋果……真讓人可惜。老師也總說,要讓我們回到舊社會過過苦日子,我們才會懂得珍惜糧食。
當我讀到:老紅軍和幾個人找到了一個牛骨架,上面有著幾塊少的可憐的牛肉。老紅軍和幾個人把牛骨架搬回來宿營。老紅軍把幾塊肉分給了別的同志,把牛骨架上的骨頭也大部分給了別的同志,而老紅軍只有剩下來的幾塊骨頭,看到這里,我不由的慚愧了起來。紅軍爺爺們在這么困難的環(huán)境下還想著和隊友一起分享,而我在同學需要我?guī)椭臅r候我只想到自己,是那么的自私。記得有一次上美術(shù)課,我的同桌忘記拿油畫棒,老師要我們拿油畫棒的時候他才發(fā)現(xiàn),就想向我借。我想:上次叫你借給我,你都不借,這次我也不借給你。更何況我自己也還沒有畫好呢。所以,無論同桌怎樣苦苦哀求我,我都不理他。他沒辦法就向后面的同學借了。事后我也常常在譴責自己為什么不借給他。現(xiàn)在,我更是無地自容了。
還有紅軍爺爺爬雪山的情景也是我難忘。紅軍長征的時候要爬過一座連鳥都不敢飛的雪山。剛跑上去的時候還好,他們一路上唱著山歌,快到山頂?shù)臅r候停止了歌聲。因為他們聽當?shù)厝苏f:“到山頂?shù)臅r候不能大聲說話。”山頂上堆滿了雪,突然有一個人暈倒了,他心跳微弱,沒過多久死了。可是其他人卻沒有一個后退,沒有一個人放棄,他們繼續(xù)著長征之路,革命之路。正是由于他們的堅持,他們的犧牲,才換來了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想想我自己,只要一遇到困難,我就會毫不猶豫的逃避,或者請求別人代勞。
我以后再也不浪費糧食,遇到難題我以后要勇敢面對。我要向紅軍爺爺們學習。
2023紅軍長征心得感悟600字 篇4
還記得毛澤東寫的那首氣勢磅礴的“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前山只等閑……”是啊,整整二萬五千里的長征。漫長的征途,我們的紅軍戰(zhàn)士又要經(jīng)歷何等的艱難困苦呢?誠然,廣大紅軍基層指戰(zhàn)員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一路上披荊斬棘,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用自己的血和淚譜寫了這二萬五千里的動人篇章。
面對山高鄰禿,朔風凜冽,冰雪覆蓋的高山,戰(zhàn)士們團結(jié)一致,齊心協(xié)力,用超乎想象的毅力和艱辛為部隊探索出一條前進的道路。這不僅僅是一條磨煉意志的艱難之路,也是一條生命之路。遇到開闊美麗的草原,本以為有了希望,誰又能想到里面蘊藏著意想不到的困難。很多戰(zhàn)士就這樣倒下了,沒有一句怨言。當他們把自己交給黨的時候,就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了。然而,面對糧食的短缺,環(huán)境的惡劣,戰(zhàn)士們又何嘗不是風雨前進,風餐露宿呢?
也許,我們只能從書中或電視上了解這些感人的事跡,但完全可以想象的到他們互相幫助,互相鼓勵的階級友愛。
作為中學生的我們不得不被紅軍的頑強,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所打動。然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在困難面前決不低頭。用科技強國,以人才壯國。同學們,我們要臥薪嘗膽,急起直追,用民族的偉大智慧迎接挑戰(zhàn),以祖國的興衰為己任,為祖國的強盛奮斗不息。我們絲毫也不能陶醉在祖先創(chuàng)造的業(yè)績中了,而是要自強、自立,創(chuàng)造二十一世紀的偉業(yè)。這是一定要做到的,也是完全能夠做到的!當然,這需要頑強拼搏的精神。
2023紅軍長征心得感悟600字 篇5
__多年前,一支為了正義,為了解放窮苦人民的革命隊伍——中國工農(nóng)紅軍,讓人們見證了這漫漫征程。他們在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下艱難前進;在敵人的圍追堵截、狂轟亂炸中忘死拚搏。血戰(zhàn)湘江、四渡赤水、飛奪瀘定橋、奪取臘子口、翻越夾金山、跨越大草地……這一件件,這一幕幕刻骨銘心、催人淚下的悲壯的情景,時時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里。紅軍戰(zhàn)士們硬是靠著自己的雙腿,歷時一年余,轉(zhuǎn)戰(zhàn)十一個省,縱橫兩萬五千里,最終走完了漫漫長征路。
是什么使紅軍取得了長征的勝利呢?難道有神仙相助嗎?還是老天刻意的安排呢?不!都不是!完全是靠他們那種堅定的理想信念,不畏艱難險阻、不怕犧牲、堅韌不拔和革命樂觀主義的長征精神!
如今,80多年過去了,我們特別懷念那些浴血奮戰(zhàn)、為國捐軀的先烈們,我們要繼承他們的革命遺志,接過革命的火把一代一代傳下去,弘揚長征精神,繼續(xù)新長征。在前進的道路上還會遇到很多絆腳石,攔路虎,我們難道要退縮嗎?不,當然不。我們不但不退縮,還要用長征精神克服困難,打敗挫折。當個人的利益和集體利益放生矛盾時,自覺地做出自我犧牲來維護集體的利益;當碰到各種困難的時候,勇往直前;當遭受挫折和失敗時,不氣餒,要有為達到目標而產(chǎn)生的鍥而不舍的恒心、百折不撓的意志和奮斗不息的精神。
2023紅軍長征心得感悟600字 篇6
工農(nóng)紅軍歷時兩年時間,行程兩萬五千里武裝大遷移的艱難經(jīng)歷、卓絕斗爭、勝利會師的真實全貌。
1933年9月至1934年夏,中央革命根據(jù)地紅軍的第五次反“圍剿”作戰(zhàn),在中革軍委博古等領(lǐng)導人實行軍事冒險主義、軍事保守主義的戰(zhàn)略指導下,屢戰(zhàn)失利,蘇區(qū)日益縮小,形勢日趨嚴重。 1934年10月10日夜間,中共中央和紅軍總部悄然從瑞金出發(fā),率領(lǐng)紅一、三、五、八、九軍團連同后方機關(guān)共8.6萬余人進行戰(zhàn)略轉(zhuǎn)移,向湘西進發(fā),開始了悲壯的、前途未卜的漫漫征程。 1934年至1936年,中國工農(nóng)紅軍以血肉之軀譜寫了人類歷史上無與倫比的英雄史詩:二萬五千里長征。它那傳奇式的犧牲和堅韌不拔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始終是中國革命和建設(shè)賴以成功的基礎(chǔ),它激勵著一個有12億人口的中國朝著一個無人能夠預言的未來前進。中國工農(nóng)紅軍的長征是舉世無雙的壯舉,它像一條永遠銘刻在地球上的紅飄帶,成為人類堅定無畏的象征。
從1934年10月16日紅軍在江西渡過于都河,直至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勝利會師,中國工農(nóng)紅軍從江西到陜北,歷時兩年整,行程上萬里,其間經(jīng)過無數(shù)次激烈的戰(zhàn)斗。幾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戰(zhàn),路上行軍一共368天,余下來的100天大多都在戰(zhàn)斗中渡過。據(jù)美國著名記者斯諾統(tǒng)計:紅軍一共爬過了18條山脈,其中5條終年冰雪覆蓋;渡過24條河流;經(jīng)過12個省份;占領(lǐng)過62座城市;突破10個地方軍閥組織的包圍,此外還打敗或躲過追擊的中央軍。平均每天行軍71華里,一支大軍及它的輜重要在一個地球上最險峻的地帶保持這樣的平均速度,可說近乎奇跡。 我從紅軍長征中收獲了堅強、智慧、勇敢、自信、頑強、團結(jié)……感受到紅軍長征是老一代革命家用血肉之軀譜寫的令人心靈震撼,精神升華,激情奮進,永不言敗的光輝歷史,它創(chuàng)造了令全世界震驚與贊嘆的奇跡。長征留下的敢于勝利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堅定信念的樂觀主義精神、不屈不撓的拼搏精神、大無畏的犧牲精神所匯成的紅軍精神。那么,我們就要將這些品德付諸于祖國建設(shè)中去。把自己的成長、成材同祖國的前途命運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立愛國之志,成報國之材。我們的國家將成為世界的強國,我們的民族將成為宇宙的驕子,讓我們攜起手來,書寫嶄新的歷史,奏響未來更有力的強音!
2023紅軍長征心得感悟600字 篇7
在眼睛都是紅的,整個看片過程中一直在哭。十幾歲的人很難理解那個年代人們的思想。以前聽說猶太人遭到大屠殺之后,他們的紀念館非常詳細,而我們的紀念館很普通,讓你感受不到當時的那種悲慘。這部影片向我們展示了一種親人的離失、肉體與大自然的搏斗,我覺得非常震撼,至今我還沉浸在影片中。感謝導演給我們帶來這樣一部好片子。導演把我們拉回那個年代,看那個年代的人怎樣在領(lǐng)袖的指揮下去跋涉、去尋找光明。一個鏡頭讓我很感動,戰(zhàn)士們舉著槍往前跑的時候,有一排綠綠的草,小孩子坐在那里在想,我們要往哪里走,感覺到無助,但是他們心中是充滿希望的。整個影片給我的感覺是它用很微妙的手法讓我感覺到人物內(nèi)心的掙扎以及他們對光明的向往,還有他們那種很堅強的意志力。
長征是宣言書, 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當年紅軍長征勝利到達陜北之后,毛澤東同志曾就長征作過如此精辟的總結(jié)。紅軍長征已過去了七十年,但長征精神依然鮮活地留在人們心中,鼓舞著我們每一人。在我眼里,紅軍能完成“歷史 記錄上的第一次”的長征,每一位紅軍將士都是英雄好漢。連外國人斯諾?索爾茲伯里都高度評價了紅軍長征。沒有長征,就不能保存我們的黨,我們的人民軍隊和革命根據(jù)地,就不會有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和抗美援朝的勝利,也不會有新中國,更不會有現(xiàn)在改革開放的成就。飲水思源,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也是我們紀念紅軍長征的動力,在紅軍長征七十周年之際,我們用自己的方式舉行紀念活動,緬懷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就是為了把這感動一代代人的革命精神發(fā)揚光大。我覺得,紅軍作為中華民族的一部分,在那個年代里,承擔起了自己的歷史責任。這種歷史責任感,最值得我們紀念,也是今天中華民族實現(xiàn)偉大復興最需要的。
如果要問我,《我的長征》給我的的感悟是什么?那我會說我們今天紀念紅軍“長征”,已經(jīng)沒有了戰(zhàn)火紛飛的氛圍,七十年前艱苦程度甚至超乎我們的想像,但其精神卻會永遠激勵著我們。毛主席曾說過:“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艱苦奮斗幾十年如一日,這才是最難最難的啊!我想,人生可以平談,但不能虛度光陰。 這就是我的最大感悟。我們今后要繼續(xù)發(fā)揚紅軍長征精神。遙望著眼前的山山水水,眼前總會浮現(xiàn)長征中一個個鮮活的面容。 長征,是情與情的交融;親情,面對生命逝去的悲嚎;友情,用自己的生命從懸崖邊換回小戰(zhàn)士的生命;民族情,紅軍以真誠和嚴格的紀律,使之與山區(qū)百姓融為一家;愛國情,飛奪盧定橋的英雄們,萬尺高橋墜落的生命,譜寫了愛國贊歌。紅軍是一支窮人的隊伍,卻是溢滿寶貴精神的情感之源。
偉大的長征孕育了偉大的長征精神。這種精神,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yè)必然勝利的精神;
2023紅軍長征心得感悟600字 篇8
曾向一些年輕人問起長征的事情,令我驚訝的是,不少人竟然對長征知之甚少,知道的也僅僅局限于“爬雪山、過草地”。我不禁悵然:難道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時代的變遷,70年前那場人類軍事史上的偉大奇跡,在如今有些青少年頭腦中留不下太多的印記?
也怪不得如今的年輕人。畢竟,那硝煙彌漫、炮火連天的歲月,和現(xiàn)實生活相距太遠,引不起他們足夠的關(guān)注也可以理解。但問題背后的隱憂是,先輩們留下的精神遺產(chǎn)如果在下一代人身上得不到有效的繼承,那我們面臨的將是精神上的斷層。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只有牢記歷史,我們才能找到我們的傳承,明確我們的奮斗方向。所以說,追憶和紀念那段歷史是我們需要做的重要事情。我們有責任有義務(wù)喚起人們對先輩豐功偉績的記憶,通過社會輿論的力量,讓人們重溫我們的過去,記住那段不平凡的歷史,從而弘揚偉大的長征精神,在多元化的思想文化背景下唱響主旋律。
追憶和紀念固然重要,但僅僅停留于此還遠遠不夠。追憶和紀念是為了不忘卻,是為了發(fā)揚光大,但能否真正讓歷史在人們尤其是青少年頭腦中扎根,能否把這種光榮傳統(tǒng)和偉大精神真正注入人們的思想意識,轉(zhuǎn)化為一種作用于人們行動的精神營養(yǎng),則是需要我們長期努力的事情。原因就在于,隨著社會環(huán)境、社會風氣的變化,社會上一些人的思想意識和價值取向也發(fā)生了改變,傳統(tǒng)意識淡化、價值取向多元化是一個不能回避的社會現(xiàn)實。作為我們這個民族、這個社會所需要的寶貴精神財富,長征精神無疑需要我們大力弘揚,但要真正讓它發(fā)揚光大、煥發(fā)出蓬勃的生命力,則需要努力改變我們的“精神土壤”,通過長期不懈的、切實有效的努力,營造出健康向上的社會風氣和追求崇高的價值取向。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傳統(tǒng),不能沒有精神的支撐。一個牢記光榮傳統(tǒng)、推崇偉大精神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正如胡*錦~濤同志最近所指出的:“只有銘記歷史,特別是銘記我們黨領(lǐng)導人民創(chuàng)造的中國革命史,才能深刻了解過去、全面把握現(xiàn)在、正確創(chuàng)造未來。”在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這個時刻,我們需要追憶歷史,需要隆重紀念,但更重要的是永遠銘記,把這段歷史、這種精神真正融入我們每個人的血液里,轉(zhuǎn)化為振興祖國、奉獻社會的實際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