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學習民法典的心得體會與感想(精選5篇)
黨員學習民法典的心得體會與感想 篇1
典,意味著規范,系統。法典,是對法律的提煉與整合。薩維尼說:“法典是對全部現有法律系統性的整理與編纂,并且具有由國家賦予的排他性的的法律效力。”培根說:“應當制定一部法典的時代,必當在智慧上超越此前的一切時代,因此一個必然的結論是,其立法能力必定為其他時代所不及。”近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新中國首部民法典的問世,為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保障人民權益具有重大意義。意味著,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將因這部法典的誕生而被深刻改變。
作為新時代的法典,民法典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保障人民權益得以實現。例如,民法典規范了自然人、法人等民事主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涉及經濟社會生活方方面面,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不可分,同各行各業發展息息相關。民法典的到來,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讓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活動更加有序,讓社會更加和諧。
作為一部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法律,民法典的實施,在我國立法具有里程碑的意義。他先后經過4次修改,歷時五年,終于頒布實施,實現了幾代人的夙愿。他的出臺緊扣時代脈搏,回應時代需求,它標志著我國私權治理體系的雛形基本形成,我國對于民事權利的保護將進入全新的“民法典時代”。我們相信,作為中國法治現代化的標志之一,民法典必將成為新時代制度文明的重要基石。
“法與時轉則治,治與世宜則有功”。隨著經濟社會不斷向前發展、經濟社會生活中各種利益關系不斷變化,民法典在實施過程中必然會遇到一些新情況新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全體黨員應順應時代潮流,以更高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要堅持問題導向,適應技術發展進步新需要,在新的實踐基礎上推動民法典不斷完善和發展。
黨員學習民法典的心得體會與感想 篇2
民法典是中國第一部法典,也是老百姓日常工作、學習、生活的法律字典,作為中國公民值得一讀。現就將我學習情況逐步與大家分享。首先我分享對“基本規定”的梳理和理解:
“民法典”,簡單的可理解為是一部“公民的法律字典”,是境內民事活動中應當遵守的法律規范、最基本的行為準則,是一道“底線”、“行為規范”,觸碰或違反將為此承擔法律責任。
民法典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制訂。“個人和組織”民事責任主體法律地位平等,民法規范、處理、保護“人身和財產”二種民事權利不受侵犯。其中人身體權利涵蓋原“民法通則、婚姻法、收養法、侵權責任法”內容,其中詳細分類民法通則中十種人格權:“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財產權涵蓋了原“物權法、合同法、繼承法”等內容。
民事活動遵循“自愿、公平、誠信”原則,不得違反“法律、公序良俗”,尊重“習慣”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黨員學習民法典的心得體會與感想 篇3
今天上午認真聆聽了周強院長關于《民法典》的解讀,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將因這部法典的誕生而被深刻地影響。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讓人們生活越來越美好,涉及到的方方面面也越來越復雜,這部包羅萬象的民法典就像一個無形的天網,保護著人們的生活。
作為法律工作者,在《民法典》的適用上不僅要堅持法律原則和法律條文的結合,更要加強與道德和審判經驗的結合,為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貢獻基層司法力量!
黨員學習民法典的心得體會與感想 篇4
《民法典》充分體現了人民的意志和意愿。因為它完全來自于人民的生活和實踐,無論是在生活中遇到高空拋物、還是在消費中遇到的“套路貸”“校園貸”“高利貸”等等。《民法典》都一一給了解答,豐富地展示了與人民相關的點點滴滴。
值得注意的是,《民法典》是具有生命力的,它堅持問題導向。而問題的提出和解決,自然是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了解民情、集中民智,《民法典》更好的體現人民的需求、人民的利益、人民的意志,能夠真正用來解決和調解現實生活中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各種矛盾和問題,回應社會關切。
為了加強民事立法相關活動和加強《民法典》執法司法活動,我們仍然有許多問題需要在實踐中檢驗、探索,還需要不斷配套、補充、細化,在新的實踐基礎上推動《民法典》不斷完善和發展。同時把《民法典》作為行政決策、行政管理、行政監督的重要尺標,我們要秉持公正司法,提高民事案件審判水平和效率。發揮人民調解、商事仲裁等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作用,多方面推動《民法典》實施方案。
黨員學習民法典的心得體會與感想 篇5
今天上午參加了周強院長對《民法典》實施的宣講輔導會,通過學習有以下體會:
一、《民法典》實施意義重大。是我國法治建設的重大成就,是多年來法律人的追求。《民法典》特別強調了民事主體的平等保護、契約精神、強調了單位人的市場主體地位。
二、通過學習加強了《民法典》核心要義的理解。特別是對于人格權獨立成編,以及綠色原則,前瞻性的網絡侵權、網絡數據保護等。這些重大的變革,是立法的創新,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民法典》也很好地體現了中國特色、中國智慧,如綠色原則,體現了中國對環境保護的重視。
三、通過學習認識了貫徹實施需要注意的事項。法律原則與條文的沖突、舊法與新法的銜接、法律與道德如何結合、《民法典》適用與審判經驗的關系等諸方面,周強院長的輔導均指明了方向、路徑。
總之,通過此次視頻會的學習,讓我進一步認識到了《民法典》的重要意義,深刻把握了《民法典》的核心要義,掌握了貫徹實施《民法典》的要領,有利于提高依法辦案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