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2023青春之島青年擔當觀后感心得(通用10篇)
關于2023青春之島青年擔當觀后感心得 篇2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_周年大會上指出:“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中國青年始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
百年之前,在中華民族苦難深重之時,五四一代的先驅們上下求索、挺身而出,“以青春之我,創(chuàng)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開辟出廣闊的新天地,迎來中國奔向黎明的曙光。今天的青年要勇敢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志存高遠,腳踏實地,立鴻鵠之志,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以及實現兩個奮斗“一百年”的目標。
青年是這個時代蓬勃發(fā)展的關鍵力量,新時代需要有志新青年,新時代離不開青年的責任與擔當。時代要發(fā)展,社會要進步,新時代的中國新青年成長在全新的時空環(huán)境中,有著全新的挑戰(zhàn)和機遇,只有知行合一,履行所肩負的使命和責任,才能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永遠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富朝氣、最能創(chuàng)新、最善開拓的群體,是推動社會前進的最重要的力量。
中國青年有責任擔當。青年強則中國強,只有青年肩負起時代重任,我們未來的道路才會越走越寬廣。新時代的青年身負著黨和人民的重托,黨要管黨治黨、科技攻關、國防建設、基層治理、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等各項事業(yè)依然任重道遠,無不需要青年的接力奮斗、鐵肩擔當、責任堅守。中國青年要堅定理想信念,通過認真學習黨章和黨的理論知識,提升政治站位,增強政治覺悟,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真學真做中篤實求真,滴水穿石地把巨大的熱情轉化為為人民服務、服務社會、服務大局、勇于創(chuàng)新的具體行動。
中國青年有時代使命。只有保持初生牛犢不怕虎、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剛健勇毅,勇立時代潮頭,爭做時代先鋒,切實肩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以“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的氣概主動擔當起祖國和時代賦予的偉大責任,把家國情懷落實到具體行動中,在擔當中作為,在磨礪中成長,在實干中推動國家和社會不斷向前發(fā)展。
中國青年有家國情懷。五四時期的青年“國土不可斷送、人民不可低頭”,奏響了浩氣長存的愛國主義壯歌。新時代的中國青年務必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抓機遇、迎挑戰(zhàn),承擔起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強國、提升國家文化實力、傳播中華文明的歷史使命。把個人成長與國家發(fā)展結合起來,深刻認清世情、國情、黨情,保持危機意識,與時代共奮進、與祖國共命運、與人民共發(fā)展,奮發(fā)有為,做開拓者、奉獻者,以青春助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青年將會成為主力軍。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的源泉,是國家之希望,民族之未來,我們應嚴格要求自己,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努力弘揚五四愛國精神,立足中國,走向世界,展我中華學子風采,爭做時代驕子。
我驕傲,我是中國人!我的血脈涌動的是長江,黃河。身體里支撐的是長城。骨子里沸騰的是不屈不撓的中國魂!
生吾炎黃、育我華夏、待之有為、必報中華!
關于2023青春之島青年擔當觀后感心得 篇3
五月,有屬于青年的節(jié)日;五月,這注定走進青春的日子。當各大商圈各類產品都開始打出“青春”的情懷牌,不由順勢而為,重溫“青春”一詞,頓覺思緒萬千,感慨頗多。
青春彌留在年少輕狂的意氣里、青春藏匿在指點江山的激揚中、青春飄灑在熱血沸騰的籃球場、青春棲息于少年汗?jié)竦谋承纳稀G啻菏钦n間的玩鬧嘻嘻哈哈,青春是放學的鈴鐺叮叮當當,青春是表白的心跳撲通撲通,青春是運動會上的口哨、一旦吹響就要向前奮力奔跑。青春是一場只進不退的電影,不給人任何機會回放。
我們依稀還記得中學時那本仿佛永遠也做不完的《5年高考3年模擬》,記得教室墻上高高掛起的幾個大字——“拼三年春夏秋冬,搏一生無怨無悔”,記得高考結束后聚會的盡興和歡暢,記得那年暑假對大學生活的無限想象和向往,記得曾經無數次為心儀的姑娘等在宿舍樓下,記得那些年翹過的課和老師點名時幫同學答的“到”,記得剛畢業(yè)時找工作四處碰壁卻又一次次重新起航,記得每次失敗后的淚水,同樣也記得每次進步后的歡笑。青春,包含了太多太多美好的詞語:激情、夢想、奮斗、拼搏、友誼、年輕、活力……每一個詞都能讓我們在日后回想起來熱淚盈眶!
青春,就是“我喜歡你,就像你媽打你,不講道理”的乖張。
每個人的青春大概都會因為一個人的出現而讓那段歲月變得更加刻骨銘心,他的出現點亮了你的整個青春。
有多喜歡?浮世萬千,吾愛有三:日,月與卿。日為朝,月為暮,卿為朝朝暮暮。有多執(zhí)著?所愛隔山海,山海不可平。海有舟可渡,山有路可行。此愛翻山海,山海皆可平。有多誠懇?往后余生,風雪是你,平淡是你,清貧是你,榮華是你,心底溫柔是你,目光所至,也是你。有多堅貞?除非黃土白骨,守你百歲無憂。有多珍惜?認真且慫,從一而終。
年少時,我們總有那么多時間用盡全力去喜歡一個人,總有那么多時光“且將新酒試新茶,詩酒趁年華”。而如今,有多少人嘆息“累覺不愛”,又有幾個人在面對情感時依舊能夠坦然說出“白茶清歡無別事,我在等風也等你”?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最最遺憾,莫過于美人遲暮而君未至。而大多數人的青春,只是無疾而終的感慨: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盡傾江海里,贈飲天下人。
青春,就是“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坦蕩。
每個人的青春都是一本書,平凡而偉大。年少的每夜每夜,我們懷揣著紛繁的心事無法安然入睡,為不可預知的未來踟躕而迷茫。每個清晨,我們又將心事掩藏,微笑向陽。我們每個人都曾抱著青春這本書挑燈流浪,一讀再讀,也曾在青春面前忘卻悲傷。生命是一條河流,我們是漂泊的小舟,只管徜徉,無需停靠。而青春大概是這河流中最為波濤洶涌的激流險灘,給人最美的風景,也會給人無法預知的絕望。在起風的日子流灑奔放,在細雨綿綿中擁抱晴朗。青春,我們擁有著極少的物質財富,卻擁有著最多的希望和夢想。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只有在青春少年時,我們才有不問結果、一往無前的勇氣和無畏時光的擔當;也曾鮮衣怒馬少年時,一日看盡長安花。只有手握青春的神杖,我們才有奮不顧身的追求和一腳定江山的氣魄;青春太輕,猶如風中的一片羽毛,握不住抓不牢;青春太重,寄托了太多人的夢想,承載著太多不老的容顏。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青春,就是因為這樣一份坦蕩而閃閃發(fā)光。
青春,就是“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的豁達。
如今,步入職場的你我不再是當年的青蔥少年。人們常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或許目前你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員,或許你已經成了企事業(yè)單位的高管,或許你已經擁有了自己的公司……但不管你現在多少年歲,不管你身處何種境地,或春風得意,亦或正在遭受苦楚,愿你能夠做力所能及之事,忘卻感性的煩惱,踏踏實實的忙碌不為未知擔憂;愿你不忘青春的赤子之心,且歌且徐行;愿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青春正是這樣一份“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的豁達,讓每個擁有她的人無論何時何地,都能重振旗鼓,輕裝前行。
淚濕孤鸞曉鏡昏,近來方解惜青春。你只管努力,老天自有安排;帶著青春前行,冥冥之中,必有回響。
關于2023青春之島青年擔當觀后感心得 篇4
有人說青春是匆匆人生中易逝的年華,也有人說青春是一種永恒的心態(tài),還有人說青春是擦身而過的嫣然一笑,是滔滔激流中的奮力一搏。其實,青春是色彩繽紛的。
青春是藍色的,像深遠的晴空,像迷人的海洋,深遠遼闊,富于幻想。
青春是綠色的,像滴翠的青竹,像坦蕩的草原,充滿無限生機和活力。
青春是紅色的,像燃燒的火焰,像初升的太陽,朝氣蓬勃,充滿希望,愿把光和溫暖無私奉獻。
青春是白色的,如云如月,猶如一張白紙,愛畫最新最美的圖畫。
青春是無色的,像風變幻無窮,像霧絢麗迷人。放縱它,遺憾終身;駕馭它,乘風破浪。
青春是彩色的,擁有了它,便擁有了七彩的人生。
青春是一首美麗的詩,是一支動聽的歌……年輕的我們擁有多彩的青春,是否應該驕傲地面對藍天,給青春一個奮斗的理由?
年輕賦予了我們激情,我們就要熱烈地擁抱成功;
年輕賦予了我們力量,我們就要無畏的執(zhí)著追求;
年輕賦予了我們勇氣,我們就要勇敢地接受挑戰(zhàn)。
讓我們在千帆競發(fā)、百舸爭流的沔城高中不斷更新自我,挑戰(zhàn)自我吧!
青春的我們,回首昨天,應該問心無愧;
青春的我們,面對今天,應該倍加珍惜;
青春的我們,展望明天,應該信心百倍;
“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為青春之我,創(chuàng)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生”,李大釗先生的話將永遠伴隨著青春的我們前進。
關于2023青春之島青年擔當觀后感心得 篇5
百余年前的今天,面對內憂外患的民族困境,一大批愛國青年以“振興中華”為己任,涌立街頭,勇敢發(fā)聲,以實際行動捍衛(wèi)了國家的獨立和民族的尊嚴,彰顯了青年人的愛國情懷。百余年后的今天,同樣是“內憂外患”的艱難困境,廣大愛國青年以“民族復興”為己任,勇敢逆行,積極擔當,以實際行動守衛(wèi)了國家的強盛和人民的幸福,彰顯了青年人的奮斗姿態(tài)。如果說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那么愛國便是那點綴底色的濃厚色彩。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斗而升華”。
今年,既是決勝疫情的一年,也是決勝小康,脫貧,“十三五”規(guī)劃收官之年。疫情來勢洶洶,作為時代新青年要堅定信念,做志存高遠、腳踏實地的傳承者。理想信念是事業(yè)與生活的精神支柱,是人生奮斗與追求的根本動力。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具有高尚的情操和品格,才能不怕任何困難和挫折,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不懈奮斗。
作為新時代新青年要進取進步,做解放思想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的開拓者。新時代的中國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跨越。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是一個人人擁有人生出彩、夢想成真機會的時代,是一個為廣大青年提供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廣闊舞臺的時代。
作為研究生我們要努力學習,用自己的所學為祖國繁榮、為社會發(fā)展盡自己的一份力,不負時代,不負韶華。身處偉大時代,我們一定要以五四精神為指引,以愛國情懷接續(xù)民族歷史,以奮斗姿態(tài)書寫國家未來,以中國之少年展現少年之中國。
關于2023青春之島青年擔當觀后感心得 篇7
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時間只不過是考驗,種在心中信念絲毫未減,眼前這個少年,還是最初那張臉,面前再多艱險不退卻……
1919年5月4日,歷史從這里轉折。五四運動如閃電驚雷,劈開舊中國如磐鐵幕,喚醒暗夜中沉睡的靈魂,以磅礴之力鼓動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實現民族復興的志向和信心。
逆風者方知迎風之妙也,是為人生之磨礪。20__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中國大地,全國各族青年積極響應黨的號召,踴躍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不畏艱險、沖鋒在前、真情奉獻。一聲聲“我報名,讓我上”,一個個尚稚嫩、卻“逆行”的身影,一支支愈艱險、越向前的青年突擊隊,匯聚成疫情防控的攜手同心的磅礴力量。深夜白晝又清晨,這一代青年,遠比最樂觀開明的前輩想象的還要優(yōu)秀!
17年前的非典,全世界守護90后,現在換90后守護這個世界。這一路,我們收獲了太多的感動: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yī)院心內科重癥病房護士陶麗圓,20__年3月本應是她和愛人在拍婚紗照,但接到醫(yī)院出征武漢的通知后,她毫不猶豫提交了請戰(zhàn)書;長安大學土木專業(yè)大一男生徐卓立,跟爸爸赴雷神山醫(yī)院施工。每天工作16個小時,負責醫(yī)院浴室安裝,獲1萬獎勵全部捐出;15歲的上海新黃埔實驗學校學生趙珺延,只身一人帶著5個重重的行李箱,將1.5萬只口罩從印尼“人肉”背回國內;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18歲的余森樂主動報名,在口罩廠當了臨時質檢裝箱工。一個夜班12小時,完成5000個口罩的檢查計數……
作為一名大學生,必將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做一個敢于擔當,心中有火,眼里有光的青年。
關于2023青春之島青年擔當觀后感心得 篇8
這些年,90后、00后身上有不少“標簽”:撒嬌、賣萌、發(fā)嗲,自稱“寶寶”;任性、沖動、脆弱,經常“崩潰”;“佛系”“道系”“喪文化”……我們經常憂心:把未來交給他們,靠譜嗎?
然而,在今天看不見硝煙的戰(zhàn)場上,我們驚奇地發(fā)現,賣萌不影響他們沖鋒,恐懼不影響他們勇敢,他們“崩潰”完馬上又投入戰(zhàn)場,防護服也擋不住他們年輕的心,他們跳出了防護版的“小天鵝”、方艙版的“薩日朗”……
這就是90后、00后的非典型青春!這就是帶著稚氣卻又最勇敢的“中國保護人”!有人說:出征那天,他們一夜長大;抗疫征途,他們一路成長;在揮汗如雨中他們脫胎換骨,在逆境挑戰(zhàn)中他們頂天立地……看來,并沒有什么天生的蓋世英雄,是責任和擔當,讓他們在一邊恐慌一邊勇敢中破繭成蝶、淬煉成鋼。
說起責任,一個人要擔當的責任有很多,對自己、對家庭、對職業(yè)、對社會、對國家、對歷史、對未來……不同的社會關系和角色賦予人們不同的責任。在這些責任之中,哪個對人的影響最重、哪個最大?
在人生諸多的責任之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愛國是第一位的。孫中山先生也說,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樣愛國”。看來,愛國才是最重要的責任擔當。
這場戰(zhàn)“疫”里,那些看不見的病毒幫我們講清了一個特別淺顯又特別深刻的道理:災難面前,我們同呼吸、共命運,沒有誰能置身事外,不存在一個人的桃花源。愛國的責任,就是保家衛(wèi)國的責任,就是為了我們共同的福祉,去做自己國家的建設者和保護人。所以,愛國既是對每個人的利益維護,也必然要求每個人的責任擔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綿延發(fā)展的歷史長河中,愛國主義始終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終是激勵我國各族人民自強不息的強大力量。”也就是說,愛國,關系到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傳承,它實質上就是每一代人保家衛(wèi)國的責任接力和使命傳承。
新時代的青年該如何愛國報國,讓自己的青春奮斗與民族復興同頻共振?
一方面,知國才能愛國,才能更好地報國。這次疫情就是一面鏡子,讓我們照見了一個真正的中國:這個國家,她有一個以人民為中心、與人民血肉相連的執(zhí)政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是她不變的初心和使命;這個國家,她有偉大團結精神的人民,每個人守望相助、同舟共濟,當災難來臨,會有無數勇敢的人愿把同胞擋在身后;這個國家,她有博大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情懷,她敢于壯士斷腕、承受重創(chuàng)而擔負起大國責任。
另一方面,在奮斗擔當中譜寫大寫的青春。如何為這個令你驕傲、值得用力深愛的中國擔起自己的青春責任?習近平總書記說:“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現在,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這次疫情告訴我們,要用青春奮斗擔起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和時代責任。
這場戰(zhàn)“疫”,每一個中國人都經受了一場心靈的洗禮。它讓我們與身邊或是遠方的人們同呼吸、共命運,同生死、共患難。疫情終將結束,與祖國和人民唇齒相依、生死與共的愛和真情卻將長存。所以,大寫的青春里不能缺少大寫的家國情懷,要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讓青春走出孤芳自賞的小我,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
有人說,再困難的時候,一個民族只要有讀書聲,就有無窮的希望與力量。走一小時山路在崖壁旁收聽網課的高一女孩,在雪山頂上專注念書的藏族女孩斯朗巴珍,在方艙醫(yī)院備戰(zhàn)考研的大三男孩,他們都在努力用讀書積蓄力量,用拼搏昭示希望。所以,大寫的青春里不能缺少過硬的本領,要用硬核的專業(yè)本領來回應時代挑戰(zhàn)、擔當時代使命。
滄海橫流,方顯本色。災難面前,大德就是大仁、大智和大勇。在武漢讀書的河北男孩郭岳,1月22日按計劃返鄉(xiāng),一路嚴格防護,回家后自覺隔離,確診后積極治療,出院后又居住車庫自覺隔離28天,在他一系列硬核隔離舉措之下,包括家人在內所有密切接觸者無一人感染。疫中有情,疫中見義。這個平凡男孩,用他教科書般的自覺自律告訴我們,大寫的青春需要美德同行,厚德方能載物。
關于2023青春之島青年擔當觀后感心得 篇10
一切關于青春的字眼都鮮麗活潑,迸散著昂然生長的綠意,帶著春天芽尖上的眺望,生長向光耀四方的驕陽,似乎卟地化作一只青鳥,倏然飛去遠方。十七歲的年紀何懼于遠方呢?當葉子飛旋作青鳥離開,只留下一串婉轉的啼鳴。“再見了,親愛的媽媽。再見了,親愛的故鄉(xiāng)。請等我凱旋歸來吧。”大地上的樹群回應以靜默地守望,偶爾的,風從樹枝間帶來依稀欣慰的嘆息。青鳥休憩在一棵蘋果樹上,“這些是什么?”好奇心旺盛的鳥兒側頭盯著蘋果。“這些啊是智慧,”果樹溫和地答道。“這兒是最初開啟蒙昧、獲得文明的伊甸園;這兒也曾來過一位年輕的科學家,他坐在樹下向宇宙探索;現在,這兒還有一個你……”一個孩童,偏要橫著切開蘋果,卻發(fā)現果核呈現出五角星形,這是一個多么美妙的秘密。青鳥的眸子發(fā)亮,想象著一只蘋果的無限可能,思緒延伸著、延伸著,觸及到廣袤世界的各個角落。
“山的那邊是海,海的那邊是太陽升起的地方……現在我有一個確切的方向,而不僅僅去遠方。” 向著太陽的方向,一路卻終歸要經歷風雨,這使青鳥流下眼淚,落入了雨季。在雷電交加的天空,在波濤洶涌的海上,一只海燕領著它前行,一群青年人教給它詩唱:“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吸張;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赤誠的心就算被子彈穿透也不曾失去鮮紅,年輕的鳥兒羽翼上沾著傷口流出的血,盤旋在風雨里。它看著新識的朋友倒在血泊中,卻更加認清方向,年輕的無盡的勇氣,像太陽一樣溫暖著它的希望。等到烏云被陽光驅散,重新起航吧,一路的眼淚會凝成晶瑩珍珠,在往昔的路上揚起溫潤的光芒。羽翼漸豐,青鳥的行程愈遠,它有時懷念出生的故土,便托風捎去消息。風席卷著幾粒種籽,播種在這片廣闊而肥沃的土地上,恐怕等到春天,這兒又是一片新綠。青鳥飛得疾而遠,寬闊的河流漸漸細成綢帶,逶迤的長城漸漸伏作長龍,云朵聚散在它的身下,風雨落在它的身后。它似乎明了生命的短暫,便更珍惜分秒,不舍晝夜地奔赴向一個信念。青鳥逐漸飛離蔚藍的故鄉(xiāng),空氣稀薄,它來不及回頭,它看見太陽,像被熔巖包裹著一樣,又紅又燙;還看見月亮,像生鐵打造的一般,又白又冷……它的眼睛逐漸失去光芒,陷入一片黑暗。宇宙中再沒有光嗎?一個我從黑夜中醒來,一只青鳥攜著光芒從眼前飛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