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老師外出學習心得(精選3篇)
幼兒老師外出學習心得 篇1
一直以來,我們的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占有著極大比重,是語文教學中的“老大”。這種閱讀側(cè)重于培養(yǎng)閱讀能力,是為讀而讀,有人把之稱為“閱讀獨立目的論”。閱讀是寫作的基礎(chǔ),寫作才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而在現(xiàn)在的教學中,寫作反而弱于閱讀。管建剛就是看到了這種閱讀教學的低效、無效,而把閱讀教學指向語文素養(yǎng)的終極目標——寫作。
用管建剛的話說,閱讀本位思維,大多將注意力集中于“字詞句”的研讀上,集中在“語感”的培養(yǎng)上,而他的“指向?qū)懽?rdquo;閱讀,更為關(guān)注的是篇章結(jié)構(gòu),注重培養(yǎng)“段感”、“篇感”。就像潘新和介紹管建剛的一篇文章中說道:他的“指向?qū)懽?rdquo;的閱讀教學,最關(guān)注的是從文本中讀出“怎么寫”,探求作者是如何構(gòu)思的,將文本還原到寫作行為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作者為什么要寫這個內(nèi)容,而不寫那個內(nèi)容;為什么這么寫,而不那么寫。
我記得幾年前,就聽前輩們告訴:教語文要在文本中走一個來回,寫了什么以及怎么寫的、為什么這么寫,但我一直不知道怎么真正落實這個理念。現(xiàn)在,學習了管建剛的指向?qū)懽鞯拈喿x教學,才看到了怎樣明確、深入、集中地指向“怎么寫的”、“為什么這么寫”。
管建剛的探索,讓我對自己記憶中的語文教學改革做了一番回顧和梳理,管建剛“指向?qū)懽?rdquo;的閱讀,并不是就不要閱讀了。“指向?qū)懽?rdquo;的閱讀是分幾步走的:一二年級,核心是“朗讀”與“寫字”;三四年級,核心是閱讀理解和閱讀策略;五六年級,就應該拋棄大量的內(nèi)容分析,指向?qū)懽?因為五六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能在讀三遍白話文文章后,90%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研究文字背后隱含的“作者怎樣運思寫出來的”。
我相信,正像潘新和說的:過去的閱讀課垂死,新的指向?qū)懽鞯拈喿x課,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管建剛的“寫作本位”探索,一定能帶來語文教育的希望與未來。而我,也將帶著管建剛的新見,進入實踐。指向?qū)懽鞯拈喿x課,必將帶領(lǐng)我,進入語文教學的新天地。
幼兒老師外出學習心得 篇2
通過兩天的外出學習,觀摩了廣州市八十六中和賢中學老師的示范課,他們的課讓我感受頗深,收益匪淺,也讓我充分領(lǐng)略了課堂教學的無窮藝術(shù)魅力。他們的課展現(xiàn)了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和精湛的教學藝術(shù)。我就參加的這一次活動談一點自我的粗淺體會和感受。
一、放手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在這次聽課中我明顯地感受到這些上課的老師都很善于啟發(fā)學生、引導學生,給我感受最深的是八十六中應虹老師的《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精彩之處在于課堂上引導學生自我去探究,去發(fā)現(xiàn),去解決問題,讓學生經(jīng)歷、感悟知識的構(gòu)成過程。首先在上課前一天應虹老師布置了含兩對同源染色體的細胞減數(shù)分裂圖像,課堂中請同學在黑板上畫出圖像,并對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給予點撥。然后再分別讓兩位學生在圖像的每一個細胞中標出一對等位基因,同時下方的學生也在作業(yè)本上畫圖,以復習上節(jié)課講的基因的分離定律。再讓學生從圖中找出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zhì),以及自由組合發(fā)生的時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應虹老師充分調(diào)動了每一位學生的主動性,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中都“有事可做”,充分發(fā)揮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動性,提高了復習效率。同時應虹老師也著重強調(diào)了易錯的知識點,并對自由組合類型題目的解題思路技巧進行指導。學生通過自我的思考、理解,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更深。復習的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重視基礎(chǔ),回歸課本。
在兩所學校的聽課中,我感覺到,他們十分重視課本。賢中學黃艷萍老師在復習《染色體變異》時,讓學生閱讀課本,完成導學稿的基礎(chǔ)練習的時光接近20分鐘。并且講到前面已經(jīng)復習過的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時,也是讓學生從課本中找到來源。讓學生在心理上重視基礎(chǔ),重視課本。而我在教學中,這一點做的還很不夠,往往注重藍本中的考點講解,認為課本很簡單,學生課后看就能夠了。但是往往學生在課后很難落實下去。
三、精心獨到的課堂設計,團隊協(xié)作意識強。
教學設計是老師為到達預期教學目的,按照教學規(guī)律,對教學活動進行系統(tǒng)規(guī)劃的過程。從幾位老師的課堂教學中,以及從課后的交流中,我們能感受到教師的準備是相當充分的:不僅僅"備"教材,還"備"學生。兩所學校都很重視群眾備課。賢中學的導學稿由一位老師執(zhí)筆,拿出的初稿在群眾備課時再由全體高三生物老師討論,確定每一個考點的講解方法,在練習設計方面針對性也很強,貼近學生實際,分層合理得當。充分發(fā)揮了群眾的力量,提高了老師的課堂效率,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兩天的學習,我學到很多,感受很多,收獲很多,名師扎實深厚的教學基本功,駕馭、調(diào)控課堂的潛力,獨到智慧的教學設計,富有藝術(shù)性的課堂,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我將以這次學習為契機,從各方面找不足、找差距,一點一點的進步,一點一點的學習,不斷提高自我的文化底蘊和業(yè)務水平,通過努力力爭使自我的授課水平實現(xiàn)新的跨越,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幼兒老師外出學習心得 篇3
一睹名師風采,走進名師課堂,現(xiàn)場觀摩學習,聆聽大師教誨,是每個年輕老師的心愿。非常有幸,能在一七年十一月九日、十日兩日,赴益陽市龍洲小學、岳陽市東方紅小學進行為期兩天的參觀學習。
第一天在益陽市龍洲小學,我們一行先參觀了校園,而后又旁聽了學校優(yōu)秀教師的教研課,感受到了龍洲小學濃厚的文化氛圍和“愛融于心,美化于行”的人文情懷;第二天在岳陽市東方紅小學,參觀了中隊活動“我和月亮有個約會”,聆聽了名師的一堂生動的數(shù)學課并與副校長做了交流;通過這次活動使我受益匪淺,讓我領(lǐng)略到了名師的風采,學到了寶貴的教學經(jīng)驗。通過學習為我以后的教學工作起到了點云撥霧的作用。下面就談談我的感受體會:
一、課堂必須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
這是新課標的重要特點,也是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我們想每個教師都想把這點做好,只是在實行的時候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這就要求我們備課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具體情況。上課的老師能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注重主體參與,每堂課的教學中互動模式多樣,激起了同學們對學習的興趣,營造了寬松,和諧的教與學的氛圍。尤其是來本市的趙老師的課,他能夠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征,有效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我們受益匪淺。另外學生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以后,怎樣保持下去也很重要。他在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對學生的要求清楚明確,難易適中。我們深刻認識到:在課堂上,只有學生清楚的知道自己應該干什么時,才有可能干好這件事;而問題太難學生就會無從下手,太容易又不用沒意義,這都會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課堂活動的設計必須面向全體的學生,要讓每個學生都有學習任務可參與
課程標準提出,課程活動的設計要面向全體的學生,使每個學生的學習都能得到發(fā)展。但是每個學生在學習上所表現(xiàn)出的興趣、天分和能力以及學習方法都是不同的,他們對學習的需求也是不同,在學習能力上的體現(xiàn)也不同。
三、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突出真實化,生活化
課程標準提出:“活動要以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興趣為出發(fā)點,內(nèi)容和方式盡量真實;并積極促進學科間相互滲透和聯(lián)系,使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審美情趣和創(chuàng)新精神等綜合素質(zhì)得到發(fā)展。”因此,教師們盡量設計的課堂教學活動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以撞擊出學生靈感的火花,使學生的思維空間得到發(fā)展。把活動的設計拉進了學生的生活中,學生的注意力自然就會持久。
通過這次聽課,我開闊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時對自己的教學也提出了許多問題去思考,怎樣讓自己的課堂更完美?怎樣讓學生喜歡上數(shù)學、語文課?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相信通過今后的不斷努力,我們一定能拉近與這些優(yōu)秀名師的距離,不斷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