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公司管理制度心得體會(通用3篇)
學習公司管理制度心得體會 篇1
最近,公司將《管理制度匯編》印發,人手一本,開展了全員學習管理制度的活動。分公司為此在五月初對職工開展了《管理制度》的集中學習。通過學習,我認為管理制度對塑造我公司形象,提高全公司人員素質具有重要意義,現談一點我的學習心得體會。
一、管理制度是保障我公司正常健康運轉的根本。一個單位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工作規范,就必須有一個完善科學的管理制度體系。過去不惜成本代價完成任務的較粗放管理,向紀律嚴明、作風扎實、管理規范的新模式邁進,從而豐富了“鐵軍”的內涵。因此公司精心研究討論審議通過,精心整理并印發了管理制度匯編,該管理制度匯編的制訂并公布,開展學習討論,我認為是非常及時和必要的,它將進一步規范全公司人員的行為規范,提高全公司人員的整體素質。
二、我公司管理制度制訂是全面科學的。我公司管理制度內容全面,涵蓋了全公司日常工作的各個方面。特別是公司行政管理制度、公司員工獎懲實施辦法尤為細致全面,滲透到職工工作的各個層面,加強了公司內部各單位間的溝通交流,增加了工作的透明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體現了尊崇團結拼搏、務實創新的精神,倡導守法廉潔、誠信敬業的職業道德。
三、下一步做法和打算。作為一個青年員工,一是要進一步深入學習管理制度,充分理解掌握管理制度的內涵;二是要找出自己存在的不足,針對管理制度逐條對照,找出自己在平時工作中的不足;三是要認真貫徹執行,要把管理制度落實在行動上,認真對照管理制度,做好日常的每一項工作,從而通過管理制度規范自己的言行,提高自己的素質。
學習公司管理制度心得體會 篇2
正值北風呼呼,寒風凜冽的冬季,群山環抱的梅嶺東方度假酒店會議室內卻熱火朝天,討論激烈。20xx年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護士長管理培訓班在這里隆重舉辦,其目的是為了加強護士長的管理水平,提高我院護理服務質量。
第一天是由我們護理部熊主任詮釋了新的護理模式—責任制整體護理,并告誡我們不能照本宣科,應針對我院護理現狀如護理人力資源缺乏,護理隊伍年輕等特點找到最適合我院發展現狀的護理模式。隨后張超副主任、梅贛紅總護士長、金春蓮總護士長手把手地教我們如何進行在職護士培訓教育,如何規范管理文件夾,如何書寫護士長手冊。 第二天,由北京金牌專家董勝利醫學心理碩士授課,課堂上教師采用了互動游戲、現場提問等形式,生動有趣地講解如何提高護士長管理執行力,如何進行護理管理,護理管理文化等。董老師的課件內容高屋建瓴,讓我們的思想境界驟然提升,到達了一個從前自己難以企及的高度。文字組織更是“字字珠璣”,其中的很多內容都可以做為座右銘,激勵我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去思索人生的價值。老師博古通今,我們在感慨他知識淵博的同時也反省自己知識的貧乏。我們如饑似渴地暢飲知識源泉,對于我們每一位護士長來說這不光是一次管理水平培訓,更是一次心靈的洗滌。
緊湊而愉悅的兩天培訓結束了,我們懷著依依不舍的心情踏上了返程的客車,身體雖有些疲倦,但內心卻久久不能平靜,留下一串串的思考和回憶„„
護士長競聘演講時的情景還歷歷在目,豪情壯語也記憶猶新,但當我真正走上這個護士所謂“領頭羊”崗位時,才發現了與現實的差距。半年了,一路走來,有許多艱難,也受了不少挫折,懷疑過,退縮過,甚至想過放棄自己的夢想,通過兩天的培訓讓我受到鼓舞,看到希望。
“性格決定命運,態度決定人生”。一件事情總會有兩面性,不能總陷在沼澤中不能自拔 。當你以積極態度面對困難時,有時它會迎刃而解,換個角度對于我來說,這些經歷何嘗不是一次難得的摔打和鍛煉。復雜的處境磨礪了人的心智,提高心理承受力和處理問題的能力,激發了積極奮斗的意志力。我想,我也會用積極向上的態度,給自己一個陽光明媚的人生。也將盡最大努力,帶好自己的一支護士隊伍,讓她們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面對護士這個職業。
“自知為明,知人者為智”。這句話給我的感觸頗深,一個明智的管理者,不但自身要有良好的修養,淵博的知識,精湛的專業技能,還要有卓越的協調溝通能力,雷厲風行的執行力,以及不竭的激情和開拓創新能力,更應具備知人善任,用人之長,容人之短的胸襟。這將是完成護理工作最有效的措施。人盡其才,揚長避短,這些都對我們的日常工作有現實的指導意義。
培訓結束,是以一段催人奮進的尼克胡哲勵志演講視頻結尾。很喜歡他的一句話:“人生的遭遇難以控制,有些事情不是你的錯,也不是你可以阻止的。你能選擇的不是放棄,而是繼續努力爭取更好的生活。”以此激勵自己及身邊所有的人。
學習公司管理制度心得體會 篇3
人們在不久以前還廣泛地認為,小企業不必過多地注意或根本不用去注意管理,因為管理只是為“大家伙”準備的。小企業中現在還有人這樣說,“管理嗎?那是通用電氣公司才需要的;我們很小,又很簡單,用不著去注意管理。”但這是一種錯誤的看法。
小企業甚至比大企業更需要有組織的、有系統的管理。它的確無需有龐大的中央參謀服務部門,在許多領域中也無需有復雜的程序和技術。事實上,小企業也負擔不起龐大的參謀服務部門和復雜的程序,但它的確需要有高度的管理。
1.小企業需要有戰略
小企業經不起處于邊緣狀態,卻長期處于這種危險之中。因此,它必須仔細考慮出一種能使它顯出特色的戰略來。
用生物學上的術語來說,它必須找到一個特殊的生態位置,在其中它具有優勢并能經得起競爭。這種特殊位置可能是在某一特別市場上的領先地位(無論它是從地理上說、消費需要上說,還是從消費者的價值觀上說),也可能表現為在某一方面非常卓越(如提供某種服務的能力),或有某種獨特的技術。
這種生態利基的一個例子是美國的一家小型制藥公司。它在一個由巨型跨國公司占領導地位的市場中足以維持自己的生存并綽綽有余。它把自己的力量集中于眼科醫師治療病人的需要,特別是眼科手術的需要,為自己建立了一種生態市場利基。在這種生態市場利基上,雖然并不是沒有競爭的,但它卻確立了強大的領先地位。
還有一個例子是只為美國大城市制造出租汽車的契克出租汽車公司(Checker Cab)。契克公司每年只生產四千輛汽車,但在出租汽車制造業中占領先地位;美國汽車公司(American Motors)的產量80倍于它,卻是一個處于邊緣狀態的企業。
一個小企業的戰略也可能是把力量集中于為一個小而重要的領域提供出色的服務。當美國的大型超級市場連鎖的服務質量一般較差時,美國東海岸和西海岸的一些地區連鎖商店卻獲得了出色的成果。它們之所以能獲得出色的成果,都是由于它們的經理決定在某一領域中集中力量并提供出色的服務。典型的情況是,其中的一位經理肯定自己在提供各類加工食品方面不能超過大型超級市場連鎖,但是他可以提供真正第一流的肉類和真正有禮貌的服務;而這是大型超級市場由于規模太大而很難提供的,卻是超級市場的顧客所最重視的。
即使更小的企業也需要而且能夠制定一個戰略。
美國大城市周圍的郊區一般都有著過多的房地產代理商,其中絕大多數都只能勉強維持。有一個地區的一個房地產代理商由于仔細考慮出了一種獲得領先地位的戰略而發展了一項雖小但非常獲利的業務。當在 1950 年左右開始從事這項職業時,他仔細地考察了他所在的地區并發現該地區的主要“行業”是高等教育。雖然當地的許多居民早出晚歸地到附近的大城市去上班,但也有相當數量的人是住在當地的比較富裕的教師。這些教師在二十多所大專院校中教書。這些院校大部是小型的,但也有幾所是相當大的。
在美國的所有職業中,年青的大學教師的離職率可能是最高的。這些年青教師一般在一個地方教幾年書以后就轉到其它地方的學校中去教書。這個地區的二十多所院校每年要雇用五百多個新教師,離職的人數也與此相當。這位年青的房地產代理商決定把力量集中在這個市場上并為它提供所需要的服務。他還發現,他可以用最低的成本同這個市場直接接觸。因為,各個院校準備雇用的新教師和在學年結束時準備離開的教師的名單,當然在幾個月以前就已經知道了。而每個院校當然很高興有一位可靠的人來承擔為新教師尋找住房這樣一項困難而麻煩的任務。其結果是,這位房地產代理商所做的生意為其同等規模的事務所的3倍,而所花的費用卻最小。他每年的成交量約為五百到一千所房屋,仍然不算大,但他所獲得的利潤卻幾乎為一般郊區房地產代理商的4倍。
這些例子顯然非同尋常。因為,一般的小企業并沒有什么戰略。一般的小企業并不是“機會型的”,而是“問題型的”——解決了一個問題,又是一個問題。因而一般的小企業都不是成功的企業。
因此,管理一個小企業的第一個要求就是提出和回答這一問題:“我們的企業是什么以及它應該是什么?2.小企業需要對高層管理的任務進行組織
2.小企業需要對高層管理的任務進行組織
一個小企業就是一個至多只要求一個人以全部時間從事高層管理工作而不作其它事情的企業。事實上,絕大多數小企業中的第一把手往往也承擔某些職能性工作,而這常常是應該的。但這使得小企業更有必要確定實現其目標所必需的關鍵活動,并肯定這些關鍵活動已分配給能負責的人去承擔。否則,這些關鍵活動根本就不能完成。
絕大多數小企業認為它們知道什么是關鍵活動,并且認為它們已注意到這些關鍵活動。但是,只要簡單地分析一下就會發現,他們是在欺騙自己?赡苊恳粋人都在談論關鍵活動,但并沒有人對它們多加注意。人們對這些關鍵活動視而不見——結果常常是把它們忽略了。所需要的通常并不是更多的人員,而是多思考一下,多作些組織工作,有一種簡單的報告和控制制度——也許只不過是一種核查清單——以便肯定這些關鍵活動的確有人在進行。
這事實上還意味著,即使是小企業也需要有一個高層管理班子。這個班子中的絕大多數成員只是以部分時間從事高層管理工作,其主要任務可能是職能工作。但是,小企業正像其它任何企業一樣有必要——而且也許比其它絕大多數企業更有必要——保證其整個管理集團知道有哪些關鍵活動,每項關鍵活動的目標是什么,以及誰負責進行每項活動。
有一家小型的、高度專業化的企業,向郊區住戶供應各種維護草坪的用品,如草籽、肥料、殺蟲劑等。這個企業中的每一個人似乎都“知道”企業的關鍵活動顯然是制造和銷售。但是,當有人第一次問他們什么是關鍵活動時,各人的回答卻是各不相同的:研究美國郊區的消費者如何看待草坪及維護草坪;研究消費者的期望和認為有價值的是什么;同時對代銷商和消費者作推銷活動;把產品配套,以便代銷商遠銷而不必再去“推銷”;等等。
沒有人對這些感到奇怪——事實上這些全都是“明顯的” 關鍵活動。但是,直到那個時候,實際上沒有人不辭辛勞地記下這些明顯的關鍵活動,其結果是沒有人對任一關鍵活動負責。其實,確定關鍵活動只需要很少的時間,而確定每項關鍵活動已列入企業的現有結構之中而且由現有的某個人負責,也并不需要很多時間。從那以后的年代中,該公司取得了迅速的成長和成功。他們把這歸功于確定了企業的關鍵活動并把它們納入于管理結構之中。
小企業的資源,尤其是優秀的人才,是有限的。因此,集中使用其資源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如果不明確規定關鍵活動并委派以職責,那就會使資源分散而不是集中。
小企業特別要注意使第一把手有效地工作。即使他能擺脫職能工作而以全部時間投入高層管理工作,他的負擔也會是很重的。它肯定會受到來自各個方面的嚴酷壓力——來自主要顧客和職工的,來自供貨者和銀行的。如果他對自己從事的工作不負責,他就不能正確地使用他的力量。
首先要問的問題是:“第一把手的長處究競在哪里 ? ”他在哪一方面比企業中其他人干得更好?“在他真正擅長的各種事情中,什么是對企業的成功和存在最關鍵和最重要的 ? ”在高層管理班子中,對每一成員的分工,應能反映各人的個性。小企業應該問一下:“關鍵活動中有哪一些是第一把手應該承擔的 ? ”對關鍵活動的分析應該是非人稱的和客觀的,但工作的分配,特別是對策一把手所承擔工作的分配,應該以個人的專長為依據。
在許多小企業中,特別是成長中的小企業中,第一把手的同事們常常批評他把時間用得不恰當。如果他們指的是他沒有注意企業的關鍵活動,那么他們的批評是對的。但他們指的常常是,他把力量用于處理他特別擅長的一些活動,而不去從事那些同樣重要的關鍵活動。如果那位第一把手并不特別擅長處理人的問題,但卻是一位理財能手,那么,解決的辦法并不是叫那位第一把手自己去處理人的問題而要主計長去處理財務問題。應該承認第一把手擅長理財是一大優點,應該讓其他更擅長于處理人的問題的人來處理這一必須處理的關鍵工作。
一個小企業的第一把手必須這樣地來組織其職務,以便他有時間承擔起兩項其他人無法承擔的任務:他必須有時間為公司挑選關鍵的人員,還必須有時間來處理“對外”事務,即市場、顧客、技術等方面的事務,必須警惕自己不要陷在辦公桌的文件堆里。
小企業的一個主要優點是第一把手能夠了解企業中的每一個關鍵人員、他們的志向、抱負、思想和行動的方式、長處和短處、成績記錄以及潛在能力。這就要求他有時間,尤其是機動時間,即未作特殊安排的時間,不是用來處理“問題”的時間。
他用于處理對外事務的時間也是這樣。小企業必須有一個在小而確定的領域內起領先地位的戰略。這就要求同外界有親密的聯系。假如企業像契克出租汽車公司那樣準備在出租汽車銷售方面占領先地位,就要有時間同大城市批準特許權的機構多聯系,因為公司的市場取決于它們的規定;還要有時間同出租汽車車隊的所有主多聯系;也許還要有時間同出租汽車公司的司機和旅客多聯系。
絕大多數小企業中的第一把手會抗議說,他們在辦公室以外花費的時間已經太多了。他們一直在旅途中。例如,他們常常不得不親自處理大筆生意,同銀行談判所需的貸款。但是,他們必須把時間用在處理另外一些對外事務上。他們必須花些時間使自己掌握有關市場、新的機會、影響其業務的變化的情報。他必須有時間使自己能夠回答這一問題,“我們的企業應該是什么?”這也并不要求花費多少小時的時間,但要求做一些與日常作業工作性質上不同的有系統的、有目的的工作。3.小企業必須有自己的控制和信息系統
3.小企業必須有自己的控制和信息系統
小企業在人力、財力方面的資源是有限的,所以必須保證把資源用于能產生成果的地方;它增加資源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必須肯定不會超越自己的財務能力的限度,必須能很好地事先知道在什么時間和什么地方,會有追加資金的需要。小企業經不起限期償還大筆資金和突然需要大筆金錢的壓力。即使企業處于繁榮狀況,一般也要花費相當時間才能籌到追加的資金。
小企業還必須了解環境中的重大變化,其成功依賴于它在一個小的生態領域中的優先地位。因此,它必須了解這一生態領域中任何變化的可能性。
通常的會計資料雖然是必需的,但還不夠。小企業必須了解它的每一個關鍵人員在什么職位上,以及他是在為“成果”而工作,還是為“解決問題”而工作。它必須了解它的稀缺資源的生產率——它的人員、資本、原料和供應品的生產率。它必須了解它的生產如何在顧客中分布:例如,它的生意是不是依賴于兩、三個大主顧,其它的分散在幾百個主顧那里 ? 因此,它易受打擊的程度有多大?
應該特別注意小企業所需要而通常又難于得到的財務和經濟情報。當然,目前的小企業一般都已掌握傳統的會計數據。但是,小企業中知道自己的現金流量的卻很少,而能預測未來的現金流量的就更少了。它們全都知道或應該知道自己的應收賬款,但一般并不知道它們的顧客、它們的經銷商和代理商是不是把自己的產品積壓在倉庫里。因此,它們需要有關于自己產品的最終市場即從代銷商那里購買物品的消費者的情報。
一個小企業只需要很少一些數據。絕大多數它們所得要的數據是很容易得到的,特別是它們很少要求精確度很高的數據。但是,小企業所最需要的數據卻一般并不是通常的會計模式所能提供的,而是一些把公司的目前狀況及其關鍵資源的目前利用同預計的未來發展聯系起來的數據。這些數據一方面要能確定未來的機會,另一方面又能防止可能的危險。
小企業負擔不起“大管理”,即大量管理人員、管理程序和各種數據,卻需要有第一流的管理。它必須精確地組織其高層管理工作,因為它負擔不起復雜的高層管理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