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營銷心得體會(精選3篇)
創新營銷心得體會 篇1
每次遇到寫心得體會,我的速度都是最快的,質量也是較高的,高中的時候常常被各科老師當作典范被贊揚,但是那些都是心不甘情不愿地情況下玩地文字游戲,套幾句老話,表幾句壯志就可以敷衍了事了。然而這一次,我是真的有許多體會想寫出來和自己分享,但是當我開始敲打鍵盤時才發現自己不知道該從何寫起。我突然覺悟,心得是知識的沉淀,是把學來的東西轉化為自己的理解,是在提高自己的領悟力。
首先,我想談談我對企業經營實戰模擬的理解。企業經營實戰模擬又稱“ERP沙盤實戰”,它是一門理論聯系實踐的綜合性課程。其目的是通過沙盤這個載體再現企業經營中的現金流量、產品庫存、生產設備、人員實力、銀行借貸等企業運營指標,讓參與者能夠學以致用,將理論有效地轉化實際操作,再將實踐升華為理論。
其次,研發總監不是研究員而是信息采集分析員。我在企業中擔任的是研發總監。其實,一開始我是財務總監,可是我對加減乘除特別不敏感,計算速度慢不說,還老愛計算錯誤,于是我提出和原來的技術總監換崗,換崗成功后,我自以為可以撐著下巴看熱鬧了,根本沒去思考自己是做什么的。這一切都是對沙盤規則不熟悉惹的禍,最要命的是延誤了企業的迅速崛起。在企業出現危機的第二年末,CEO讓我們停止游戲,給我們開了一個“很長”的會議,講解了沙盤的規則以及自己的理解,當時我看到他眼中對企業經驗的失望和對我們的期望,他是真心期盼我們全身心地投入游戲,更加希望我們能通過這次實驗學到終生受益的東西,而不是機械地聽他指揮,簡單地跟著流程打勾填數據。當時我真的很感動,我決定沉下心來思考自己的責任和義務,終于對ERP沙盤實戰有了全新的認識。身為CTO,我要做的事情不單單是開發幾樣產品,開拓幾個市場,取得幾項認證,更不是簡單地執行CEO派發下來的工作。我要做的是了解其他企業的產品的研發,市場開拓和產品認證情況,以及的當年產品產量和產能的具體情況,回到企業后和CPO、CMO一起做信息分析得出一個可行的產品研發決策,與產品研發相匹配的市場開拓和產品認證決策。在各項工作開始后,我依然要時時刻刻采集其他企業的相關信息,在必要時做出修改研究計劃,甚至中斷項目的決定。
再次,雖然我開始的時候我這個CTO基本上是個跑堂的,但我在關鍵時刻還是小小的拯救了陷入危機的企業。在我們出現資金即將斷流的第二年,我向CEO建議把我們的新華廠區抵押給銀行爭取一筆資金,正是這筆資金給我們企業帶來了轉機。另外,在我熟悉規則和職責所在后我就常常和CMO一起記錄搶單情況和其他的企業的銷售額。
當然,我終究是過大于功的,我把它分為兩個方面。
第一方面:在沙盤游戲開始時,由于對規則的不熟悉導致沒有辦法準確定義自身職責,再加之對沙盤游戲的些許不在乎,最終造成了過于依賴CEO的局面。在企業經營的前兩年,我就像一個植物大戰僵尸里的'僵尸一樣不管前面是什么都往前沖,幾乎沒有融入自己的任何思考。這些導致CEO忽略的細節我們也沒有發現,為企業的發展埋下了禍根。
第二方面:原來我一直覺得自己的專業知識差強人意,考慮問題面面俱到,這一次沙盤游戲真是一個巴掌把我扇醒了。真實的我只是一條線思考問題,一條線只能做好眼前的工作。我沒有認真想過企業未來的發展,傻傻地記住CEO說我們企業主打Ruby,愣是沒因為它給企業帶來真正的轉機。
最后,在錯誤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這次沙盤游戲的意義不僅僅是鞏固了我的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它給我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收獲。我把它分為四個方面。
第一,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有一個大方向,否則就不知道該往哪里走,甚至要給自己做減法,當自己不是百分之百確定喜歡做什么的時候,可以先明確自己不喜歡做什么,把自己的包圍圈縮小,到最后就知道,哪些方面我不喜歡,就不去考慮;但是有些方面我好像并不討厭,就多作準備;有一方面我特別不喜歡,就全力出擊。如果當時我知道這個道理,我一定就不會選擇做CFO,而是選擇現在的CTO或者CMO。
第二,在選擇了做什么事情之后,應該對這件事做一個全面的了解,包括這件事的定義,受眾,對這件事產生影響的其他事物以及這件事發生后所帶來的結果。
有了初步認識之后,應該運用SWOT分析再對這件事做一個深入的研究。如果可行的話就生成一份大計劃,之后的工作就是細化到點上依然可行的話就應該全力以赴。同時,應該多關注外界的變化,以不變應萬變。
第三,這次沙盤實驗讓我真的明白了石頭哥的那句話“知識之后是見識,見識之后是膽識,膽識最后變成智識,這是一層層的升華。知識是基礎,不讀萬卷書,即便能行萬里路,也不過是個郵差”。任何機會也幫不了庸人的忙,就和我們在第三年利用別人違約這個契機翻盤是一個道理。必須夯實知識,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否則永遠是個“僵尸”。不會做某事不要緊,不會創新也不要緊,可以從學習他人,借鑒他人開始,切記“三人行必有我師”。有了一定的能力就要勇于創新,哪怕只是微創新也是一種突破。
第四,在自己不夠強大的時候應該做好自己的專業,有余力時多學其他知識。只有自己扎實了,帶別人的時候,才華才能倒給別人。膚淺的人,把自己所有的理想都寫在臉上,真正能實現的人,是把壯志刻在心里。這個是我們的CEO教給我的道理,我受益匪淺。
我有理由相信:對于即將走上工作崗位的我來說,一定比那些沒有經歷過沙盤實驗的大學畢業生更迅速地勝任工作。
創新營銷心得體會 篇2
根據公司培訓學習安排,聽了專家教授關于“創新經營”的專題講座。通過學習,我對經營和管理及創新經營的概念有了更清晰地認識和理解:
一、經營和管理的區別:
1、經營不是管理,也不是傳統意識中的銷售,銷售只是商品經營中的環節之一。經營包括商品經營,資產經營和資本經營;管理的內容分別是制度管理,機制管理和企業文化管理。
2、經營是企業經濟法人獨有的概念。它解決的是企業發展的方向問題,市場問題,戰略問題,效益問題。經營的指標是效益;管理是企業內部機構組織共有的概念,它解決的是企業的秩序問題,紀律問題,積極性問題,效率問題,管理的指標則是效率。
3、搞好企業是一項系統工程,它的內涵是:市場是企業的領導,經營是企業的龍頭,管理是企業的基礎,技術是企業的工具。經營在管理之前,然后由經營、管理相輔相成,交替前進。
二、關于創新經營的體會:
1、創新經營的核心必須體現在創新上面。沒有創新,意味著走向衰敗。觀念的落后是最大的落后。觀念決定行動,思路決定出路。很多時候我們在工作中并不知道自己觀念上落后,并且在不斷重復著這些錯誤,導致我們的工作思路逐步走向誤區,失去了機遇,延誤了發展。
2、下步對公司經營搞活方面,公司除從加大經營管理方面入手外,還必須培育并打造創新品牌。品牌應包括公司形象品牌和經營品牌。公司品牌方面:我認為公司將“房地產作為主導產業”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也充分體現了創新意識。首先,其市場潛力巨大。由于婁底房地產市場開發潛力巨大,龐大的市場資源有必要讓我們去認真開發和擁有,對公司下步的發展和必然的經營結構調整都具有重大的意義。我們應采取最低成本策略,保證公司近期產業經濟效益,為公司下步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矗。
三、學習的重要性:
此次公司組織的培訓學習安排對提高各級管理人員的綜合能力和水平是非常有益的。只有不斷地學習各方面的知識,吸收更多的新觀念來充實自己,才能不斷地得到提高,在工作中才能更具有大局觀和正確的思路,才能不斷創新,使自己的觀念不落后。通過學習,我切實感覺到自身在不斷提高。
創新營銷心得體會 篇3
一個六年級的小女孩說,5歲的時候,最怕聽到“自動化”三個字,因為它會跟自己搶媽媽。一位叫王曉燕的女士坦言,她只求他平安地從手術臺上下來,往后一起過寧靜的生活。
過去,山東港口青島港自動化碼頭“連鋼創新團隊”默默地在建設自動化碼頭的國際大舞臺上為世界貢獻著“中國智慧”“中國方案”。4月23日,在山東港口青島港舉行的“連鋼創新團隊”事跡報告會上,張連鋼和他的伙伴們走上臺前,講述他們為國爭光、創新逐夢的奮斗故事。
“未來港口”不是夢
“只要我們反復論證,千百次的測試實驗,最終總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拼命加創新,就是我們的代名詞。”“系統性,就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細節性,就是‘細節決定成敗’。”“一時領先不叫領先,唯有不斷創新、甚至自我否定,才能始終走在前列。”這些都是“連鋼創新團隊”建設世界級自動化碼頭的底氣。他們用“不甘心、不服輸、不畏艱、不怕難、不滿足”的堅守與拼搏,把中國的碼頭推向世界強港的行列。
一路迎難而上的中國智造,屢創世界紀錄的中國速度,憑什么敢與世界強港掰手腕?“連鋼創新團隊”成員李永翠、李波說,是根植于血脈里的海港人的精神。他們用了2個月的
時間,使橋吊單機效率從26個自然箱提升到30個,又用了3個月的時間,突破了35個自然箱。4月15日,他們一舉創出橋吊單機效率每小時44.6自然箱的世界新紀錄。
建設“世界港口”的追求與夢想,解決世界難題的成果與首創,什么力量支撐他們創造奇跡?“連鋼創新團隊”的周兆君、呂向東、王崇山和振華重工的夏茂輝說,他們的施工是超規范的,創造了新的行業標準。整個系統都在為效率服務,自動化碼頭的每一個環節都是一個提速的過程。要做創新一定是聯動的,是操作+IT+機務的創新。
“振超精神”永傳承
山東港口青島港“干就干一流,爭就爭第一”的這股勁,是“振超精神”的傳承和發揚。
新時代產業工人杰出代表、“改革先鋒”獎章獲得者、全國勞動模范許振超表示:“振超精神不是我一個人的精神,是整個山東港口青島港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踏踏實實勞動、奮斗、創新的精神。”在報告會上他感慨地說:“這么多年輕人,能繼承青島港的這種拼命創新的干勁,看到這個世界領先的自動化碼頭,我對山東港口青島港的未來充滿信心!”
對碼頭的付出有多少,家人的支持就有多少,也正因有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才讓“連鋼創新團隊”能夠心無旁騖地投入到碼頭建設中。
主持人問已經讀小學六年級的李永翠的女兒:你現在還怕聽到“自動化”三個字嗎?小女孩說:“不會了,現在感覺到自動化碼頭來得很不容易,為媽媽感到自豪。”張連鋼的妻子王曉燕說:“碼頭已經成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支持他、尊重他。”第一次收到妻子送的花,張連鋼有些激動,并以回獻鮮花的方式表達了對妻子的感謝,“建成自動化碼頭,我們的功勞不是一半一半,我只占了零頭,剩下的全歸她。”張連鋼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