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聽完演講講座后的總結(通用3篇)
班主任聽完演講講座后的總結 篇1
由責任感等后天形成的社會性需要所產生的內驅力是推動有機體活動以達到滿足需要的內部動力。一個真正尊重學生、平等對待學生的教師,應該把激趣、啟思、導疑,即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啟發學生認真思考,引導學生提出問題,作為自己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任務。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如汪克良老師舉的“三個瓦匠砌墻的故事“讓學生分析得出態度決定一切,作為一個人,不能總想著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更要用樂觀的心態去喜歡你必須要做的事!如周同麗列舉的讓學生經常做的“游戲-我的生命線”;設計班徽;成長檔案袋的充分利用和定期整理,做為自我教育的一個措施;開好主題班會;責任感教育;感恩教育等。
啟動學生內驅力的教育必須是愛的教育,必須是尊重的愛,我們要反思我們對學生的愛是否是尊重的愛;是否是理智的愛;是否是真誠的愛;是否是適時的愛;是否是泛濫的愛;是否是公平的愛;是否是符合角色的愛。
四、開好主題班會
首先要知道學生在某一個階段可能出現的問題,把解決某一問題做為班會的目的;其次是班會設計的藝術性是要不斷挖坑讓學生跳進去,讓學生自己爬上來或給學生幫助上來,讓每一個班會成為每一個學生思想的起伏和成熟;最后是一次好的主題班會應該是許多老師集體智慧的結晶。
五、教育學生要符合學生的認知和身心發展規律
教育的目的是喚醒而不是改變,教育的手段是引導而不是訓斥,教育的方法是關愛而不是溺愛。老師對學生的愛要講方法,能讓我們的學生體驗到每一個教師對他們的愛才是最關鍵的,要學生認可才行。我們的教育要符合學生的認知和身心發展規律,減少教育過程中一些障礙和無效教育,我們的教育效果會更好!汪克良老師以“171個被認可的漢語新詞 ”等為例說明當代學生新特點。再如周同麗老師舉的一個“四塊糖”例子,她也照陶行知先生的做法重演一遍,但忽略了因時而異、因人而異,沒能符合當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結果遭遇一次尷尬。周老師一句“你的心里有糖嗎?”讓我們猛然一震,不得不思考,怎樣讓我們的教育更有效。
六、用精細化管理,讓學生養成好習慣
很多情況是我們沒有堅持,也沒有監督學生堅持,沒有讓學生養成好習慣。習慣決定成敗,小學生的一個特點就是自制力較差,可能一個故事甚至一句話就能激起他們好好做人,努力學習的沖動,但往往只是個沖動,不能持久,所以要用精細化管理,培養好習慣,大體都采用魏書生的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承包制。開始時我班也是這樣做的,后來,感覺操作難度大,執行的不好,所以不少方面在下滑,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把這一方法再落到實處。
七、發現與名師的差距
自己做的很多事情都沒有相片和錄像資料,與家長的通話記錄人家都能錄下來并積累下來,我都沒有往這方面考慮,工作了這些年我與家長的通話記錄不知道有多少,但是證據呢?咱不會保留。這就是我與名師的差距吧,不會用心做事,做事沒有堅持到底。從本次學習后我也要做個有心人,及時記錄自己和孩子們的成長腳步。
八、在講座中給我印象深刻的觀點,對待學生的錯誤的態度應是:理智、冷靜、淡定。錯誤是學生特長的不正確的表現形式,犯錯誤是學生成長的過程,應該給他們機會、位置、舞臺,讓他們改正、提高。對于孩子的話都要認真地聽完,不然以后想聽時他們就不說了。這些我都認同。
九、在聽了何艷梅老師《我的班主任工作》的報告后,我收獲最多的是愛中的智慧:愛是基礎,愛生智慧。只有真心地愛學生,才能尊重學生,了解學生,理解學生,教育學生。當你真心愛學生的時候,你就會發現沒有困難的工作,愛學生就會想出教育學生的辦法來,就會享受工作的樂趣和育人的幸福。她的那套系統、完善的評價體系是她智慧的結晶,也是她愛教育的證明。我很喜歡她把教育資源深挖掘并無限放大的觀點,她說:活動不在多,一個頂十個;不干一舉一得的事,愛干一舉多得的事。她提醒大家:大聲地訓斥,會把孩子屏蔽起來,不知你在說什么。這些我應該注意。她善于用學生管學生,每天讓學生查口算、留作業、查衛生、桌椅擺放、作業完成、紅領巾、課間違紀、擦黑板、擦窗臺、收發作業等,在學生管理別人的同時自己也受教育。這些我也可以嘗試。
十、真實記錄學生學習過程 促進良好學習行為與意識的形成,“快快樂樂搞研究,輕輕松松做班主任”,這就是何艷梅老師的真實寫照,也是我聽何艷梅老師講座的最大感受。遇到班級中的問題,何老師經常會用研究的眼光來看待,因而探索出了師法自然的教育規律——順性而為。何老師利用“喜報”“誠信章”“統計圖”等建立起符合兒童個性的新型評價體系,讓學生在自信中自我要求、自我提高;她順應兒童愛玩的天性開通了“陽光網站”,讓學生成為了一個個“千里眼”“順風耳”“萬事通”;她研究符合學生天性的管理方式,使自己的教育目標“水到”而“渠成”。班主任的工作揪心而辛苦,但它帶給我的心靈慰籍和快樂,也是教師生活中最鮮活、最美麗的。今后我要以何艷梅老師為榜樣,力爭做一名研究型的班主任。
十一、性格活潑、敢說敢做、善于組織各種活動的焦艷玲老師開拓創新,開展了許許多多的精品活動。她展示自己的精品活動,講她活動育人的道理,詮釋自己的成功和作為一名班主任的快樂。讓我也感到了班主任工作是種快樂和幸福。
通過這次聽講座,觀念得到了更新,學得一些有用的方法,在今后的教學及管理工作中,我會把專家的理論與自己的教育實踐相結合,生成自己的見解,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注意挖掘活動中的教育因素進行活動育人。我力爭做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在愛中實施教育。我力爭做一個快樂、智慧、幸福、研究型的班主任。我力爭使自己的工作再上新臺階,再登新高度。
班主任聽完演講講座后的總結 篇2
月17日、18日在邢臺一中我參加了“全國班主任專業化成長系列講座”活動,我聆聽了專家的精彩講座后,可謂是受益匪淺。下面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要做一個智慧的班主任,提高教育效。原來我知道教師的任務是要 “傳道、授業、解惑”,但是聽了汪克良老師講座后,我知道作為一位教師還要具有與時俱進的教育理念——不僅傳道、授業、解惑,為適應時代發展更要激趣、啟思、導疑,做一名智慧的教師。
做一名智慧的教師,就要懂得堅持。做一名智慧的教師就要懂得尊重。聽了汪老師“一封家書”時候,我不僅明白學生對老師做法的感激,現在的我更是了解到那位老師那份給予學生尊重的寬容和仁者的智慧。做一名智慧的教師要會反思。“我們真正的收獲不在于吃了多少東西,而在于消化了多少”這是在汪老師講牛的反芻時候提到的,用在教師的身上就是要學會反思,反思的過程就是在消化自己的所得將其內化成自己的知識體系當中。
做一名智慧的教師還應當學會“違規”,不按規矩出牌達到出奇制勝的效果;做一名智慧的教師要懂得利用懲罰,在懲罰體現教師的聰慧;做一名智慧的教師更要學會創新,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別出心裁;做一名智慧的教師要有多層次的思維方式;做一名智慧的教師要留意細節,感受以小見大的樂趣……智慧有時候是在不斷探究摸索和學習中升華出的一種靈感,所以作為教師要不斷積累總結,將靈感轉化成一種經驗,做一名真正的智慧教師。
二、學生的培養,應先注重其人格的培養,而不要只注意學習,即先教會其做人,后教會其做事不同的道德修養決定著不同的價值追求,也決定著不同的行為舉止,以鮮活的案例來教育學生,引導每一位學生以遵規守紀為榮,以對社會、集體、家庭、自己要有責任心為榮,以心懷感恩為榮,引導學生,感恩父母,啟發學生,感恩社會、學會關心他人、樂于幫助他人,并引導學生感受在實施這些行為后的幸福感和快樂,把不給別人添麻煩作為每個學生做人的底線。
班主任聽完演講講座后的總結 篇3
一向接慣好班班主任的我,剛調入一所新學校,接了一個人們心目中的差班,讓我面臨過多少尷尬的局面:開學第一天報名,就有兩個家長領著自己的孩子在教室看了看就走了;才上兩天課,又有兩名同學不翼而飛到了別班;學生在教室里上課,有幾位家長時不時地在教室外走廊上站著,或在校內溜轉,當時我還認為是對他們孩子剛到一個新學校不放心;竟有家長直截了當對我說他的孩子在我這個差班中有些失望,這時我才有所明白;才上幾天課,任課教師反映班上紀律差,沒有校紀班規概念,學生中也有自己在差班的傳言……一系列的問題弄得我頭疼。我該怎么辦?班上四五十個同學,再加上他們的親人,多少渴望的眼睛看著我,一時我覺得自己肩上的擔子多重!一個班上的搗蛋鬼畢竟是少數,又哪有教育不好的學生?于是我開始深入學生聯系任課教師,主要根據學生上課的表現將本班學生分為三類:良好類、中等表現和差等表現類。我決定從大處入手小處著眼開始我的艱苦歷程,我相信通過艱難的付出,一定會有回報的,于是我就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始:
(一)堅定學生信念。學生、家長之所以認為是差班,原因可能有
。1)本校分班時大多家長認識的好學生或有關系的學生沒在此班;
。2)對班主任根本不了解。
。3)對科任老師的印象可能也不是他們心中的好老師印象,或者就是不了解。
現在最主要的是改變學生對本班的看法。我向學生介紹我自己,我將十幾年來的班主任工作和教學工作的成果展現給大家,特別向他們介紹了我任班主任的才畢業的初02級4班,是一個相對的好班,學生共57人,升入重高的就有54人。一向不會推薦自己的我,雖然說起來有些臉紅,但事到臨頭不得已。學生和家長當然首先看的是班主任。這招效果還真不錯,班上學生紀律有了好轉,來到學校“參觀”的家長也逐漸不見了,甚至更多學生開始接近我,與我攀談。我心中一亮,乘機展現老師的形象,迎著這股東風給學生一個措手不及,擬定班上規章制度,約束他們的行為。
(二)嚴格班規班紀。
班主任首先在班上作表率,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做到,正人先正己。同時我時時警告自己,即使某時工作不順心,一定克制,以良好的心態對待學生,也啟發學生以良好的心態去學習,生活。在處理一些問題時,也從積極的一面進行思考,以樂觀態度待一切。班上實行民主管理制,由同學們自己選舉班委,班委領導同學們制定班規,班主任同時也提出一些好的建議,若大多數同學對提出的好辦法不理解,我也“割愛”,暫不用。那么由班委執筆,從生活習慣、珍惜時間、學習態度、課內外紀律、禮儀常規等方面將它們一條一條形成文,放大字體,貼在班上,利用讀報時間班長再逐一講解,深入人心,然后每個同學學習,寫一篇心得。同學們雖然感覺自己的行為受到了約束,但他們至少是主人,是自己對自己的行為提出的要求,于是增強了自覺性,課堂紀律,課后行為大大好轉。
(三)制定奮斗目標。
目標分為兩類:
一類是近期目標,一類是長遠目標。針對于這樣的班級,近期目標諸如班上學習風氣正常化,上課無違紀現象,能專心聽講,課堂思維活躍,按時交作業,不抄襲,形成一個互相幫助、互相關心的集體。長遠目標則是:有責任心,有理想,有愛憎,有正常的競爭心里,有合作精神。因為無論是一個集體,或一個人有了目標,才有動力,這個對象才有希望。
(四)鍛煉學生意志,陶冶學生情操。
現在學生獨生子女多,嬌生慣養,意志脆弱是一大缺點。如果學習上吃不得苦,沒有毅力談何學好,于是我要求學生每三天在自己課桌右角上貼一句名言,每天在自己課桌正對面寫上今天我最應該克服的缺點。每周日記兩則:一則是關于個人生活、學習或做人心得,500字以上,必須是正楷字,寫出自己最想寫的。另一則是摘錄偉人傳記或故事,從中獲得心靈的凈化,受其感染,培養一種中華民族必須具備的正氣,同時擺脫低層次的煩惱。在此過程中班主任用更多時間走進他們的心里,了解他們的心里,引導他們,做他們的朋友,幫助他們解決困難,指導好的學習方法,鼓勵他們進步,及時發現他們的成績,適時給與表揚,讓每個同學學習更有信心。
(五)構建競爭機制,獎勵進步,發揮輿論的作用和榜樣的力量。
班上建立了“班級新聞欄”、“榜樣學習欄”、“優秀習作欄、”“評評比比欄”。班上每位同學都積極收集新聞、好人好事,讓他們人人有事干。要求語言簡明,每則不超過100字,訓練他們的能力。凡是每次作文寫得好的錄入“優秀習作欄”供大家學習!霸u評比比欄”主要是記錄同學們的成績,增強競爭意識,此欄包括“小紅旗欄”和“成績升降欄”。“小紅旗欄”一期一欄,主要是貼上同學們提前背誦英語課文、文科聽、默寫甲等、月考單科80分以上者,以及好人好事、文明學生等,每類每次貼一面紅旗,一面面鮮艷的紅旗招引著每一位同學為之奮斗!俺煽兩禉凇笔且荒暌粰,主要紀錄的是每次月考與期末測試每個同學的成績在整個年級所有同學中的名次升降情況,讓他們通過對照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檢查自己努力情況,發現問題。每期根據每位同學所獲得的紅旗的多少和成績升降的情況將全班同學分為若干類,每類設立相應的獎勵。學期結束幾乎每位同學都能獲獎,多則幾十元,少則幾元,無論多少,同學們都倍加珍惜,(經費來源主要靠班級和班主任在學校掙得的獎勵費)。
經過一年艱辛的努力家長由抱怨到懷疑,最后非常信任。在期末家長會上,一個家長主動走上講臺代表全體家長向各位老師表示感謝,同時他還向全體家長講述我們這個班由入學第一次月考的“年級前八十名只有9人,進入前20名只有1人”的現狀發展為期末“進入年級前八十名17人,進前20名6人”這個過程的不容易。自我批評了當初自己對這個班的誤解。家長們的評說,家長代表的講話,使我們老師們倍受感動,我差點掉下眼淚。我們終于扔掉了“差班”的帽子,迎來了“先進班級體”的稱號,在家長們的掌聲和科任老師的稱贊聲中使我看到了這個集體的希望,我決心更好地配合科任老師和家長,共同將這艘船駛向成功的彼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