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參觀心得體會怎么寫(精選6篇)
博物館參觀心得體會怎么寫 篇1
今天,我去了歷史博物館參觀,而這次參觀讓我真正學到了不少東西。
一進門,就有一種濃厚的古代藝術氣息,有很多的陶瓷、首飾出現在我眼前,接著我向里走去。一路上都是各種各樣古代工藝品、錢幣、武器讓人眼花繚亂,還有各種遺址,有姜寨聚落遺址、玉門關遺址……我突然想起我學的古詩中就有玉門關這一地名。據工作人員介紹,玉門關位于甘肅省敦煌市西北約九十公里的祁連山西端疏勒河南岸隔壁,真是壯觀。在第一展廳中,我發現了古代人的由來,先是南方古猿變成能人,再變成直立人又變成早期智人,最后才是人。從圖片中看出人的腦子越來越大,有了很多的想法和技術,旁邊介紹了麥積山石窟和彬縣大佛寺石窟。讓我對歷史遺址大有了解。
此次參觀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絲綢之路。它講述了張騫出使羅馬13年開辟了這條路。從沙盤上可以看出,這條大路橫貫亞歐。從洛陽出發,一直通到歐洲羅馬,途中經過撒哈拉盆地、天水、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喀什……,一路上應該翻越不少山峰,并且要經過匈奴奇兵出沒的地方,路上水源極少,戈壁風沙極大,一路上真是艱難險阻,困難重重。
這次參觀,我學到了不少新知識,仿佛我也穿越了上下五千年,給我上了一節無比奇妙的歷史課。這次參觀讓我永生難忘。
博物館參觀心得體會怎么寫 篇2
走進博物館,在主展區——恐龍骨架參觀區,我看見了許許多多的恐龍骨架化石,有馬門溪龍的、有李氏蜀龍的、有霸王龍的,還有會飛的禽龍的。最讓我驚嘆的是那一具“高聳入云”的馬門溪龍化石,它足足有四樓高,看了它的展示牌,我才知道,它彎彎的脖子有9米長,是長頸鹿頸長的三倍,全身長有54米,體重有55噸,我邊看邊想:如果它活著的時候向著我們一步一步走過來的話,我們肯定都會被這個龐然大物嚇昏倒,還好,現在在我們眼前的它僅僅是化石。
不過,我最喜歡的是霸王龍,因為它身體的每個部位都透露出“霸氣”,比如它的頭、頸、軀干和四肢都特別的粗壯,而且它的牙齒也特別粗大堅硬,據說它牙齒咬合的力量可以達到十噸,這個霸王龍可真是“霸氣霸道”啊!
我們還參觀了恐龍遺址化石區,恐龍植物化石區,遠古時代動物骨架化石區,學習知道了好多關于恐龍、關于侏羅紀的知識。
快要閉館了,我們才戀戀不舍的離開了。
博物館參觀心得體會怎么寫 篇3
20xx年5月9日,我們終于迎來了等待已久的春游。
這次春游我們去的是“上海航海博物館”。在博物館里有許多與大海有關的東西。有各種各樣的船,像獨木舟、木板船、大貨輪、軍艦、帆船等等。有保障船舶航行的指南針、航海地圖。我們還看到了瓷器的碎片,一開始我可是很疑惑的,這個和航海有什么關系呢?后來才了解到,我們的祖先就是通過船舶把我們國家的瓷器運到海外,我想瓷器可能是我國最早出口的商品了。
我記憶最深的是一艘明代的大船,它好大啊,感覺有學校的體育館那么大。工作人員告訴我們,古時候有一個叫鄭和的航海家就是駕駛著這樣一艘大船去了很多的國家。
通過這次春游,我了解了很多的航海知識。原來,我們國家的航海技術在古代就已經是那么的先進了,真是了不起。
博物館參觀心得體會怎么寫 篇4
中華民族歷史文化悠久,又有十分豐富的文化底蘊與。所以為了更深刻的諒解中國文化,我來到上海博物館一探究竟。
來到上海博物館,我直奔中國少數民族工藝館。
只見館內有各種各樣的民族服飾,令我大開眼界、目不暇接。56個人民族的服飾個個不漏,個個色彩鮮艷、絢麗奪目。
在這么多的民族服飾里面,我最喜歡的民族服飾是彝族的服飾。女式服裝顏色五顏六色,顯得雍榮華貴、端重大方。男士服裝的顏色多為黑色為主,穿以黑色窄袖且鑲有花邊的右開襟上衣,下著多褶寬腳長褲。最為奇特的是他們的帽子,在左上方有一個像角的東西,又長又細。這個東西一下子吸引了我,一看資料,漢語翻譯過來原來叫“英雄結”,年輕人把它扎得又細又挺拔,以表勇武;老年人把它扎得粗似螺髻,以表老成。
時間轉眼間過去了,我也欣賞完了我們中國的民族文化,感悟到了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真是讓我大開眼界。
博物館參觀心得體會怎么寫 篇5
今天是我這次北京之行最的一天了,一整天我都是興奮無比、勁頭十足!因為我們全家一起去參觀了北京博物館。
當我邁進自然博物館大門時,呈現在我眼前的是一個令人贊嘆的景象。這里有水族館、動物的奧秘、走進人體、恐龍……我一下子不知道該從哪里看起。那就一邊走一邊看吧!水族館就不用說了,形態各異的水底生物,總是令人眼花繚亂。趕快和小魚合個影吧!
動物的奧秘所展示的動物科學知識非常全面,我們看到的動物標本活靈活現,非常逼真。這里講述了各種典型動物的日常行為、動物之間的關系、動物的運動、感覺、覓食、防御、繁衍等方面的內容。
在走進人體館里,我看到了我們人體的骨骼、肌肉、內臟的結構,并且看到了我們從一個小胚胎,經過幾個月的生長和變化,成為一個小嬰兒的過程。
在一個模擬媽媽的子宮里,我趕緊坐進去,輕輕閉上仔細感受,隱隱約約聽到了心跳聲,還有水的咕咕嚕嚕聲,我頓時覺得好、好神奇呀!
我走著看著,忽然,一個巨型的恐龍化石呈現在我的眼前,這就是馬門溪龍化石,大約有二十多米長。原來不知不覺我們已經來到了恐龍,我趕緊拿起手機,拍下了一個個形態逼真,活靈活現的恐龍造型。
緊接著我們又參觀了古爬行動物、古哺乳動物和神奇的非洲。
通過這次參觀自然博物館,媽媽和我邊看邊記,使我增長了不少以前沒接觸過的知識。反正,我覺得今天是我來北京最,最有收獲的一天了!
博物館參觀心得體會怎么寫 篇6
博物館是一所綜合性的地方博物館,創建于1958年,原址在江心嶼。20xx年,位于世紀廣場西側的新館落成并正式對外開放。該館建筑面積26000平方米,館內展區總面積8000平方米。該館設有歷史館、書畫館、陶瓷館、自然館、工藝館等五個專題陳列。該館擁有文物2萬多件,有20個門類,而尤以陶瓷器、彩塑、書畫為特色。五月三號,我和瑞賢一起去參觀了x博物館。
買了票,我們進入展廳,就看見一樓大廳里的花崗巖壁面上懸掛著九幅中國傳統神話題材的銅雕壁畫:盤古開天、女媧補天、夸父追日、精衛填海、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神農伏羲、燧人取火、大禹治水。這些浮雕都很漂亮,但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后羿射日了,這是一個很精彩的畫面:后羿身上背著箭袋,手里拿著箭弩和箭,眼睛專注地望向東方,準備把箭射向太陽。這些浮雕都表現出了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
大廳里有一個“孔子系列”的大型彩石玉雕,這個玉雕分為孔廟、孔子周游列國、孔子事跡圖、春滿神話州四部分。“孔子系列”是x已故工藝美術大師吳進德生前的扛鼎之作。“孔子系列”歷時三年,花費45000個工時,耗用黃金10斤,用玉10余噸。其中孔廟是我最欣賞的,它長6.3米,寬5.7米,高3.45米,以岫巖玉為主要原料,底座是由花梨木精制而成的。它的每個細節都很講究,特別是雕刻,更是精益求精。來看“孔子系列”的人,沒有一個是不拍手叫好的。聽導游說,整個系列是運用了圓雕、浮雕、透雕、鏤雕、線刻、陰刻、貼金、鑲嵌等多種技法。它在1997年被評為吉尼斯世界玉雕珍品,同年六月參加“全國首屆十大民間藝術家精品展。”1999年應邀前往x參展。它具有極高的藝術與收藏價值。我們在大廳里還看到了拋石機,蒙古軍就是靠它,攻下了久攻不下的襄陽城,因此又稱“襄陽炮”。
一樓大廳里還有個蒙古包,它的形狀是上圓錐下圓柱的,我正在外面看得入迷,這時,瑞賢提議去蒙古包里看一下,我們就進去了,里面有四根木柱,每根木柱上都刻著龍。還有三張茶幾,一張古代皇上坐的“龍椅”。墻壁上都“刻”著網格,還掛著成吉思汗的畫像。
我們還去歷史館和自然館里看了一下。歷史館主要分為公元前1的x大事記、近代的x大事記和當代的x大事記三個版塊,每個版塊都用梗概、人物事跡和出土文物,來說明我們x走過了風風雨雨的五千年。
自然館有鳥類、禽獸、魚類、貝類等多個主題陳列,我們快要到出口的時候,忽然看見那里有五六頭恐龍,最后一只恐龍,它的頭時而伸高、時而降低,還發出巨大的響聲,讓我很害怕。
我們又走進了休閑吧,我們剛進大門,就看見里面有一個湖泊,湖泊里游著五彩斑斕的魚兒,湖中的假山石和噴泉,也成了一大亮點,噴泉下雨般丁冬的聲音,讓人心曠神怡。
參觀完博物館后,想著參觀過的種種情景,不僅發出感嘆:博物館不僅讓我們看到了許多平時看不到的東西,還讓我們有了很多樂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