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醫心得體會和感悟(通用3篇)
導醫心得體會和感悟 篇1
"愛,是一種無聲的諾言,只要輕輕一點火花就能讓世界充滿溫暖;愛,是一種無償的交換,只要小小一縷奉獻,就能讓彼此真誠相待。”特殊的機緣下,我有幸加入流水琴川義工協會,之后的活動,更是讓我感受到了,來自社會這個大家庭濃濃的愛意和溫暖。
20xx年11月26日下午,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參加義工服務活動。穿起鮮紅的義工服,懷著興奮的心情,奔赴在25公里之外的海虞鎮衛生院,參加今天下午的導醫活動。當我聽說距離比較遠時,我也犯了難,但轉念想既然已經報名無論如何也得有跨出這一步的決心,隨即和老公一起驅車來到了活動指定地點。初到衛生院服務,很多事項還不熟悉但醫院里的醫生和護士卻都很熱情,告知了我們導醫活動主要負責的服務:幫助來醫院的人掛號、取單子、指引路線以及配合醫生工作。當天下午我做的最多的也是指引老人去科室看病。剛巧遇到一個霧化肺部體檢,在一旁側耳傾聽的我也學習到了養肺知識,以及抽煙可能會給我們帶來的危害。這些,雖然平日里也會有所耳聞,但是真的不如當面見感受之深刻。空下來的時候美麗的護士姐姐還教會了我怎么使用簡單的儀器設備,更是增加了我的知識儲備。張瑞敏曾說過:“把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感謝遇見讓我有這個機會去接觸義工活動,雖然,今天路途遙遠,但是值得。
心懷感恩,才能時時看到陽光;心懷感恩,才能處處感到溫暖;心懷感恩,才能天天積極向善。在今天感恩節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我想說的是,義工雖不是正式的職業,可是她是一個很棒的身份,這個稱呼的含義,不是和她比劃一樣那么簡短,她意義深遠。在這短短一下午義工服務中,我明白了助人為樂所帶來的含義。義工活動不僅幫助了別人也讓我在服務過程中的可以學習其他的知識,讓我也堅定了接下去要將義工活動做下去的決心。
導醫心得體會和感悟 篇2
作為一名還未實習的大四學生,我雖未曾經歷過妙手回春、轉危為安的搶救,沒有管理過臨床病人,但我經常以導醫志愿者的身份活躍在周末西區的門診大廳。作為服務患者的第一崗,我雖不能為病人進行診斷治療,但卻能幫助他們早日就醫、順利就診。
在門診與患者溝通,我會遵循以下的“套路”:一觀察二傾聽三回答。“一觀察”就是在為患者解決問題之前,通過觀察他的衣裝打扮,言行舉止,推測出此人的文化程度、經濟水平、性格特點與來源地等信息,為溝通打好基礎;如果患者所患疾病可以被肉眼觀察,了解他病情的輕重也是相當重要的。“二傾聽”就是要認真聆聽患者的問題,為你思考解決方案留出時間;在聆聽時也要通過肢體動作表明你在聽,讓患者覺得你是在真心幫助而不是敷衍了事。當患者邏輯不清時,需要整理已知信息,用自己的邏輯引導患者講述,就像病史采集一樣。“三回答”就是在清晰理解患者問題后,根據患者的文化水平、病情、心情等要素,選擇合適的表達方式解決患者的問題,爭取讓患者在平復心情的同時,明白下一步該怎么做。下面我將分享一個導醫中遇到的真實事件。
同仁醫院的眼科與耳鼻咽喉科學享譽全國,來自四面八方的患者慕名前來求醫,所以號源自然十分緊張,每天早上與下午放號后數分鐘內就被一搶而空。超半數患者不了解北京非急診全面預約政策,也不懂如何預約掛號,他們來到自助機前或是望號興嘆、或是*語連篇。曾在門診遇到一個中年女性患者,拖著兩個大行李袋緩緩來到自助掛號機前,在她拿著身份證不知道插哪兒的時候,我趕緊走上前問她是不是要掛號,掛號的話先去建卡吧。等她建卡回來,我問她:“您要掛什么科?”她說:“要掛眼科。”我說:“不好意思阿姨,眼科這周已經沒號了,普通號也沒了。”她一聽,立馬急眼了,說:“那我大老遠的不是白跑了嗎?我從家里的市醫院到省醫院,為了看病已經奔波數月,大夫都說治不好讓我來同仁找專家試一試,我趕緊帶著所剩不多的錢來北京看病,可你們這大醫院居然連一個普通號都沒有?難道讓我為了掛號在北京住上十天半個月嗎?你們這醫院太差勁了,我要去投訴你們!”
我趕緊安慰說:“阿姨不好意思,知道您不容易,聽您口音是東北人,是剛坐火車過來的吧?北京站現在正是人多的時候,您這一路不容易。”患者一聽有點驚訝,點了點頭。我說:“您也知道同仁醫院的眼科全國頂尖,來看病的人一波又一波,有的大夫一天看七八十個病人還下不了班,可想而知這號源有多緊張。但您也別擔心,雖然預約號沒了,但是每天早上7點還會放一部分當天號源,您如果想試試的話我教您怎么用自助機,您明天早點來排隊看能不能掛到號。如果您愿意等,下午3點還會放第八天預約號源。”患者聽完這番話,激烈的情緒有些平復下來,但還是一臉愁苦地問:“那我在這能掛到專家號嗎,萬一我搶不到,還不是白白在這里耗時間。”我說:“這個我不能跟您保證,專家號確實挺難掛的,不過我建議您呀可以先搶個普通號,把該做的檢查做了,如果確實需要專家診治,大夫會給您診間預約的,您也不用自己守著機器搶專家號了,下次拿著檢查結果直接讓專家給您看,又省事又省錢。”
這個事例雖然平凡,在導醫工作中時常發生,相比臨床故事亦枯燥乏味,但它證明了合理有效的溝通確實能為患者帶去幫助,為醫院減少沖突。在醫患關系緊張的今天,擁有一個好口才,至關重要。雖然我還不能奮斗在救死扶傷的一線,但是卻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讓病人就診更快捷、更順利、更冷靜,為營造和諧的醫療環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導醫心得體會和感悟 篇3
我是名新義工,今天是我第一次到第二人民醫院做導醫,心情激動又忐忑。因為我服務的地方是醫院,是一個救死扶傷的地方,我怕做不好會有差錯。幸好有義工領導的耐心指導,同是提醒我們要注意的事項。我的工作是幫病人在自助掛號機上掛號。我心里暗暗想,這工作只要認真仔細應該能夠做好。想到這里我的緊張情緒才稍稍有所緩和。
正想著,這是時有一位老人向我這邊走過來,我忙迎上去詢問,在得知老人想掛一個內科號后,我認真謹慎的完成了第一個服務。望著老人離開的背影,我舒心的笑了。還有一位老奶奶在得到我的幫助后拉著我的手說''謝謝你,你們辛苦了''。雖然這是很小的事,但能利用業余時間幫助需要幫助的病人,讓他們能夠早日康復,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看著人來人往神態匆匆的人們,聽著一聲聲的謝謝!我是多么的欣慰,謝謝那些善良的人們肯定我們的工作,其實我們真得沒那么的辛苦。但這是對我們的祝福,我們會堅持,只為了一個小小的夢想----讓世界更美好!讓愛心永傳遞!
三個小時的時間很快過去了,今天的活動讓我受益匪淺,很感謝流水琴川義工團給我這樣一個平臺讓我成長,不僅鍛煉了我成長,而且讓我收獲了愛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