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共青團寒假十課心得(通用7篇)
學校共青團寒假十課心得 篇1
距離那場轟轟烈烈的愛國運動已經一百多年了,當我看了團課《五四記憶》,那一幅幅令人振奮的場面重新出現在我的面前,我的心靈依舊被他們英勇救國的情懷所激蕩。
一百年滄海桑田,那些走在大街上為反帝反封建英勇吶喊的先驅者,已經化為歷史長河中的一朵朵浪花永載史冊。時至今日,每逢那個獨特的日子,胸懷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的青年,都會感受到血脈中,那傳承自民族記憶中不屈不撓的搏動。回望五四運動,五四青年為后來的青年們做了很好的愛國榜樣,作為現在的青年們應該如何做呢?
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時代,青年人,都始終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他們的整體素質如何,都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國家、民族和革命建設事業的前途。而任何時代,都對青年人有不同有要求。習近平總書記與北大師生座談時說,五四運動以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在救亡圖存、振興中華的歷史洪流中譜寫了一曲曲感天動地的青春樂章。因此,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們當代青年提出了極高的期許。他指出,當代中國青年要在感悟時代、緊跟時代中珍惜韶華,自覺按照黨和人民的要求錘煉自己、提高自己,做到志存高遠、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開拓,在火熱的青春中放飛人生夢想,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事業華章。
作為當代青年,我們要堅持與時代同步伐、與祖國共命運、與人民齊奮斗,才能擁有壯麗的青春,才能實現人生的美好理想。只有在這種思想的支配下,我們的行為才會有價值。當然,生活是一個涉及方方面面的大雜燴,我們只有從小事做起才能一步步實現最終的目標,體現作為一個祖國青年的價值。
大學里,我們有很多東西可以學習,包括專業技能、課外知識,當然最主要的恐怕還是如何做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我們每一個青年都應該具有《恰同學少年》中的“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豪氣,擁有一顆熱血沸騰的心,投身到祖國的事業中。
學校共青團寒假十課心得 篇2
你為什么要入黨?
進入大學,我拿起筆寫下的第一句話是“入黨申請書”,那么我給出的答案是:為了能夠在祖國需要的地方發光亮!
很多革命老兵的答案直接且真誠:為了革命、為了不受壓迫、為人民服務......我想他們的內心深處,這個問題在幾十年前就已經有了非常清晰的答案!看到他們笑著說出自己的答案,強有力地說明了在成為黨員的那一刻,他們就將生死置之度外、將國事排在家事前面、將自己奉獻給了國家!
93歲老兵告訴年輕人:共產黨員聽黨話,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建設國家!老兵袁林昌深深記得入黨宣言,銘刻于內心深處!他們對中國共產黨的堅守是年輕一代的我們需要學習、需要傳承的品質。
而今新冠疫情當下,到了我們為國家奉獻的時候了。濟大年輕學子依然奔赴戰場,進行入黨宣言時堅定的目光就是我們對黨最莊嚴的。
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一件光榮的事情,但是光榮的背后我們要付出努力,要有忠貞不移的信念、犧牲自我的勇氣、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因為我們要去祖國需要的地方發光發亮!
學校共青團寒假十課心得 篇3
常言道:時代的進步是日趨提速的,提速的過程即為每個人成長的過程,這一過程中,青年力量獨居一席。看完《青春與祖國同在》后,我內心對這些青年黨員產生了由衷的欽佩。這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的履歷,還有他們在各自行業工作中的嚴謹性與創新性。新時代下奮斗青年,該如何尋找自己的目標;新時代下奮斗的青年,該如何保持自己的初心;新時代下奮斗的青年,該如何用實際行動實現理想。這些問題在團課中都有了的解答,團課中的青年黨員是當代青年的縮影,彰顯青年的力量。
青春是一次遠行,只要有了夢想,將勇往直前,便義無反顧。我們揮灑汗水,讓這古老的土地綻放青春之花。這次團課,我們可以聆聽到新時代下新青年的奮斗歷程,他們的心路歷程恰恰映射了時代的進步,讓我們體會了新時代、新青年、新精神。時代新意味著時代是一直在進步的,在新時代下我們需要去做一些有益于他人,有益于時代的事情;青年新是指青年是改變時代、推動時代發展的重要力量。新青年所能展現出的力量是龐大的。
青年見證了祖國的經濟騰飛,在時代發展的橫流中不斷創新。學習此次團課,我們心中必定會有所感觸,明白時代給予我們的責任與使命,以青年黨員為進步標桿,不斷積極進取。
以你我少年之軀,筑國之美好未來!
學校共青團寒假十課心得 篇4
青春,是買來桂花同載酒的良辰,亦是草長鶯飛的人間二月。青春呀,是人生難得的好時節。正青春年少,有人于錦屏中窺得韶光,醉他一場,也有人一腔真心,甘挑重擔,為國為家。
在《青春與祖國同在》中,我看到,從五四運動到新中國成立,再到中國發展至今,一代一代青年人不懈奮斗,將青春付與國家,他們放棄了詩酒年華,轉一腔熱血,沃我中華。
1919年,時逢戰亂,國土淪喪,屈辱如山。時年23歲的北京大學學生謝紹敏看到巴黎和會中國失敗的報道后,憤而舉旗,揭開了五四運動的序幕。數十萬愛國青年所爆發出的能量與勇氣,使中國社會各階層再也不能無視他們的存在,青年開始以一個整體登上政治舞臺并被大眾寄予了殷切的希望,社會對青年的贊美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于硎。沉睡的祖國,終于因這朝氣昂揚的召喚開始蘇醒,成為充滿希望的“少年中國”。
和平年代中同樣不乏英雄,數代人的青春從未和祖國遠離。在祖國需要的過去和未來,他們接續著百年前的夢。他們是大國重器背后的那一張張面孔,是災難發生時逆行沖入火場中的戰士,是不眠不休與死神爭奪生命的白衣天使……他們,也會是未來的你和我。
國家不可一日無青年,青年不可一日無覺醒,青春與國家同在,百年風華,歸來恰是少年時!
學校共青團寒假十課心得 篇5
站在新時代的浪尖上回望百年歷史,1919年五四運動的浪花依然盛放。1919年五四運動的爆發,是以中國學生為首的廣大人民群眾對封建主義、帝國主義的一次徹底反抗,在中國新民主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的歷史進程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青年是由什么構成的?沸騰的熱血、昂揚的斗志和花不光的力氣,青年是由這些構成的。一百年前的五四運動中,胸中愛國魂熊熊燃燒的學子在縝密商討后毅然決定罷課以表維護國家主權決心,最終中國沒有在屈辱的《巴黎和約》上簽字。可以說,是彼時的中國學生用拳拳報國心、眷眷愛國行守住了一方國土。五四運動孕育的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鮮明的民主、進步、科學精神,是追求真理,敢于解放的精神,激勵著廣大中國青年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
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程似海,來日方長。21世紀的中國青年比歷任何一個時代都要更加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燦爛愿景。而時代是流動的,靜影成壁不單單是浮光躍金,也有浪潮暗涌。山河今有恙,吾輩當自強,我們應當繼承前輩的毅力與傲氣,敬畏歷史、反抗不公,保護好中國。未來,是屬于新時代中國青年的。
學校共青團寒假十課心得 篇6
通過對“寒假十課”網上主題團課的學習,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xx大精神的學習,讓我明白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我了解到了國家對青少年的重視,從小時候的“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的興奮,到現在“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的責任,我們也在慢慢同國家響應著少年的成長。習近平主席說:“青年工作,抓住的是當下,傳承的是根脈。”的確,青少年承載的是一個國家的希望,我們應該共同去傳承中國古時讀書人的儒雅,武將的豪爽,這才是當代青年風采。然而國家也在不斷向廣大青少年提供展現自我的機會,為世人展示身為團員的我們的風度,并且團員是一個光榮的稱號,所以我們應將自己的一面展現出來,因為我們是優秀的接班人。讓我們一起在偉大的奮斗中實現自己的夢想吧!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要努力成為一個優秀的大學生,為新時代做出自己的貢獻。
學校共青團寒假十課心得 篇7
寒假期間理學院組織同學們學習了“寒假十課”系列團課,同學們認真學習收獲良多。作為團員的我們應與新世紀的中國一路同行、成長,和中國的新時代一起追夢、圓夢。我們要同心戮力,一起與時代前進。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這是梁啟超先生的話,這番話明確地告訴我們,要想實現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我們的中國夢,我們的青少年應責無旁貸。
1949年10月1號,當毛主席莊嚴地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集齊在樓下的群眾,他們歡呼著,新中國終于成立了,人民終于可以當家作主了。
是的,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真正地成為了主人。然而,剛剛成立的新中國還是百業待興,我們的新中國還是處于初期,這一時期我們經歷了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大躍進,三年自然災害…….這一時期我們建立政權,鞏固政權,不斷在摸索中前進,向著富強民主不斷前進,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績,我們在政治方面,港澳順利回歸,一雪百年恥辱。一帶一路,促進共同發展,經濟方面,南水北調,史無前例,三峽大壩,世界第一。科技方面,世界的望遠鏡。一樁樁事跡歷歷在目,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從心底油然而生,我多么想向全世界宣告:“我是中國人,我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我相信,未來我們的祖國一定會越來越繁榮昌盛,作為青少年的我們要努力學習文化知識,多多參加社會實踐,爭取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成為社會主義新中國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發拼搏。
少年強則國強,這不僅僅只是一個口號,我們更要付出實際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