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賓員的心得體會(精選3篇)
迎賓員的心得體會 篇1
夏哥哥如約而至,送來了我們朝思暮想的禮物――暑假。我曾幻想著,在這個如夢的假期中游西湖,賞荷花,一切,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這個暑假你要去飯店實習!”這聲音如晴天霹靂一般將我從夢中擊醒。我苦苦哀求道:媽媽,我已經學習了半年了,累死了,就不能讓我歇會?無論我怎樣哀求,既不吃軟又不吃硬的媽媽只說了犀利尖刻的三個字:必須去!
赤紅的太陽炙烤著這神州大地,不情愿的我跟隨媽媽來到了飯店。第一天,在五點吃完晚飯后,媽媽教我使用點菜寶。“先按這個鍵,打開點菜寶。然后登錄服務器,就可以點菜了。點菜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按字母,一種是按數字,你試試吧!”這似乎很簡單,但我摸索了半個小時,還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又過了半個小時,客人們陸陸續續而至。人越來越多,員工們就像熱鍋上的螞蟻,已經揭不開鍋了。媽媽就讓我拿著點菜寶去點菜。“請問:您要點什么?”我詢問道。“我要四大份糊涂面,一份牛肚……”他說的這么快,我根本就沒有聽清啊!我又詢問了一遍,卻還是不清楚。我不敢再問,唯恐客人不耐煩了。我紅著臉低著頭按著點菜寶,一分鐘,兩分鐘,三分鐘……一位客人再也按捺不住了,大聲呵斥道:“這么長時間了,到底我們還吃不吃了!”聽到這刺耳的話后,我跑到媽媽面前,一把抱住了媽媽,眼淚潸然而下。
這一剎那,我開始意識到自己是多么的脆弱。
母親用溫暖的懷抱撫平了我內心的傷痛后,就讓我端盤子,打掃衛生。端盤子多簡單那,我對這件事不屑一顧。端盤子時,我開始恐懼,害怕手中的菜一不小心就摔碎了,手不停的在顫抖。“嚓”一聲“巨”響后,滿地都是“鮮花野草”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如意,真是害怕什么來什么呀!
這一剎那,我開始意識到自己是多么的懦弱。
收拾完盤子后,到了大約九點,夜已深了。筋疲力盡的我哭訴道:“媽媽,客人們大都離去了,我閑著沒事干,無聊死了,我想回家。”媽媽思索了片刻,回答道:“那你就回去吧。”我欣喜若狂,不到十分鐘就跑回了家。到家后,我倒床酣睡。在夜里,我隱約聽到開門聲,我瞇著眼摸著打開了燈,一看表,已經一點了。細聽后,發現是我媽媽回來了。我心如刀絞,恨自己不能與媽媽相伴。
這一剎那,我開始意識到自己是多么的軟弱。
我想,我想……
第二天,同樣在五點吃完飯后,我同樣拿著點菜寶,同樣端著盤子,但不同的是我得到了老板的贊譽,與母親一起度過了這美好的時光。
暑假,你讓我學會了堅強;暑假,你讓我學會了勇敢;暑假,你讓我學會了成熟……
我想,我想,我想長大;我想,我想,我想成熟!
迎賓員的心得體會 篇2
通過近一個星期的培訓學習,本人切實的感覺到了自身的提高,在此感謝局組織部安排的此次學習活動、培訓處周到的安排、每一位授課老師精彩的授課、班主任老師的辛勤付出。對于我個人,我認為這次培訓班舉辦得非常有意義,非常有必要,因為它不僅讓我充實了更多的理論知識,更讓我開闊了視野,解放了思想,打動了內心。無論是從聽課到交談,還是從所聽所聞,每時每刻、每一堂課,都讓我有所感動和收獲,許多不可言語表達的收獲。加之與來自不同單位、不同工作崗位的同學們聚集一堂,相互交流借鑒工作經驗、思路方法,較全面的提高了自己的理論水平和工作能力。以下是這些天的幾點體會:
一、通過培訓,使我進一步增強了對學習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認識
培訓是一種學習的方式,是提高管理者素質的最有效手段。21世紀是知識經濟社會,是電子化、網絡化、數字化社會,其知識更新、知識折舊日益加快。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人,要適應和跟上現代社會的發展,唯一的辦法就是與時俱進,不斷學習,不斷進步。通過培訓班的學習,使我進一步認識到了學習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認識要面對不斷更新的工作要求要靠學習,要靠培訓,要接受新思維、新舉措。要通過學習培訓,不斷創新思維,以創新的思維應對競爭挑戰。我真正認識到加強培訓與學習,是我們進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的需要。加強培訓與學習,則是提高自身工作能力最直接的手段之一,也是我們提高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只有通過加強學習,才能了解和掌握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只有這樣,才能不負組織重望,完成組織交給的工作任務。
二、通過學習培訓,使我清楚地體會到要不斷加強素質、能力的培養和鍛煉
一是要不斷強化全局意識和責任意識。“全局意識”,是指要站在全局的立場考慮問題,表現在政治上是一種高度的覺悟,表現在思想上是一種崇高的境界,表現在工作上是一種良好的姿態。要求我們用正確的思路來思考解決當前存在的問題,就是要求我們要有超前的思維,要有悟性,有創新精神,而不是僅僅做好自己負責的那一方面的工作了事,要始終保持開拓進取的銳氣;要牢記“全局意識”,自覺適應目前形勢發展需要,認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不斷增強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提高自身能力素質和調整好精神狀態,為油田發展獻計獻策,貢獻力量。要樹立群眾利益第一位,局部服從整體,小局服從大局的原則,始終保持健康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增強勇于攻克難關的進取意識,敢于負責,勇挑重擔。
二是要加強溝通與協調,熟練工作方法。要學會溝通與協調,要善于與領導、職工、相關服務單位進行溝通,要學會尊重別人,不利于團結的話不說,不利于團結的事不做,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要經常反思工作、學習和生活,把反思當成一種文化,通過反思,及時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
三是通過這次培訓,學到了領導藝術,優化了工作方法,明確了作為單位的中層,如何才能更好地傳達領導的工作意圖,如何才能更好地反映員工的建議和意見。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將學到的方法與工作實踐進行有機的結合,進一步提高自身素質和業務水平。
四是要敢于吃虧、吃苦、吃氣,弘揚奉獻精神。“三吃”是一種高尚的自我犧牲精神、奉獻精神,是社會的主流風氣。就是要為人處世要心胸開闊,寬以待人。要多體諒他人,遇事多為別人著想,即使別人犯了錯誤,或冒犯了自己,也不要斤斤計較,以免因小失大,傷害相互之間的感情。要樹立奉獻精神,樹立“吃苦、吃虧、吃氣”的思想。吃別人吃不了的苦,做別人做不了的事,忍別人忍不了的事,嚴格要求自己。
五是要廉潔自律,加強思想道德修養。要認真學習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正確的權利觀、地位觀、利益觀。廉潔勤政,嚴格自律,自覺接受監督。認真貫徹執行上級關于廉潔自律的各項制度和規定,不斷提高拒腐防變的能力,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實實做事。要用自己高尚的品德和人格力量去感召人、凝聚人,始終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在職工中樹立廉潔從政、勤政為民的良好形象。
六是對權力觀也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在工作中,我們將始終按照“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要求,一切都以為老百姓謀福利為出發點和歸宿。真正做到慎獨、慎欲、慎權、慎微。慎獨就是要求在個人隱處、獨處、無人監督、無人知曉的情況下,仍然能夠堅持自己的政治道德信念,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慎欲就是要求控制好個人的各種欲望,不貪婪,淡泊名利,甘于奉獻。慎權就是要求正確對待自己手中的權力,不以權謀私,不假公濟私,不損公肥私,既要管好自己,也要管好家屬,自覺接受黨組織、社會和群眾的監督。慎微就是要求在細微之處表現出應有的品德和風格,從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要嚴格要求自己,要求他人不說的自己堅決不說,要求他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要求他人干的自己帶頭干。總之,通過幾天的學習,我收獲頗多,感觸頗深,在獲得知識的同時,也認識到了自己在理論素質、工作水平、領導能力、思想觀念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今后,我要把握住各種學習的機會,本著做一名小學生的態度,向書本學、向實踐學,向身邊的同志學,通過多種途徑、采取多種方法豐富自己的知識,努力鍛造自己,提高自己,使自己成為無愧于黨,無愧于人們的合格的干部。
迎賓員的心得體會 篇3
薄霧在夢境中散開,一切都變得清晰可辨。耳邊傳來古老的鐘磬之音,輝煌的大明王朝展現在我的眼前。城外,烽火連天,狼煙四起;城內,寧靜安詳,靜謐幽深。深宮大院盡處,只傳來一串沉重的腳步聲。他——崇禎——明朝最后一個皇帝,縱是一國之君,然而走近他,卻不難體會到威信背后,那份悠然與不盡。
崇禎的一生充滿了崎嶇坎坷,他的繼位,更是在一種巧合誕生——先兄朱由校無一子嗣,萬般無奈與倉促之下,年僅15歲的他只好以“兄終弟及”的方式繼承了皇位。他的繼位對當時的人們來說,本應是大明王朝的希望——崇禎在位十七年,日理萬機,財色酒氣全無。他就像一臺高速運轉的機器,馬不停蹄地工作著。然而,歷史卻和他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乃至于整個國家都走向滅亡。先兄的昏庸執政,使崇禎面對的是一個爛得不能再爛的爛攤子。此時的他,內心該是多么矛盾啊!大勢已去,他卻能讓國家堅持了十七年之久,已實則不易,不得不令人佩服。面對勇敢與膽怯的抉擇,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勇敢,并為國家的長久付出了心血,雖死,則無憾矣!面對這樣一位皇帝,又怎能不令我折服呢?然而崇禎皇帝顯赫的權力背后,卻有著一個悲慘的童年。奸臣的滿口胡言,使他受盡排擠、壓迫和虐待,也使他養成了堅毅的性格和善良的秉性。十五年的沉默,終于在登基的那一刻沖破。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鏟除了奸臣,使朝代煥然一新。國家統一的夢想似乎指日可待,但卻被他自己毀于一旦,實在令人同情。殺死袁崇煥是他一生最大的污點,以至國家再也沒能力與清兵抗衡。如果歷史可以倒流,我真想替他收回處決袁崇煥的指令。然而,歷史不會倒流,我也只能在心里做著這個美夢罷了。當“李闖王”進京的那一刻,崇禎視死如歸。他平靜地遣走身邊的宮女、太監,然后和自己最忠心的奴仆在一棵古樹上自縊而死。他走了,背負著“亡國之君”的千古罵名,帶著一身未了的心愿魂歸煤山。為坎坷的人生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他終于可以美美地睡上一覺了。
走近崇禎,體會一代君王背后的難隱之情;走近崇禎,感受災難來臨之際的那份坦然與從容;走近崇禎,學會勇敢地承擔屬于自已的那一份責任。帶著對崇禎皇帝的敬仰,同情與惋惜默默地陷入沉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