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愛生命拒絕毒品心得體會_拒絕毒品個人感悟與總結(精選3篇)
珍愛生命拒絕毒品心得體會_拒絕毒品個人感悟與總結 篇1
今天,學校組織觀看了禁毒教育片《毒品的危害》。經觀看,我知道了毒品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精神藥物,它包括:搖頭丸,安納加,咖啡因,冰毒,海洛因等;第二類是麻醉藥物,它包括:美沙酮,杜冷丁,可卡因,嗎啡等。
據我所知,世界每年大約有250萬人被毒品害死,這些人是怎么樣上癮的呢? 這共有三大特點:第一是引起人們的好奇心;第二就是以為毒品能治病;第三是被朋友的誘惑才吸上毒的。吸毒的人為了得到毒品,不惜傾家蕩產,為了毒品,不惜賣妻賣兒;所有的一切罪都歸于毒品。毒品是一種誘惑,多少人抱著僥幸的心里碰上了它,最終走上了絕路;毒品是一種危害,多少人因為它而家庭破裂。
影片中還講了3位年輕人,他們是因為好奇心才吸上毒。但是他們為了籌集毒資,既然沖進別人家里持刀亂砍,致多人受傷,然后又將現場財務洗劫一空。這時他們才十七歲啊,這十七歲是生命中最美好的花季,但卻因為吸毒走向了犯罪之路,浪費了自己青春,辜負了父母的期望。看著這些我的眼里充滿了淚水。我不禁問:是誰毀了他們?是毒品,那些可惡的毒品導致了一場場悲劇的發生。
當我看完影片時,那泣血的哭訴,滴血的眼睛,那一封封懺悔書,
仍浮現在我的眼前。毒魔是可怕的,但是只要人們珍愛生命,遠離毒品,病魔就會變成一位“俘虜”倒在我們的腳下。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世界會變成一片有光明和輝煌。
珍愛生命拒絕毒品心得體會_拒絕毒品個人感悟與總結 篇2
“毒品”,離我們非常的遙遠,但對這個詞,我們卻無比的熟悉。我們懂事以來,就常聽父母老師說:毒品之毒猛于虎。而他們,也無時無刻地教育我們要“珍愛生命,拒絕毒品”,不斷地喚起我們對毒品的認識,自覺抵制毒品。
現在,社會上仍有不少的吸毒者,他們被毒品弄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有的甚至葬送了生命。許多青少年朋友有許多也已身陷其潭而不能自拔。在他們當中,或許因交友不慎而誤入其途,或許出于莫名其妙的好奇,或許抵擋不住刺激的誘惑……種種的原因使他們染上了毒品,使他們失去了朋友、親人對他們的信任,從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吸毒者們在毒癮發作時,有如萬箭穿心,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此時,他們已喪失了理智,走上的無疑是不歸之路。在他們眼中,他們的生存唯一的希望是設法獲取毒品,他們已經人性泯滅,甚至會有人為獲取毒資品鋌而走險,危害社會。總之,吸毒使他們喪失了理智,喪失了自我,喪失了自己人生的目標!
作為21世紀的青少年,我們應該拒絕毒品,因此,我們應該提高警惕,不要吸煙,不能因為好奇、尋求刺激、貪圖享受而吸毒。毒乃萬惡之源,吸毒乃萬死之兆。起來吧,醒悟吧!親愛的朋友們
前幾年,有一個19歲的男孩,他本來很愛讀書,有著花一樣的年華,高中畢業參加高考沒考上大學。看著別的同學步入大學的校門,自己卻名落孫山,內心接受不了,整天消沉,不能自拔。不久,他遇上了一個初中的同學,兩人聊天時,那個同學給了他一顆搖頭丸,他抵不住誘惑嘗試了。結果慢慢染上了毒癮,成了一名名副其實的“癮君子”。為了籌毒資,他整天向父母要錢,父母有不從,他舉刀威脅,“榨干”了父母日積月累的血汗錢,又千方百計去偷取,這是何等的不肖啊?
事實證明:毒品是害人害己,危害社會,危害國家,一天不鏟除毒品,社會就一天不得安寧,國家就一天不得繁榮,久而久之,祖國的大好河山將被葬送。
1840年鴉片戰爭的爆發,使帝國主義者打開了中國已封閉已久的大門,他們在欺壓人們,掠奪大地的同時,還帶來了鴉片。鴉片的出現,使我國將近200萬人民染上了毒癮。此外,還被外國人稱之為“東亞病夫”。為了令中國強大起來,在1839年6月3日,林則徐在虎門公開銷毀鴉片。
時代在發展,人類在進步,如今的中國已在不是昔日那任人宰割的時代了,中國人已不再是“東亞病夫”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不斷強大,使我們祖國在世界的地位越來越高,為了祖國更加繁榮昌盛,為了人民安居樂業,為了使我們年青一代更為健康地成長,希望全世界的人民團結一致,共同努力,堅決徹底鏟除毒品,決不讓毒品玷污我們每一個人的身心健康。
毒海無涯,回頭有岸!垂死的螞蟻,只要一息尚存,都會堅持不懈地和命運做斗爭,迷途的人們,相信你們也能步如正道,只要你們和毒品戰爭到底,生命一定會更加美好光明。讓我們永遠記住:珍愛生命,遠離毒品!
珍愛生命拒絕毒品心得體會_拒絕毒品個人感悟與總結 篇3
每一天人們在翻看報紙、雜志的同時,不知是否留意到每個月中都有幾起自殺性的新聞呢?是一些什么原因而使這些輕生的人不再留戀這個美好的世界呢?是工作壓力大?是在生活上遇到困難?還是在感情方面遭到挫折?……
帶著這些疑問,對于“生命”這個平常但又十分嚴肅的話題,我想談一下個人的一個小小的看法:我不知道別人為什么活著,我活著的目的很簡單:不辜負生命。在我們每天忙于工作、學習的同時,都沒有時間去想一年是多么短暫,星期天不算多,逢年過節更少,在時間冷冷地計量著那逝去的分分秒秒,每響一聲,生命就縮短一秒,那么又有誰能知道自己究竟能有多少個一年?回顧過去,我們又是怎樣度過這短短的一天呢?有些人痛苦地活著,有些人快樂地活著,正如古代詩人所說:“每個人都是自身的設計師”。同樣的生命,不同的活法,命運在于選擇正確的人生,只要熱愛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中。
我特別喜歡散文家秦牧在他的作品《回眸人生》所寫的一段話:“活著的時候,活得充實,生無所息。死亡的時候死得安詳,視死如歸。我贊美這樣的人生風度,也希望努力做到這樣”。
那么,屬于自己的生命還有多少呢?就請人們珍惜生命、珍惜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份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