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守則的心得體會(精選3篇)
員工守則的心得體會 篇1
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無處不在。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各行各業均有自己的一套行業準則。鐵路作為國家社會經濟的大動脈,我認為《員工守則》的存在無疑為鐵路企業健康、穩定和可持續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首先,踐行《員工守則》,是確保職工個人安全的需要。員工守則中“遵章守紀,按標作業”就是對我們職工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護。嚴格遵守紀律,按章作業,是對自身安全的負責,是對單位企業的負責,更是對家庭的負責。
其次,踐行《員工守則》,是鐵路企業持續發展,不斷創新的的需要。當今社會,隨著鐵路運輸、陸運、海運、空運行業的不斷發展進步,彼此間的競爭也愈發激烈。只有認真遵行員工守則,以身作則,鐵路才能在市場化競爭中乘風破浪,駛向成功。
最后,踐行《員工守則》,是社會對鐵路的呼喚與要求。隨著QQ、微信、微博等即時通訊工具的發展,信息的傳播也更加迅速。社會的關注,時刻提醒、督促著我們只有將壓力變為動力,自覺遵行員工守則,以高標準、嚴要求來約束自己,以更加安全、優質的服務來迎接社會的監督與檢驗,才能夠在社會中樹立起鐵路的形象。
員工守則的心得體會 篇2
為了規范員工行為,集團公司編制了《員工守則》,重遵5標項目經理田勇組織全體員工參加培訓學習,了解集團公司過去、現在、未來的發展,提高員工的職業素養。通過學習,使我明白“無規矩不成方圓”雖是一句人人皆知的俗語,卻很好地說明了制度的重要性。軍隊的戰斗力來自于鐵的紀律,公司的戰斗力和生命力來源于各級人員良好的精神面貌、崇高的職業道德和嚴格的規章制度。缺乏明確的規章制度、流程,工作中就非常容易產生混亂,如果有令不行、有章不循,按個人意愿行事造成的無序浪費,更是非常糟糕的事。只有按規則辦事,才能明理樹信。
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對工作上的一些感悟,作為試驗檢測人員,在工作當中,應當遵守員工手冊,以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潘勝烈的重要講話,提出品質提升,安全先行的會議精神。積極服從領導安排,思想上要求進步,認真做好本職工作,任勞任怨,認真學習相關試驗知識,不斷充實和完善自己。公司員工手冊上,也對員工考核和晉升的機會,所以這也是我們努力的動力,在新的環境中,是一個新起點,新目標、新挑戰,就應該有新的起色,我會以優秀員工的條件嚴格要求自己,勤思敏學,知行合一,為公司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員工守則的心得體會 篇3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是在陳總的車上,出門辦事,等待的過程中百無聊賴,就隨手拿起了這本書。
德勝的名字,我以前是沒有聽說過的,對德勝的了解始于此書。就是這么一家低調的企業,沒有做過廣告也沒有進行過任何公關的企業,在大多數人都還沒有搞明白的時候,做到了行業第一。它靠得是什么?靠得就是把這么一句話發揮到極致:“我實在沒有什么大的本事,只有認真做事的精神!”因為這句話充分體現了德勝的企業文化和價值觀:“誠實、勤奮、有愛心、不走捷徑”。要知道這是一個物欲橫流、信仰缺失、價值觀扭曲的時代,在這么一個環境下,能提出并堅持這么質樸的價值觀,需要巨大的勇氣和決心,而要在整個公司內把這些落到實處,其難度更加可想而知。德勝卻做到了,它用事實向世人證明已經被很多人視為“愚蠢”的那些觀念,蘊藏著多么巨大的價值。
在剛翻開本書,閱讀前半部分的規章制度時,我略感不適,感覺其中有些條款似乎過于嚴苛,不近人情:譬如有些規則對于員工的'個人衛生,睡眠休息,休閑娛樂甚至是員工之間的業余接觸次數都有限制?煽吹胶髞砦覅s逐步釋然了,因為德勝的這些要求,都是旨在幫助員工成為一個“君子”,這些規定都是“君子”所需要做到的東西,實際上如果我們嚴格拿古人對君子的要求來衡量,它還不算很嚴厲,還可以補充很多東西進來。另一方面,這些看似嚴苛的要求其實態度鮮明而果決地傳遞出來了公司的價值觀念,讓人很容易記住,比那些冗長而缺乏特點的制度要有效得多。
企業文化篇中,聶總監所講的心態問題,我十分的認同。正如封面上所寫:
“一個不遵守制度的人是一個不可靠的人;一個不遵循制度的民族是一個不可靠的民族!”雖然,客觀決定主觀,但是,主觀能動性能夠反作用于客觀。所以,一個好的心態,能夠讓員工發揮最大的效率。
這種心態體現在平時的習慣養成上。習慣就要從日常的行為做起,包括行為規范,包括思維模式。所以聶圣哲總監不厭其煩的強調一些日,嵥榈募o律,不斷嚴格規范員工行為,不端刺激員工神經?梢哉f,這種刺激是不近人情的,例如“集團在我的努力和你們的不努力下,擁有了3個億的固定資產”。這句話聽來很個人英雄主義,違背了歷史由人民群眾所創造的歷史觀,但是細想之下有其正確之處。聶總用這種話來激勵員工不斷奉獻,并且取得了成效。在企業中,只有把企業做大做成功才是硬道理。
無規矩不成方圓,一個熊市的隊伍必有鋼鐵般的紀律作保,才能立于不敗之地,用鐵的手腕執行制度,用愛去體恤,用包容接納別人。
總之,我想不管是企業的老板還是企業的管理者,德勝的管理都是他們夢寐以求的,特別心動希望也能做到的,而現實有時候就是這么矛盾。好在人們漸漸看到了希望,國家都在積極改革、調整了,人的意志和觀念會受大環境影響,企業更會隨之改變不是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