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旅游心得體會(精選3篇)
文明旅游心得體會 篇1
中國常常以禮儀之邦自居,但是一些中國人的行為,卻與之背道而馳。
一個中學生,在埃及旅游時刻下“到此一游”的記號,引發了國人對于“公共空間意識”的思考和討論。其實,就在我們身邊,也存在著很多不文明的行為。
很多人學習孫悟空,在游覽名勝古跡時刻下“到此一游”或者自己的名字,看似很瀟灑,卻是對文物建筑的損壞,在他們身上留下了丑陋的傷疤。另外,還有很多游客去風景區旅游時經常采摘花朵和樹枝,貪圖一時的好玩。就算是一個大花園,每個人摘一朵也會摘完,如果大家都不注意自己的行為,那么以后的人還有什么美景可以看呢?
除此之外,這些不文明的行為還會加重環衛工人的負擔。人們為了貪圖一時的方便隨手丟的垃圾,環衛工人卻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經歷去把它們清理干凈。一些殘留在景區沒有被清理的垃圾就會像一塊膏藥一樣留在風景區,破壞游客游玩的興致。
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馬上就要放假了,同學們一定會出去游山玩水。在欣賞美景的時候大家一定要注意保護環境,在學習大自然教給我們的新知識的同時也不能忘記我們應該遵守的“老規矩”。作為一名少先隊員,要時刻遵守公共規則。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則,排隊買票,愛護公物,保護文物,不亂丟垃圾,不隨地吐痰,在公共場所不大聲喧嘩。其次,還要有主人公意識,看到不文明的行為要學會勸阻。只有這樣從我做起,并且去影響周圍的人,我們整個國家才會越來越文明,無愧于禮儀之邦的美名。
文明旅游心得體會 篇2
碧綠的草地上,一個塑料瓶子隨風滾動,你是否會將它撿起扔進不遠的垃圾桶?清澈的小溪邊,一個易拉罐格外惹眼,你是將它踢進河里還是撿起來?在十一黃金周里,我在千島湖和炮臺山就遇到了這兩件事情,結果真的很讓人痛心,國人的素質應該在此也可見一斑了。
千島湖邊的游步道上,一個小女孩隨手將一個昆侖山礦泉水瓶扔進了草坪里。我撿了起來,跑到小女孩跟前:“小朋友,亂扔垃圾是不對的。”這時,她的父親——一個帶著墨鏡的中年男子——鄙視地看了我一眼,拉著小女孩的手迅速走掉了。很顯然,他想逃避這個問題。或者,在他的眼里“這不是我的家”——子不教,父之過,你說這個人猥瑣嗎?如果每個人都往草坪上扔一個飲料瓶,后果會總是可想而知的。
炮臺山的農家樂旁,潺潺的溪水掩映著連綿起伏的群山,多好的景致啊!突然,傳來一個瓶子落水的聲音——一個男孩子在踢易拉罐。我沒作聲,下水將易拉罐撈了上來。可沒多久,他又將易拉罐踢下了水去。我有些生氣:“大自然是我們自己的,你干嘛要破壞環境?”他也沒好氣的說:“你想挨揍嗎?”這種語氣,我恨不得一塊板磚敲死他!真是沒教養!
雖然中國文明旅游的風氣比前兩年好了很多,但是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政府應該加大宣傳力度,才能讓人們的行為更加文明,更有素養。真心希望以后再也看不到亂扔垃圾這些與文明背道而馳的事情!
文明旅游心得體會 篇3
從我記事起,我就喜歡了解中國許許多多的革命圣地,因為一個革命圣地就會有一個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其中給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們貴州省歷史名城遵義的紅軍山了。
我知道紅軍山既是著名的革命圣地,又是一個美麗的旅游景點,遵義的紅軍山又叫遵義紅軍烈士陵園,但是遵義的人都叫它紅軍山,因為陵園里安息著幾十位紅軍戰士,當你來到遵義,瞻仰了紅軍遵義會議舊址,路過楊柳街的紅軍總政治部駐地,再沿斜坡前行,你就可以看到一座郁郁蔥蔥的高山,那便是紅軍山。
去年暑假,我和母親到遵義探親,又一次去攀爬了紅軍山,懷著沉重的心情攀踏那一級一級筆陡的石階,到了半山才看見那巍峨雄偉的革命烈士紀念碑,---親筆題寫的剛勁有力的碑文大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仿佛又把我帶到了那艱苦的戰爭歲月里。紀念碑的前面有座石雕塑像,雕塑著一名紅軍叔叔,那飽經風霜的臉上充滿著堅毅和勇敢頑強,他好像望著遠方,相信革命一定會取得成功;來到紀念碑身后,又見一尊雕像,是一位軍醫關于媽媽作文,她的懷里摟著一位身子瘦弱、單薄的小男孩,軍醫關于媽媽作文正在精心喂養著這個孩子,,我想:她是多么希望懷中的孩子快快康復起來呀!據當地的一位老人告訴我們,這座紅軍山上約有六十位紅軍安葬在這里,我懷著崇敬的心情久久瞻仰了這座高大雄偉的烈士紀念碑,站在紅軍墳前,心里對這些已經犧牲的紅軍戰士油然而生敬意,回想那個戰爭年代,他們為了建設新中國浴血奮戰,用鮮血甚至是關于生命作文換來了我們的今天,才使我們今天能夠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能過上這樣關于幸福作文、安定的`生活,所以我們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活,爭做祖國建設的有用人才。
紅軍山的紅軍烈士們,你們安息吧!你們永遠活在我的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