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變心得體會十三篇
九一八事變心得體會 篇1
_年前,中華大地炮火連天、烽煙遍地,中國人民流離失所,受苦受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日本侵略者對中國人民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屠殺、迫害和摧殘,慘絕人寰的暴行幾乎遍及整個中國,中華民族陷入前所未有的民族災難。從“九一八事變”開始中國人民持續了_年的抗日戰爭。面對兇殘的侵略者和亡國滅種的民族危機,不甘屈辱的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各黨派、各民族、各階級、各階層、各團體,同仇敵愾,共赴國難,展開了一場波瀾壯闊、氣壯山河的偉大民族解放戰爭。經過多年的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終于迎來了抗日勝利也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大勝利。抗戰期間軍民傷亡3500余萬人,這不是一個冰冷的數字而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
然而,有些人會把這個放假的日子變成歡樂和休閑旅游的時機,這并非不可接受,無論如何,人們因為這個假日的名字知道這個休息的日子所為何來。在盧溝橋的講話中所提到的那樣“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如今,國泰民安、人民安居樂業,為了讓人民銘記歷史、深刻體會,全國人大會作出決定,以立法形式將中華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日確立為國家層面的紀念日,是要記住恥辱和災難,讓民眾真切感知“那種撕心裂肺的痛”。
當務之急是要樹立正確歷史觀。“以史為鏡,可以正衣冠”,歷史是前車之鑒,可勿蹈覆轍,經歷過的恥辱讓我們自省自強,更加清醒、更加警覺、更加堅韌。紀念日讓我們更好的銘記歷史,更深地鍥入國人的生活,融入民族的歷史文化基因。
九一八事變心得體會 篇2
1931年9月18日的深夜,東北軍的士兵們被一聲爆炸聲驚醒,日本關東軍轟炸了沈陽柳條湖附近的一段鐵路,并誣告為中國軍隊所為,以此為借口,轟炸了東北軍駐地北大營,占領了沈陽城,半年之后,東北三省全部淪陷。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是日本侵略中國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不能忘記的國恥。面對著侵略者的槍炮,我們的先烈們,進行了英勇的抗戰,這一戰,就是_年。每當到這個時候,曾經淪陷的沈陽城內汽笛長鳴,警鐘長響。_年艱苦卓絕的斗爭,中華民族付出了人類歷史上空前的代價,用3500萬鮮血和生命鑄就了一個大國的尊嚴,鋪就了民族復興之路。那是一場慘烈的、悲壯的戰爭,中國人,人不分老少,地不分南北,第一次進行全民族的反侵略戰爭。無數先烈以血肉之軀,抵抗兇暴異常的敵人。中華民族在這最危急的時刻,沉淀在民族文化深處的力量爆發出來了,這種力量就是對安寧、和平和正義的追求。
今天,我們紀念這段歷史,就是為了不要忘記那些曾經為民族犧牲的先烈。那些拋棄家庭、走上戰場的先烈,愿意用生命來換取民族的生存,這是我們不得不以崇敬的心情來紀念的。
今天,我們紀念這段歷史,也是為了不要忘記那些發動戰爭的惡魔,他們企圖用暴政來統治世界,妄想用別的民族的鮮血滿足自己的欲望。
今天,我們紀念這段歷史,就是要讓我們不要做胸無大志、庸庸碌碌混日子的學生。我們深深地明白:真正的愛國行動不是單純的恥辱記憶,也不是簡單的紀念儀式,更不是偏激的仇恨,而是居安思危,把我們濃濃的愛國熱情融入到建設國家、發展經濟、強盛民族的實際行動中去;因為只有經濟不斷發展、國力不斷增強,國家的安全與和平才能得以保障,才能夠避免“九一八”那樣的歷史重演,才能延續我們的民族血統。
九一八事變心得體會 篇3
9月1日,我想誰都忘記不了_年前的今天。1931年9月1日那天晚上,日本人的鐵蹄踏上了中國的大地,拉開了侵華戰爭的序幕,我想這段歷史也用不著回顧了,因為每年警報響起的時候,這段慘痛的歷史都歷歷在目。我想它對每個中國人都是一次教訓,也深深值得我們反思。忘記歷史就等背叛,這句話說的很對,也時常提醒著自己。忘記歷史就會使我們不珍惜老一輩給我們創造的幸福生活,也就會安現狀,不思進取。所以說我們不能忘記以前的一切,無論是國家的還是個人的,我想歷史就是一面鏡子,它會讓你把自己看得很清楚,也會使你在昨天、今天和明天不斷徘徊,迷失方向。所以就要求你以史為鑒,好好看清過去,展望美好的的未。
前幾天我看了《東京審判》,也頗有幾分感想。九一八事變是日本人侵略戰爭的開端,而東京審判卻是它們侵略戰爭的終結。那些戰爭狂人終得到了公正的審判,讓世界評定他們的罪刑,我想這再公正不過了,但狡猾的小日本到最后還死不承認他們的罪刑,使原本很正常的審判持續了整整一年。最終他們得到了應得的報應。我真不知道這些戰爭狂人怎么就這么喜歡戰爭,難道他們看到人們安居樂業就受不了嗎?非得拼個你死我活才罷休嗎?在最后審判東條英機時,這個殺人魔王覺得他所有的行為沒有一點錯誤。當審判人員問他,如果你再有機會發動一場類似的戰爭,你還會去做嗎?他毫不猶豫的說;會!當時在場的人都驚呆了。難道人的生命就那么不珍貴嗎?難道戰爭真的能讓一個民族會更加幸福嗎?東條英機就是這么想的,所以殺他一百次都不解恨。而最另人頭痛的是,后的日本政府卻把他的骨灰轉入了靖國神圣,還屢次參拜,真不知道他們是怎么想的。
難道他們還存在著侵略中國的野心嗎?不管怎樣,現在的中國已今非昔比,不比小日本差哪去。所以我希望承載著強國重任的我們,要更加努力,為祖國,也為自己。
九一八事變心得體會 篇4
1931年9月18日夜,沈陽北郊上空彎月高懸,疏星點點。突然,一聲巨響,南滿鐵路柳條湖一小段鐵軌被炸,打破了東北大地的寧靜``````日本侵略軍有預謀地制造了柳條湖事件,卻反誣中國軍隊破壞鐵路,并以此為借口,進攻中國東北軍駐地北大營,炮轟沈陽城。九一八事變爆發了。
九一八事變爆發時,駐守沈陽的東北軍要求抵抗日本侵略者,但是,蔣介石下令不抵抗。第二天清晨,日軍占領了沈陽城。隨后,日軍又陸續侵占了東北省。東北軍十幾萬人撤入關內。只有四個多月,東北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錦繡河山,全部淪于敵手。
全國人民反對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要求停止內戰,抵抗日軍的侵略。東北人民和未撤走的東北軍部隊,組織起抗日義勇軍,抵抗日軍的侵略。中國共產黨派楊靖宇等在東北組織游擊隊,開展抗日游擊戰爭。中國人民的局部抗戰開始了。
嫩江大橋之戰是一九八事變以來,中國東北守軍與日本第一次激烈的戰斗。在馬占山將軍率領下,中國守里“抱與城偕亡”的決心,與日偽軍血戰,多次擊退強敵,但付出重大犧牲。不久,黑龍江省會齊齊哈爾陷落。
東北淪陷以后,1932年,日本扶植早已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在長春建立偽滿洲國傀儡政權,企圖把東北從中國分裂出去。在日寇的鐵蹄下,東北三千萬同胞過著恥辱的忘國奴生活。
以上是我對九一八事變的了解,如果不是蔣介石,我們中國也不會死亡很大;如果不是蔣介石出兵功打共產黨,我國東北的同胞不會過著恥辱的亡國奴生活;如果不是蔣介石害怕自己被殺,就不會把東北軍十幾萬人撤入關內。如今的生活我們做為中學生應該努力學習,長大好報效祖國,成為一位有用的人才,這才能對得起以前的烈士犧牲換來的和平!
以上是我對九一八事變的感想。
九一八事變心得體會 篇5
透過歷史的塵封,我再次凝望您,我親愛的祖國母親。無人會忘記1931年9月18日,那一天您流淚了,您流血了。于是千千萬萬個中華兒女的心聲匯集出同一句話,“九一_,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1931年9月18日,日本駐中國東北地區的關東軍突然襲擊沈陽,以武力侵占東北。在戰斗中東北軍傷亡300余人。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日軍法西斯的擴張,國民黨不抵抗的政策,導致我們的國家處于水深火熱之中,此等中華國恥傷碎了祖國母親的心,但他更激起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愛國之情,那時那刻東北人在流血,整個中華兒女在流血,東北人是我們的同胞,中國人在,東北在,千千萬萬個有志之士喊出了統一的口號,“打倒日本帝國主義,還我東北山河”.
九一八過去了_年,它帶給了中國人民永恒的主題“民族團結”。20世紀30年代我們的國家還處于貧窮階段,民心渙散,外國軍國主義實力便會侵犯我們,九一八留給我們的教訓是我們國家要富強,我們民族要團結——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再談血淚史,紀念他是為了勿忘國恥,是為了不要忘記落后就挨打的歷史教訓,是為了堅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念,令人高興的是我們國家現在富強了,建國_年來,我們勵精圖治,奮發圖強,書寫了一個又一個奇跡,震驚了全世界,但我們依然要記得——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時至今日日本政府竟然羞愧于承認他們所犯下的罪行,試圖篡改歷史教科書,此種行徑可惡之極。歷史的災難無不以歷史的巨大進步來補償”。只有我們一起來揭露侵略者的罪惡、叩問冷漠者的良知、敲醒愚昧者的心靈。絕不允許無恥者別有用心地扭曲歷史,絕不允許屈辱的舊夢再現,絕不允許重蹈踐踏人權、褻瀆文明和破壞正義的覆轍。
我不是一個極端的民族主義者,但我認為國家的長治久安和發展永遠是第一位的。我只是想告訴大家,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請記住日本人對我們做的一切,振興我們的祖國,讓我們的祖國不再受任何的欺凌!
歷史興衰交替,唯有歷史帶給我們的教訓歷久彌新,只有不斷在教訓經驗中前進,我們才能不斷進取,不斷發展,不斷進步。歷史已經過去,21世紀的我們要時刻銘記那段屈辱史,以史為鏡。
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九一八事變心得體會 篇6
1931年9月18日,對中國甚至整個世界來說都是一個不眠之夜,日本關東軍授意鐵道守備軍惡意炸毀南滿鐵路,嫁禍給中國軍隊,并以此借口炮轟北大營,制造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同時也拉開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序幕。
歲月蹉跎,距離“九一八”事變已過去整整_年,但無論時間如何流逝,“九一八”事變都永遠留在我們血脈的最深處,靈魂的最深處,“勿忘國恥”能夠喚起我們中華兒女內心的民族尊嚴。
還記得兒時常唱起的那首《松花江上》么: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
脫離了我的家鄉,拋棄那無盡的寶藏,流浪!流浪!整日價在關內,流浪!
每當聽到這首高昂、悲憤的《松花江上》,曾經那段山河破碎的場景就涌現在我的腦海中。因為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日軍以不到800人的兵力,用了不到2小時,就攻占了有著近7000名國軍駐守的東北北大營,4個多月后,我們美麗富饒的東北地區全面陷落,3000萬同胞兄弟變成亡國之奴。
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發,面對3000萬同胞的屈辱,面對民族的尊嚴,中華兒女終于覺醒了,不愿成為亡國之奴,拿起武器英勇抵抗。在中國共產黨的倡導下,建立了抗日救國的統一戰線,整個東北地區乃至整個中國的土地都被染成
了紅色,各路抗日部隊匯聚一處、同心協力,最終才將日本帝國主義趕出了中國。
銘記歷史,以史為鑒,要記住我們如今的和平安穩的日子,都是革命先輩用血淚換回來的。我們要居安思危,時刻銘記先輩們的血淚,不斷告誡自己,要時刻
牢記自己是一名人民戰士,不斷錘煉自己,繼承革命先輩們頑強的戰斗意識和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努力建設我們的國家,唯有讓國家強大威懾四方,才不會讓悲劇重演,亦不會使曾經的屈辱重現,唯有如此才是對歷史最好銘記。
九一八事變心得體會 篇7
忘不了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關東軍鐵道守備隊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南滿鐵路路軌,栽贓嫁禍于中國軍隊,然后以此為借口,炮轟沈陽中國軍隊北大營,侵占沈陽,繼而占領整個東北。忘不了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借口夜間有日本士兵失蹤為由,向宛平縣城和盧溝橋發動進攻,駐守在盧溝橋北面的我國民黨軍某連官兵進行頑強抵抗,幾乎全部血灑沙場。忘不了1937年12月5日開始的南京大屠殺,在華中派遣軍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師團長谷壽夫指揮下,侵華日軍在南京及附近地區進行長達6周的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的大屠殺、奸淫、放火、搶劫等血腥暴行,殺害中國軍民超30萬人。曾經趾高氣揚踐踏中國的兇狠殘忍的侵略者,終于迎來了無條件投降的虛汗淋漓耷拉著罪惡腦袋的可恥情形!
忘不了正面戰場上英勇戰斗付出巨大犧牲的國民黨軍將士!忘不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開辟敵后抗日根據地,_越勇,_越強的八路軍新四軍隊伍!忘不了面對精良武器的敵人,我們多少將士在沙場以身殉國、血流成河的無數場景!忘不了我們付出幾千萬軍民生命的代價,最終我們取得了偉大的勝利,侵略者無條件投降,他們灰溜溜地離開了中國!忘不了如今的中國,政治軍事經濟各方面突飛猛進地發展和變化,躋身于世界第二強國之列!我不禁滿懷崇敬和自豪的心情大聲說:中國人民是偉大的,中國是不可戰勝的!受降紀念館的墻上有這樣一段話:歷史是映照現實的一面明鏡,歷史的教訓永遠不能忘記……我們回顧歷史,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告誡年輕人,記住昨天的歷史及經驗教訓,時刻警惕日本軍國主義死灰復燃,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珍惜和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
身為中國人,我們應銘記“九一八”勿忘國恥,努力奮斗為了中國更好的明天。
九一八事變心得體會 篇8
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在白山黑水之間,與窮兇極惡的日本侵略者展開長達_年的艱苦卓絕的斗爭,并取得了最后的勝利。在這生與死、血與火的磨礪中熔鑄成偉大的東北抗聯精神。
抗聯精神主要表現為堅定的信仰信念、高尚的愛國情操和偉大的犧牲精神。抗聯精神作為在戰爭中表現出來的精神風貌和思想品格,是人類獻身正義事業百折不撓的傳奇和典范,是中華民族威武不屈精神的彪炳彰顯,是偉大抗戰精神的具體體現,也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在我國發展新階段,回顧救亡圖存的悲壯歷史,緬懷民族先烈浴血奮戰的英雄業績,弘揚歷久彌新的抗聯精神,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抗聯精神要有堅定的信仰信念。在長期的斗爭中,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科學性、革命性是抗聯將士強大的精神支柱。東北抗聯隊伍中,有的共產黨員占20%—30%,多時達到40%—50%。這些用革命理論、科學信仰武裝起來的抗聯將士,成為抗聯隊伍的堅強核心。也正是憑借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東北抗聯成為一支打不垮、困不死的鋼鐵隊伍。
抗聯精神要有高尚的愛國情操。在愛國主義旗幟下,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東北抗日隊伍中不僅有工農群眾、青年學生,還有放棄劫掠生涯的綠林草莽、原東北軍愛國官兵、一些毀家紓難的有產者和棄官不做的上層社會人士。他們以鋼鐵般的意志和決心,為民族而戰,為祖國而戰,為尊嚴而戰。
抗聯精神要有不怕犧牲精神。為了抗擊侵略、救亡圖存,抗聯將士以超越人類極限的忍耐力克服了舉世罕見的困難。部隊因凍、餓、病而死的人數不亞于戰斗減員,有的抗聯部隊一切戰斗物資只能依靠戰斗繳獲,拿生命和鮮血換取,其處境之艱難、生活之艱苦、戰斗之殘酷難以用語言描述。即使如此,抗聯指戰員們也絲毫沒有退縮,盡可能打擊敵人、為后來人爭取勝利的舍身之戰,明知犧牲仍然前仆后繼、勇往直前的戰斗。
我國已經進入改革深水區和矛盾凸顯期。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廣大黨員干部必須弘揚抗聯將士的奉獻精神,以國家利益為重,以民族利益為重,以人民利益為重,堅決反對拜金主義、極端利己主義,積極倡導愛崗敬業奉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要認真學習抗聯將士的艱苦奮斗精神,將其作為一種品德來傳承、作為一種修養來堅持、作為一種生活準則來倡導,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
九一八事變心得體會 篇9
我們敬愛的領袖毛主席領導中國人民在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指引下,經過不屈不撓的斗爭,建立了新中國。我們在黨的陽光下,牢記毛主席的教導“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親切話語,幸福快樂地成長著,學習著。然而,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在老師的關心引導下,我們應當深切緬懷那些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拋頭顱,撒熱血的千千萬萬個仁人志士和戰斗英雄們,學習他們為了追求真理而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
今天,又是一年的九月十八日。86年前的今天,發生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當我了解了事情的真實情況后,感到無比的痛恨。因為它給我國東北三省的人民留下了無法抹去的傷痛,給全國人民帶來了無比的恥辱。1931年的今天,日本關東軍以“柳條湖事件”為借口,向我們美麗的東三省城市之一沈陽,發動進攻。由于蔣介石的絕對不抵抗政策,日本人竟以一萬人的軍隊攻下了有著29萬人駐守的長春、錦州、哈爾濱等城市。多么懸殊的力量對比!我真對蔣介石感到無比的憤恨!看了網上令人顫抖的圖片,我熱血沸騰!我了解到了日本人的狼子野心,他們有侵吞中國的野心,想把我們中國成為他們的殖民地。他們在中國的土地上犯下了滔天罪行,長白山上留下了被日本人焚燒的尸骨,黑太陽731部隊用中國人來做細菌殺人的試驗品,種種慘無人道的行跡,都暴露了日本人的無比殘暴。他們燒毀我家園,侮辱我們的民族,他們是一群不折不扣的禽獸。無能的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日本帝國主義無理發動七七事變,使東北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被肆意踐踏在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下。
然而,中國人民絕不是讓人任意宰割的羔羊,民族英雄張學良就是這樣一位熱血男兒,堅決反對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與蔣介石進行了徹底的斗爭。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就是我們民族英雄張爺爺反蔣抗日的壯舉,他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我們就應當學習張學良爺爺的這種為了人民的利益而奉獻自己一生的崇高品德。
重溫歷史,我們才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來之不易,如果我們不好好學習,怎么能對得起這些革命先輩呢?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了我們的國土,但永遠也侵略不了我們愛國的赤子之心。我們決不讓戰爭建立在我的快樂之上,更不會讓有害于和平的行為出現在生活中。我們必定會讓世界充滿和平的陽光,充滿無私的愛。總有一天,我會讓和平鴿飛遍全球,讓全球熱愛和平的人們攜手共在一片藍天下。
九一八事變心得體會 篇10
說起“九一八”,真的感慨很多。
記得第一次遇到“九一八”的時候,學校在第二節課下課集合全校學生,到操場去升了國旗。我是第一次遇到了舍去間操,而改成大型報告會的。學校請來了一位抗日英雄。也就從這時起,我知道了:什么是國恥家恨!懂得了國家需要富強,國防需要強大。而日本,也成了我心頭最難以割舍的最大侵略者和死敵!
參加工作后,我帶領學生來到了偽皇宮,在這里,我不僅看到了末代皇帝的無能和無奈,更看到了日本人的狼子野心。感受到了日本為什么要裹挾中國落魄的皇帝,夢想成為顛覆中國的急先鋒工具的迫切心情。
更記得外婆曾經對我說:日本最可惡,占領了中國的領土不說,對中國的婦女也不放過。外婆的姨媽就是被日本人逼死的。
今天正值九一八的日子,我要教育自己的子女:一定不忘這個中國人需要雪恥的日子,牢記振興中華,對我們中國人來說多么的重要和迫切!
九一八事變心得體會 篇11
1931年9月1日那天晚上,日本人的鐵蹄踏上了中國的大地,拉開了侵華戰爭的序幕,我想這段歷史也用不著回顧了,因為每年警報響起的時候,這段慘痛的歷史都歷歷在目。我想它對每個中國人都是一次教訓,也深深值得我們反思。忘記歷史就等背叛,這句話說的很對,也時常提醒著自己。忘記歷史就會使我們不珍惜老一輩給我們創造的幸福生活,也就會安現狀,不思進取。所以說我們不能忘記以前的一切,無論是國家的還是個人的,我想歷史就是一面鏡子,它會讓你把自己看得很清楚,也會使你在昨天、今天和明天不斷徘徊,迷失方向。所以就要求你以史為鑒,好好看清過去,展望美好的的未。
前幾天我看了《東京審判》,也頗有幾分感想。九一八事變是日本人侵略戰爭的開端,而東京審判卻是它們侵略戰爭的終結。那些戰爭狂人終得到了公正的審判,讓世界評定他們的罪刑,我想這再公正不過了,但狡猾的小日本到最后還死不承認他們的罪刑,使原本很正常的審判持續了整整一年。最終他們得到了應得的報應。我真不知道這些戰爭狂人怎么就這么喜歡戰爭,難道他們看到人們安居樂業就受不了嗎?非得拼個你死我活才罷休嗎?在最后審判東條英機時,這個殺人魔王覺得他所有的行為沒有一點錯誤。當審判人員問他,如果你再有機會發動一場類似的戰爭,你還會去做嗎?他毫不猶豫的說;會!當時在場的人都驚呆了。難道人的生命就那么不珍貴嗎?難道戰爭真的能讓一個民族會更加幸福嗎?東條英機就是這么想的,所以殺他一百次都不解恨。而最另人頭痛的是,后的日本政府卻把他的骨灰轉入了靖國神圣,還屢次參拜,真不知道他們是怎么想的。
難道他們還存在著侵略中國的野心嗎?不管怎樣,現在的中國已今非昔比,不比小日本差哪去。所以我希望承載著強國重任的我們,要更加努力,為祖國,也為自己。
九一八事變心得體會 篇12
1931年的9月18日,日本發動了蓄謀已久的侵華戰爭。這場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空前的災難和損失,也給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歷史血鑒。勿忘國恥,我們思考的應當更多、更深。
其一,勿忘國恥當思國運。撫今追昔,百感化作一念:當苦日子離去的時間越久遠,當富日子光臨的越急匆,我們心系國家、民族的命運,如何才能讓國恥一去不復返?歷史實踐告訴我們,國家與民族的興衰成敗,需要全國人民的人心支撐,而要把十三億人的力量凝集起來,惟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
其二,勿忘國恥當思發展。看昨天知國恥,看今天想國興,看明天盼國強。只有致力于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增強綜合國力,國家才能長治久安。為了不再做“弱肉”,不再被“強食”,我們必須勵精圖治、奮發圖強,以科學發展來大踏步地向前追趕。我們要清醒地看到,我國仍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面對現實,倍感發展之急迫,不思發展就如同當年的不抵抗,有發展才談得上民族尊嚴,才能在抓住機遇迎接挑戰中,使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國家真正巍峨挺立。
其三,勿忘國恥當思憂患。古往今來,我們的民族不乏“憂論”:憂國憂民、居安思危、先憂后樂、進亦憂退亦憂,等等。憂,具有很重要的道理:“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如今,我國人民先進意識大大增強,國家也正在欣欣向榮地強大起來。這是個大醒、大幸。然而,世界風云變幻,“落后就要挨打”還將是一個長久而嚴酷的現實。
史路迢迢,多有一鑒:“兢兢以強,迤迤乃亡”;“盛世不怠,奮發圖強”。惟有人人不怠,才有舉國不怠;惟有舉國不怠,我們民族才能長盛不衰,明天才會更加美好。
九一八事變心得體會 篇13
77年前,日本關東軍制造了駭人聽聞的九一八事變。77年后的今天,我們依然不能忘記這個具有重大意義的日子!
是啊,就因為九一八,多少人被迫離鄉!曾經的家鄉現在淪(lún)為日本侵略者的殖民地,這是多么令人痛心啊!
雖說現在中日兩國友好非常重要,甚至有所謂專家分析說未來中日兩國誰也離不開誰,沒有中日兩國的友好就沒有整個東亞地區的繁榮穩定。但我認為,兩國關系的友好并不代表著過去仇恨的永遠忘記!我們要將友好和仇恨分清,日本欠我們的是永遠都逃脫不了的!我相信我們也很愿意和日本友好。但是令人氣憤的是日本方面至今都不肯承認侵華的事實,甚至出現改歷史的行為!我想中日兩國友好必須建立在日本方面主動承認侵華并向中國人民道歉的基礎之上!
因此,我今天發表這篇文章目的在于喚醒更多人的愛國意識,讓我們永遠銘記77年前的那段歷史,勿忘國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