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科護士心得體會(精選3篇)
針灸科護士心得體會 篇1
工作結束后我的針灸科實習也宣告完畢了。向我經常給服務的幾位患者道個別,祝他們都盡快康復,他們也把實習順利的祝福送給我。
作為第一個實習的科室,還是有點舍不得啊!開始實習的時候真的有很多東西不懂,不過經過這幾周在針灸科實習還是慢慢的適應了實習的工作。
很慶幸自己在這個科實習,科里的老師也充分的信任我,讓我自己動手去給患者進行針灸治療,在這一方面真的要謝謝。6周的時間我可以自己-的去給偏癱的患者去做針灸治療,當然面癱我也可以。針灸技術提高的相當多了,對比我的老師們我還是差距很大的,但我想對于一個沒有臨床經驗的本科生做的如此理應很滿足,我也不會沾沾自喜,自己的水平還是不可恭維的,這一段的針灸實踐經驗對于我以后的就業大有裨益。
針灸科護士心得體會 篇2
在針灸科兩個月的實習生活結束了,這里是我實習的第一站。在這里我學習到了很多知識,很多-作的第一次也是在這里學習到的,很感謝針灸科所有老師的認真帶教,才讓我們學習到了更多的知識,也鍛煉了我們的實踐能力。
還記得剛去針灸科跟著老師時,什么都不懂,也不知道自己該干什么,就傻呆呆地站在那看看;后來慢慢地也就習慣了,能夠在一邊幫幫小忙,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如拔針、調中-塌漬,配-等,一周后,對環境也熟悉了,老師也會讓我們多做一些事,做到放手不放眼,雖然有時候會有點-苦,但是感覺還是不錯的。兩個月的實習,雖然不能說自己學會了什么,但還是有不少收獲的。
實習讓我們走上臨床,不僅僅是書本上的理論知識,還提高了我們的實踐動手能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這個科室,除了做一些常規護理外,我們還會給病人做一些治療,如中頻、低頻、氣壓等,做這些治療差不多都是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我們科室的病人差不多都是一些偏癱、中風、口僻、腰痹等,給他們輸液都會在里面加入血栓通、血塞通、骨瓜等,幫助他們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我們科室有兩個比較嚴重的病人,他們自己都不能動,每天我們都會給他們換氣切、口護、尿護、鼻飼、吸氧、吸痰等-作,做的每一個-作都提醒著我們必須得心細。對于其他一些沒有那么嚴重的病人,我們一般就給他們輸液、做霧化、還有的需要打胰島素。配-和抽液體的時候需要我們特別的細心,認真做好查對工作,不能出一點錯。還有輸液時,需要嚴格做好三查八對,雖然有時候病人會覺得我們很煩,老是問他們的名字,但是也沒有辦法,這是我們的工作,必須認真對待。
針灸科護士心得體會 篇3
針灸學是一門以中醫理論為指導,研究經絡、腧穴及刺灸方法,探討運用針灸防治疾病規律的學科。
經絡是體內運行氣血的通道,由經脈與絡脈相互聯系,彼此銜接而構成的體系成為經絡系統。其中經脈包括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及附屬于十二經脈的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十二皮部;絡脈包括十五絡脈和難以計數的浮絡、孫絡。手三陰經從胸走手,手三陽經從手走頭,足三陽經從頭走足,足三陰經從足走腹胸。
腧穴是人體臟腑之氣輸注于體表的特點部位。人體的腧穴既是疾病的反應點,又是針灸的施術部位。腧穴分為十四經穴、奇穴和阿是穴,主治特點有近治作用、遠治作用和特殊作用。
手太陰肺經起于中焦,屬肺,絡大腸,聯系胃及肺系,從肺系出,循行側胸部及上肢內前緣。主治咳、喘、咯血等肺系疾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病證。
手陽明大腸經循行于上肢外前緣,上肩,入缺盆,絡肺屬大腸。從缺盆上頸,止于鼻旁。主治頭面五官疾患、熱病、皮膚病、胃腸病、神志病,及循行部位病證。
足陽明胃經循行鼻唇部,過耳前;主干線從頸下胸,內入缺盆,屬胃絡脾;外行胸腹第二側線,下循下肢外前緣,止于第二趾外側。治之胃腸病、頭面五官病等。
足太陰脾經下循小腿內側中間,經膝股部內前緣,入腹屬脾絡胃,上膈,止于舌。分支一注心中,另一分布胸腹第三側線,止于大包穴。主治脾胃病、婦科病、前陰病及循行部位病證。
手少陰心經起于心中,聯系心系、肺、咽、目系,絡小腸,從肺淺出腋下,循行于上肢內后緣,入掌中,止于小指橈側端。主治心胸、神志病及循行部位病證。
手太陽小腸經循行于上肢外后緣,繞行肩胛,內線入缺盆,下行絡新,屬小腸。上線從缺盆至目外眥,,分支止于目內眥。主治頭面五官病、熱病、神志病,及循行被病證。
足太陽膀胱經循行頭頂絡腦,分支至耳上角;主干從頭項向下,循行于脊柱兩側,內屬膀胱、絡腎,下貫臀,止腘窩,枕部分支下行背腰部主干線外側,至腘窩部相合下行小腿后側,止于小趾外側端。主治頭面五官、項、背腰、下肢病證等。
足少陰腎經斜走足心,沿小腿、腘窩、大腿內后側上行,過脊柱,屬腎絡膀胱,分支上行腹胸正中線旁。主治婦科、前陰、腎臟病,及循行部位病證。
手厥陰心包經起于胸中,屬心包,絡三焦,外行支從胸中出側胸上部,循行于上肢內側中間,止于中指端。主治心、心包、胃、神志病,就循行部位病證。
手少陽三焦經循行于上肢外側中間,上肩,循耳部、面頰部,體腔支從缺盆進入,分布胸中,聯系心包、膻中、三焦等。主治頭、目、耳、面頰、咽喉、胸脅病和熱病等。
足少陽膽經胸脅,目、耳部;從缺盆發出內行支入胸中,過膈,聯系肝膽;外行支下行大腿外側止于第四趾外側,足背分支止于足大趾。主治肝膽病,冊頭、目、耳、咽喉、胸脅病,及循行部位病證。
足厥陰肝經經足背、內踝前,上行大腿內側,聯系陰部如體腔,聯系肝膽,上行與督脈交匯于顛頂。目系支脈注于肺中。主治少腹痛、泌尿生殖病證等。
督脈起于小腹內,下會陰部,上行于脊柱內側上達頂,下止于唇內齦交穴。主治神志病、熱病、腰、骶、背、頭項等部位及內臟病證。
任脈起于小腹內,下會陰部,在腹正中線上行,過面部,聯系于目。主治少腹、腹腰、胃脘、胸、頸、咽喉、頭面等部位疾病,及內臟疾病。
針刺治療要有嚴格的無菌觀念,包括針具。醫者手指、針刺部位及診室內的消毒。進針主要有單手進針和雙手進針,后者包括指切進針、夾持進針、舒張進針。行針手法有提插法、捻轉法,及輔助手法:循法、彈法、刮法、搖法、飛法、震顫法。毫針補瀉手法有單式補瀉法,包括捻轉補瀉、提插補瀉,及其他補瀉手法,以及復式補瀉手法:燒山火、透天涼。
灸法主要借助灸火的熱力給人體以溫熱的刺激,通過經絡腧穴的作用,以達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種方法。灸法分為艾灸和其他灸法。艾灸包括艾炷灸、艾條灸、溫針灸和溫灸器灸。其他還有燈火灸和天灸。施灸一般先上后下,先陽后陰,壯數先少后多,艾柱先小后大。特殊情況下,則可酌情而施。
拔罐法是以罐為工具,以燃火、抽氣法排除罐內空氣,造成負壓,使之吸附于腧穴,使局部皮膚充血、瘀血,以達到防治疾病額目的。拔罐方法有留罐法、走罐法、閃罐法、刺血拔罐法、留針拔罐法。
在本學期的整個學習過程中,針灸腧穴各論的學習占有很大的比例,需要掌握臨床常用穴位的定位與主治及操作方法,這是針灸學的基礎,需要下功夫花時間的。針灸學一門技術,更是一門學問,需要去學習去鉆研,而我只學習到了其皮毛,真正深奧的東西還未曾涉及。在今后的學習實踐中,我應該通過閱讀相關文獻和多實踐加深對針灸的理解,從而能在今后的臨床之中解決更多實際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