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課程的心得體會范文(精選3篇)
線上課程的心得體會范文 篇1
坐擁科技之力,不失勞動之心
勞動是什么?在《50000詞現代漢語詞典》中勞動是人類創造物質財富或精神財富的活動;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勞動是美德,勞動為人稱贊;在列夫托爾斯泰心中,勞動是生活,勞動是幸福……古今中外從古至今,勞動對于人類生活生產都至關重要。而作為一代青年的我們更應當肯勞動,愛勞動,敬勞動。
勞動形美
“深處種菱淺種稻,不深不淺種荷花“,層次明晰的菱、稻、荷,明亮整潔的房屋,干凈透明的玻璃窗……是勞動美給我的直觀感受。說到我國的傳統年俗,打掃衛生定不可少。春節前夕,想必家家戶戶都會有大掃除的活動,為的是除舊迎新,為的是有一個向陽生長,朝氣蓬勃的視覺體驗和心里感受。一次勞動教育實踐活動中,我和同學們也拿起了掃把、抹布和水桶清掃了我們學習的教室和通往教室的路。打掃完成后煥然一新的教室給了我“新鮮潔凈世間稀,隔塵勞是非”的感覺,優質的環境不僅更加衛生,讓學習都變得更加神圣了,簡直讓人驚覺勞動的造化之功。
勞動心美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在大機器,大生產的現代生活中,耕種、織布似乎顯得有些格格不入。誠然,社會不斷進步,科技強大的力量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自然的,我們便不用被勞動瑣事日日煩擾,但當短視頻博主李子柒插禾秧、耕田地、收稻谷、鋸竹木、扛糧袋、制家具、縫刺繡、織衣裳,掌大勺的田園生活短視頻收獲了全世界的注目和點贊時,我們也由心感嘆“勞動之美永不過時”,勞動過程所帶給我們的滿足是機器無法傳遞的,我們需要勞動。農活廚藝樣樣精通,重活累活絲毫不畏,這樣的李子柒,成為中國農民豐收節大使名副其實。許多網友也在其視頻彈幕中留言“想要娶回家”“太美了,太棒了”等來表示對她的喜愛、佩服。視頻中,我們經?梢钥吹嚼钭悠馀c其婆婆臉上幸福的微笑,可見勞動帶給她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滿足,更是精神上的富足。這便是勞動幸福的內涵!
勞動能美
一項調查顯示美國小學生平均每天勞動時間有1。2個小時,而中國孩子平均每天只勞動12分鐘!不得不說我們在勞動方面的缺失是十分嚴重的,這不僅是因為孩子的懶惰,還有家長對勞動之于孩子發展重要性的不肯定,顯然更多家長會希望孩子將時間投入到學習中去。然而由此造成的高智低能、巨嬰、啃老等問題近年來頻頻出現!八捏w不勤,五谷不分”,這似乎也顯示出勞動是作為一種能力而不僅是一種活動存在的了。長期不進行勞動學習,或許會喪失生活的能力?俗話說“要想抓住一個人的心,得先抓住她的胃”,“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可見勞動能力強的人是會閃閃發光的。
如今,我國對于傳統美德的弘揚正在一步步加強,。而作為“德智體美勞”一員的“勞”也受到了極大的關注。勞動教育的開展如火如荼,開設勞動教育課程、實行衛生包干方案、獎評文明寢室……是大學針對大學生實行勞動教育的常規辦法,如此種種,便將勞動帶到學生們的生活中了,這樣不僅讓學生自己動手勞動了,更讓大家從中慢慢感受勞動的快樂,體味勞動的魅力。
人生在勤,不勞何獲?在新的時代,踏上新的征程,讓我們借勞動之筆,繪祖國藍圖!
線上課程的心得體會范文 篇2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造成全國人民打響的疫情阻擊戰,讓我們無法正常開學上課。病毒無情,師生有情。我接到學校轉發旗教體局和市教育局“空中課堂”課程安排,要求小學語文名師工作室和學校每一位科任老師做好網課指導工作。我想一定要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受到“居家學習”聽課。在疫情當下,我便成為網絡授課主播,一個月的時間已過,回顧網絡授課的歷程,分享一下我的心得體會。
一、我當上了“主播”
1.充分準備
2月28日,接到學校通知,從3月2日開始,采取線上教學形式來進行教學。于是我與家長進行溝通,了解到本班學生都能用手機或電腦進行網上聽課,讓他們提前下載視頻工具,為開展線上教學做好充分準備。我認真鉆研教材,熟悉“釘釘軟件”的用法,有不懂的地方,馬上請教別的老師,為調試網絡效果和視頻效果,預先錄制了一節課,我把家人當學生,讓他們也裝上這個平臺,收集他們的意見和建議,還讓家人當老師,我自己當學生感受視頻的效果,真是“武裝到家了”。我一遍又一遍修改、重錄,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2.開好首播
3月2日上午9點,學生如約而至釘釘的直播室內。當我在視頻里打招呼時,孩子們非常興奮。他們一個個連麥出現在鏡頭前,述說著對老師的想念,別提我的心情有多高興了。和孩子們述說之后,馬上進入了學習第一課生字詞環節。我對照著課件,不僅講解,還利用投屏軟件親自書寫,不知不覺,在孩子們戀戀不舍中結束了我的首播。
3.微課+答疑
接下來的新課學習,我班采用了“微課學習,直播答疑”的學習方式,學生先看錄制的微課,明確本節課的學習重點和難點,對于學習中不明白的,再由我直播答疑。例如:有同學說《語文園地二》“日積月累”中的諺語不會運用到具體的句子中,我先自制課件,然后直播中細細地講解每句諺語的意思,再設計一組練習題讓學生完成。我欣喜地看到連平時學習不認真的x同學都理解了、會做了。
4.漸入佳境
一個月的主播經歷,我對網絡授課工作似乎駕輕就熟,每天開直播、制課件、錄微課、發通知、批作業、單獨連線輔導學生、開視頻會議,手機電腦同時上線,忙得很充實。直播過程中,我說:“能聽清楚的,能看到屏幕的,馬上回復“1”,讀完課文的回復“2”,孩子們能很快的回復,我也樂在其中。
我也深深體會到了主播的不容易,雖然面對屏幕看不到對面的人,但要用最好的聲音,搭配合適的表情和和諧得體的動作,讓孩子們收獲著網絡學習的快樂。
二、收獲與體會
1.孩子們的心意
我看到了學生親自做的賀卡和祝福語,寫得真切感人。
小許:老師,突如其來的一場病毒,拖延了我和您的見面時間,在這里我想說:“老師,我想您了。”
小劉:老師,您辛苦了,每天教我新的知識,而且又教我做人的道理,您就像花園的園丁,每天在滋潤著我,我要說:“您辛苦了,我愛您!”
小朱和小鄭都說自己比平時課堂上更愛回答問題了,陳佳欣、劉曉潔說很喜歡我錄制的微課。
2.家長的心里話
對于防疫期間,這種“居家上網課”的做法,絕大多數的家長給予了肯定。
小喬媽媽反饋說:“平時上班忙看不到孩子怎樣上課,基本上就是看到孩子的一個作業情況。而現在在家上直播,看到了孩子真實的學習情況。感謝學校,感謝老師,在這次疫情的當下,沒有耽誤孩子的學習,還讓我們家長有了這次體驗孩子學習的過程,更加了解我們自己的孩子。”
小張家長道:“沒直播之前,孩子懶散、玩游戲、不定時吃零食睡覺,直播學習后孩子變了,按時起床,比平時學習更認真!
小孫家長說:“希望隔幾天上一次直播課,長時間接觸電腦手機對視力有影晌,可以多布置一些作業。”
3.我的體會:
病毒無情,師生有情。我們無法面對面,但心連心。
一個月的直播課,有了一個新的收獲,那就是家長對老師更加體諒。現在日常授課、布置作業、點評作業都在群里一清二楚,絕大多數家長的參與度也很高,紛紛點贊,借機也提升了“家校共育”的意識。每次直播課結束后,家長都在群里為我點贊、加油,一句句“謝謝教師!”“老師辛苦了!”真的讓我非常感動。
“上網課”的利在于:學生可以自主安排學習時間,也可以對老師講得精彩之處重復觀看。每節課的課前三分鐘,是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個性的最好機會。隔著屏幕讓平時膽怯的孩子朗讀聲音變大了,也有感情了,這大大提高了學習的效果。自己錄的微課是名師課堂的有效學習診斷,更貼近學生實際,更了解自己的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生對于老師講述的語速、甚至課堂口頭語都是孩子們習慣的,所以接受效果更好。
當然,在“上網課”過程中也存在很多的問題:老師無法從學生的表情動作眼神等一些細節捕捉到他們的疑點,及時調整教法和進度,也難以做到對學習自覺性差的同學,進行全方位的監控他們。難免個別同學作業馬虎,敷衍應付,“任你千呼萬喚喚不來”。
三、關注健康“出點子”
1.同學們觀看完學習視頻后,要及時做眼保健操,家長要起到監督作用,保護好眼睛更重要。
2.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提高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
3.在這特殊的假期里,適當做一些運動,如:跳繩、做廣播體操……
網絡直播課中,雖讓我由教師變成了“主播”,但傳授知識的角色沒有變,認真授課的態度沒有變,愛學生的情感沒有變。作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無論身在何處,我愿意和孩子們一起加油!疫情過后,靜待春暖花開!
線上課程的心得體會范文 篇3
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的特殊時期,網上教學解決了學生無法開學的難題,在家也可以上課學習新的內容。在今年這個漫長的寒假尾聲,網課教學成為溝通師生雙方教與學的首選方式,達到停課不停學的目的。
x月x日第一次網上上課,都頗感親切而新鮮。短暫的交流之后,進入古詩的學習,熟悉的課堂感覺又回來了,在師生的一問一答中,在詩歌的一誦一讀中,也能夠碰撞出思維的火花,也能夠品味到詩歌的意韻。這種方式也便于師生家長交流溝通,積極倡導家長提出寶貴意見,交流學習上的困惑。互相鼓勵,便于完善網上學習。三分之二的同學可以在網課上積極交流互動,積極提出問題,積極回答問題,積極完成課堂作業,按時上傳到班級小管家。然后我再逐一批改作業,對出錯比較集中的知識點及時反饋到家長群里,提醒有關學生及時糾正。也有幾個同學上課保持沉默,不積極主動學習,不回答老師的提問,作業也不上傳,不能按時交。有待進一步督促提高。不知道個別同學在家聽不聽課,明白不明白課上所學的內容。不能照顧到每一個同學。這也是網上學習的一個弊端,不能覆蓋全體同學。
我們班現在網上上課正常有序,嚴格按照下發的課程表,提前認真備課,安排好每一節課的學習任務,上課前發到班級群,便于讓學生提前做好學習準備。上課大力鼓勵贊賞學生,提高學習積極性,對于家長的積極配合和督促也及時給與表揚肯定。讓他們有成就感。積極推進今后的學習,便于學生成績的提高。接下來的時間里我將再接再厲,履職盡責,積極做好疫情防控宣傳工作的同時克服一切困難,盡最大努力上好每一節網課。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