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小學校園管理心得體會范文(精選3篇)
參觀小學校園管理心得體會范文 篇1
20xx年4月17日,在劉校長帶領下我們一行20人專程趕赴安國市的育新小學考察學習,本次考察學習中我們聽取了該校校長成功經驗介紹。我切實感受到他們先進的辦學理念,嚴謹的學校管理,執著的研究精神以及能取得的豐碩的辦學成果,本次學習考察使我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幾點:
一、堅實的后盾支持使學校邁向了現代化
當我看到這所學校的現狀,規劃的面積和辦公設施都非常先進,滿足樂學校和學生的發展要求,我不敢估計每個教室和功能室里面的設施投入多少,但我清醒的想到對教育的投入是何等的龐大。
二、明確的辦學理念為學校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辦學理念是一所學校發展的方向標,是辦學特色的根本保證,當我看到學校的教學樓、校長室、辦公室、教室都可以感受到整潔,雅致、又不失個性,學校的每個走廊、每一面墻壁包括偉人雕塑、名人畫像、主題活動圖片、學生作品展、特色專欄都無不體現文化的氛圍。
三、打造優質團結的教師隊伍和以人為本的人本管理是學校發展的根本保證。
從校長的經驗介紹中可以體現他在教師管理中特別注重兩點:
1、團結向上的教師團隊,這所學校總共504名教職員工,當中30歲以下的占62.4%,從介紹中看出他們幾乎都是高學歷年輕隊伍為主的團隊。
2、精密細致的管理模式結合每逢佳節他對學生進行不同層次、不同主題、不同年級的潛能教育活動,寒暑假對教師們進行潛能教育方面的進修班,培訓班,從而提高教師自身的業務素質。
在這短短半天的參觀學習中,對我來說要學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我就像是“井底之蛙”,但我更堅信一句名言:有志者事竟成,在我不斷學習和努力下更新教育理念、不斷進取使我所教的學生行列中少一名學困生出現就是我們教育者的喜悅之情。
參觀小學校園管理心得體會范文 篇2
為了讓大班幼兒熟悉小學的環境,了解小學生的生活,幫助孩子們做好入學前的準備,積極的迎接小學的生活。6月16日上午,依寶依貝建明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參觀了建明小學,讓幼兒在活動中近距離地感受、體驗了小學生的學習生活。
在李老師有序的帶領下,小朋友們懷著好奇和期盼的心情參觀了小學的'“文化墻”,感受了濃濃的文化氛圍。走過了濃厚氛圍的文化大道,孩子們又來到了充滿運動熱情和體育精神的操場,認識了各種有趣的運動創造。
隨后,孩子們懷著好奇和憧憬參觀了小學探索無限的環境科學館、博大精深的圖書館、余音繞梁的合唱室和樂器室等,孩子們開闊了眼界,也對小學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
參觀小學校園管理心得體會范文 篇3
5月8日至10日z鋼城二小學習之行,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這次,我們走出校門觀課,收獲頗豐。總的來說,有以下幾點感悟:
1、回味旅途——樂無窮
我們小學教師“孩子王”的生活平淡如水,每天三點一線——“學校——家——菜市”,基本是我們每一位女教師的日常軌跡。這次能走出校門,換幾天環境,感受異校校園文化,體驗羈旅生活的樂趣,本就是賞心悅目之事。所以說,即便是陰雨連綿,即便是看不到名景點,心中也洋溢著輕松快樂。去途中,導游的風趣、劉校長、徐校長、紅花的歌聲、陳軍的脫口秀、彩鳳教的民歌、素芳的謎語,真是一路歡歌,一路美好的回憶。到達z之后,吃、住、逛街都沒話說,一個字,很爽!
2、條件優越——真羨慕
走進鋼城二小,開初感覺此校面積很小,一千多名學生,六十多位教職工,比起我校的規模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走進去,每面墻壁在說話,每一個活動室,每一個空間,每一處角落,都無不顯示出市級學校的辦學條件的優越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尤其是電腦室,一排排電腦整齊劃一地打開,顯示屏清晰,臺臺都能用,教師辦公室都配備了電腦,有書架、作業架,既方便又整潔。每個教室里都實現了班班通工程,真羨慕!
3、班額不大——真輕松
我們聽的是五年級的一節課,學生數只有56人,班額不大,教師工作壓力相對輕松,學生發展相對平衡。教室墻上醒目地張貼著表格——“六自”管理評價和表彰。原來該校早在“十一·五”期間,學校開始了“學生自主管理”的理論和實踐的探索,制定了《學生自主管理辦學特色的實施方案》,培養學生“六自”(自檢、自控、自治、自調、自主、自健)從量的積淀到質的飛躍,學校的“學生自主管理”特色明顯,也形成了班級特色文化。
4、常態課堂——真平實
我們第二組觀課的內容是五年級《語文樂園六》。這節課的教學內容是感受領頭雁、和平鴿、金鳳凰等“慣用語”的特點和表達效果,感受并列關系的復句所表達的意思,學習正確運用,積累名句,學習“老馬識途”這個成語故事。執教者張莉老師沒有精心雕琢,就像我們平時那樣一題一題地上練習題。學生先前都進行了預習,慣用語的含義都抄錄在了紙條上或者書本空白處,語言文字的運用,通過讀、議、聯系生活實際造句說話,都很平實。這是一節常態課。這位老師在課堂上出現了一個值得爭議的問題,就是“不是……而是……”這個關聯詞語,它究竟是表達什么關系呢?前面幾句里“一邊……一邊……”“一面……一面……””“既……又……”毋庸置疑是表達并列關系,可有學生說“不是……而是……”是轉折關系,那老師不假思索就板書上轉折關系,后來課要上完了才反應過來,解釋說是選擇關系。這也明顯是錯誤的。
“不是……而是……”不同于選擇關系的“不是……就是……”“不是……就是……”有“兩者必居其一”、“非此即彼”的意思,其結論是不確定的,兩種情況可供選擇。“不是……而是……”否定一個,肯定一個,其結論是確定的,不供我們選擇。
“不是……而是……”不同于遞進關系的“不但……而且……”
“不但……而且……”前后分句意義上有更深入、更進一層的關系,但它們在肯定否定上是一致的。正因為一致,才能比較其在意義上是否更深入、更進一層。“不是……而是……”這種復句,它前一句否定一種意思,后一句肯定另一種意思,肯定否定不一致。因此,就無法比較其在意義上是否進了一層。
學生為什么會有進一層的感覺呢?因為“不是……而是……”在客觀上起到了強調后一句的作用,所以往往給人以錯覺,好像后一句在意思上進了一層。
所以,張莉老師在公開課上出現了這樣的問題,有點為她感到遺憾。不過,有一點,我非常欣賞,這位老師非常注意學生讀書品質的培養。我翻閱了旁邊很多學生的書本,發現課本上圈劃批注的內容很多,有的是課前預習用鉛筆做上的記號,有的是課堂上的交流記下的筆記,一點感觸就是,不動筆墨不讀書,這是非常好的學習習慣。
學習結束我們返回學校,心中所思漸漸沉淀,我們的心又回歸于平凡的教育教學中,又開始兩腳著地的工作和生活。工作是平凡的,生活是淡定的,但是,我們的心,卻可以是幸福的。這就是外出學習帶給我們的收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