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苦難輝煌心得體會_苦難輝煌觀后感(精選3篇)
觀看苦難輝煌心得體會_苦難輝煌觀后感 篇1
近日,央視綜合頻道的大型記錄片《苦難輝煌》,對辛亥革命后的中國近代史進程進行了全景式揭示和深入剖析,讓我們了解了中國共產黨的革命先烈,為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所做出的巨大奉獻和犧牲。
自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中國的近代史,是一段苦難史。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封建主義這座大山,但帝國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這兩座大山,依舊壓在貧苦中國農民的肩上,中國依舊千瘡百孔,軍閥割據,日本侵華,民不聊生。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從此中華民族由東亞病夫變為了東方巨龍,沉淪到百年的中國走上了復興之路。
中國革命的勝利,來自中國共產黨人的堅定革命理想與信念。正是當年那些擁有堅定革命理想和信念的共產黨人,在經歷了敵人的圍追堵截、內部的爭論妥協、隊伍的彌合分裂、以及萬里長征的艱難跋涉之際后,以巨大的犧牲保存了革命的火種,帶領中華民族從苦難走向輝煌。
中國革命的勝利,來自中國共產黨人的必勝決心與堅強意志。面對南昌起義即將崩潰的部隊,朱德力挽狂瀾。他激勵部隊,只要保存實力,革命就有辦法;黑暗也是暫時的,共產主義必定勝利。在官兵都對革命前途悲觀失望、群眾情緒到谷底的時候,朱德指出了光明的革命前途,增加了群眾的革命信念,保住了南昌起義的革命火種。從此以后,星火燎原,這支南昌起義余部發展成為了所向披靡的人民解放軍。
中國革命的勝利,來自全體中國共產黨人的不屈不撓與百折不回。人最不可能避免的是失誤,而人最可貴的則是改正失誤。偉人從來不是不犯錯誤的人,而是犯了錯誤能夠及時糾正的人。土城失利,紅軍立即放棄北上改為西渡赤水。西渡赤水失利,紅軍立即改取川滇黔邊境;入川失利,紅軍立即北上陜北。長征的艱難,就在于紅軍在國民黨和地方軍閥的圍追堵截下,犯下了很多失誤,打了很多敗仗。但是,紅軍領袖是堅持真理、隨時準備修正錯誤的實事求是的人,他們腳踏實地、靈活變化著決策,一次次轉危為安。工農紅軍憑借著戰勝死亡的超強決心和尋求勝利的鋼鐵意志,練就了那個時代最頑強不屈與最光彩奪目的生命力。
通過觀看《苦難輝煌》歷史記錄片,使我再次深刻地體會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在國際國內形勢發生深刻變化的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只有始終不渝地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不動搖,更加自覺地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不動搖,堅持多黨合作制度的原則不動搖。對于不幸生活在各和平年代的我們,一定要立足本職,繼承和發揚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為國家的富強民族的振興貢獻力量。
觀看苦難輝煌心得體會_苦難輝煌觀后感 篇2
人,是不是走得遠了,就會忘了來時的路?人,是不是走得久了,就會忘了當初出發的方向?我們從哪里來?又要到何處去?當12集大型歷史文獻紀錄片《苦難輝煌》呈現在我眼前的時候,我不得不叩問:為什么當年身處黑暗中的中國人民選擇了共產黨?為什么占盡天時地利的國民黨最終被人民所拋棄?在一些所謂“飽學之士”盲目崇拜西方價值觀的時候,可以說紀錄片《苦難輝煌》的播放正當其時。該片通過豐富的史料和專家訪談著重表述了從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從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到抗日戰爭興起的兩次歷史性轉變,讓我們從中看到什么是真正的共產黨人,共產黨人的精神信仰和追求又是什么。
在紀錄片《苦難輝煌》里披露了這樣一個細節:李立三的女兒說,南昌起義前夕,李立三要去廬山見鮑羅廷和瞿秋白,而上山必須坐轎子。這在今天看來都是極其簡單的事情,但當時的李立三卻需專門請示中央,經中央批準才可以坐轎子上山。因為那時候坐轎子被共產黨人認為是很不光彩的事,是人剝削人的一種表現。這件細微的小事回憶震撼了我,遙想那個年代的共產黨人,他們革命的目的從來不是為了個人的榮華富貴,也不是為了光宗耀祖,他們追求的是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平等,天下勞苦大眾都得到解放的目標。今天,當我們議論民主、自由的時候,我認為,共產黨人為人民大眾謀取最大利益才是真正的民主自由。
當今社會,那些追求“學有所成”以期“功成名就”的目標,與其說是理想還不如說是欲望。當人人都被綁架在房子、車子、票子、位子的軌道上的時候,何談“信仰”這個崇高而偉大的話題!而從李大釗到瞿秋白,從陳獨秀到毛澤東,他們當中哪一個不是當時主流社會的精英?但是在他們的人生信仰中,完完全全是把國家命運放在了個人命運之上,可以糞土當年萬戶侯,可以沙場馬革裹尸還!該片在第三集里采訪了朱德之孫朱和平。他說,朱德當將軍的時候,僅僅32歲,是云南的警察廳長,相當于國民黨中將。當時的朱德可謂是高官厚祿春風得意,然而心存救國之志的朱德卻毅然拋棄了這一切,去尋找剛剛建黨不到200人的共產黨,這就是真正共產黨人的信仰和追求,真正共產黨人的精神品格。
紀錄片《苦難輝煌》以其全新的視角,展示了中國近代以來那段艱難曲折、錯綜復雜、變革深刻、波瀾壯闊的滄桑歷史。第八集中,敵人大兵壓境,情勢危急。當陳毅把大腿綁在樹上自己為自己挖出子彈,發出“就是到地獄也要干革命”的豪言壯語的時候,當獨臂將軍劉疇西和方志敏被俘以后面對蔣介石一次次勸降而選擇慷慨赴義的時候,個人信仰的堅定和執著高下立見。今天的我們可以不必去追問如果切換歷史場景是選擇當勇士還是做叛徒?但是我們必須記住在人類尋求解放、爭取自由的革命史上,有一群中國共產黨人為了民族解放、為了挽救國家命運,選擇了拋棄人生繁華,選擇了面對苦難!他們是播種者,卻不參與收獲;他們是手持火炬的人,卻消失在黎明前的黑暗中。無論歷史怎樣演變,道路如何發展,那些真正共產黨人的信仰高度,都將是人世間的一座豐碑,永遠震撼著朝圣者的心靈!
不經歷“苦難”哪來“輝煌”,可是“輝煌”之后呢?風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瀾之間。當年僅有50多人的中國共產黨,現在已有8000多萬黨員。可是,大黨不等于強黨。蘇共擁有20萬黨員時,奪取了國家政權;擁有200萬黨員時,打敗了法西斯德國,取得了二戰主戰場的全面勝利,解放了幾乎整個歐洲,而在擁有20xx萬黨員時,卻轟然倒塌!在和平與發展作為主旋律的今天,我們面臨的問題紛繁復雜變化多端。我們要以更加堅定的信仰抵制腐蝕我黨筋骨的各種誘惑和侵害。
觀看《苦難輝煌》就是重溫中國近代的苦難史,就是汲取寶貴的精神資源。
觀看苦難輝煌心得體會_苦難輝煌觀后感 篇3
最近,我有幸閱讀了金一南教授的著作《苦難輝煌》,這本書講述了近代以來中國的歷史興衰,紅色首腦最先在先進發達的上海租界建立,紅色政權在貧困落后的山區邊區扎根壯大,中國革命走農村包圍城市之路,是實事求是的中國共產黨人面對中國革命的特殊性,立足于現實的選擇,無數革命先烈們用青春和熱血染紅了遼闊的華夏大地,在鮮艷的五星紅旗上寫下了熠熠生輝的五個大字“中國共產黨”,他們用肩膀為我們扛起了重擔困苦,用身軀為我們擋風遮雨。
在以毛澤東同志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身上,我看到了奉獻之美,看到了革命戰爭時期優秀黨員干部的風采。他們無私奉獻,把全力維護國家和人民群眾的利益視為自己的永恒追求。他們是雨后的陽光,為陰暗潮濕的大地帶來了光明和希望,他們是我們的楷模,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作為一名黨員檢察官,我要學習他們情系百姓,真心實意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的公仆情懷;學習他們腳踏實地、埋頭苦干、求真務實、扎實工作的良好作風;學習他們淡泊名利、無私奉獻,克己奉公、清正廉潔的高尚情操,進一步增強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
20xx年2月份組織上安排我到信訪科工作,面對大量的基層群眾來訪,面對繁重的化解矛盾糾紛任務,為了干好工作,我秉承一個信念:人民利益無小事,執政為民是永恒的歷史使命,切實解決人民群眾實際困難是自己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我們手中的權力是人民給的,只有以人民利益為出發點,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把維護社會穩定、促進民生幸福作為第一責任,不斷強化職能,認真研究新形勢下化解矛盾糾紛,促進社會和諧的新途徑、新方法,將解惑釋疑、疏導息訴工作貫穿于控申工作的始終,引導群眾通過法定程序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通過合法手段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想方設法做到“案結事了、息訴罷訪”, 努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