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實習自我總結鑒定(精選3篇)
生產實習自我總結鑒定 篇1
通過這段時間實習使我得到了一次較全面的、較系統的鍛煉。生產實習的過程也使我完成了一個學生的校園邁向社會的過渡,提高了自己的獨立思考各方面知識的運用能力,為以后正式走向社會走向工作崗位奠定了基礎。實習期間我又學到各種知識和技能,給我的人生添上了濃重絢麗的一筆。
我堅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半年的時間在公司領導和車間師傅的關心和指導下,通過系統的學習合實踐各方面得到了很大提高,對鋼結構有了一定的了解:鋼結構是一個新興的產業,與傳統混凝土結構相比較,具有重量輕、強度高、抗震性能好等優點。適合于活荷載比例較小的結構,更適合于大跨度空間結構、高層建筑物并適合在軟土地基上建造。也符合環保與資源再利用的國策,其綜合經濟效益越來越為各方投資者所認同,有很好的發展潛力。掌握熟悉了公司內部相關的規章制度和管理規程,在腳踏實地銳意進取的人生態度忠實肯干的準則下一方面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另一方面注意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有意識的科學的鍛煉自己的思維方式和思維的深廣度,學習和生活的積累中,我儲備了充分的知識鍛煉了自身的能力,也培養了廣泛的愛好提高了綜合素質。在專業方面,能汲取新知識,對自己不懂的問題積極向老師和車間的師傅請教,精益求精,與此同時我不僅僅囿與專業知識的圈子,學然后知不足,在不斷的學習與進步之中,我覺得學的越是深入就越感到所知甚少,也正是這種強烈的求知欲,促使我不斷的學習進步在實習過程中能將在校期間所學內容和生產實踐有機的結合起來用所學的理論知識指導實踐并從實踐中加深對理論知識的認識,理解和掌握使之形成一個相輔相成的知識網。
經過半年的實習在各方面我都有了量的積累質的飛躍,學到了許多書本中學不到的東西既學習了知識又培養了能力,實現個人素質的提高,同時也認識到從理論知識到實踐經驗運用的過程中還有一定的距離,我深知以現有的知識水平還不能趕上鋼結構事業發展的速度,我將以充沛的精力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努力提高自己全方面的素質。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些還需要在以后的實踐工作和學習中不斷提高。在今后的日子里將以飽滿的熱情和嚴謹的態度高度的責任感去迎接新的挑戰。為XX公司開創一片蔚藍的天空。
生產實習自我總結鑒定 篇2
一、實習背景及環境
轉眼間,大四就開始了,為了鞏固上學期汽車電子控制系統,汽車運用工程等專業課程及馬上就要學習的汽車診斷,維修,服務等課程有初步認識了解學校為我們安排了從9月5號到26號在武漢中南汽車修配中心的3個星期時間的生產實習.
中南汽車修配廠具有近七十年的歷史,是中國汽車保修設備行業協會,中國輕型汽車修理行業協會的常務理事,是上海大眾桑塔納,一汽捷達,武漢神龍汽車有限公司等生產廠的特約維修站,承接國內外各類轎車、吉普車、旅行車的維修和保養。該公司結合多年的修車實踐,設計和生產了系列技術先進、新穎、實用的汽車保修設備。
我被安排在上海大眾特約維修站的維修車間跟隨一位師-父做副助手,主要維修帕薩特,波羅,高爾,桑塔納,途安等車型。
二、實習目的及意義
1.通過生產實習加深對汽車專業在國民經濟中所處地位和作用的認識,鞏固專業思想,激發學習熱情。
2.熟悉汽車修理環境、修理工具。為以后走上工作崗位積累一定的知識與經驗
3,開拓我們的視野,增強專業意識,鞏固和理解專業課程
3.通過現場維修實習和企業員工的交流指導,理論聯系實際,把所學的理論知識加以印證、深化、鞏固和充實,培養分析、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后繼專業知識的學習、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打下堅實的基礎。
4.維修實習是對學生的一次綜合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在整個實習過程中充分調動我們的主觀能動性,深入細致地認真觀察、實踐,使自己的動手能力得到提高。
三、實習內容及過程
(一)保養
不管是舊車還是新車,在使用一段時間后由于磨損老化等原因,就必須對汽車進行保養,以保持和恢復汽車的技術性能,保證汽車具有良好的使用性和可靠性,延長汽車的使用壽命。
根據德國原廠的要求,大眾汽油車種每一年或每15,000公里(以先到者為準)作一次換油保養。每一年或每30,000公里(以先到者為準)作一次檢查保養。單一般而言,每半年或每7,500公里作一定保養應較合理。
而對于新車要求的首次7500Km常規保養包括:車身內外照明電器、用電設備檢查功能;目測安全氣囊外表是否受損,檢查安全帶功能;用專用診斷設備VAG.5051/5052讀取儲存器內各系統的故障信息;檢查雨刮器,清潔前檔玻璃落水槽排水孔;目測發動機艙各零件是否有損傷和泄漏;清潔空氣濾清器罩殼和濾芯;用專用工具檢查蓄電池狀況,正負極連接是否牢靠,觀察電眼;檢查冷卻系統是否泄漏,必要時補充防凍液;檢查制動系統,助力轉向系統制動液管路是否泄漏,檢查轉向液壓油液面,必要時補充;檢查轉向橫拉桿間隙,連接是否牢固;檢查車身底部燃油管、制動油管以及底部保護層是否損壞,排氣管是否泄漏,固定是否牢固;底盤螺栓,車輪固定螺栓按規定扭矩檢查并緊固等。
前來做首次保養的車平均每天一臺,師傅的效率也很高,快則不出一個小時搞定。
達到15000Km時除了以上的內容外還需增加:復位保養周期顯示器;檢查車門限位器、固定銷、發動機蓋/行禮箱蓋鉸鏈和鎖扣功能并潤滑;更換灰塵及花粉過濾器濾芯;目測變速箱/傳動軸護套有無滲漏及損壞;檢查制動盤、制動鼓及制動摩擦片厚度及磨損情況;檢測輪胎/輪轂,輪胎磨損情況,校正輪胎氣壓等。
當達到30000Km時還要清洗節氣門,清潔空氣濾清器罩殼,更換濾芯,檢查契型皮帶,凸輪軸齒型皮帶,發動機燃燒室和進氣道積炭情況以及變速箱齒輪油液位等。60000Km后就要更換火花塞,燃油濾清器,自動變速器ATF油。
(二)發動機大修
在短短3周時間內一共大修過6臺發動機,包括一臺直列6缸4氣門寶馬發動機。整個過程分發動機解體,零件清洗更換,組裝還原三步。
有以下技術要求:裝配的零、部件和附件均應符合規定程序批準的制造或修理技術條件;發動機應按規定程序批準的裝配技術條件進行裝配,并裝配齊全;裝配后的發動機應按規定程序批準的工藝和技術條件進行冷、熱磨合,拆減和清洗;起動運轉穩定后,只允許正時齒輪、機油泵齒輪、噴油泵傳動齒輪及氣門腳有輕微均勻響聲、不允許活塞銷、連桿軸承、曲軸軸承有異響和活塞敲缸及其它異常響聲;最大功率和最大轉矩均不得低于原設計標定值的90%;發動機不應有漏油、漏水、漏電現象,但潤滑油、冷卻水密封接合面處允許有不致形成滴狀的浸漬
解體發動機完畢后,對零部件進行初步清洗,確定零部件維修和更換項目,確定可用、可維修部件,將需更換、外加工部件。缸體、曲軸、連桿、進氣歧管、氣門室蓋、油底殼等不易腐蝕、變形部件,利用專用清潔劑加水配對后加熱清洗,加熱清潔完畢后,對加熱清洗部件用高壓水除去表面殘留積碳和油垢。利用高壓空氣吹凈水分,將曲軸、缸體等重要部位涂抹潤滑油,避免銹蝕。
最后總成裝復,進行裝車,要對發動機進行熱磨時間應在三小時以上,同時磨和過程中主修人員檢查有無漏油、漏水、漏氣。
大修過程中要注意:不能用含有腐蝕性溶劑的熱水清洗鋁質零件;安裝前,要用發動機油或防蝕劑涂覆螺紋;緊定圖輪軸缸蓋等要用扭力扳手;組裝時,應預先用專用油晶相互摩擦接觸零件,以便于啟動。
(三)自診斷系統
一般裝有微處理器控制單元(ECU)的汽車,都具有故障自診斷系統。可以用它來對汽車內傳動系統、控制系統備個部分工作狀態進行自動檢查和監測。當汽車出現故障時,裝在儀表板上的故障指示燈就會閃亮以警告車主汽車可能出問題了,按一下按鈕,故障代碼(一般用二位或三位數字代表不同的故障)就在儀表板上顯示出來。同時此故障信號將被存入存儲器,判斷汽車的故障所在。故障排除后,斷開ECU的電源故障碼就會被清除。汽車故障自診斷系統時刻監控著汽車的運行,哪怕是一個小小的螺釘松動了,也會反映出來,以便及時發現隱患,保證汽車的安全運行。
當微機工作正常時,通過診斷用程序檢測輸入信號的異常情況,再根據檢測結果分為導致將被障礙的輕度故障、引起功能下降的故障以及重大故障等。并且將故障按重要性分類,預先編輯在程序中當微機本身發生故障時,則通過WDT進行重大故障分類。
有了自診斷系統,配合電腦自診斷儀檢測故障就更方便快捷,特別是不明故障原因。儀器由一塊帶總線接口器和車系接口裝置的主控線路板以及若干個硬件結構相同的子系統構成,操作界面猶如一臺筆記本電腦,可檢測電噴發動機、自動變速箱、防抱死剎車、安全氣囊、自動空調、定速巡航、主動懸掛,動力轉向、儀表板系統等等。然后根據屏幕顯示得出故障所在。
(四)四輪定位
當車輛使用很長時間后,就會出現方向轉向沉重、發抖、跑偏、不正、不歸位或者輪胎單邊磨損,波狀磨損,塊狀磨損,偏磨等不正常磨損,以及用戶駕駛時,車感漂浮、顛簸、搖擺等現象出現時,就應該考慮檢查一下車輪定位值,進行四輪定位。簡言之,保障汽車在行駛、轉彎狀況下的安全性、穩定性,輪胎安裝是都有一定的傾斜度,以達到最佳行駛的效果
前輪定位包括主銷后傾角、主銷內傾角、前輪外傾角和前輪前束四個內容。后輪定位包括車輪外傾角和逐個后輪前束。在四輪定位儀的幫助下,首先升起車體,校正位置進行鋼圈補償,通過各種傳感器分析出各個角的數值,通過扳手或液壓桿等工具調劑懸架減震器定位螺釘以調整定位角到正常范圍內。
(五)輪胎動平衡
汽車的車輪是由輪胎、輪轂組成的一個整體。但由于制造上的原因,使這個整體各部分的質量分布不可能非常均勻。當汽車車輪高速旋轉起來后,就會形成動不平衡狀態,造成車輛在行駛中車輪抖動、方向盤震動的現象。為了避免這種現象或是消除已經發生的這種現象,就要使車輪在動態情況下通過增加配重的方法,使車輪校正各邊緣部分的平衡。這個校正的過程就是人們常說的動平衡。
首先要卸下車輪,并固定到多功能動平衡儀上,測量輸入車輪外形相關參數,在動平衡儀的幫助下測定車輪的不平衡點,以及需要補償的重量,然后在鋼圈上添加相應的鉛塊進行補償。
(六)常見故障
1發動機啟動后易熄火。檢查防盜器,檢測點火系電火花是否太弱,空燃比是否正確及進氣壓力大小。
2.發動機工作,起動機不工作。檢查火化塞,供油體統是否供油,燃油含水量,進氣壓力,點火正時。
3.怠速時高時低。點火不良,空然比不正確,怠速調節閥電路有故障,進氣有泄漏,檢測發動機控制單元電壓及點火正時。
4.轉向有異響,前懸架平面軸承,球籠軸承,球籠軸承護套破損破損。
5.暴震。火化塞選用不正確,汽油辛烷值過低,缸內集炭,點火正時。
6.倒檔響。倒檔主動齒輪,惰輪損壞。
7.空調不制冷。空調冷凝器上異物灰塵過多,風扇運轉不正常,壓縮機傳動帶離合器打滑,缺氟。
8.發動機故障燈閃爍。一直亮時發動機本身問題,閃爍可能時燃油油品問題。
(七)其他
短短3周時間給了我豐富的實踐經驗。在整個實習過程中還對車漆噴涂,鈑金,節氣門,噴油嘴等清洗,點火正時調節,空調加氟,更換制動液、機油,研磨氣門,軸瓦檢修,傳感器的檢測更換,常見易損零件更換等等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
四、實習收獲及總結
總的來說這次實習給了我兩個方面的收獲:工作環境的適應與社交;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從以開始到維修車間,跟我本家的師傅的微笑就給了我實習的以個良好的開始,在整個實習過程中我除了幾次特殊情況外,每天都按時上班、下班,經常參加早會,跟大多師傅相處比較融洽,
這次生產實習給了我個寶貴的人生經歷,我對自己的專業有了更為詳盡而深刻的了解,也是對這幾年大學里所學知識的鞏固與運用。在實習中我的理論同實踐進行真實地接觸,思維和現實有了結合點。這些都對我的觀念起著或潛移默化或震撼的作用。從這次實習中,我體會到了實際的工作與書本上的知識是有一定距離的,并且需要進一步的再學習。但這短短的3周實習時間遠遠不能夠對一個行業做深入地了解,對專業技能有較大的提高,所學所見都是膚淺的、粗略的。
實習中也讓我對自己的眾多不足有了一個清洗的認識:做事不夠踏實沉穩,社交能力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專業英語不夠扎實。
在中南的實習讓我看到了汽車行業發展的遠大前景,從而也反映出了我國機械行業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這更加讓我堅定了學好本專業知識的決心和信心,今后我一定會更加努力地學習,彌補各方面的不足,為日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最后,我衷心的感謝領導和老師們為我們的實習做的工作和努力!
生產實習自我總結鑒定 篇3
一、實習目的
1、實習性質
采礦工程專業生產實習是采礦工程專業地下開采方向高年級學生在學完《礦山壓力及巖層控制》、《煤礦開采學》、《井巷工程》、《礦井通風與安全》等專業課程后的一次實踐過程,是大學學習階段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環節,也是提高采礦工程專業本科教學質量的關鍵之一。
2、實習目的及意義
通過本次生產實習,鞏固學生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加深對所學基礎知識及專業理論知識的理解,進一步鞏固和擴大專業知識面,鍛煉學生在采礦開采技術領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實際動手能力,培養學生勞動意識。為后續課程的學習和走向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實踐基礎。
3、實習單位的發展情況
汪家寨煤礦由水城設計院進行礦井設計,礦井分為平峒和斜井兩種開拓方式。礦井設計能力150萬t/a。其中:平峒井設計能力為60萬t/a,斜井設計能力為90萬t/a。礦井設計服務年限:平峒51.3年 ,斜井93.5年。
平峒井曾于1958年由水城建井處開始建設,后于1961年停建。1965年11月礦井重新開發,由煤炭部七十二工程處與四十二處分別對平峒井和斜井進行建井施工。平峒井于1967年7月1日建成移交生產,斜井于1972年2月建成移交生產。移交生產后礦井生產能力為120萬t/a。后來水城礦務局建井處又對斜井南二采進行了補套工程,該采區移交生產后,礦井生產能力達到150萬t/a。1991年12月經核定,礦井生產能力仍為150萬t/a。
4、實習要求
采礦工程專業地下開采專業方向生產實習要求如下:
1 學生必須遵守實習紀律,按時參加一切實習活動,實習期間不得無故缺席和離開實習地點。
2 嚴格遵守國家法令、煤礦安全規程和實習礦井的規章制度,聽從指導老師的安排,保證整個實習期間的生活、學習、井下參觀、地面參觀安全。執行保密制度,生產用圖紙、技術文件、實習筆記、日記及有關資料及數據不得丟失和泄密。
3 虛心向現場工人及工程技術人員學習,密切配合現場工程技術人員,服從領導,聽從指揮,認真做好實習筆記,技術消化實習內容。
4 培養勞動意識、經濟觀點、安全意識、團結寫作精神、吃苦耐勞精神,實習期間下井勞動和參觀次數不得少于三次。
二、實習內容
20xx年8月24日經過近五個小時的車程,我們到了汪家寨煤礦,頭幾天我們分別聽取了總工、技術科副科長和通風區區長的報告,然后就進入地面及井下參觀階段。通過這次實習我們了解到以下內容。
•開拓開采部分
一、礦井的地理和地質情況
1、地理位置 汪家寨井田位于水城北約18 km處,隸屬于六盤水市鐘山區。地理坐標為東經104051/——104052/;北緯26037/ 2604 /之間。
2、礦區交通 礦區內有水大支線與滇黔鐵路相連,并有水泥與瀝青公路通往六盤水市內連接省級公路,交通十分方便。唯有烏江上游和三岔河雖流經井田中部,但因灘多水急,目前尚無航運之便
3、氣象 礦區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溫度+12.2℃最高氣溫+33℃,最低氣溫-8℃。主要風向為東南風,最大風速為28m/S;礦區內雨量1000—1600mm,雨量多集中在5 —9月份,占全年總降雨量的75%以上,其中6—7月份憂為偏高,大雨、暴雨也集中在這個時期。
4、煤炭儲量 貴州省地質局107隊“補充勘探地質”提供的礦井原始地質儲量為:
A+B:14018.7萬t
A+B+C:28575.1萬t
A+B+C+D:30370.6萬t
截止1991年末礦井保有儲量為:
A+B:10301.1萬t
A+B+C:23925.5萬t
A+B+C+D:25463.4萬t
本次修改礦井地質報告重新計算儲量(截止1991年末)為:
A+B:8681.1萬t
A+B+C:20xx6.9萬t
A+B+C+D:21869.6萬t
暫不能利用儲量為:32.5萬t
礦井現有總儲量:22199.1萬t。
5、礦井瓦斯、水條件 礦井瓦斯等級為煤與沼氣突出礦井。礦井水文條件成為復雜型。
6、地質條件 井田內出露的地層系統,以上二迭系宣威組煤系和三迭系飛仙關組、永寧鎮組及關嶺組等地層為主。其次為煤系底盤的峨嵋山玄武巖組。含煤地層總厚度240m,共含煤30余層,煤層平均總厚度為24.46m,其中可采煤層10層。煤質以焦煤、氣煤、肥煤為主。
區域內構造以威水背斜和格目底向斜為主體,在其北廣泛分布許多短軸背斜和向斜。區域主要構造線方向為NW~SE向。從向斜內部整體構造看,斷層是區內的主要地質構造,褶皺基本無所表現,呈現僅是地層走向的逐步轉折與地層傾向方向上的微波狀起伏。井田內地質構造主要是斷層,少見褶皺,原勘探控制的大、中型斷層(H≥20m)有10條,即F4、F10、F11、F12、F14、F15、F16、F18、F19、F20等斷層;控制中、小型斷層(5≤H<20m)4條,即F3、F5、F13、F17等斷層。值得提出的是礦井開拓范圍內還見有的層間滑動構造。滑動構造的存在,不但破壞煤層的完整性,給礦井構造的分析、預測也帶來一定的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