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實習總結
接下來就是電子支付。電子支付在上理論課時不存在什么難度,但真正操作起來就有點復雜了。所謂電子支付,是指從事電子商務交易的當事人,包括消費者、廠商和金融機構,通過信息網絡,使用安全的信息傳輸手段,采用數字化方式進行的貨幣支付或資金流轉。與傳統的支付方式相比,電子支付具有以下特征:
電子支付是采用先進的技術通過數字流轉來完成信息傳輸的,其各種支付方式都是采用數字化的方式進行款項支付的;而傳統的支付方式則是通過現金的流轉、票據的轉讓及銀行的匯兌等物理實體是流轉來完成款項支付的。
電子支付的工作環境是基于一個開放的系統平臺(即因特網)之中;而傳統支付則是在較為封閉的系統中運作。
電子支付使用的是最先進的通信手段,如因特網、extranet;而傳統支付使用的則是傳統的通信媒介。
電子支付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經濟的優勢。用戶只要擁有一臺上網的pc機,便可足不出戶,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整個支付過程。支付費用僅相當于傳統支付的幾十分之一,甚至幾百分之一。
支付流程與支付工具∶
支付流程包括:支付的發起、支付指令的交換與清算、支付的結算等環節。
清算(clearing),指結算之前對支付指令進行發送、對帳、確認的處理,還可能包括指令的軋差。
軋差(netting),指交易伙伴或參與方之間各種余額或債務的對沖,以產生結算的最終余額。
結算(settlement),指雙方或多方對支付交易相關債務的清償。
嚴格意義上,清算與結算是不同的過程,清算的目的是結算。但在一些金融系統中清算與結算并不嚴格區分,或者清算與結算同時發生。
一筆支付交易可以通過紙基或電子支付工具發起。
一些支付工具,既可以紙基方式發起,也可以電子方式發起。如貸記轉帳,既可在銀行柜面填寫單據,以簽名/簽章方式對支付進行授權,也可利用網上銀行功能以電子化方式授權發起;如銀行卡,既可以紙基通過簽名方式進行授權,也可在終端(pos/atm)通過刷卡與密碼發起。
支付交易可通過紙基與電子化步驟結合的方式進行,如支票可被截留并以電子化方式進行處理,截留地點與時間的不同(如在pos或在交換中心)反映了電子化程度的差異。
支付交易也可包含現金與非現金步驟,如付款人以銀行存款發起匯款,而接收人以現金支取。
支付電子化
支付的電子化與創新經歷了后端到前端的發展過程。銀行后端it系統與電信網絡的應用使貨幣債權能夠被電子化地記錄與保存,實現行間支付清算與結算的電子化處理,這個階段的變革幾乎不被公眾所注意。銀行前端支付工具與渠道的創新則為消費者帶來真實的便利,atm/pos、支付卡、互聯網、手機、機頂盒逐步成熟與流行,極大地改變了銀行與客戶、消費者與商家之間的交互方式,節省成本、提高效率是創新的主要動力。同時,支付交易流程各個環節的電子化程度越來越高,理論上,信息與電信技術使整個支付流程能夠以電子化的方式進行全程自動化處理。
但方便的同時也會帶來一些其他問題,如電子支付就必須要有電子支付工具,電子支付對軟、硬件設施的要求很高,一般要求有聯網的微機、相關的軟件及其它一些配套設施;而傳統支付則沒有這么高的要求。并且支付操作的安全保障也要自己負責比較有難度,通過實習,對這些都有了一個比較真切的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