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成本會計心得(通用3篇)
大學成本會計心得 篇1
四個星期下來,消耗的筆相當與正常學習情況2個月的用量。經過這些天的手工記賬,使我的基礎會計知識在實際工作中得到了驗證,進一步深刻了我對會計的了解。并具備了一定的基本實際操作能力,熟悉了各個會計工作工作的工作流程,尤其是我自己做的出納崗位。在取得實效的同時,我也在操作過程中發現了自身的許多不足:
1、比如自己不夠心細,經常看錯數字或是遺漏業務,導致核算結果出錯,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2、雖然有老師的輔導,實際工作中還須自己多思考自己解決,在獨立完成會計工作這方面我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今后還得加強這方面的學習。
“要想為事業多添一把火,自己就得多添一捆材”。通過此次實訓,我深深體會到了積累知識的重要性。有些題目書本上沒有提及,所以我就沒有去研究過,做的時候突然間覺得自己真的有點無知,雖然現在去看依然可以解決問題,但還是浪費了許多時間,這一點是我必須在以后的學習中加以改進的。另外一點,也是在每次實訓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就是小組成員的互相幫助,有些東西感覺自己做的是時候明明沒什么錯誤,偏偏對賬的時候就是有錯誤,讓其同學幫忙看了一下,發現其實是個很小的錯誤。所以說,相互幫助是很重要的一點。這在以后的工作或生活中也很關鍵的。
四個星期的實訓結束了,收獲頗豐,總的來說我對這次實訓還是比較滿意的,它使我學到了很多東西,雖說很累,但是真的很感謝學校能夠給學生這樣實訓的機會,尤其是會計專業,畢竟會計吃的是經驗飯,只有多做帳,才能熟能生巧,才能游刃有余。我深刻理解了什么是會計,會計不僅僅是一份職業,更是一份細心+一份耐心+一份責任心=人生價值的詮釋。同時我也認識到要做一個合格的會計工作者并非我以前想像的那么容易,最重要的還是細致嚴謹。社會是不會要一個一無是處的人,所以我們要更多更快得從一個學生向工作者轉變。
總而言之,這次會計模擬實訓讓我對出納和車間成本核算崗位的工作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并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對今后的會計學習有了一個更為明確的方向和目標。
大學成本會計心得 篇2
大學近一半的時光已經匆匆逝去,在大一我們學習了《會計基礎》在大二上半學期里我們結束學習了,《中級財務會計》,而接下來這個學期,我們主要學習了,《成本會計》,接下來我就來談談自己對這門學科的一些感受。
首先,我感受到了《成本會計》與以往所學的會計專業課的有所不同,我們所學的內容,大部分需要通過一些計算公式,來對其數據進行計算和分析,不再是像大一學《會計基礎》那樣需要記憶很多會計科目,和要寫很多會計分錄,也不像是學習《中級財務會計》,那么晦澀難懂,但是卻能明顯感覺到《成本會計》對于我們的計算能力要求高了許多,很多題目都是一環套一環,如果之前那個數字計算錯誤,那么就會導致整個題目計算錯誤,滿盤皆輸,因此,這門學科,也使得我們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計算能力,從而更好的學好這門學科。
其次,掌握了成本會計的知識及做賬流程。讓我真正體會到成本會計是一項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工作,可以說,成本會計是對一個人的耐力與細心的高度考驗,從數字計算到報表輸出,再到數字分析,每一個過程都是那么的復雜與繁瑣,所以一定養成細心做事的習慣。同時也使我比較全面、系統的了解和熟悉了現代成本會計核算各個環節的基本內容,加深了我對成本會計核算基本原則和方法的理解,使我對成本會計操作的基本技能更加熟練,為我們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最后,我們都知道會計工作的特殊性,它要求所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必須具備耐心、細心和恒心等基本的職業素質,這些特性在成本會計工作中體現的更為明顯。在學習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更加努力的積極的去完成成本會計的實習任務,不僅要把一些難點、重點搞清楚搞明白,連那些細節的東西都不能放過,從而加深理解了成本會計核算的基本原則和方法。通過這些途徑來培養自己作為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敬業精神、嚴謹務實的工作作風。當然在學習手工做賬的同時,我們也需要提高計算機錄入技能。21世紀是網絡信息技術的世紀,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依靠信息技術提高競爭能力,成本管理作為企業管理中的重要環節,而成本核算環節是成本會計信息系統的基礎,做為會計人員更應該提高有關計算機的技能。值得慶幸的是,此次課程實習在鍛煉我對成本會計核算中相關憑證的填制、賬簿的設置與登記、成本會計核算方法的掌握熟練程度基礎上,跟隨時代發展的電算化潮流,利用計算機來系統全面的進行成本會計核算工作,提高我的計算機錄入技能,為我以后就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總之,學號《成本會計》是我們這一學期的一個很重要的目標,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積極的去面對這門學科,的對待老師講過的每一個題目,不斷提高自身的計算能力,從而更好的運用和掌握這門學科,為以后的會計學習奠定良好的學習基礎。
大學成本會計心得 篇3
在目前工廠中,普遍存在生產高于一切,領導成本觀念單薄,公司沒有完善的內控,財務的地位得不到認可等現象,這些都左右了成本的管控。實質上講,成本會計扮演的是一個幫公司省錢的角色,成本工作包括“反映實際”,監督預算的執行,考核管理者的經營業績等。成本管控體現在整個供應鏈環節,諸如減少倉存,提升生產效率,減少浪費,加速貨物的周轉,增強資金的回流,延長應付款的占用,提升工藝水平和增強原料的利用率,杜絕不必要的投資等。
成本管控要明確成本責任人,一般是部門主管,成本控制需納入其的績效考核。會計核算需要分部門核算,事業部劃為利潤中心,非事業部劃為成本中心,關帳后,通過管理報表可以看出實際與預算數據的差異,分析查明原因。
存貨管理好壞關系成本核算的準確,一個公司存貨帳實不符,那成本的信息一定失真。存貨的管控非常重要。財務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式:
1) 抽查盤點檢查貨倉的數量,發現問題,提出改善意見,督促貨倉改進。
2) 系統中存貨的發出和入庫會過帳到不同的會計科目上,從會計科目的發生額看出異常的地方。
3) 存貨報廢,生產補料一定要列明事由,部門主管核準,文件需送叫成本會計。
4) 對存貨的帳齡進行分析,減少呆滯,消除資金積壓。
5) 考核存貨對經濟利潤(EVA)的影響程度,比較不同時期存貨水平周轉,提出改進意見,減少存貨資金占用。
6) 分析材料成本差異,觀察生產中的異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