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實習日記
二軸為“綠色宣言”景觀軸和“山水中原”景觀軸。二軸線交匯于楓湖,形成全園視覺中心。
三環為三個景觀環,內景觀環體現湖光山色的“綠博”美景。中間景觀環主要為各類展園,為“綠博園”精華薈萃帶。外景觀環為背景森林帶,是整個園區的綠色大背景。
八區:全園分為入口區、楓湖區、展園區、濕地區、背景森林區、綠色生活體驗區、休閑娛樂區和苗木花卉交易區八區。
十六景:指外八景和環湖八景。外八景是指內環以外八景,包括挹秀亭、桃花源、多彩大地、果林花溪、森林劇場、科普園、北入口、東入口。環湖八景包括楓湖半島、陽光沙灘、生態浮島、觀景臺、演藝中心、東碼頭、西碼頭、南碼頭。中心湖水具有流水環繞、碧波蕩漾、水綠交融、坡島交接的水系特征。以修規布局為基礎,強化結構、明晰功能、落實景點,提升景觀。形成綠博園“一湖、二軸、三環、八區、十六景”的布局形式,使園區功能分區明確、空間結構清晰、景觀特色鮮明。屆時,將邀請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港澳臺地區及計劃單列市、全國綠化模范城市、國內大型企業 部門)、河南省、鄭州市國際結好城市和河南省古都城市分別建設體現各省、市企業部門)地方特色的精品園林景觀。
綠博園在展現全國各地、各行業綠化建設成就和特色這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成為弘揚生態文明,倡導綠色生活,普及國土綠化知識的教育基地,成為老百姓回歸自然、親近自然,共享生態建設成果的主題生態公園,成為進一步增進全國及有關國家人民的傳統友好合作和友誼的紐帶。
xx年5月25日 開封—鄭州—信陽 天氣:晴
今天,我們主要去鄭州地質博物館觀賞。到達時,首先映入我們眼球的便是兩個體型碩大的恐龍,讓我們為里面的東西更加充滿好奇。
進入博物館的大廳可以看到,整個博物館分為好幾個廳。
地球廳 :地球廳向大家介紹奧妙無垠的宇宙和地球的有關知識。包括太陽系的八大行星,地球的形成、演化和圈層結構;了解、認識地質作用形成的各種各樣的巖石;親手操控古大陸的聚合、分裂與漂移;在地震劇場感受地震帶來的震撼和災境;了解風化、喀斯特地貌和冰川作用對人類的影響;體會黃河、黃土和黃河文化。
恐龍廳:在此展廳大家可一睹中生代陸地霸主恐龍、海洋霸主魚龍、空中霸主翼龍的風采。這里展示了出自河南的世界最大的一窩恐龍蛋化石,亞洲體腔最大、最重的恐龍,世界上最小的竊蛋龍,中國唯一的結節龍,十余件珍貴的長羽毛恐龍,恐龍足跡等珍貴標本。
生命演化廳:地球上的生命從無到有,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是在螺旋式發展進化之中,而生命胞核的dna又呈現雙螺旋結構。
古象廳:象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動物,也是現代陸地上最大的脊椎動物。雖然現在大象不多見,但在遙遠的古代,它們遍布于世界各地,黃河流域曾經是大象的王國。河南已發現古象化石產地100多處,有10多個種屬,分布在14個地市。 [蓮 山課件]
礦產資源廳:凡是能被人類利用的天然的巖石礦物,不管是固態、液態或者氣態,都是礦產。礦產分為能源、金屬、非金屬和水氣礦產四大類。該廳主要展示介紹河南的主要礦產資源和礦業經濟概況。
礦物廳:礦物是大自然恩賜給人類的瑰寶,經過億萬年的孕育、演變,形成了千姿百態、五光十色的靚麗群體,對人類的生活有著廣泛的影響。該廳展示了數百種精美絕倫的礦物晶體、寶石標本。
地質環境廳:該廳展出面積雖然僅有350 m2,但游客仍能從這里領略到中原大地16.7 萬km2 內豐富的地質遺跡資源,了解地質環境對人類生存與健康、社會發展、文明進步的影響,認識進步的影響,認識地質災害與群防群治,從而學會與大自然、地質環境的和諧共處。
總結:人文地理學是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的專業基礎課,人文地理學野外實習是對課堂理論教學的繼續,是培養學生掌握小區域調查與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及進行德智體美的全面教育,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