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學內科實習鑒定(精選6篇)
護理學內科實習鑒定 篇1
在內科實習一個月了,我深刻感受到心血管內科在整個醫院,乃至人們生活中的至高地位。當今社會,心血管疾病嚴重影響者人們的健康,它和人們的飲食、習慣有著密切的聯系,而且一旦患病,就將終身服藥,所以預防是很關鍵的一步。人們往往不注意這些,只有在身體出現嚴重危害的時候,才會前來就診,尤其在農村是很常見的。
在實習的這一月中,我對心血管疾病有了更深的認識,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相結合。通過這一個月的學習,我知道了:高血壓病人來了常規要做心電圖,拍胸片,做心臟彩超發現微小病變,還有實驗室檢查,治療上不但要降壓,而且還要抗凝,降脂,擴血管等等對癥綜合治療。在實習的這一個月中,我也見到了很多的病例,比如:急慢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血管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臟瓣膜病、感染性心內膜炎、心肌疾病、心包炎等。對它們的治療也有了一定的掌握,這對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讓我很有深感的是:病人來了常規化驗血糖,通過實踐證明,這是非常好的一種做法,尤其對于低血糖昏迷病人,如果在其它地方,也許就會給予高糖口服,這不但加重病人的病情,也許還會造成病人死亡。這點也是值得我們每一個實習學員學習的。
在實習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一個心內科醫師必須掌握的技能,心電圖分析是最基礎的,還有心肺復蘇,常見藥物的運用,如利尿劑、強心劑、擴血管藥物、正性肌力藥物、平喘藥物等。對醫師素質的要求也很強:
⑴要有很強的時間觀念心血管疾病,發病兇險,危及患者生命,要快速進行搶救及治療;
⑵要有高度負責的態度心血管疾病其起因十分復雜,要求醫師應時刻關注疾病變化;
⑶要有十足的耐心心血管疾病發展變化非常不穩定,對患者及家屬提出的疑問應及時并耐心的講解;
⑷要有醫學綜合能力心血管疾病多并發有其他系統疾病,這就要求醫師具有很強的專業綜合能力。
總之,在以后的實習中,我會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以上要求,積極完成科室及帶教老師布置的各項工作,參加醫院組織的各項學術活動,定期完成醫院的各項考核,圓滿完成進修任務。
護理學內科實習鑒定 篇2
在內科實習很快就過了兩月的時間,也許以前在這呆過一年的原因,對這里有了很多的感情。現在要離開去別的科室,真有點舍不得。
除了幾個新來的醫生外連護士也少有變動,十年前我實習的老師依舊是我現在的老師,很自然的像久違的親朋。老師是一個很有臨床經驗和相當耐心的長者,以前我們都是他手把手地教著,細說臨床碰到的一些問題。而現在老師沉默了許多,在床前只是默默地看、默默地檢查。我們知道這是醫患關系緊張的結果,因為誰也怕多說惹上不必要的事。
中醫在我們這還是比較吃香的,每天早上上班九點后(8-9點是查房時間)總是滿滿的一屋子患者。比較閑的時候,老師會將一些比較簡單的病號叫我們去看,然后指導我們怎樣去看舌苔舌質,怎樣去摸脈和判別各種簡單的脈象,處方的選擇和用藥的技巧。每碰到一些特殊的病種,在事后也拿出來供科室同事們討論,然后總結意見。這樣對于大家都是一種學習一種磨練。
在這里最有記憶的就是搶救病人。我在內科幾星期總共遇到兩次搶救。第一次搶救,因為這個病人不在我們組的原因,我只是在外圍幫忙遞這遞那的,算是旁觀。第二次搶救,那個病人是我們組的,老師發現了立即實行CPCR,我負責叫醫生,叫好醫生我馬上返回病房幫忙老師什么插管、供氧等等。很快然來了一屋子的醫生和護士,家屬也站了一走廊。這個病人搶救了大概1個小時,家屬放棄了,就叫我們院的120送回家去。其實送走的時候他的生命體征都還好的。老師事后很遺憾地對我們說病人那會去監護室,肯定還有希望。我知道,老師那時的心一定很痛,因為要在十年以前,他會義不容辭去說服家屬,全力搶救病人。而現在,我們能做什么?
在內科這個家園里,感受到醫生、護士們那種互助互愛,親卻和藹的氛圍。也感覺到大家少了許多十年前的激情,隨著歲月甘愿平凡中。我知道,這是為什么?!
護理學內科實習鑒定 篇3
醫生是一個光輝的職業,做一名好的醫生必須有良好的醫德醫風,對病人負責,對疾病負責,是我們每一個臨床醫生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在臨床學習中要學會做聰明的醫生,有自我保護意識,避免醫療糾紛,膽大心要細,耐心地為病人家屬講解病情的危重程度,這樣一來也能改善醫患關系,能更好地促進醫生與病人及其家屬之間的交流。醫患關系很重要,只有相互理解,相互配合,才能有利于疾病的轉歸,彼此應當“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體驗,疾病的難度,患者的焦急,醫生的盡力,都需要很好的交流與溝通。我們醫生應當把病人與疾病放在第一位,以治好疾病為目的,以減輕病人痛苦為原則,認真耐心地對待每一個病人及每一個疾病。
在內科實習過程中,我遇見過的一些臨床常見疾病如:腦出血,腦栓塞,蛛網膜下腔出血,小腦出血,頭痛,急性脊髓炎,麻醉意外性腦癱,周圍性面癱,冠心病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壓病,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系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尿毒癥,腎盂腎炎,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部感染,咯血查因,上消化道出血,酒精性肝硬化,脾腫大,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貧血,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在這些疾病中我初步學會了怎樣用藥,初步懂的了其臨床表現,能夠基本掌握一般知識要領。
實習了一段時間,我還學會了處理各種的人際關系。科室里面,醫生和護士的關系,醫生和醫生之間的關系,醫生和病人及家屬的關系,下級醫生和上級醫生的關系...最大的體會就是低調——別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三人行,必有我師’,上級醫生當然不用說,護士老師也相當棒。今天又有一個閉式引流,我去給水封瓶裝生理鹽水。鉗子很不好使,那個金屬的蓋子怎么也打不開,護士老師上來幾下就開了,真是帥呆了;病人也非常值得尊敬,需要我們的關心,大家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才能戰勝我們共同的敵人——疾病。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一年的時間就過去了,在理論學習后的臨床實踐我才剛剛起步,臨床經驗還需要很大程度的積累,臨床技能還需要很大程度的加強。這段學習的日子,也開始收獲臨床的點點滴滴,這些就是我第一次臨床實習過程中對自己學習的評價,也是我一生中的體會。
護理學內科實習鑒定 篇4
icu護士準入制度
1、必須取得護士職業證書的護士才能進入icu從事護理工作。
2、進入icu前必須經過內科、外科輪轉半年以上(內外科各不少于3個月),具有一定的臨床護理經驗。
3、在icu指定帶教老師的指導下,經過3個月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方能獨立負責危重病人的監護工作。
新入科護士培訓制度
1、科室要制定詳細的新畢業護士培訓計劃,新護士要盡快熟悉工作環境和各種規章制度,積極參加科內組織的各項活動。
2、專人帶教,新護士要留有學習筆記,制定個人工作學習計劃,對新畢業護士工作,護士長、小組長分層次把關。
3、根據培訓計劃要求,分階段對新護士進行考核,常規3個月、半年、一年進行一次,尤其是前3個月,培訓工作要細化,有布置、有落實、有檢查、有總結、使新護士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矗
4、護士長定期與新畢業護士談話,了解需求,提出合理化建議,多采用激勵機制,使新畢業護士不斷進步。
進修護士管理制度
1、科室為進修護士提供便利的工作學習環境,進修護士來icu后,要遵守院、科各項規章制度,服從科室工作安排。
2、嚴格遵守勞動紀律,進修期間若臨時有事請假,要報請院內相關部門批準。3、根據進修護士培訓計劃要求,實行專人帶教,進修護士不允許單獨值班看護病人或搶救等,進修護士協助值班期間工作由所在小組組長負責。
4、3個月的進修期間,要求按時參加晨會交接班、科室或院內組織的護理查房、業務學習或專題講座等,留有進修筆記。
5、進修生在icu進修期間,若因不遵守規章制度或操作規程,經批評教育仍不改者,或因工作嚴重不負責任出現糾紛或缺陷者,由科室提出意見報請護理部或教育處批準可終止進修,退回原單位。
6、進修結束前一周,科室帶教老師對進修護士進行專業技術考核,由
進修生本人完成進修總結表,科室簽署鑒定,護士長、帶教老師與進修護士談話,探討進修護士管理經驗教訓。
實習護生管理制度
1、科室盡量為護生提供便利的工作學習環境,護生到icu后,要求遵守科室各項規章制度,遵守作息時間,積極參加科內組織的業務學習、護理查房等。
2、了解icu實習計劃要求,留有實習筆記。
3、安排專人帶教,在帶教老師協助和指導下,盡量多給實習護生提供操作機會,帶教老師所分配講課題目要在每組學生實習結束前及時完成。
4、遇有較少見病種或某些重大搶救時,護士長或帶教老師要隨機組織護生進行專題學習。
5、護生出科前進行理論和操作考試,及時完成實習鑒定,進行教學信息反饋,不斷改進教學工作。
護理學內科實習鑒定 篇5
尤記得第一天來到腫瘤科的我帶著恐懼不安的心情杵在護士站,聽著譚教授介紹腫瘤科的環境,直到跟著緩緩熟悉環境之后,心情才放松下來跟著我的帶教教授——李俊青入手下手接下來的練習糊口生涯。
護士這個職業,看是一回事,切身做又是一回事。
見習和練習中的感覺是完全的差別,見習看的多,做的少;練習倒是做的多,看的少了。
在練習中我們不像見習時那么有空詢問病人的環境,反而只是忙著做本身該做的事,做完后稍微喘口氣。
并且剛下科室的我對付操縱并不是很熟悉,一入手下手也只能做些糊口生涯賜顧幫襯護士以及跟在教授身邊看著,何況因為說話的障礙,好反復我都沒聽明白教授的調派,跟病人的雷同更是堅苦,對此覺得挺無奈的。
可是有的病人熱情地報告我有空的時候跟他們聊天,他們可以教我說重慶話時又是那么的令人打動。
手術室
經過議定表面進修,我終于走進了實地操縱,當我第一天走進手術室,在教授的帶領下,換好衣服,帶好口罩,帽子,觀看手術。
第一次近間隔觀看手術,與想像中的不一樣,異國黌舍電教片和電視中看到的手術室氛圍那么緊急,站在擺布也不覺得害怕,只是看著年夜夫,護士都井井有條做著本身的工作。
慶幸的是,我看到復活兒的到臨,這讓我更感觸本身將要從事這項職業是如此光榮! 在幾天練習進程中,認識到明白手術室的布局是很緊張的,因為明白物品的存放位子后才華用最短的時候精確無誤拿取所需物品而節省時候。
第一次教授帶我登臺,看到教授與年夜夫的互助,感覺很深,不但要明白明白各個東西的名稱及用途,還要掌握年夜夫下一步的操縱,如許才華精確遞出東西。
在教授的救助下,順利結束了本日的任務,對付教授來說年夜略是凡是不過的一個手術,但對付我來說是一個進一步明白本身不敷的機遇。
一病工錢中間,強化無菌原則,進修團隊精神是我在手術室學到最緊張的東西! 手術室 在手術室一個月的練習糊口生涯中認識到以下緊張幾點:
最終:熟悉了手術室的特別環境要求,手術間配置的利用.加深了對各項規章軌制的明白,知道了手術室工作人員的分工,并根據分工差別所應結束的工作.
護理學內科實習鑒定 篇6
不知不覺,在呼吸內科已經實習三個星期,受益匪淺,學到了很多東西,也做了很多錯事。真正進入臨床,才發現課本上學的很多東西掌握不夠扎實,甚至是都忘得一干二凈了,遇到情況也不會理論聯系實際,靈活運用!
第一周,就學習了量血壓,發現看似簡單的操作,自己第一次做起來還是會手忙腳亂。測血糖,經常犯得錯誤是扎針后沒有擠夠血出來,以至血糖值偏低!測血壓,聽測器放不到動脈波動處,聽不清楚收縮壓跟舒張壓。靜脈輸液,自己排氣還是偶爾有點空氣。穿刺了4個病人,前幾天兩個病人打腫了,原因可能是進針后沒平行再進去,導致失敗。今天唯一讓我有點欣慰的是終于兩個扎成功了,第一次感覺到有點成功感!剛剛開始自己一點都不會看輸液卡,不知道bid,qd,q12,q8幾種輸液放在一起應該先滴注哪瓶,現在開始有點懂了。
留置針封管,我老是馬大哈,忘記把開關關了,現在每次都告訴自己要記得封管要關開關!讓我銘刻于心的是第一次動脈抽血,是一位老伯,老師看他態度比較好,問我你要不要試一試,其實我壓根心里一點底也沒有,但真的很想去嘗試一下,于是就抱著試一試的態度進針了。我沒有扎中,老師過來幫忙,由于我進針的角度深了,老師過來幫忙,弄了好久也抽不出血,病人一直喊疼,老師抽出來,說幫病人重抽。病人很生氣,責罵我們護士怎么這樣,技術那么爛,當他試驗品,抽了半天也抽不到血,讓他痛苦了那么久。我一邊安慰他,一邊幫他按壓止血,病人生氣的責罵著,那一刻我真的覺得很愧對他,心里很害怕,很難受,我想他會不會投訴我呢,我不斷地道歉,最后病人的情緒終于緩解了,可我的心里還是覺得很難受!做護士,真的技術很重要,一針見血,減少病人的痛苦,我想自己以后能不能做到呢?
讓我很開心的是,呼吸內科真的很溫馨,像個快樂的大家庭一樣,個個老師都很年輕,對待學生和藹友善,也很耐心的去教我們如何接診病人,分析病情,書寫病歷,放心讓我們去做事情。陳建立老師耐心的教我每一樣操作,放心的放手讓我去嘗試,笨手笨腳的我覺得自己真的有點辜負老師對我的期望,她說做大夫要膽大心細,可是我老是丟三落四,懵懵懂懂的,教了我的東西自己也不會靈活運用,養不成好的習慣,在第一個星期我天天在考慮粗心的自己究竟能不能勝任這些工作,我能不能克服這些困難呢?才一個星期,我告訴自己不能那么灰心喪氣的,我不要看低自己,別人能做,我也可以,我要堅強一點,我要學會吃苦,學會忍耐,學會自己處理問題。自己都長那么大了,不要老像個小孩那樣,依賴別人了,生活容許不了我那么脆弱與逃避。我始終要走出社會,適應社會的,學會生存!長大了,再也沒有人會呵護你自己了,自己要學會照顧自己,好好努力加油!
第二個科室是腎內科,腎移植的病人也跟血液科病人有些相似,就是移植病人對我的病情也都非常關心。一個新病人進來,不等你問,他就會告訴你“我肌酐多少多少高了”。且腎移植的病人也有非常多均年輕人,甚至十幾歲的孩子,而移植的腎多是父母一方給孩子獻出的,因為如果在醫院排隊等腎源,要等好幾年,非常多人的病情是等不起的。可憐天下父母心啊!所以,對待腎移植的病人,尤其是那種非常非常緊張我病情,總是要抓著大夫不放,一點小小的化驗單異常都要大夫說出個所以然來的病人,我發現,大夫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
本來患腎衰竭的病人,每周花大量的錢來做血透,不論心理上還是經濟上,都會非常難承受的。所以難免會不耐煩,甚至拿大夫發泄。可是大夫不可能跟病人針鋒相對的,只能是耐著性子勸慰并解釋,不然情況只會更糟糕。我就碰到一個四十多歲的男性病人,腎衰竭,肌酐非常高。他每天都會來找大夫好多次,每回均那幾個問題“我肌酐為何比上次又高了好幾十”“怎么才能讓肌酐降下來”“你們快給我想想辦法,我都快要死了”,說急了還會跟大夫發火。而我也每回都只好盡量的給他解釋,安慰他。本來他對大夫的態度非常差的,可是后來他出院的時還夸我有耐心呢(帶藥出院,定期再次檢查,等到腎功能衰竭到一定程度再來做血液透析)。一句夸贊讓我覺得之前的辛苦和委屈都煙消云散了,所有的努力和付出均值得的。
內科幾個科室實習下來,感受最大的一點是,作為實習大夫,開始跟隨帶教老師管床、管病人了,比起見習階段,多了一份責任心。以前見習的時,上午去跟著查查房、聽主任分析分析病情,幫著做些事情,下午就去上課了,上完課,也不會想到要回去看看病人。而實習以來,多數時間待在科室,我管的病人一定要熟悉,有什么化驗單、檢查單也均第一時間想到要去看一下,偶爾下午去上課了,也在想著上完課后要回去看看什么病人要做什么處理,去病房求教病人有沒有什么不太舒服,再記記病程記錄。這一點,從心理上就感覺非常不相同。覺得我開始具備作為一位大夫最起碼的責任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