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小故事經典簡短(精選6篇)
誠信小故事經典簡短 篇1
李苦禪燒畫
李苦禪是我國當代著名畫家,他為人爽直,凡答應給人作畫,從不食言。有一次,有位老朋友請他作一幅畫,李苦禪因有事在身,未能及時完成。不久,當他接到老友病故的訃告后,面有愧色,即趨作畫,畫了幅“百蓮圖”,并鄭重其事題上老友的名字,蓋上印章,隨即攜至后院,將畫燒毀。事后,對兒子說:“今后再有老友要畫,及時催我,不可失信啊!”
誠信小故事經典簡短 篇2
商鞅立木取信
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為新法。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國都市南門,招募百姓有能把此木搬到北門的,給予十金。百姓對這種做法感到奇怪,沒有敢搬這塊木頭的。然后,商鞅又布告國人,能搬者給予五十金。有個大膽的人終于扛走了這塊木頭,商鞅馬上就給了他五十金,以表明誠信不欺。這一立木取信的做法,終于使老百姓確信新法是可信的,從而使新法順利地推行實施。
誠信小故事經典簡短 篇3
韓信
韓信落魄的時候,一個漂母給他飯吃,韓信離開她的時候,告訴她以后一定來報答她。后來韓信做了楚王,不忘舊恩,奉黃金千兩以漂母
誠信小故事經典簡短 篇4
宋慶齡
宋慶齡有一次與一所小學約定去看望小學生,可是到了約定日期,天下起了大雨,同學們都以為宋慶齡奶奶不能來了,但宋慶齡依然冒雨前去赴約,這讓同學們很感動。
誠信小故事經典簡短 篇5
華盛頓
華盛頓用小斧頭砍倒了他父親的一顆櫻桃樹。父親見心愛的樹被砍,非常氣憤,揚言要給那個砍樹的一頓教訓。而華盛頓在盛怒的父親面前毫不避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父親被感動了,稱華盛頓的誠實比所有櫻桃樹都寶貴得多。
誠信小故事經典簡短 篇6
一次,曹操統領大軍去打仗,途中要經過一片麥田,曹操下令說:"所有將士都必須小心,凡有踐踏麥子者,不論是誰,立即斬首示眾。"老百姓開始并不相信,都躲在暗處暗自觀察曹操軍隊的行動。
只見官兵們都下馬用手扶著麥稈,小心地走過麥田,沒有一個敢踐踏麥子的。老百姓紛紛稱頌。
突然,從麥田里飛起一只小鳥,將曹操的坐騎驚得一下子躥入麥田。受驚的馬兒嘶鳴著,踐踏了一小塊麥田。曹操立即叫來隨行的官員,要治自己踐踏麥田的罪過。官員說:"怎么能給丞相治罪呢?"曹操說:"我親口說的話,如果自己都不遵守,還有誰會心甘情愿地遵守呢?"隨即抽出腰間的佩劍,就要自刎。眾將領趕忙攔住。
這時,有一位叫郭嘉的.大臣走上前說:"古書《春秋》上說“法不加于尊”。丞相統領大軍,重任在身,怎么能自刎呢?"
曹操沉思了好長時間,才說:"既然有“法不加于尊”的說法,我現在又肩負著天子交給我的重要任務,那就暫且免去一死。但是,我犯了錯誤也應該受罰。"于是,他揮劍割斷了自己的一綹頭發,扔在地上說:"我就以割發代替砍頭吧。"
古時候的人認為"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意思是說一個人的頭發和皮膚是從父母那里得到的,隨便割掉頭發被視為大逆不道,是不孝的表現。因此,在當時的人看來,曹操當眾割斷頭發和砍頭是一樣重的刑罰。從此以后,軍中將士對曹操更加信服了。
換位思考:
曹操身居丞相高位,卻能嚴以律己,稱得上是一個稱職的領導者。我們也應學習曹操這種品德,不應只說空話而不行動。想一想,在學習中你有欺騙老師、家長的行為嗎?
成長感悟:
十句空話,不如一個行動。人,不可成為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