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生活在勞動中綻放光彩征文一等獎(通用5篇)
讓生活在勞動中綻放光彩征文一等獎 篇1
如果問我什么讓生活更美好,我一定會說勞動讓生活更美好!
我們的生活處處是勞動的結果。媽媽的辛勤勞動讓我的衣服總是干干凈凈,一塵不染。讓我在學習的時候有愉快的心情。老師的勞動讓我們學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識和做人的道理。農民工叔叔的辛勤勞動讓我們的城市高樓林立,大家都有寬敞舒適的家。交警叔叔的勞動讓我們有了安全有序的交通。
有一次,深夜十二點發燒,媽媽帶我去急診,做完治療退燒了出來已經是凌晨四點了。我之前從沒有在這個時間出過門,以為街上沒有人,可在媽媽的車里,透過車窗,我看到身穿環衛服的叔叔阿姨們已經開始工作了,他們一絲不茍地打掃著,汗水已經打濕了他們的后背,媽媽告訴我,他們要趕在天亮前把打掃完畢,這樣才不影響大家的出行。我被他們打動了,正是他們的辛勤勞動讓我們的城市每天都這樣干凈整潔,每條馬路才能這樣順暢通行。感謝他們,向他們致敬!他們的勞動讓城市更美好!
科學家的勞動讓我們擁有了更強大的祖國。九十歲的袁隆平爺爺,剛剛獲得共和國勛章,他一輩子都在致力于研究雜交水稻,將水稻畝產提高了50%,保障了國家的糧食供應。是他的科研成果,以他為代表的一代代科學家讓我們的國家更加富強,向他們致敬!他們的勞動讓國家更加美好!
當然,我也熱愛勞動。在家里,我幫姥姥和媽媽洗碗,拖地,擦桌子,換來了她們會心的微笑和贊許欣慰的目光。在學校,看看我們打掃得干干凈凈的教室,同學們在里面學習心情是多么舒暢啊!
勞動是我們一切美好生活的根本,勞動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我熱愛勞動,我們都應該熱愛勞動!
讓生活在勞動中綻放光彩征文一等獎 篇2
勞動,是人類走向文明的最重要的一部分,有了勞動才有了我們現今的美好生活。而勞動,既需要腦力勞動者,也需要體力勞動者,這些人都是有貢獻意義的。
從古至今,不計其數的體力勞動者為中華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如巨龍一般,盤臥在中華大地的長城,擁有著氣勢磅礴的氣息;流水淙淙的京杭大運河,凸顯著中華文明的歷史韻味;華麗優美的頤和園,盡顯中華文化的包容并兼之色彩。而這些古老的建筑與文化遺產,無不是體力勞動者,用他們的十年如一日的艱苦卓絕換來的歷史文明的結晶。由此可見,體力勞動者的意義之重大。
但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也不乏有著智力超群的腦力勞動者。他們用他們的智慧與實踐,創造出了驚人的歷史文化遺產。譬如李冰父子創造的都江堰,不但為水利工程作出了一份貢獻,還為后世留下了平安幸福;又如舉世聞名的趙州橋,創設它的勞動者用他無數個夜晚的思索,使趙州橋能沿用1400多年仍能屹立而不倒。倘若沒有這些腦力勞動者,可能就不會有后世的安康與安定,那么在中華文明乃至世界文明都會缺少幾顆璀璨的明珠。
而作為現今新青年的我們,應當都要為之。“賴其力者生,不賴其力者不生”,熱愛勞動是做人、立身。安家、興邦的根本。正是因為依靠勞動,我們人類生產和積累了大量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支撐起了個人、家庭和國家的發展成長。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根本上靠勞動、靠勞動者創造。”我們應當有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勞動最崇高,并且創造出美好的明天!
讓生活在勞動中綻放光彩征文一等獎 篇3
“嘿,走,我帶你去后山干活,讓你欣賞一下農園風光。”那威武的氣勢,如雷的聲音,一定是來自爺爺的!
我和爺爺頂著炎炎夏日,戴著草帽,穿著膠鞋,扛著鋤頭,上山了!
爺爺讓我去上面給田松松土,我手握鋤頭,狠狠砸向土地,手向后一拉,扯下一大塊土,手微微揚起,落下,讓土變成很小部分。可到了最后,我眉頭緊皺,眼睛半閉,手打著抖,好累啊,手都要斷了,翻土地可真累。
剛翻完土地,爺爺又把我拉到果園。樹上的柿子一個個如同紅燈籠,紅的像小太陽,樹葉也十分茂盛,一片連一片,一簇連一簇,露著陽光,真美!捅個柿子毫無難度,就讓我解決它吧!我用力一捅,呀,完蛋!柿子“轟”的一聲落到地上,爛了!爺爺見了,拿出叉子,把柿子挑到樹葉叢中,用力一扭,柿子落在葉子上,毫發無傷,呀,真厲害!我也聚精會神,輕輕把樹枝向樹葉多的地方移,差不多了。咦,打不下來?我又試了試,一扭,柿子掉了下來,太好了。我雙手叉腰,嘴角上揚,爺爺見了,也欣然一笑。
該去摘菜了,爺爺早已教過我技巧了。我拔出個蘿卜,太小了,我按爺爺囑咐扔了,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哇,好大的蘿卜,這下有口福了!”爺爺見了之后,也對我贊揚起來。哈哈,我開心的一蹦三尺高。
一回到家,我累的躺在椅子上,可看著眼前的成果,又止不住地開心。勞動讓生活更美好!
讓生活在勞動中綻放光彩征文一等獎 篇4
“幸福在哪里呀,幸福在哪里,幸福在那辛勤的勞動里……”這是誰在快樂的歌唱?是的,是我在干活之后的心聲。
我的媽媽是工地上的一名工人。今天,我決定和媽媽一起去工地“體驗生活”。到了大樓的上面,我就開始和媽媽一起干起活來。我們干的是撬大梁的工作。平常的時候,媽媽一個人干非常費勁,這次我來剛好幫了她的大忙。根據媽媽的吩咐,我風一般的找了個又粗又長的鋼筋,足足有十千克,再找一個方木,鋼筋放在方木上,插進大梁里,再運用杠桿原理往上一坐,將這一噸重的大梁硬生生的撬了起來。正應對了一句話:只要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然后媽媽墊石塊,很快就墊好了一道幾十米長的大梁。就這樣再接再勵,我們合作的非常順利。可是還真挺累呢!干完干一道,我就要使出吃奶的力氣抬起工具轉移陣地,按照媽媽的說法,我就像塊大石頭一樣壓下去。不過,我還可以借這工具當蹺蹺板玩。我在這頭一壓,那邊就起來,這邊一松,那邊就下去。也算是苦中作樂吧!
終于,大梁撬完了,休息一會兒后,我又要墊板筋。干這活,要學會跳”芭蕾舞,”不能踩在鋼筋上,要腳尖著地。就這樣,我蹲下身踮著腳,像蝴蝶一樣翩翩起舞,感覺腳尖隱隱酸痛,想想媽媽那胖胖的身子每天要幾個小時的舞蹈,我感覺心里一陣酸痛。終于在我們的努力下,干好了二三百平米大的地方!
墊好了,我覺得身體好像要散架一般,正應了那句話:腰酸背痛腿抽筋。而媽媽一個勁地夸我干得仔細又認真,我心里自豪極了,不由的唱起來快樂的歌,但轉臉看到媽媽黝黑的面孔,我感動的說:“媽媽您辛苦了,我愛您!”
讓生活在勞動中綻放光彩征文一等獎 篇5
俗話說得好,“人有兩件寶,雙手和大腦。一切靠勞動,生活才美好。”
我們的祖先通過辛勤的勞動,用雙手制造了一件又一件的工具:為了打獵,他們制作出了石矛、弓箭,所以他們有了美味的肉食;為了種田,他們制作出了鋤頭、犁,所以他們有了豐盛的五谷;為了盛放物品,他們制作出了陶罐、瓷器,所以他們貴重的物品不再散落……
清明節前夕,奶奶帶我去田地里摘艾草,準備做清明果給我們吃。我興致勃勃地跑向田里,開始找艾草。可是艾草好像在跟我捉迷藏似的,特別難找。我摘了好一會兒,才摘到一點兒。當我興奮地給奶奶看我摘到的艾草時,奶奶卻搖搖頭說:“我們只要這上面的部分,根不要。”聽完,我一下子就泄氣了。這時,奶奶開導我,對我說:“做事不能半途而廢,要堅持到底。”我聽了奶奶的話,繼續摘艾草。我袋子里的艾草漸漸多了起來。后來,經過磨漿、打漿、切餡料、包餡料等一道道繁雜的工序,我終于吃到了美味的清明果。
勞動就像個魔法師,它能化腐朽為神奇,化干戈為玉帛,它能積淀成源遠流長的人類文化,描繪出我們美好的世界。
同學們,為了讓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富強,讓我們一起擼起袖子加油干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