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師德教育活動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全面提高師德水平,打造一支適應時代發展要求、讓人民群眾滿意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推動我市教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市教育局決定在全市中小學開展以“有愛心、有誠心、有責任心、有感恩心”為主題的“四心”師德教育活動。現提出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做人民滿意教師,辦人民滿意教育”的目標要求,深入開展以“有愛心、有誠心、有責任心、有感恩心”為主題的“四心”師德教育活動,進一步激發起教育系統全體干部職工的職業光榮感、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激勵干部職工樹立起以德治學、育人為本、樂于奉獻、奮發向上的職業理想,帶動起規范執教、精益求精、愛生如子、創新進取的良好教風,形成相互理解、相互關愛、相互激勵、相互幫助、優勢互補、工同發展的干群關系、同事關系和師生關系,促進我市教育事業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
二、“四心”內涵
開展“四心”師德教育活動,以弘揚高尚師德、力行師德規范、提高師德修養、樹立師德形象為主旨,其基本內涵是:
有愛心,即滿腔熱忱,獻身教育。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根基和起點。教師有愛心,就是要“心中有大愛,赤膽獻教育”、熱愛教育、奉獻教育、贊美教育,積極進取,奮發有為,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改革與發展大業中;就是要熱愛崗位、珍惜崗位、堅守崗位,求真務實,埋頭苦干,切實做好教書育人工作;就是要熱愛學生、關心學生、服務學生,因材施教,誨人不倦,促進每一個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有誠心,即誠實守信,言行一致。誠信是立身之本、處世之基,是高尚的人格力量,是良好的道德形象。教師有誠心,就是要真誠對待工作,忠誠教育事業,做到一絲不茍、勤勤懇懇,用實際行動樹立起人民教師的良好形象;就是要真誠對待同事,“誠實我做起,信譽待他人”,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切實打造溫馨和諧團隊;就是要真誠對待學生,為人師表、表里如一,遵守諾言、恪守信用,成為學生尊重和信賴的良師益友。
有責任心,即自立自強,勇于擔當。責任心是成就事業的基石,也是師德評價最基本的價值尺度。教師有責任心,就是要牢固樹立“教育發展,責任在我;發展遲緩,我有責任”的強烈責任感和使命感,以貢獻全部力量服務教育發展為最大追求,以促進每一個學生成人成才為最大光榮,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保持蓬勃朝氣、昂揚銳氣、浩然正氣,切實在各自崗位上為教育發展多干點事情、多做點工作。
有感恩心,即心存感恩,回報社會。懂得感恩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心存感恩是一種幸福的習慣,學會感恩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教師有感恩心,就是要知恩于心、感恩于行,學會感謝養育之恩、教導之恩、扶助之恩等等,善于發現事物的美好,感受平凡中的美麗,始終以坦蕩的心境、開朗的胸懷對待工作和生活,始終以一種自尊、自立、自強的精神境界成就自己、激勵他人、帶動團隊,為推進全市教育改革與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三、活動安排
“四心”師德教育活動時間安排一個月,從10月10日至11月10日,共分三個階段進行。
(一)學習討論階段(10月10日――10月20日)
各學校要結合實際,制定系統的學習計劃和具體的學習配檔,強化集體學習措施,深入開展“四心”師德建設活動,切實加強師德教育,進一步夯實師德基石,達到以“學”養師德,以“規”約師德,以“標”導師德,以“情”化師德的目的。
一是學習教育法律法規。要組織廣大教職工認真學習各項教育法律、法規以及省、市教育行政部門推進素質教育的相關文件,重點學習《教育法》、新修訂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意見》及《威海市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考核測評標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