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小學作文評語(4篇)
淺談小學作文評語
作文評語是教師對一篇作文的優缺點所作的分析、指點和評價,是指導學生寫作的一個重要環節。學生能在教師的評語中讀出教師對白己的習作從選材立意、布局謀篇、遣詞造句、標點符號等方面的評價,對自己習作的優缺點一目了然。精妙的評語,往往能喚起學生的寫作興趣,點燃學生的寫作激情,激活學生的創造思維。因此,教師在評改學生的作文時,一定要用心寫好作文評語,既要講求評語的實效性,又要注重評語的藝術性,使整個訓練不斷向縱深發展。
一、多用平等式評語
現在的小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由于特殊生活環境的影響,他們的心理、思想難免受到影響。另外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生活見識的增加,小學生的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也在逐漸增強,教師高高在上和盛氣凌人的說教,很容易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教學中,如果教師能以朋友的身份,平等地同他們交流,用商量的語氣來達到啟發的目的,相信學生會更容易接受而且更愿意接受。如我班一個學生寫的《記一次羽毛球比賽》一文中有這么一句:“羽毛球像子彈一樣向王林飛去。”我的評語是“改‘飛’為‘射’,你看是不是更準確一些呢?”這樣教師在學生面前放下“架子”,與學生站在同一位置上,既減輕了學生寫作的心理壓力,又給學生制造了輕松愉悅的氛圍。學生在閱讀了教師的評語后,感受到教師是用心在關注他、用情在欣賞他、用愛在發現他,不僅能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還會使師生的關系變得和諧融洽,大大提高學生對評語的閱讀興趣。
二、多用激勵式評語
“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作文是學生的勞動成果,學生在作文時有兩個突出特點:一是他們有渴望得到肯定的心理需求;二是他們很想把事物看透寫透。但因現有知識水平和認識表達能力等因素的制約,他們往往只是從表面上理解,而不能從實質上進行認識和把握。這種“雙重性”便給教師的評價工作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教師要善于用一雙慧眼發現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哪怕是一句形象的語句、一個生動的詞語甚至一個準確的標點.都應以充滿激情和希望的評語肯定他們的成績,增強他們不懈努力的信心。例如,有的學生在習作中能恰到好處地運用古詩文、格言、諺語,教師不妨在評語中送一句:“你的知識面真廣,能把古詩巧妙地運用到作文中來!”對于寫作水平較高的學生,教師可以這樣批注:“妙筆生花,你有望成為二十一世紀的巴金!”我想,每一個孩子讀到這樣的評語都會心花怒放,體驗到作文成功的愉悅和滿足,從而更能激發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多用導向式評語
一段評語既是本次作文的終結,又是新一篇作文的起點。二者中,后者比前者更具有意義。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老師在評價學生的作文時要遵循小學生各年齡階段的特點和認識事物的規律,要做到正確、客觀,不要隨意拔高要求,更不要求全責備。評語要針對學生習作中不符合要求的地方、不規范的語言進行點評,給學生指明方向,使學生有所警醒和收獲。如一個學生在《我學會了騎白行車》一文中,對于他學騎自行車的過程寫得非常簡單,只寫道:“開始我怎么也不會騎,還摔了好幾跤。后來哥哥就教我騎,我按哥哥教我的方法去騎,終于學會了騎自行車。我開心極了!”我在這段話旁寫下了這樣一段評語:“你真棒,學會了騎自行車,我也想學一學,可仔細地閱讀了你的文章后,我也沒找到你哥哥教你的絕招,真讓人感到遺憾!”這樣的評語就比“內容不具體、重點不突出”更能讓學生明白這篇作文的缺點,也更能讓學生明白該如何改進和完善這篇習作。
四、多用幽默式評語
一位德國學者曾說過:“用幽默的方法說出嚴肅的道理,比直接了當地提出更能讓人接受。”一句深刻幽默的評語不僅可以創造出愉快的學習情境,而且可以達到一種笑過之后又令人深思的效果。如我班有位學生,文章寫得好,但寫得太潦草,我就寫了這樣的評語:“好馬需配好鞍,這樣美的文章,沒有整潔的文相配,多不相稱啊!”從此以后,這位學生的再也不潦草了。又如我給班上一個不能正確使用標點符號,作文一逗到底的學生做的批注是:“句號瞪著眼睛,逗號挑起了眉毛,感嘆號哭起了鼻子:‘我的小主人,你為什么不讓我們住在自己的家里呢?’”這樣的評語,把批評寄于幽默的言語中,風趣之中見師情,幽默之中生力量,學生不但樂于接受改正,而且一定會留下深刻的印象。這也正象蘇聯著名教育家米斯維特洛夫所說:“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
五、多用個體式評語
作文最能體現出學生的個性差異。我們應該承認,由于生活環境的不同、閱讀面的差異、認識水平的不同,以及觀察生活敏感度的差異,同班學生的寫作水平會上下不一。所以教師在批閱作文時要考慮到這一實際,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作出不同的評改,做到因人而異、區別對待。如對有一定寫作基礎的學生,批語就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在個性化的立意、多種表現手法的運用這些有難度的方面給予指導;而對寫作有困難的學生,則從最基本的選材新穎、具體通順、錯別少、標點正確上多下工夫,幫助他們克服寫作困難,啟發他們展示個性。這樣,無論是有寫作基礎的學生,還是習作有困難的學生,都能有所收獲、有所提高。激發每個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的才能都得到充分的發揮,使他們的個性都得到充分的張揚,這也里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則。學生作文是一架鋼琴,當你觸動它的琴鍵時,總會發出叮咚的聲響。但愿我們語文老師能深諳樂理,真情投入,用作文評語這雙春風化雨的手把它彈起來,奏出和諧美妙的旋律,使學生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生動評語中增強寫作能力,提高人格修養。
作文過程:
1、以飽滿的激情,描寫了……
2、重點突出,詳略得當,內容具體。
3、比喻貼切,用詞生動。
4、文章語言通俗易懂,貼近生活實際,讀來令人倍感親切。
5、…以輕松愉快的語氣,向我們娓娓道來,令人回味無窮。
6、敘述自然生動、結構緊湊,銜接自然連貫,中心突出。
7、對于景色的描寫,語言簡練而準確,聯想則為觸景生情,情景自然融合。
8、通過豐富人物的語言和動作,襯托出人物的思想品質。
9、文章邊敘事邊抒情。
10、充分運用動靜結合的寫法,并輔以比喻、擬人等手法
11、小作者觀察仔細,敘述時井然有序
12、一些精妙詞語的使用,無形中為文章增添了不少情趣。
13、文章清逸婉麗、流暢連貫,尤其人物語言幽默風趣
14、文章想象合情合理,
15、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的描繪,使讀者仿佛置身于夢境一般。
16、文章線索明朗,主題突出,緊緊圍繞…進行。
17、細節描寫頗具匠心。極富功底。
18、對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等,進行精心細膩的描繪,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19、描寫細膩,生活氣息濃厚,遣詞造句準確傳神。
20、語言準確,鮮明、生動,內容極其豐富具體,
21、事例敘述得生動具體,人物的言行符合各自身份特點。
22、文章來源于生活,因此語言雖然不怎樣優美,但卻真實有趣,寫得入情入理
23、文章將…寫得細致入微
24、語言活潑明快,富有情趣。
25、大量采用生活中的口語,使文章更顯自然親切。
作文開頭:
1、文章開頭簡而得當,通過環境描寫來襯托人物心情,十分藝術化。
2、開頭簡明扼要
3、文章開頭新穎,具有先聲奪人之效。使讀者一見面就能對人物產生…的印象。
4、文章開頭引人入勝,吸引讀者。…點面結合,使文章生動,具體,詳略得當。
5、文章語言生動豐富,可讀性強。
6、開頭出手不凡,吸引讀者
7、開頭打動人心,具有真情實感。
8、文章開頭交待得十分清楚,起到總領全文的作用。
9、文章選材新穎,激起讀者讀下去的欲望
當老師辛苦,當語文老師尤為辛苦,這其中尤以作文評改為甚?涩F實是老師們辛辛苦苦地批改作文,認認真真地寫作評語,學生們卻未必領情。究其原因:與老師們作文評語缺乏個性不無關系。因此,強調寫作個性化評語便顯得十分必要了。
首先、作文評語要注入情感,滿含人情味。
心理學中有一種“自己人”效應,它告訴我們要使對方接受你的觀點與評價,你必須同對方保持“同體觀”關系。也即在對方看來,你和他是“自己人 ”,這樣一來彼此的心理距離就拉近了。教育心理也表明:師生之間的心理越是溝通,它的教育效果也就越高?墒聦嵣衔覀兊脑S多語文老師在寫作評語時,常常以尊者自居,帶著一種訓人的口吻在給學生說教,面目可憎。久而久之,學生對老師們所下的評語便失去了那份期待。由于教師的作文評語在情感上與學生的心靈隔膜,無法激起“共鳴”,因此,也就無法從內心深處喚醒學生的寫作欲望。為此,筆者以為教師在給學生作文下評語時務必情之先行,只有以己之真情感動學生,學生的寫作欲望才有可能被激發起來。有一回,學生寫了一篇題為《談男女生的交往》的文章,我給下了這樣的評語:說起男女生的交往,老師那一輩人真的十分羨慕你們。想當年老師與異性同學的交往,中間始終橫亙著一條不可逾越的“三八線”,至今回想起來都倍感荒唐可笑。可如今卻大不相同了。同學們的交往自由寬松,彼此的友情純潔真摯。這是一種極致的情感,珍藏它吧!那將是人生的一筆財富。評語以己之情引導學生正確對待男女生之交往。學生面對這樣的評語,應該會有自己的思考吧!
巴爾扎克說:“一個常人擁有了感情,比得上任何一個偉大的藝術家。”同樣,一句評語注入了情感,比得上幾千幾萬遍概念化了的套語。在評語中注入情感,不僅學生受到陶冶從而激發寫作欲望,教師本人也將受到陶冶,其效益是顯而易見的。既然如此,那么就讓我們用深情的筆去喚醒那些偉大的心靈吧!
其次、作文評語要以激勵為主,多說好話。
說到激勵,讓我想起了偉大文學家茅盾先生在念小學的時候,老師給他的一篇習作下的批語:“好筆力。好見地。讀史有眼,立論有識。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事實上小作者的習作水平未必有這么高,但是,你能懷疑這樣的評語對后來成為一代文豪的茅盾先生會沒有影響嗎?根據“羅森塔爾效應” 受老師關注特別是被鼓勵的學生容易取得成功。世界著名鋼琴演奏家福斯先生,在學生時代,曾經鋼琴演奏成績很不理想,他一度對自己都失去了信心。在一次上課時,鋼琴師聽完了他的演奏,熱情地吻了他一下,并贊揚他演奏得真好。福斯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這位老音樂家用一個吻把福斯從危機中解救出來,用幾句贊揚的話,喚醒福斯生命中沉睡的非凡自信,使福斯終于以驚人的毅力和天才的敏感成為世界級的鋼琴演奏家。因此,教師給學生的評語一定要有激勵性,使學生透過語言文感受到教師在以欣賞的目光關注自己的成長。這樣學生的寫作熱情才能煥發出來。
可實際情況又怎樣呢?老師們的作文批語往往挑刺的多,頌揚的少。即使學生的習作相對于他那個年齡來說已經是上乘的了,可是我們的老師也非得挑出些毛病來不可。更有甚者在評語中不肯輕易多說一句頌揚話,惟恐因此而降低了教師的威嚴。在一般人看來,也許一則評語的好壞算不了什么,但是,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則評語也可能影響一個人的一生。記得上高三的時候,我寫了一篇題為《我看蕓蕓眾生》的隨筆文章,老師的評語是:你有相當的寫作功底,文章用筆犀利,頗有魯迅雜文的味道,好好努力,定能在文學上有些建樹。就因為這樣的一則評語,從那一刻起,我對寫作有了非同一般的熱情;也因為這樣的一則評語,高考填報志愿時,我毅然決然地填報了大學中文系,而且是青一色的。此后的許多年間,我的文學之夢始終沒有間斷過,常常在教學之余,會情不自禁地拿起筆來寫點東西。可以說老師的這則評語對我的影響是深刻而長久的。法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勵。”作文評語的寫作也當如此。
總之,作文評語的寫作方法多多,遠不止以上兩例。但不管使用哪一種方法寫作評語,都必須遵循這樣一個原則:那就是作文評語務必要能觸動學生的心坎,真正說到學生心里去。只有做到了這一點,作文評語的寫作方能見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