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清明節(jié)氣的日記400字(精選14篇)
描寫清明節(jié)氣的日記400字 篇1
透過綿柔的雨絲織就的如煙的春紗,我自己望著那些打著傘、匆匆避雨的行人,不由得想到:為什么要躲藏呢?讓我自己們的身心一起來感受這春雨帶來的清涼吧。于是,我自己收起傘,走進雨中,細小的雨滴打在身上,一點也不覺得冷,只有一種親切、清新的感覺……
抬頭望著天空,不禁朦朧了雙眼。曾經(jīng)那么疼我自己的曾祖父現(xiàn)在可還好?他,也有在想我自己們嗎?記得小時候大人們會說,人走后,會化作深邃夜幕里繁星中的一顆。星,總在不停地閃爍著,感覺,離我自己們越來越近,越來越亮。讓你睜不開眼睛。可是,那種感覺,很親切,如同離去的人重新又回到自己身邊一般。
望著夕陽的最后一抹余輝沉了下去。空氣異常的凝重,像積滿了灰塵的古屋,凝重、凄清、幽暗。微風在樹枝上纏繞著,像是淘氣的孩子,弄得早春的嫩葉瑟瑟發(fā)抖。一切都是濕漉漉的,擁擠的街道,門前的`自行車,懸掛的條幅,還有那些表情凝重的人們。就像白居易《寒食野望吟》里說的那樣:“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雨,斷斷續(xù)續(xù)地下著,回過神來,才發(fā)現(xiàn)臉龐不知何時已留下兩道淺淺的淚痕……
描寫清明節(jié)氣的日記400字 篇2
每次過年,我們總是回到老家看太外婆,三十那天,我們一家人齊聚太外婆家,一起吃年夜飯,太外婆坐在那,飯也不吃,看著自己一個個兒女,招呼他們吃這個那個,好像別人吃,自己就已經(jīng)飽了。飯桌上,她問著問那,看看自己兒女的生活如何。
每次到她家她總是把收藏已久的零食拿出來給我們吃,我總是推托不想吃,但是看著她期盼的眼神,只好開始吃。
臨走時,他把家里曬得大魚大肉拿出來,說:我們家的肉太多了,這些留給你們吃吧!我們搖搖頭,但經(jīng)過她的再三勸阻,我們只好收下了。這時她又拿出我們沒吃完的零食,說:帶回去吧,我不能吃,留給你們吃吧!于是我們又收下了。
直到那一天來臨,一切歡聲笑語都消失的無影無蹤,太外婆躺在床上,咧了咧嘴卻在無力說話,用盡了仿佛全身的力氣,捏了捏我的手,好像再說:別哭哦。我趴在床頭嚎啕大哭,希望能挽留住太外婆,但是以沒用了,太外婆永遠閉上了雙眼。
今年清明,我來看望太外婆,我站在她的墳前,心里默默的說:太外婆我來看你了,我祝你身體健康,在天堂永遠幸福!
描寫清明節(jié)氣的日記400字 篇3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講著講著,清明節(jié)變悄悄的來到了我身邊,我們家便可以一年一度的春游了。
微風拂面,暖和的陽光格外的燦爛,看,旁邊的桃花開了,一片片花瓣漫天飛舞,忽高忽低,它們的身子是那樣的輕,我只要輕輕一吹它就可以翻上二十來個跟頭,不管那些桃花會飛到哪里,那一定是個美麗的地方,瞧,一根根小草爭先恐后的鉆出地面,一棵棵小花爭奇斗艷,一棵棵小樹抽出嫩葉,一團團白云悠閑的散步,一簇簇油菜花美麗金黃,一片片麥田望不到邊,哈,一只只去南方旅游的燕子成群結(jié)隊的飛了回來,小鳥們在天空中自由的飛翔,盡情的歌唱。”那個似馬,這個似人。“我看著弟弟手指的方向,哦,原來是白云,別說那朵白云還真似一匹馬飛奔在遼闊的天空上,這春天一切都是美麗的。大自然是多么的神奇呀,它給大地上了春的地毯讓我們無憂無慮的游戲,春天是美麗的春天時快樂的,春天是神奇的,不知不覺的便到了下午,白云更大了,就似壓在我頭上一樣,太陽更紅了,染紅了半邊天,又過了一會,媽媽招呼我們回家,一輪紅日懸掛在天空中,慢慢向西邊下落,白云不在白了它們變成了紅云似漩渦一樣圍繞著太陽。
一年之計在于春,在這個百鳥爭鳴,鮮花齊放的季節(jié)里,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描寫清明節(jié)氣的日記400字 篇4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句千古絕唱,令人不禁想起早已去世的親人,而頭涔涔淚潸潸。在這悲痛的日子里,有一件哀傷的事,讓我們好好珍惜,好好照顧身邊的老人,畢竟他們也將要離我們遠去!
回到故鄉(xiāng),將如云黑發(fā)披在肩頭,回憶著外婆慈愛的笑容,帶著厚繭的老手,溫暖的擴散著農(nóng)家鄉(xiāng)土味的懷抱,我哭了,不由自主地流下了傷心的眼淚。哭得花枝亂顫,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又笑了,那是一種開放的笑,我為解脫的外婆而欣慰,外婆的一生全部獻給了外公,獻給了孩子們,獻給了家庭,從來沒有為自己想過。有好吃的先拿給家人,有好玩的先分給孩子,外婆還把家中的農(nóng)活兒、粗活兒、重活兒一個人全做了,從來沒有讓媽媽和家人吃過一丁點兒苦,就連外婆病重的時候還在牽掛著農(nóng)田的活。我記得外婆去世前最后的一抹微笑,那微笑有些不舍,有些釋懷,有些安慰。外婆輕輕合上眼,如同墜入深谷的蝴蝶,永遠的走了,那悲痛的一幕永遠定格在我腦海中。
外婆,請您在九泉之下安息吧!千萬別再牽掛活著的我們,爸爸媽媽和其他親人都很好哦;當然我也很好,相信您在天上已經(jīng)看見了;我在那明亮的教室里晨讀,老師想慈父恩母一般呵護著我,我十分幸福。
描寫清明節(jié)氣的日記400字 篇5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jié)了,祭拜祖先一直是我們中華民族一種優(yōu)良傳統(tǒng)。
早上,我跟爸爸媽媽一起去竹蒿山祭拜祖先。我們買了兩束花,由白菊花、黃 菊花、勿忘我、百合花、康乃馨、劍蘭、太陽花、小雛菊包裝成一束花。經(jīng)過漫長的一段時間,終于來到了山上。我們?yōu)樽嫦炔迳匣ǎc燃蠟燭,開始燒香。
我突然發(fā)現(xiàn),在我們旁邊的一個古墳墓上,沒有人來為他插上花,也沒有燒紙錢的痕跡。我走到墳墓旁,極仔細地看了一下墳墓上的字,只見上面寫著“曾經(jīng)參加過潮汕平原游擊戰(zhàn)”。這是誰呢?為什么上面沒有刻他親屬和他的名字呢?一時之間連串的問號浮上我的心,“爸爸,這是誰的墳墓呀?”我好奇地問。“這是一位曾經(jīng)參加過潮汕平原游擊戰(zhàn)的一位光榮犧牲的烈士。”爸爸用嚴肅的語氣對我說道,“我們?yōu)檫@位烈士燒點紙錢吧。”我懷著十分虔誠的心情一邊燒著紙錢一邊在心里默默地說:“烈士,你為了中華的倔起而犧牲了自己寶貴的生命,用鮮紅的鮮血染紅了我們的五星紅旗。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來報答先烈。”
時節(jié)的春風輕盈吹著。我們也即將下山了,墓地里留下了我們對先人深深的懷念……
描寫清明節(jié)氣的日記400字 篇6
院子里傳來一陣歡呼聲,這便是調(diào)皮的我和妹妹的吶喊。因為,今天是清明節(jié),又可以出去玩了。因此,我和妹妹特高興。
爸爸走過來,撫摸著我和妹妹的頭,說:“你倆去門口玩一會兒,我和你 媽準備一下。千萬要記住,要等一等我們。不要再自顧自的跑去其它地方了!”我們連連點頭。
大約過了四十來分鐘,爸爸媽媽終于拎著東西,推著摩托車出來了。我們在歡樂中踏上了走往快樂的臺階。
目的地在山上老爺廟附近,路非常遠,還非常陡。走在大坡時,我們不得不步行了。我最渴望的就是在這森林中走路了,因為路上、樹上、石頭上、草叢中都有稀奇的小昆蟲。在一個大石頭下面,我發(fā)現(xiàn)了一只土色的螳螂。它頭呈三角形,前肢呈鐮刀狀,專門捕食害蟲。我興奮地動了他一下,它便生氣了。前肢敏捷地砍在了我的食指上,我疼得亂地打滾。爸爸媽媽卻哈哈大笑起來。我非常生氣。
終于到了墳前,爸爸媽媽叫我和他們一起跪下,媽媽插上香,我們便拜了起來。
為了不引起火災,我們只好等香燒完后,才回去。
這次清明節(jié)我非常快樂。因為我又認識了一位新朋友,而且我又向祖先盡了一次孝心。在今后,無論我多忙,都要擠出一些時間來過清明節(jié)。
描寫清明節(jié)氣的日記400字 篇7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唐朝詩人杜牧描寫清明時人們上山掃墓的情境的一首詩。
清明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這一天,活著的人要去祭拜已故的親人。
就在在這一天,我起了大早,坐爸爸的摩托車到東坑去掃墓。一路上細雨綿綿的,幾陣風掠過耳際,帶來幾絲寒意。
到了東坑,雨悄悄停。我們稍微收拾一下就去掃墓。這地方地處荒郊野外,到處雜草從生。
看到爺爺?shù)哪梗矣X得鼻子酸酸的,好難受。想起了爸爸曾告訴我:爺爺會唱戲,在臺上扮演小丑,他表演得惟妙惟肖,常引起臺下觀眾哈哈大笑,他會寫一手漂亮的毛筆字,還會折很多小動物。小時候,我不開心時,爺爺總拿幾本小人書哄我開心。可惜他在我三歲時就離開了我們。爸爸常嘆惜說:“要是他還活著就好了,可以教你學會很多東西。”頓時一股哀痛之氣在我心中漫延開來。
大人們忙著給爺爺?shù)哪钩荨⑴嗤粒乙策^來幫忙,在爺爺?shù)哪股吓香y條,讓它顯得更加漂亮。我們在墓前擺了許多供品,還插進一支煙,大人們一個個下跪,口里還念個不停。我默默地看著這一切,心中覺得一陣刺痛。輪到我了,跪了三下,聽見阿婆幫我念:“保佑小孩學習進步,大人工作順利。”我聽了忍不住抬起來,心里想:爺爺,我一定好好學習,不讓您擔心。
祭拜完后,我和大家懷著傷感的心情下了山。
這是我第一次來祭拜爺爺。今天,掃墓在我心中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這就是對已故的親人一種思念。今年的清明節(jié)真讓我難忘。
描寫清明節(jié)氣的日記400字 篇8
記得每年的清明節(jié),家里的氣氛總是有些沉重,小時候不知道為么,現(xiàn)在長大了,漸漸地懂了,原來,清明節(jié)這一天,是活著的人向死去的人訴說哀思。聽媽媽說,她原來有一個姐姐和弟弟,十幾歲的時候,因為生病死了,這對外公外婆的打擊非常大。也也難怪每到親人團聚的日子,他們總是看著照片流眼淚。
今年,爸爸媽媽商量好了,清明節(jié)我們一家陪外公外婆踏青,再不能讓他們沉浸在痛苦中了。清明節(jié)也要快樂地過。
清早,春光明媚,太陽公公笑咪咪的,可愛的小鳥在枝頭上“嘰嘰”地唱歌。我們一家迎著和煦的春風出發(fā)了。一路上,我又是唱又是跳,逗著外公外婆開心。
哇,公園真熱鬧啊!人山人海。藍藍的天空被五花八門的風箏給遮住了,在白云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美麗。路旁的桃樹上開滿了粉紅的桃花,風一吹,那桃花便像仙女一樣,紛紛地落了下來,看著這怡人的景色,外公外婆的心情也好了起來。他們幫著我拿出風箏也加入了放風箏的隊伍。我們使勁地跑,風箏終于飛上了天,越飛越高,好像一只快樂的小鳥在自由地遨翔。望著風箏,我們都笑了。
回家的時候,我們?nèi)チ司司说膲灥亍0职謰寢尭嬖V舅舅,外公外婆身體很好,我們一家都很好,讓他放心。我也告訴舅舅,我的學習也很好,我們家還買了新房子,馬上和外公外婆一起搬進去住。
描寫清明節(jié)氣的日記400字 篇9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大家還記得這首詩嗎?沒錯,這就是杜甫寫的《清明》。
清明節(jié)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是重要的“八節(jié)”之一。一般是在公歷的四月五日,但其節(jié)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兩種說法,這近二十天內(nèi)均屬清明節(jié)。清明節(jié)的起源,據(jù)傳始于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后來民間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節(jié)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jié)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jié)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游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jié)日。
清明通常在農(nóng)歷三月前后,恰是大地春回的時節(jié)。經(jīng)歷了一個漫長寒冬之后,人們紛紛走出居室,來到戶外探尋春天的氣息,或在田野踏春,或在郊外放風箏,這些郊游活動便被稱為“踏春”。
清明時節(jié),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xiàn)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多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還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俗。
描寫清明節(jié)氣的日記400字 篇10
清明節(jié)到了,我和爸爸、媽媽坐車去前崗山為婆婆祭墳。終于到前崗山了,我們下了車,我向四周環(huán)視,左邊是一弘淡藍的池水,對岸環(huán)擁著不盡的青山。山的影子倒影在水里,顯得清清朗朗的,像一面鏡子。忽然,起了一絲柔和的春風,池中掀起了一層漣漪,宛如少女皺著的眉頭。回頭看看蒼翠的青山,像一個有鐵一般身體的青年,領(lǐng)著我們向前走去。
我們邁著輕快地步子,邊說邊笑,高興極了。一股誘人的清香沁人心脾,撲入眼簾的是金黃的油菜花地,像天邊飄動的黃地毯。從天而射的柔和陽光是黃的,菜地里的油菜花也是黃的,陽光和油菜花連成了一條線。蜜蜂、蝴蝶翩翩的在花叢中飛來飛去,采蜜授粉。風里帶著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油菜花發(fā)出的香味,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著。成群的鳥兒賣弄著自己清脆的嗓子,唱出婉轉(zhuǎn)的歌。沉浸在這美麗的春光中,仿佛我自己就是春天,真想永遠為大自然獻美。
就這樣邊散步邊欣賞路邊的景物,我們來到婆婆墳前。媽媽從籃里取出酒、炮、紙、香等祭物,分裝盤中,鞭炮響起時,我恭恭敬敬嗑了三個頭,想起婆婆慈祥的面孔,微笑的樣子,眼睛不覺潤濕了。
接下來,我們?nèi)ブ窳滞妫@一片竹林以前只是空場地,現(xiàn)在竟變成一片碧綠的小竹林,真不可思議。現(xiàn)在是春天,尖厚的嫩竹筍頂起堅硬的石塊,破土而出,它們迎著陽光,挺起胸脯稚態(tài)十足地表現(xiàn)出頑強的生命力。穿出竹林,可見滿山遍野盛開的“映山紅”,摘幾枝多快樂啊!
這次出游,不僅回憶了故人,還領(lǐng)略了大自然的美。
描寫清明節(jié)氣的日記400字 篇11
清明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在這一天里,大家都會去拜自己的祖先或死去的親人,來表示哀悼,這就是清明節(jié)的習俗。而且在這一天里,大家都會去掃墓。
“又是一年芳草綠”,伴隨著春姑娘輕盈的步伐,清明節(jié)很快就到了。
在四月二日的時候全家人就去給太太掃墓了,太太就是奶奶的媽媽。奶奶帶了很多好吃的,有餅干,壽桃,蛋糕等等要給太太吃,其實太太也吃不了,不過就是一種祭祀方式。到達墓園以后,我一下車發(fā)現(xiàn)有點下雨,我遠遠望去,看見一座座連綿起伏,山勢險峻的高山。往前走一走到處都是花草樹木,有一棵小樹發(fā)出嫩綠的芽,玉蘭花長出了像雪花一樣白的花,漂亮極了!來來往往的人都提著吃的東西、燒紙、紙折的金元 寶、冥幣等等,大家都準備去上墳。奶奶到了墓地前,拿出抹布,蘸了點水,很仔細的去擦那個墓碑,我好奇的問奶奶:“為什么要這樣做呀?”奶奶想了想說:“你不懂,給你太太擦墓,就像打掃咱們的家一樣,要打掃干凈才好看,那墓也是一樣的呀。”我點了點頭說:“明白了!”后來還來了大舅爺、小舅爺、姨奶幾家人,我們就開始給太太上香、擺上各式糕點,開始燒紙和冥幣了,先把紙的一角點著,然后快速地扔進那個鐵盆里,我們燒了很多紙和錢,奶奶說這些都是給太太的衣服和錢,太太收到后就有衣服穿有錢花了。燒完紙后大舅爺又對著太太的墓碑說了半天話,說我們都生活的很幸福,讓太太放心。
在大舅爺?shù)膸ьI(lǐng)下我們給太太三鞠躬,儀式結(jié)束后我們就回家了!
描寫清明節(jié)氣的日記400字 篇12
春暖花開萬物復蘇的季節(jié)里又是一個清明節(jié),又是一個緬懷先烈的日子,我們來到了墓前,祭奠長眠在這里的先烈。
烈士們,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時刻,是烈士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長城與日本鬼子進行著拼搏,雖然你們都倒下了,但我們?nèi)袊硕颊酒饋砹耍汕先f的人都站起來了,我們高歌著《義勇軍進行曲》去繼承您們沒有完成的事業(yè)!
先烈們是你們犧牲了自己用你們的血液化為勇氣,使我們前進,建立了當家做主。我站在歷史紀念館前,望著這一個個雄偉的紀念碑。烈士們冒著生命危險,不顧個人安危,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祖國欣欣向榮的今天,他們?yōu)閲柢|的精神值得永遠在我們心中。
接下來是默哀三分鐘,在這漫長的3分鐘里,我想了許許多多:我們今天美好幸福的家庭,都是烈士們用熱血換來的,我下定決心好好珍惜這美好的童年好好學習,為祖國獻一份力。
描寫清明節(jié)氣的日記400字 篇13
清明節(jié)到了,我與其他同學一起在老師的帶領(lǐng)下,到烈士陵園去給英雄掃墓。首先是向英雄獻花。同學們雙手捧著鮮花,一臉嚴肅的慢慢繞墓碑一圈,在每一座墓碑前都要深深的鞠一躬,以表達我們對英雄崇高的敬意,最后將鮮花放在烈士們的周圍。
獻花完畢后,我們又聽了守墓人陳伯伯給我們講了其中一位英雄的事跡。英雄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為了將他養(yǎng)大,父母可是忍受了種種饑餓。后來英雄長大了,國家卻處于危難時刻,他毫不猶豫的報名參軍了,在戰(zhàn)場上,他總是在最危險的時候沖在前面,很不幸,在后來的一次戰(zhàn)斗中被敵人俘擄并殘忍殺害了。聽完英雄的事跡,我的淚水在眼眶里打轉(zhuǎn)。
活動結(jié)束后在回家的車上,我的腦海里不斷浮現(xiàn)出在陵園里的每一塊墓碑,還有陳伯伯講的關(guān)于英雄的事跡,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shù)個先烈用青春和熱血換來的,我們不僅要珍惜,也要銘記歷史,以告慰那些在天堂里的英雄。
描寫清明節(jié)氣的日記400字 篇14
在清明節(jié)的飲食方面,各地有不同的節(jié)令食品。
由于寒食節(jié)與清明節(jié)合二為一的關(guān)系,一些地方還保留著清明節(jié)吃冷食的習慣。在山東,即墨吃雞蛋和冷餑餑,萊陽、招遠、長島吃雞蛋和冷高粱米飯,據(jù)說不這樣的話就會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餅卷生苦菜,據(jù)說吃了眼睛明亮。晉中一帶還保留著清明前一日禁火的習慣。
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儀式后,將祭祀食品分吃。晉南人過清明時,習慣用白面蒸大饃,中間夾有核桃、棗兒、豆子,外面盤成龍形,龍身中間扎一個雞蛋,名為“子福”。要蒸一個很大的總“子福”,象征全家團圓幸福。上墳時,將總“子福”獻給祖靈,掃墓完畢后全家分食之。上海舊俗,用柳條將祭祀用過的蒸糕餅團貫穿起來,晾干后存放著,到立夏那天,將之油煎,給小孩吃,據(jù)說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
上海清明節(jié)時有吃青團的風俗。將雀麥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棗泥等餡料,用蘆葉墊底,放到蒸籠內(nèi)。蒸熟出籠的青團色澤鮮綠,香氣撲鼻,是本地清明節(jié)最有特色的節(jié)令食品。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節(jié)愛吃桃花粥,在掃墓和家宴上愛用刀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