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2014年農業農村工作思路
“千村經濟振興”活動已經出列的貧困村要繼續鞏固扶貧開發成果,未出列和新列入的43個貧困村,要堅持走開發式扶貧路子,重點抓好生產生活條件的改善和周轉棚、周轉畜、勞務輸出等工程。專項資金要捆綁使用,投向貧困村,使扶貧工作整體推進。要堅持以經濟強村為龍頭,以“兩轉移一置換”(即農業向工業轉移、農村向城鎮轉移、農民置換成職工)為載體,確保經濟強村人均純收入增長10%以上,貧困村人均純收入增加200元以上,帶動整個農村經濟有一個較大幅度的增長。
要把文明生態村創建活動引向深入,在鞏固提高第一批創建成果的基礎上,加大宣傳力度,激發農民群眾參與創建活動的主體意識,緊密結合“村村通”“村村綠”等工程,推進道路硬化、街院凈化、村莊綠化、主街亮化工程和“一建(建沼氣池)三改(改水改廁改圈)”。
四、深化四個制度,促進農業農村的穩定和發展
1、完善一制三化工作機制
切實加強以村黨組織為核心的村級組織配套建設,加強村黨組織對村民自治的領導,充分發揮黨內民主對人民民主和村民自治的示范帶動作用,健全村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制,加大農村改革力度,加大對農業的支持力度,加大對“三農”工作
的領導力度。認真組織實施“素質工程”,全面提高農村基層領導班子和黨員隊伍的素質。要把解決“三農”問題的成效作為檢驗領導干部能力和工作水平的重要內容。要做好農村支部換屆工作,確保穩妥順利進行,不斷提高農村黨組織的活力。
2、完善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制度
擴大基層民主,完善村民自治,是發展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基礎性工作。要規范農村重大事務的民主決策和管理程序,不斷提高村民自治的法制化、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水平。認真落實民主選舉制度,進一步完善村民會議和村民代表會議制度,逐步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廣泛集中民智、切實珍惜民力的村級民主決策機制;認真落實村級民主管理制度;抓好村務公開工作,規范和完善民主議政日和民主評議村干部等民主監督制度體系,完善人民群眾建議征集制度、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和社會聽證制度,健全對村務和村干部的監督機制。推進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要注重實效,堅持同發展農村各項事業和改善農民生活緊密聯系起來,防止搞形式、走過常
3、完善村級財務管理制度
貫徹新的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創新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和財務監管機制,切實抓好農村財務審計,規范農村財務管理工作,加大對農村財會人員的培訓與管理力度,提高財會隊伍的整體素質。繼續推進農村稅費改革,加強對農村“一事一議”籌資的監管,防止農民負擔反彈;認真貫徹土地承包法,穩定完善土地承包政策,進一步規范地土流轉程序。認真研究制定本地妥善化解鄉村兩級債務的實施方案,明確責任,定期督察調度,推動化解鄉村債務工作的順利開展
4、完善對農業重點工作的責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