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實踐學校領導講話(精選3篇)
社會實踐學校領導講話 篇1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我們來到綜合實踐基地,進行為期一天的綜合實踐活動。首先,我代表我們學校的全體師生對實踐基地領導、老師的精心安排和熱情服務表示衷心的感謝!
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是積極推進素質教育,深化新課程改革的重要舉措。通過實踐活動,同學們將接受生存磨礪,挖掘思維潛能,體驗群體合作,熔煉團隊精神,在實踐中長知識,在勞動中學本領,在情景中受教育,在體驗中感悟人生,增強動手、動腦能力,培養勞動觀念、勞動技能和創新精神,全面提高綜合素質。加之,綜合實踐活動是國家教育部規定設立的一門新課程,所以希望同學們要以嚴肅認真的態度參與每一項實踐活動。
為了今天的活動能取得圓滿成功,我對同學們提幾點要求:
第一、講文明、懂禮貌、守紀律、有秩序,不亂扔雜物,不隨地吐痰,時刻保持活動場地和其它公共場所的清潔衛生,充分展示我校的優良校風。 第二,服從帶隊老師和實踐基地指導老師的指揮,認真聽從指導老師的講解和指導。要在實踐基地規定的范圍內活動,不得私自離隊,更不準擅自離開實踐基地。
第三,發揚團隊合作精神,在實踐活動中要學會尊重,學會互助,學會合作。
第四,以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愛三節”、“八禮四儀”。 第五,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量力而行;時刻注意安全,杜絕一切意外事故。 在活動中快樂,在體驗中收獲,在鍛煉中成長!在帶隊老師和實踐基地老師的通力合作下,在全體同學的共同努力下,同學們在今天的活動中一定會動有所悟、行有所獲、玩有所樂,乘興而來,滿載而歸!
社會實踐學校領導講話 篇2
同學們,如今你對曾經只知“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我們有著怎樣的評價呢?我想你也同我一樣,不會贊賞這種“高分低能”的學校“寵兒”吧?21世紀的社會需要的是復合型人才;21世紀呼喚一專多能的人才;21世紀等待能“指點江山”也能“腳踏實地”的人才,作為肩負祖國未來重任的我們,親身體驗生活的艱辛,體驗勞動的快樂,鍛煉自己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我們要積極參加社會實踐。
社會實踐是引導我們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是培養鍛煉才干的好渠道。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有助于我們在校大學生更新觀念,吸收新的思想與知識,使我們更好更快的轉變角色。所以我也在假期及課余時間里積極參加了多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在這些社會實踐中,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去年的暑假,那是我第一次離開父母,第一次出遠門去鄭州參加社會實踐,大家都說:“社會很精彩,有時卻讓人很無奈”,所以剛剛高中畢業的我,心中揣著些許忐忑,帶著巨大的好奇,小心翼翼的邁出了我走向社會的一小步。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我到了鄭州,投靠了一位朋友,經這位朋友介紹我去了一家名為新禧園的售樓中心做渠道,其實就是派單員,我的工作很簡單,每天早8:00和下午2:00派單,派過單之后就是按照特定的路線查點,而且一查就是4個小時,每天都是如此派單——查點——再派單——再查點,剛開始時由于感覺很新鮮,工作是也不覺得累,后來新鮮感過去了,每天面對著這單一的工作,看著這同樣的事物,非常的單調無聊,疲憊之感慢慢的涌上心頭,每天都感到很累,很辛苦,這時我才明白掙錢的辛苦,我才真正的體會到,原來父母在外打工掙錢真的太不容易了。如今的我們
在這次社會實踐中讓我很有感觸的還有一點,那就是人際交往方面,大家都知道社會上人際交往非常的復雜,不經歷一下你是很難體會得到的,你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思想和個性,要和他們每個人都處理好關系那是一門比建筑力學要難很多很多的科目,初涉社會的我們是很難考及格的,但這卻是一門必修課,
另外我也稍稍感觸到社會給人的無奈,不過我想說的是如果遇到了我們改變不了的東西或者事實,那我們就應該去適應它,如果適應不了,那就改變一下適應它方法,因為適者生存。
在工作中還要有很強的學習能力因為時代在進步,一切都在發展,知識的更新也是我們無法想象的,無論你將來從事什么工作,都要有很強的學習能力,不斷的吸收新的知識,只有跟的上時代,才不會被淘汰。
那次的社會實踐為期兩個多月,在那兩個月里,我學會了很多,明白了很多,但是也瘦了很多,當這次實踐結束后,再回首時,我就對自己好好的崇拜了一下,因為我堅持到了最后,我真正明白了凡事都要靠自己的含意,我邁向社會的這一步是非常成功的。
朋友們,一切認識都來源于實踐,現在我們是大學生,但是3年之后我們就不再是大學生,而是社會的一分子,有人說:“大學生畢業,就等于失業”,我認為這句話不太正確,因為它一篇概全了,只要我們在校期間努力的為自己添加籌碼,這類事情就不會在我們身上發生,如何添加?那就是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吸取社會經驗,學會學習的能力。
社會是一所能鍛煉人的綜合性大學,當我們假期來,我們還能像以前那樣揮霍時間嗎?一片葉子屬于一個季節,年輕的我們擁有絢麗的青春年華,誰說意氣風發,我們年少輕狂,經受不住暴風雨的洗禮?誰說校園里的我們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我們要走出校園,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我們要踏上社會,勇敢的大聲呼喊讓暴風來的更猛烈些吧。
兄弟們,努力吧,未來屬于我們,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也可以譜寫一個個傳奇。
社會實踐學校領導講話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教官,同學們,大家好!我很榮幸今天作為學生代表在這里發言。
今天,我們結束了為期三天的中小學生生產實踐基地社會實踐之行。在這三天里,有歡笑,有淚水,有成功,有坎坷……相信每位同學都有自己的感觸和收獲。
每個經歷都是一本教科書,三天的課程教給我們很多在學校學不到的東西。
在“懸崖絕壁”上,我們戰戰兢兢,但在教官和同學們的鼓勵下,我們還是勇敢的邁出在空中的第一步;在“勇攀高峰”時,我們曾卡某個巖點上,一次又一次的嘗試失敗,但我們一次又一次的從頭再來。在內心的恐懼和體力的消耗面前,我們學會了堅強。
在農家里,我們第一次扛起沉重的柴火,抑或是第一次洗手作羹湯。我們看到,我們一向嫌棄的粗糧淡飯,農民阿姨們卻一點也舍不得丟掉,因為那是他們操勞一年的土地上長出的珍貴寶藏。我們終于學會了珍惜糧食,也第一次明白了那個小品里的一句玩笑“城市是農村的向往,可農村是城市的爹娘!”
我們也曾奔跑在基地和樹林間,在一個個點標旗下,在檢查卡上打出滴著汗水的圖像。在樹林里陡峭的懸崖上,有人跌過跤;在荊棘叢里,有人受過傷,但他們什么也沒說,一遍又一遍的爬起來,抹一把汗和血,繼續奔跑在尋找下一個點標的路上。“人生似定向,定向似人生”行走在人生道路上,就像定向越野一樣,我們在尋找一個又一個目標與理想。在個過程中,或許有偏差,有錯誤,但這也是獨屬于自己的一條追夢之路。
在信任背摔臺上,我們或許曾懷疑和不安,但在“相信團隊”的呼聲中,信任在我們心中滋長。我們摔下來,落在柔軟而堅定的臂膀間時,心中可有滿滿的欣慰與感動?原來,我們一直擁有這樣一群值得信任的朋友。多少男生為了保護下落姿勢不標準的同學,被砸疼了手臂,卻咬著牙絕不放手。每一個同學倒下他們就要疼一下,但他們沒有一點怨言。因為他們知道,他們的疼痛是為了保護同學的生命。
在逃生墻旁,有一個寬厚的肩膀將我們穩穩托起,有幾雙稚嫩卻有力的手將我們拉上墻頭。為了班級的成績,充當底座的同學,肩膀上留下了深深紅印,而在墻頭拉人的同學,胳膊上則掛著交錯的血痕。當最后一個同學登上墻頭,歡呼和掌聲淹沒了我們,那是真正的喜悅和歡欣。當我們攜手站在逃生墻下,每個人都流下了淚水。那一刻,我們都不再是單獨的個體,六十幾顆心被牢牢地拴在一起,從此我們成為了一個真正的團體。
在這三天里,我們好像都長大了。第一天零散的隊伍和稀落的呼聲,不知什么時候變為整齊響亮。飯堂里嘈雜的聲音漸漸平息,用餐后的清潔是從未有過的自覺和麻利。
三天活動過后,每個人的收獲也許不相類似,但有一點一定相同:我們的團隊更加團結了。三天的朝夕相處讓我們發現,那些陪伴我們同行的老師和同學,對我們來說是那么重要,他們是我們最親密的伙伴。
在這三天里,有成功,有失誤;有坎坷,有波折。但我們最終完成了所有的挑戰。不論最后成績如何,每個人都是成功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