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校長在教研活動講話稿(通用3篇)
副校長在教研活動講話稿 篇1
尊敬的各位教科院專家、各位中職語文教研中心組專家:
“天冷急入冬,煮茶論英雄”。首先我代表全體師生熱烈歡迎大家蒞臨我們--市--學校開展教研活動!
我校非常榮幸成為組長學校,也非常榮幸我校--擔任組長。這份榮幸主要是因為多了一份為大家服務的機會,也多了一次向各位專家學習的機會。也請大家今天不吝賜教,留下寶貴的意見或建議,這樣才能在大家的幫助下我們獲得共同提高。
中職語文教學教研是很重要的。為什么?第一點,從教科院教研工作分工來看,--主任既管德育也管語文,“德育為先”這是xx大報告提出來的就不用說了,語文搞好了才能叫德才兼備。才的標志就是語文的修養和表現力。第二點,我有一個觀點:現在xx屆六中全會提出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我認為中職學校的文化底蘊全部是靠語文教學以及其延展支撐的,至少在我們學校是這樣的(校園文化主題詞:重德崇商;請十大教書育人楷模桂賢娣來校作報告)。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講話中提出以德領才、以德潤才。我以為,語文弄好了,叫以才潤德。第三,語文教學教研團隊建設很重要。我校基礎課教研室是一種團隊模式,中職語文教研中心組也是一種團隊模式。在我校語文學科建設和榮譽取得中,語文教師這一塊份量很重。其中--是--十大魅力教師,--是--市建功立業巾幗英雄,--是全市中職語文說課一等獎,--是全市五項技能比賽二等獎第一名等等,我們認為團隊好才能“出活”(學生這一塊的成績就不說了)。我們相信,中職語文教研中心組這個團隊在各位專家努力下,今后一定也能出更大的活!
最后,今天也非常感謝--老師來我校傳經送寶,感謝大家都來傳寶送經。我們會好好學習提高。
副校長在教研活動講話稿 篇2
各位領導老師:
《認識底和高》是北師大版五年級數學第四單元第二課的內容。本課是在學生認識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會畫垂線的基礎上進行的,是探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的基礎。
本節課的目標共三個:1. 結合“限高”的情境體會限高的意義,并通過動手操作,認識梯形、平行四邊形與三角形的底與高。2.會用三角尺畫出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高。3.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給定底與高的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重點是:認識并畫各種圖形的高。難點是:畫出給定底與高的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
本節做的好的
一、聯系生活進行教學。
本節課開始我結合學生熟悉的“限高”情境,引出梯形的高,
讓學生身邊的情境出發從感性上先來認識梯形的高,這樣就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
二、精心設計環節,小步進行教學。
本節課知識點多,零亂。在教學中,我把整節內容進行整合,劃分出了三個小塊進行教學并及時練習,最后進行綜合練習,收到了好的效果。
三、注重使用教材。
對課本上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句話的作用,我都及時提醒學生認真的去閱讀,去理解并闡述意思,以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四、注重學生動手操作的規范性。
小學生對三角板、直尺的使用不夠靈活,所以在課堂上,我盡量多的去關注孩子的使用情況,以便及時改正,使他們有個好的動手習慣和操作習慣。
做的還不夠好的:
1.教師扶多放少,其實有了第一步的作梯形的高的基礎,后邊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的高就可讓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利用知識遷移去獲取知識。
2.教學內容安排過多,容量大,以致目標沒完成。
在以后的教學中要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引導要及時得法,另外教學時要把學習的時空歸還給學生。
副校長在教研活動講話稿 篇3
寫下這個題目的時候,我就會想起一個響亮的名字和他的簡短的三句話。 著名特級教師xx老師還在主持xx中學語文教研的時候,每一次他主持活動,我都要去參加。不為觀摩一節課,也不為評獎一篇論文,就為一種聲音,因為那是追求的聲音;就為一句點評,因為點評的不只是課,還有人生。在很多的他的專著或報告中,在很多的老師的筆記中,都藏有許多他的評點人生的智言警句。但于我,記憶猶新,永不磨滅的只有最簡單最樸素的三個句子: 一直向前走。
趁著年輕多做事。
有了一種追尋的勇氣,生命便永遠年輕。
我給這三句話概括一下,就是“做一個有追求的人”。
我相信,XX年前,20xx年前,上溯到30 年前,我們中間的許多人,一定心有所屬,心有所求。那初上講臺的意氣風發,當我們偶爾回想的時候,我們的心中還會泛起一種溫暖。
因為,曾經我們都有過追求。年輕的時候,我們也充滿了激-情。 只是,因為時光的匆匆,讓我們不再年輕。
只是,因為歲月的無情,讓我們飽嘗了生活的尷尬和艱辛。
只是,因為生活的風雨,讓我們的棱角打磨得圓滑和整齊。
我相信,教育是清貧的,研究是艱辛的,尷尬是難免的,事與愿違也是經常發生的。但我更相信,簡單的生活也可以是幸福的,專注研究可以收獲快樂,尷尬與事與愿違更可以使自己變得沉穩和成熟。
因此,只要心中有追求,只要不失對教育的信念,我們的精神永遠是富足的。
那就從今天起,讓我們做一名有追求的教師吧!
老師們,追求陽光吧。當我們無力改變生存和工作環境的時候,就嘗試改變自己的心態吧。熱愛生活,善待一切;童心不泯,獻出愛心;心懷感恩、襟懷坦蕩;與人為善,豁達寬容。只有老師的心里充滿了陽光,我們的學生才會更加陽光。
老師們,追求寧靜吧。小說《圍城》的作者錢鐘書一生寧靜淡泊,讀書一輩子,寫書一輩子。正是在這種“寂靜”中,他書寫了后人無法想象也難以企及的波瀾壯闊。一位熱愛他的讀者說:“這個世上唯一的錢鐘書走了。”當我們在為這個越來越世俗的社會覺得不滿和擔憂的時候,當我們面對五花八門的誘-惑而感到茫然無措和難以自制的時候,當我們的心也開始飛向圍墻之外跟著社會變得浮躁起來的時候,就讓自己的心安靜一下吧。安貧樂道,寵辱不驚;不慕名利,耐得寂寞;知足常樂,寧靜致遠;靜心修養,潛心治學。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里,只有我們自己守住心靈的安寧,我們的精神才會豐盈充實,我們的人生才會有滋有味。
老師們,追求事業吧。教師的事業就是教書育人。教有風格,育有藝術;教出成果,育好習慣。誰說教育的園地荒涼貧瘠?誰說教育的崗位平淡無奇?看一看名師的成長:余映潮老師用8年時間寫完成名作《中學語文教例品評100篇》;1997年他50歲的時候走向省城武漢上示范課《狼》并一舉成名,第一本書被現場一搶而空,那一種轟動的盛況我是有幸親見并時常回憶。看一看身邊同齡人的成長:小學語文教研員這樣評價學校易翠娥老師的成功:每個人的成長都要經歷從嘗試到磨練到成熟的過程,重要的是看她是不是熱愛而保持有一貫的激-情,是不是有效地利用成長的平臺。是啊,如果把教育當作事業,我們就能在看似平凡的崗位上創造“精彩”。一節課能通過精益求精的艱辛打磨而精致完美,一個崗位同樣能追求事業的極致精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