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師讀書心得體會600字(通用6篇)
新教師讀書心得體會600字 篇1
教師不再是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三尺講臺了,新時代對我們教師的要求更高了。看完《做卓越的教師》這本書后,讓我明確了自己提升的方面與方向。
一、做會上課的教師。
“課”我們每天都在上,都以為自己會上課了,其實不然。怎樣才能上出一節(jié)優(yōu)質的課,這是一個值得我去思考的問題。“設計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案,而不是選擇適應教學方案的學生。”這句話說得有理,讓我豁然開朗,也解開了我心中的謎。是的,教學是為了讓學生去學習,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陣地。看完這部分內容,我對自己的教學方法做了深刻的反思,忽有所悟。我應該從設計好每一節(jié)課開始,提升自己的上課能力,做一個會上課的教師。
二、做會寫作的教師。
在寫作的過程中不斷反思、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孔子有“日而三省”的作法,目的在于提高個人修養(yǎng),規(guī)范自身的言行。彭興順教師說:“撰寫教育科研論文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探索,不斷總結的過程。許多有價值的論文,并不是從‘寫’開始的,而是從‘做’開始的,用‘寫’來指導‘做’,用‘做’來充實‘寫’。”正所謂:實踐出真知。結合寫作,我們的工作是一個理論--實踐--再理論--再實踐的過程,工作中我們把所學的理論用于實踐,只有通過寫作,給自己一個思考總結的時機,才能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我想作一個會寫作的的教師,是為了更好地做好工作服務的。
有一句話: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我們可以說:從教學中來,到教學中去。一切為了更好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服務的,我覺得想做一個好教師,不僅要會上課還要會寫作,從寫作中反思自身的點滴,積累自己的成果,寫,才知不足,從而不斷學習,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看了這本書,我受益匪淺。
新教師讀書心得體會600字 篇2
在年級書吧里看到這本《致青年教師》,翻開后看到的第一篇文章就讓我下決心讀完這本書。
第一篇的課題是《就讓你的眼淚流出來》,看完這一篇,就感覺似乎遇見了知己,他好像說出了我內心此刻正想的,回來后細細品讀,覺得這本書很不錯,適合我們這些剛剛剛剛踏上教師這個工作崗位的新手們,書中講述了青年教師的很多困惑,并從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教師的角度提出很多好的建議,以及對教育的深層闡述。這本書好似一盞燈,指引著我不斷的前行。之后在工作中遇到什么問題,我也常常再拿起這本書,并能從書中尋找到答案。
印象最深的是《不要急》這一篇。“無論是對學生的教育還是自己的專業(yè)發(fā)展,好多事,都不要急。”讀著書中的每一個字,好像面前不再是一本書,而是一位長者就坐在你的面前,他清楚的知道你內心的困惑,并告訴你應該怎么做。年輕真好,但是,無論如何不能以為這個年齡什么事都可以去做,也不要以為這些事只要靠精力足就能做成。為什么要這么急躁?教育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慢”,教育教學是“慢”的教育。對學生的教育,不是捏泥人,不是想捏成什么樣就是什么樣的,也不是即刻就能完成的。我們每天面對的是獨特的生命個體,我們也無法期待學生即刻變成理想的樣子,我們要有愛心和耐心,對我們的學生實施持之以恒的教育。
“優(yōu)秀的教師應當是一盞不滅的燈,而那開關就在他自己的手里。它的亮度就在于他個人的修煉;如果他有電源,或是不斷充電,他就能一直發(fā)光,一直在照耀著學生面前的道路;教師的進德修業(yè)應當一直到教育生命的終止。”走上教師這一職業(yè),也就意味著選擇了一條不斷學習的道路,要時時充電,這樣才能“傳道授業(yè)解惑也。”
新教師讀書心得體會600字 篇3
本學期,學校為我們推薦了《做卓越的教師》一書,我深刻地認識到要實施課程改革,就必須樹立終身學習觀念,博采眾長,使自己的大腦不斷吐故納新,接受活化知識,才能厚積而薄發(fā)。書中很多話語,言簡意賅,卻讓我頗有感觸,回味無窮。
書中有這樣一句話:“為了解決書多時間少的矛盾,教師讀書必須學會選擇,采取瀏覽與精讀相結合。一般的書可以瀏覽,重要的書、名著就需要精讀;與自己研究方向遠的書瀏覽,與自己研究方向近的書精讀。瀏覽的面不可太窄,精讀的面不可太寬。”說得多好,做教師的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困惑。這時候,僅憑我們的一己之力似乎顯得那么單薄無力,就如書中所說,此時我們就可以向一些教育經典求助: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陶行知的《陶行知文集》、李鎮(zhèn)西的《愛心與教育》。
從陶行知著作中,我讀懂了三個字,那就是“真教育”。“經典”之所以稱之為“經典”,就是它包含的精神理念具有超越時空的生命力,永遠不會過時,這些經典迸射著美麗的教育智慧,詮釋著動人的教育情懷,給了我許多教育的啟示。
閱讀,讓我充溢而快樂,更讓我明白教育需要愛心,孩子渴望關愛。讓我們以‘教唯以愛,學唯以篤’的思想公正地對待、欣賞每一位孩子;讓我們懷著一顆慈母般的愛心,滋潤每個孩子的心田;讓我們用蘇霍姆林斯基那種“海納百川”的寬廣胸懷,去接納孩子,等待孩子的成長吧!愿我們都能以書為友,在書的世界里作一次心靈的長途旅行,來一番深邃的靈魂對話,掬一捧淡淡書香,做一名博覽的教師!
新教師讀書心得體會600字 篇4
11月14日《中國教育報》刊登了一篇題為《女教師尋缺課學生救回三條人命》的報道。介紹了兩位女教師(姜文老師和陳霞老師)發(fā)現缺課的姐弟同時沒來上學時,一起到家中找尋,結果一家三口均中煤氣昏倒在家中,于是救了一家三口的命。
兩位女教師的救人事跡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他們的善舉贏得了社會各界的贊譽,如“只有把孩子裝在心里的老師,才會有這樣的職業(yè)敏感,才會有救人的奇跡。”
從她們身上,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表面的責任感,更深層卻是老師對學生深深的愛。兩位老師冒著被領導責問的危險一起出去找尋學生,這需要何等的勇氣啊?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如果老師出去找學生了,而學生卻因為某種原因從另一條路上來到了學校,老師卻苦苦尋找沒有找到學生,以致耽誤了自己的課,此時,領導面對那紀律紛亂的課堂,做何感想?領導還會去聽取老師找尋學生的解釋嗎?她們會不會成為無故曠工的反面典型呢?她們過多的解釋是否會被認為是無理取鬧呢?如果這件事情又恰恰被那些斷章取義的閑人發(fā)到網上,人們還會對這種找尋學生的行為給予如此高的贊譽嗎?網上會不會出現一浪高出一浪的聲討呢?同一件事的正反對比,難道不能令我們深思嗎?
這兩位老師的事跡,所折射的不正是教師職業(yè)的偉大嗎?不正是教師群體的偉大嗎?其實,偉大不應該因為最終影響力大小所左右,關鍵在于她們這種先學生后個人的精神,在于她們這種做法的出發(fā)點是對學生深深的愛,這才是對教育真正負責任。教師的偉大,在于排除任何好的不好的表象后老師那顆“為了孩子們,我們辛苦點沒啥!”的心;在于生死攸關的時刻,老師會像父母一樣將生的機會留給學生,將死的機會留給自己;……這就是我們如今的教師!
新教師讀書心得體會600字 篇5
前幾天拜讀了肖川的《做一個有思想的教師》一書,文中解答了人生、教育教學中的很多疑惑,觸頗深。我深深地體會到,要做有思想的教師,首先要樂于接受思想。而接受思想最簡單的是閱讀別人的書籍,尤其是大師的書籍,讓閱讀成為每位教師的習慣,成為與別人進行心靈碰撞的自由領地,成為自己不斷進步的階梯。
反之,沒有博覽群書,只能就教材講教材,就內容講內容,就試題講試題,課堂會因此而單調乏味,死氣沉沉;沒有閱讀,就難有深層次的思考,而自身思想的匱乏,展現于學生面前,就只能是面目枯槁,甚至容貌可憎。所以說,閱讀是教師獲取思想的源頭活水的最佳。
要做有思想的教師,關鍵是要在反思中進步。從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得出有效的和反面教訓,從經驗中出規(guī)律性的東西,將經驗抽象成理論。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作為教師應當學會反思,注意積累一點一滴的經驗,不斷地工作,不斷地總結,不斷地發(fā)展,使自己逐步向創(chuàng)新型教師邁進。要做有思想的教師,還要學會引領學生的心靈和精神。從對課程內容的發(fā)掘,到教學策略的選擇,從對問題的設計,到課堂氣氛的營造,甚至用什么語言,背后都蘊藏著一種思想底蘊,平時只是不覺得罷了。
教師的思想對學生的熏陶,也是非常關鍵的,思想可以熏陶學生學習、熏陶學生做人。靜下心來仔細想想,要想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師真的很難,這需要自己不斷地去學習和思考。
新教師讀書心得體會600字 篇6
教育是成就人的事業(yè),教師職業(yè)的特殊性需要教師以一個教師的身份去閱讀,讓教育者的使命感和責任意識在閱讀中不斷加強和堅定。有的時候書籍雖然不能直接幫助教師解決現實問題,卻能給教師一個更好的看待教育、看待自身的角度,讓教師獲得更寬廣的視野和胸懷。閱讀讓教師明白自己在教育教學中該做什么和不該做什么。
吳非老師曾說:“在學校里,最可怕的是一群不讀書、缺乏智慧的教師在辛勤地工作,因為這樣的教師會辛辛苦苦地把本來聰明的孩子教得不會學習。”教師是人,在教育學生和自己孩子的過程中不可能不犯錯,的確應該在閱讀和學習中勤反思、多警醒,應該常糾錯和少犯錯。教師在從事教育教學工作時,絕不能只停留在改錯和少犯錯上,那樣會將教育教學工作始終置于被動的地位。教師更應該通過閱讀來把握教育教學規(guī)律,在此基礎上自覺地運用科學理論武裝自己的頭腦和指導自己的行為,讓自己的教育行為更有說服力、更有效果。
閱讀本來就應該是也必須是人類的生活方式。唯有如此,我們才真正將自身與世界萬物區(qū)分開來,又在閱讀中強大自己的心靈,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不斷遇見最好的自己,以充分的文化自信將人類的文明傳承和發(fā)揚光大。在我看來,一個人的成長之中最重要的,既不是學問經驗的堆砌,也不是名利權勢的攀升,而是心靈的成長,它形成了個人的終極成長。它每天都在獲得新的力量,當其他成長的光環(huán)黯淡或消亡的時候,它可以復活那些成長或代替那些成長,它可以涵養(yǎng)一個人的.氣質乃至豐富一個人的精神世界。
教師的閱讀,決定著教師的成長;教師的成長,決定著教育的振興;教育的振興,決定著中國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