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業務能力提升心得體會(精選3篇)
幼兒教師業務能力提升心得體會 篇1
暑期即將來臨,我們蒙氏教育的學期也接近了尾聲,回顧這一學期來的工作與生活,本班老師克服了種種困難,在邊學習便教育孩子中使蒙氏教學井然有序的進行到底,并做出了一定的成績。
(一)基本運動的完成
1、走。直接目的:學習基本的走路方法,手腳運動的協調性。間接目的:培養性,專注力。
2、坐立。目的:學習坐、站的正確姿勢。
3、搬椅子。直接目的:能安全地拿起、搬運椅子。運動的方向調整。
4、端盤子。目的:搬餐具,引導到日常生活中。肌肉運動的調整。
(二)社交行為
1、門的開關。直接目的:穩重而有氣質地開門、關門
2、打招呼。直接目的:懂禮節,養成社會性,并學習和他人交往,自我運動機能的調整。
3、應答的方法。直接目的:懂禮節,養成社會性,并學習和他人深交
4、與他人接觸的方法。直接目的:懂禮節,知道怎樣會麻煩到別人。間接目的:意志力的控制。
5、遞交物品的方法。直接目的:記住尖銳物品的遞交方法,對他人人格的尊敬和信賴,自己的運動調整。
6、咳嗽、打噴嚏、打哈欠的方法。直接目的:懂禮節。間接目的:自我控制,性。
(三)對自己的照顧
1、衣服的穿脫。目的:衣服的穿脫及整理。
2、穿鞋、脫鞋。目的:整理儀容,手腳肌肉運動的調整。
3、洗手。目的:儀容的整理,清潔感,一連串動作的順序,肌肉運動的調整。
(四)感官方面
1、粉紅塔的的搭建。目的:訓練孩子在視覺上對形體的辨別能力。對大小的序列邏輯能力的訓練。
2、棕色梯。目的:視覺形體辨別訓練。邏輯序列能力的培養。
3、紅棒。目的:視覺長度辨別訓練。邏輯序列培養。
(五)數的認識
1、數棒。目的:建立孩子1—10的量的概念。教孩子1—10的數名。使孩子學會量的比較。
2、砂紙數字板。目的:學習1—9的數字符號。使孩子把數名和數字符號結合起來。學會正確寫數字的筆順。
3、紡錘棒。目的:繼續強化數量跟數字符號的結合。讓孩子知道用分散的單位也可以構成數的集合。正式的介紹0的概念和符號。
幼兒教師業務能力提升心得體會 篇2
隨著農村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義務教育的推進,農村幼兒教育面臨著較好的發展機遇,但同時也存在著許多困難,尤其是邊遠農村地區。農村的幼兒教師大多是由小學教師轉崗到幼兒園任教的,教師仍習慣于用小學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忽視了幼兒的生理、心里和幼兒教學規律的特點。農村幼兒教師的業務素質影響并制約著農村幼教健康發展。因而努力提高幼兒教師的業務素質勢在必行。
1、加大培訓力度,多給農村教師提供培訓的機會
首先讓幼教專家短時間對園長、骨干教師集中培訓。通過培訓提高了他們組織、教育、教學及管理能力;并要求她們回園后對教師進行“二級培訓”,使正確的教育觀念、科學的幼教知識和技能得以推廣和普及,這樣不僅提高了教師的自身素質,同時也推動農村幼教事業的發展。其次,利用寒暑假集中對教師進行長期培訓,通過培訓逐步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以適應幼兒教育的需要。
2、搭建平臺,讓教師走出去,到省城、市區以及縣里辦園好的姊妹園之間學習
走出去,學習別人之長,帶回他人的經驗為我所用。幼兒園可以組織教師外出取經學習、聽講座、座談交流、經驗體會、吸取新信息,拓寬了教師的思路,提高了教師的理論水平。以“借他山之石以攻玉”進一步加快教師的培養速度。一方面可以和城里的幼兒園建立結對關系,加強合作與交流。讓教師全方位的進行觀摩學習,大到辦園宗旨,小到教學釋疑,只要有機會和時間,應該毫不吝嗇的讓農村教師去觀摩、咨詢和學習。這種多元、全程、立體的園園協作,師師互動,不僅會提升農村教師的業務素質,或許也會促進市區幼兒園的科學管理和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另一方面農村教師因受經費和教學矛盾等因素的制約,不可能經常去城里交流與學習。可以與市區幼兒園進行協商,讓他們派出精兵強將,開展送教下鄉活動,給農村教師上觀摩示范課,或開展講座。這樣不僅可以拓展農村教師的眼界,還可以激發她們的創造潛能。
3、組織園里教師之間互相學習、互相聽課,開展師徒結對
每周三幼兒園可利用教研時間,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掌握先進理念,更新教育觀念,適應現代教育形式,從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教師每學期可寫萬字以上的學習筆記,每周寫一篇心得體會或新理論嘗試教學的得與失。在各級教研活動中,互相切磋學習,交流自己工作中的新作法、新經驗。同時,在教師中可開展“基本功”、“優秀心得(論文)”、優質課的評比活動。讓教師互相聽課、評課、磨課,通過開展有益的活動,擴大了教師的視野,減少了知識上的貧乏感,在教師群體中營造了一個深厚的學習氛圍,形成了比學趕幫的好風氣,以適應新的教育發展的需要。
開展師徒結對和新老教師結對子活動,“師徒結對”,相互聽課每月不少于4節。推動了新老教師的共同成長,特別是新教師很快就能獨擋一面,順利開展工作;青年教師在相關活動和優質課比賽中脫穎而出。使得幼兒園的各項工作都做的很好,保教水平明顯得到提高。
4、教師自己找機會,從電視、電腦、書籍、雜志上學習、充電。
建立輔導網絡、定期指導。建立了由幼教干部、鄉鎮中心幼兒園園長等組成的較完善的領導體制和業務輔導網絡,對幼兒教師實行逐級管理和進行全面指導,成立教研組,集體討論、備課,共同制定教育計劃和教學方案,進行經驗交流等,達到相互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
如果把幼兒教育看著一項育人的工程,那么幼兒教師是這個工程的設計者,也是施工者,他們的職業道德、業務素質、工作態度都直接影響著“工程”的質量,因此,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將是一項艱巨且長期的工作,幼兒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
幼兒教師業務能力提升心得體會 篇3
以前我對孩子們的要求都不是特別嚴格,即使有要求,但若是孩子沒有達標,我也不會對他們進行任何懲罰,哪怕之前已經聲明會有懲罰的事項。現在寶貝們已經進入大班下學期,也即將成為一名小學生了,所以在各個方面老師對他們的要求也會變得更加嚴格。
就比如說早上入園的時間,我要求所有的孩子八點鐘必須準時入園,除非有特別的事兒,其他一律不許遲到,如果遲到就罰他不參加晨間活動,(但是從來都沒有執行過)因為大部分的孩子都能準時入園,而且家長也積極配合。可是開學至今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我發現了嘉嘉幾乎每天都遲到,而且還不慌不忙地走進教室或者參與戶外活動中來。每次我的處理方式就是簡單地說教,或者盤問一番后,就讓她去玩了。導致她的心理沒有壓力,心想:“我遲來了,老師并沒有不讓我參加晨間活動。”
今天,嘉嘉又遲到了,見此情形,我覺得這話不執行看來不行了,于是便走過去嚴肅的對她說:“今天你就站在邊上看著其他小朋友玩,你不許玩。”只見她看看我,又看看周圍的小朋友,無奈之下帶著哭腔對我說:“老師,讓我玩吧!我明天一定早早來。”這時,全班的小朋友都注視著她,我便抓住這個機會,對全班小朋友說,以后誰不按時來園,就象她一樣,孩子們幾乎異口同聲地說:“老師,我明早第一個來”。果然,第二天,除了請假的孩子,沒有一個孩子遲到。從這件小事可以看出,我們老師,不管面對再小的孩子,我的言行都應該做到一致,不然,我們說的話起不到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