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師收看2024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報告會心得(通用3篇)
青年教師收看2024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報告會心得 篇1
_學院為期一個月的“學風建設月”活動已經結束,生命科學學院學風在全校一直都不錯,在全體同學和老師的共同努力下,圓滿完成學風建設月活動方案的各項日程安排,開展了豐富多彩、獨具特色的活動。此次課堂出勤率有所提高,上課遲到率有一定的降低,學習風氣有較大好轉,課堂紀律和氛圍上有很大改觀。這些成績證明開展學風建設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也說明了本次學風建設月活動達到了預期效果,良好學風、教風基本形成。本次學風建設月僅是我院學風建設中的階段性工作,通過一個月的齊抓共管,從基礎上改變出現的部分學習氛圍不濃、學習風氣不正、學習成績不高的局面,進而以點帶面使整個學院學風得到進一步加強!
下面主要從在學風建設月中取得的一些成績、目前存在的突出問題等方面來總結前一階段學風建設,以及下一階段學風建設的主要任務。
在學風建設月活動中我們積極配合學校院系,采取相關有效措施:
1. 大力做好宣傳活動。為了配合學校的學風建設月宣傳活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2.樹立學習標兵典型。為樹立典型,表彰先進,形成全系積極向上、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對上一學年學年優秀學生干部、先進班級、文明寢室、學習標兵予以表彰,使學生學有榜樣。
3.加強學生上課出勤管理力度。統一制定考勤表,每班按月上報系里出勤情況,系里經過匯總每月在網上公布一次,對于曠課學生達到處理標準的,要嚴肅處理。
4. 加強學生日常考勤管理。加大檢查力度,嚴格管理。
5.各班召開如何更好的融入大學學習生活為主題的班會活動。通過召開主題班會活動,同學們反響強烈,踴躍發言
此外我們學院開展了相關一系列活動,調動全院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我院的學習氛圍。
①、結合本院特色而打造的生科“課前十分鐘”活動取得不錯的效果。
②、成功舉辦四六級經驗交流會,半輔助更多在英語學習階段迷茫的靴子們打開一扇明窗,為他們更好的備戰考試指明了一條可行有效的道路,在同學們中間引起強烈反響。
③、生科院是考研氛圍濃厚的學院,此次也開展了考研動員大會,我們請到相關專業老師做指導,為大三的同學們進行專業方面的意見和建議上幫助。
④、配合校學習部積極開展教師技能大賽,我們是師范專業學生,三尺講臺時很多人以后的人生舞臺,在此給予同學們更多的機會和舞臺,讓他們能夠展示自己,放飛夢想!
當然在本次的學風建設月中仍存在一些問題:
1、部分學生缺乏明確的學習目的,學習態度不端正。有的學生學習主動性不夠、積極性下降、精力分散、不能嚴于律己;有的學生沒有腳踏實地的實干精神;有的學生學習時很茫然,完全機械地應付以圖"過關";有的學生不能正確認識和對待所學專業,過分強調自我意識和個人愛好,專業思想不穩定,學習不安心,成績不理想,甚而出現厭學現象。
2、學風建設發展不平衡,有的班級不夠重視,創建活動措施不力,班級干部,班委沒有發揮榜樣作用。
3、由于學風建設是全校統一的,在管理學生方面比較嚴格,很多學生行為是被管出來的,一旦學風建設結束,原有的一些陋習又會浮現出來,所以,學風建設要長期不懈的抓。
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我院要加強這方面的建設,努力把我院的學風提高到另一個層次!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一個月的學風建設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這僅僅是開始。在未來的學風建設中,我院要加大制度建設,推進養成教育,嚴格獎懲制度,豐富工作載體,穩步推進各項學風建設工作。我院同學一定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良好學風氛圍,提高對自身的要求,從現在做起,為創建優良學風,為自身成長成才而努力!
青年教師收看2024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報告會心得 篇2
由于解決科學道德和學風問題具有迫切的現實意義,有關部門必須盡早完善有關規則的制定,早日杜絕學術造假行為的發生。要徹底解決類似問題,關鍵在于抓好教育、制度和監督三個環節。教育是基礎,制度是關鍵,監督是保障,防懲結合、標本兼治。具體方案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堅持教育引導。目前關于科研不端行為的界定和處罰主要是針對杜撰
(有時也稱為造假、編造)、篡改和剽竊(FFP),但大量低水平、不負責任的科研行為在這三種不端行為之外,對科研實踐的危害更為長遠、更具有腐蝕性。防止這些不負責任的科研行為,主要依靠引導和教育。當前應大力宣傳科技界治學典范和明德楷模,進行學術不端行為的懲戒案例警示教育,從正反兩方面引導科技工作者嚴格自律并加強科學道德修養;應當以研究生為重點,在高校更加廣泛地開展科學精神、科學道德和科學規范教育。加快建立起覆蓋全國科技工作者以及青年學生的科學道德教育長效工作機制,積極倡導嚴謹求實、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努力營造健康良好的學術環境。
二是加強制度規范。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相關管理部門頒布了多項相關的政策規定,并逐步建立了多層次的管理機構。如中國科學院成立了科學道德建設委員會,科學技術部成立了科研誠信辦公室,科技部、教育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等部門建立了科研誠信建設聯席會議制度。尤其是自20__年國務院科研誠信與學風建設座談會召開以來,各有關部門相繼出臺針對科研不端行為的懲處措施,一個嚴肅懲處科研不端行為的高壓態勢已經初步形成。在學術共同體自我規范方面,近年來中國科協頒布了《科技工作者科學道德規范》《學會科學道德規范》《科技期刊道德規范》《關于加強我國科研誠信建設的意見》等文件,強化學會監督責任,發揮學術期刊在引導科技工作者嚴守學術規范中的重要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今后,應該繼續推進制度建設,完善科研經費分配制度,在不同研究領域,合理確定穩定性支持和競爭性投入的比例,為科研人員心無旁騖地開展自主創新提供良好條件;完善科研績效評價制度,根據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公益性研究的不同特點,建立不同的評價指標體系,確保評價過程的公開透明,增強評價結果的權威性和公信力;完善學術平等機制,從制度層面支持學術爭鳴,保護不同意見,寬容對待探索失敗,激勵科技工作者敢于質疑,樂于創新。
三是強化監督約束。
我國新修訂的《科技進步法》以及《著作權法》《專利法》《知識產權法》等,都就學術不端行為的調查處理問題列有明確條款。在強化政府部門、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對科研活動、科研管理主要環節監督的同時,要充分發揮科學共同體內部監督和社會監督的互動機制。由于多數科研不端行為往往涉及較為專業的領域方向,非專業人員很難察覺;而且越是高精尖的高技術
領域,科學研究過程越是細微、復雜、深奧,只有同一專業領域內的同行研究人員才可能做出客觀、正確的評價。因此,科研共同體在發現和防治科研不端行為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工具,加強監督檢查,完善識別查處學術不端行為的技術手段,增強對不端行為的威懾力。作為當代碩士研究生,我們應該嚴格遵守科學道德規范,養成良好的科研規范和治學態度。我們要重操守、重品行、重修養,遵守學術規范、養成良好學風,勇于探索、不斷創新。要誠信、平等待人、正確認識自身、不妒忌,扎實學習、刻苦鉆研,艱苦奮斗、實事求是。要勇于創新、把握前沿、注重實踐,把握機遇,爭取為國家和民族做貢獻。我們的畢業論文選題要寬厚、閱讀文獻要經典,研究過程中要勇于攻關、取得成果后要擴大戰果,撰寫論文應嚴謹規范。科學是可傳播可證偽的,而學術研究的核心是不斷創新。因此在學術研究過程中應該要遵守學術規范標準,力求不斷提出新的觀點新的發現。與學術規范相對應的就是學術不端。
在有關部門積極處理學術研究工作存在的問題的同時,我們也應該自覺培養科學道德意識。雖然我們現在只是一名研究生,但也是一名科學工作者,都要捍衛學術的神圣性,在學術研究的崎嶇小路上堅持求真求是求實求精的原則,絕不弄虛作假絕不助長學術上的不正之風,從工作的點滴做起,為鑄就人格而努力,為取得不朽的研究成果而不懈追求,而這也正是每一個從事或即將從學術研究的人應盡的義務,只有做到了這些,有一天我們才有資格走進學術殿堂,為建設他而奉獻生命。學風是校風的一部分,學風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當前,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建設和諧校園,都需要大力加強校風和學風建設。學風建設與整個校園文化建設一樣,意義重大,需要選擇科學方法和有效途徑。優良學風的要求和特征學風是學生的學習風氣,是學生的學習目的、學習態度、學習精神和學習紀律的綜合反映。學風有好、差之分,有優、劣之別,優良的學風是學校改革發展的重要保證,是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條件。
青年教師收看2024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報告會心得 篇3
通過這次匯報的準備和講授,我學到了許多東西,品嘗到了堂帶給我的那份快樂與思考。總結了堂教學的成敗得失,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將堂交給學生,發揮學生的主導作用。
特色堂的求是精神,對于地理教師而言,意味著專業的同時,更要突出自身化知識技能的綜合性。在教學中我選擇了多媒體介入,調動起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探究生活中的熱力環流,將“要我學”變成“我要學”,這樣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有趣,教師也教得透徹。
二、加強教育理論和專業知識儲備。
匯報讓我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鑒于此,在今后的工作和學習中要加強自身修養,強化教育理論和專業知識的學習,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量,增強自身前準備的體會。把自己粗線條的思路打磨成具體的教學步驟,讓自己從教學的細節中跳出看待將要展開的教學。
三、樹立堂信心,完美展示風采。
上前鹿老師也和我談到了自信的重要性,充分的準備是自信的泉。不要把匯報當作是負擔,而是把它看作一堂普通的,一堂能展示自己教學風格的',一堂真正把自己推向前臺的,“態度決定高度,細節決定成敗,實力決定命運”,踏踏實實去做事情,強調每一個細節,絕不心存僥幸,相信自己的實力。
四、加強后反思,積極聽取建議。
后的總結反思是組成教學環節的有機的一環,教學不應該只是“定數”,應該在不斷摸索中汲取新鮮血液,在回顧和反思中找到自己的不足,才能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才能得到更好的進步。
作為新一代的青年教師,我會繼續充實自己,積累經驗,在實踐中感悟新程理念,讓自己盡快成長起,讓我的堂更加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