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家長會家長發言稿(通用3篇)
初中家長會家長發言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老師、家長們,大家好:
我是石皓瑀的家長。首先感謝學校老師給予我這么好的一個機會,能讓我在這里和大家共同探討孩子的成長教育,我感到十分榮幸。
石皓瑀上初中這一年多來,成熟了很多,他的行為樸實,勤奮刻苦,得到了學校老師及同學們的肯定。大家都知道,現在的初中生學習任務和壓力都比我們以前大得多,非常辛苦,老師更辛苦。有人說,從來沒有哪一個職業像老師一樣付出如此的多。學校的老師對我們每一個孩子傾注了愛心和心血,很讓我們家長感動。我的孩子經常給我講他們的班主任——任老師總是適時的鼓勵學生,學習好的激勵他們向更高的目標奮進,學習一般的鞭策他們,讓他們不要灰心,告訴他們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辦不到的事情,只有人不想干的事情。只要想學好,通過努力,肯定會學好的!還適時的找心理自卑的學生談心,鼓舞他們的士氣,讓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老師們擔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每天盡心盡責地工作,為孩子的全面發展嘔心瀝血,如果說我們的孩子有所長進,很大程度上就是老師們辛勞的結果。在這里我代表學生家長對老師們真誠地說一聲,老師們辛苦了,謝謝你們!下面我就粗淺的談一下自己的感受,與在座的各位家長共勉!
一是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
重視孩子的健康,特別是身體健康,這是我們每個做父母的都能做到的,但是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卻不是每個家長都有所關注的。我為什么把這個問題放在孩子的學習前面談,就是因為我覺得孩子的心理健康比學習更為重要。
初中階段是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時期,這個時期的孩子他們觀察社會,觀察父母,觀察同學,會有很多的困惑:對社會現象的困惑、學習上的困惑、與同學交往的困惑,這些困惑如果不解決,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我們家長就要多和孩子溝通交流,了解孩子心里在想什么,我一般是利用吃飯的時間跟孩子交流,邊吃飯邊讓他講講學校里的事情,遇到問題及時進行疏導。同時我也把自己的一些事情講給孩子聽,這樣孩子會有被尊重的感覺,更會和家長敞開心扉。孩子幼小的心靈是需要家長的尊重、理解和支持的,我們家長應該讓孩子感覺自己向朋友一樣,應該蹲下身子和孩子一個高度看問題,而不能高高在上,一副家長的姿態。我個人認為能和老師家長溝通的孩子青春期的逆反應該不會太明顯。
二是關注孩子的學習
說到學習,那應該是我們家長最為關注的,如果說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是他們學習生活的主要組成部分,那么在家里的學習是對孩子學習的必不可少的補充。
1.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
孩子在家做作業時,盡量保持家里安靜,最好不要看電視,玩電腦,同時我自己一般也很少在這個時候看電視、玩電腦,給孩子營造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同時溫馨的家庭氛圍對孩子的學習和成長都是非常有幫助的,每個孩子都希望有個溫暖的家,有個愛他的父母。
2.幫助孩子尋找好的學習方法
孩子剛升入初中,隨著課程的增多,作業量的增大,為了讓孩子盡快適應初中的生活,我督促孩子上課認真聽講、認真做作業,及時預習和復習,不僅鍛煉孩子的能力,還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
3.家長要知道孩子的學習進程
我沒事的時候也經常看看孩子的課本,看看他學到什么地方了,翻翻孩子的作業,看看他的作業質量和認真程度,我認為通過孩子的作業,可以反映孩子學習的一些問題,作業的正確率反映了孩子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我一直要求孩子要認真書寫,我個人認為寫字是一種態度問題,只有寫的認真才能做的認真。
4.讓孩子喜歡考試
升入初中后考試越來越多,小考、月考、期中考試、期末考試,我常常給孩子輸灌這樣一種信息,通過考試可以發現自己的差距和不足,通過考試可以展示自己的能力,漸漸地孩子告訴我,我現在喜歡考試了。
三是積極配合老師和學校
老師是孩子的知識傳授者,道路指引者,作為家長一定要積極配合老師,配合學校做好工作,即使家長認為老師或學校的某些做法欠妥,也不要直接當著孩子的面談論,而應該積極引導,從老師的出發點,善意地引導孩子,否則孩子會不信任老師,不喜歡老師,不喜歡老師教的這門課,最終影響的仍然是孩子,如果覺得有什么地方不妥可以直接與老師溝通,老師不是圣人,和我們家長一樣無法做到完美無缺,而且老師希望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成功,相信他們也要樂于接受這種方式。
試想一下,在家里通常只有一個孩子,我們教育起來都感到很吃力,而一個年級有幾百個孩子,一個班也有五、六十個孩子,其責任之大,難度之大應該是可以想象的。我們家長只有與學校積極配合,才能與學校形成幫助孩子成長的最大合力,才能讓孩子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
各位家長,教育是一份責任,教育是一門藝術,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學校這片沃土,離不開園丁的辛勤培育,而且還不能缺少家庭的關懷,以上所說僅僅是我個人的一些粗淺看法,不當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最后讓我們再一次用熱烈的掌聲感謝八(23)班的各位老師付出的辛勤勞動,并預祝孩子們的明天會更好!謝謝大家!
初中家長會家長發言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師、家長:
大家好晚上好!我是尤瑞享的爸爸,首先感謝高老師給予我這么好的一次機會,讓我在這里和大家共同交流探討孩子的健康成長及教育話題,我感到十分榮幸。在此,我代表與會的家長們對各位老師的辛勤教育表示衷心的感謝!也同時感謝任伯學校為孩子們提供了這樣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今天我和各位家長談一下孩子健康成長問題,孩子的身心健康問題是每位爸爸媽媽最關心事情,想要孩子的學習和各方面優秀,首先是孩子要有一個很棒的身體,那么怎樣才能使我們孩子擁有身心健康呢?其實也不是很難,我自從系統學習了中醫養生一年多以來,才深深體會到我們中醫確實博大精深。
先說說我們家尤瑞享小時候的體質情況,在孩子一歲左右,就因為感冒得了支氣管炎,連續打了一個星期的吊瓶,孩子小手上的筋絡太細,只有插在頭上,當時我們做父母的是看在眼,痛在心上,往后孩子只要一感冒或者發燒,我們父母就開始擔心,早早送醫院去打針吃藥,抗生素用多了,孩子的體質也變弱了。
在瑞享上小學之前,亞健康的狀況也比較多,比如晚上難以入睡、磨牙、流鼻血、睡覺出汗多,過敏性鼻炎、便秘等等,到孩子上了小學之后,體能訓練加強了,我也懂了一點中醫養生知識之后,平時可以也多預防,孩子體質才慢慢改善,真正懂的如何調理孩子的亞健康問題,還是在前年年底開始,系統學習了中醫養生之后才恍然大悟,人的健康指數,其實醫療占的比例只有8%,父母的遺傳也只有只占了15%,真正的健康是自我管理占60%,剩下的比例就是環境因素。
但是現在人往往就去糾結那8%的醫療比例。我自從開始學習整體中醫養生之后,才知道,百病從寒生、百病從氣生,如果你不貪涼了,不生氣或者少生氣了,早睡早起,適當的鍛煉,健康指數就會提升一個臺階。
現在社會雖然物質極大富裕了,什么跨地域的水果都可以買到,什么反季節的蔬菜都可以吃到,夏天吃冷飲,開著空調,但是這些都是違背大自然的規律。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我知道了這些原理后,就開始先給孩子早餐的調整,原來訂的鮮奶就改成了現在我們現在每天吃的黑米大棗糊。
在夏天,我們就不吃寒涼的食物和冷飲。其實中醫上講到,夏天人的體內是寒涼的,表面的皮膚是熱的,胃的常溫度是37度,你把0度食物吃到肚子里面去,只是當時你滿足了自己的口欲,覺得是舒服了,但是你的胃比較遲鈍,或許感覺不到難受,時間長了腸胃功能就會越來越弱。
特別是香蕉和西瓜都是大寒的,夏天就不要把西瓜放到冰箱里面拿出來吃了,除了飲食和生活方式上給孩子調整,還堅持鍛煉,體能訓練除了跳繩孩子一直在堅持之外,還加了兩項,一個是面壁蹲墻和掄胳膊,大人小孩都可以做。面壁蹲墻和掄胳膊也是堅持為貴,根據個人情況可以慢慢累積上去。
面壁蹲墻可以使孩子長智慧,增強體質,和意志力等等;掄胳膊可以改善視力,還有鼻炎頸椎肩周炎頭暈等等,具體的好處我就不詳說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說的再好,如果不去實踐也是等于零,因為我們是親身通過實踐經歷過的,所以才能真正體會到。
我給孩子調理了兩三月左右,孩子的亞健康狀況有了明顯改善,健康指數也明顯上了一個臺階。自從我給孩子身體用中醫實踐調理一年多,孩子就沒有吃過任何藥,平時有了一點小感冒,我自己在家里給孩子處理下就搞定。
前段時間,有一天上午10點多,孩子下課的時候,高老師打電話給我說瑞享身體有點不舒服,讓我回學校帶孩子去看下,接了孩子之后問了他下情況,瑞享說就是肚子有點疼,還吐了一點,當時我還故意問孩子,是爸爸帶你去醫院看下,還是爸爸回家給你處理下。
孩子回答很干脆:還是回家爸爸給我處理下就行,下午我還要上課呢。我把孩子接到家后,馬上煮了姜棗茶讓孩子喝了。用艾葉泡腳,給孩子的足三里拍了幾下。加上腹部順時針按摩和熱敷,半個多小時之后,孩子精神明顯好多了,說肚子不疼了,吃了午飯之后,我就送孩子去學校繼續上課。
還有一次,就是3月底之前,我們班級小朋友比較集中的病毒性感冒發燒。我家瑞享以前最后一次發燒還是在三年前,那天傍晚放學回家精神也不好,也高燒到40度。我當時也沒有立即把孩子送醫院去看,我就在家里通過整體的物理療法降溫,一個多小時之后孩子的體溫回到38度。其實西醫也有一個說法,孩子發燒也有一個24小時觀察期,不是孩子一發燒就馬上送醫院,在醫院里還有可能交叉感染。
其實病毒性感冒發燒是有一個過程的,孩子的體溫會反復上上下下的,正常情況下都是要3-5天,就算是掛鹽水也有一個過程,就看孩子的體質了,健康指數60分和90分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那天晚上,孩子雖然發燒也是反復,我也是反復不斷用物理療法降溫,第二天就帶孩子去衛生院做了一個血常規,檢查結果是病毒性感冒,白細胞也正常,這是孩子第一次發燒血常規正常的。
在沒有學習養生和鍛煉之前,只要孩子發燒,白細胞都會偏高,就要掛鹽水和吃抗生素才能控制,這證明平時的體能訓練加上物理療法的降溫是很有效果的。這次孩子反復發燒也有3天都是反復通過物理療法,也沒有吃藥打針,就完全恢復正常。
西醫的說法,在孩子感冒發燒的時候,是說要多吃水果蔬菜,但是和我們中醫養生的指導師說法正好是完全相反,這時候孩子發燒感冒,覺得身體不舒服時,要停止吃一切寒涼水果蔬菜,包括海鮮之內食物等,要給孩子喝姜棗茶和米粥等補充熱能,不然的話,方向不對努力白費。
由于時間關系,關于提升孩子的健康話題就大致和大家交流到這里,感興趣的家長有機會以后也可以直接和我交流探討。
再和大家繼續交流關于孩子家庭教育問題,其實關于孩子家庭教育問題,書上和手機上發來的消息也是很多,但是說到與做到往往總是有很大差距。在孩子家庭教育黃金期里教育很重要,在重要的時期,父母如果比較放任孩子,那后面會付出很沉重的代價的。
都說世界上有兩件事情不能等,一件事情就是孩子的教育,還有一件事情就是孝順父母,如果錯過了這個時期,你再后悔也沒有用,再努力也沒有什么機會去彌補。你事業上的成功也無法彌補孩子的家庭教育的失敗。父母是孩子的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生的老師。
現在社會上各行各業需要培訓,基本上需要有上崗證或者通過考試合格之后才可以上崗,唯獨只有我們做父母的是不需要通過任何培訓和考試就承擔這個責任重大的孩子教育問題。所以孩子出現的任何問題,我們父母都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我們父母也要不斷學習和提升,父母就是原件,原件出現了問題,那復印件必然會出問題,所以只有父母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現在大部分家長都太把關注點放在孩子身上,沒有想到提升自己。我想大家都聽過孟母三遷的故事吧,環境是可以影響并改變一個人的命運的,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家庭學習氛圍也很重要。我們父母自己在刷微信,玩游戲等,卻要讓孩子認真學習,那孩子的內心自然會很不舒服。我們家電視幾乎有好幾年都沒怎么去看了,那孩子自然也習慣不去看電視。
周一到周四我們家是禁止孩子玩游戲的,就算周末和寒假暑假玩下游戲也是有時間限制的,一般也是15-20分鐘左右,最多半個小時,給孩子配了一個定時器,時間到了還在繼續玩的,那就會受到懲罰,失去下周玩游戲的機會。
這個習慣,孩子在上幼兒園的時候養成了,我們家瑞享是上幼兒園大班的時候就開始慢慢養成了閱讀習慣,我自己平時也對孩子做閱讀量的統計,至今也差不多有八百萬字的閱讀量,孩子上小學有一定累積多點閱讀量,到了上初中作業多,就沒什么時間去閱讀了,就算暫時看不到對孩子寫作有很好的幫助,但是將來到了高年級或者上了初中肯定能夠有厚積薄發的功效。
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是很重要的。我在家庭教育一本書籍中看到是這么說到,平時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就像你把錢存到銀行里,將來孩子長大之后是有利息可以收益的,但是反之如果孩子從小就養成不良的生活習慣和學習慣慢慢累積之后,就相當于你現在去銀行在貸款,若干年之后,等孩子長大了,是要付出一定的利息和代價的。
我認為父母對孩子的引導和鼓勵遠遠比父母對孩子責罵和嘮叨效果更好。當然,孩子犯原則性錯誤,該批評該懲罰的還是要批評懲罰的。我和大家分享我家瑞享的生活中兩個列子。
一個是跳繩,孩子在上幼兒園大班的時候,我家瑞享當時拿跳繩姿勢還不太正確,別的小朋友能跳七八十個了,瑞享也只能跳十來個。孩子上小學一年級的頭兩個月,班級大部份孩子都能跳到100個以上了,我家瑞享還只是維持跳到50個左右,雖然也是天天在刻苦練習的。
但是這時我并沒責怪孩子,而且一直給孩子鼓勵,打氣,我說只要你繼續堅持訓練,過一段時間,你的跳繩速度就會超過你們班級的同學,現在只是你還沒有完全掌握跳繩的技巧而已。突然有一天,就從頭一天跳一分鐘50個的跳到110多個,第二天,第三天繼續刷新記錄,一個星期之后就能跳到一分鐘180個多個,幾個月之后跳到260個多個,半年之后最快一次跳到350個。
孩子每次刷新之前的跳繩個數,他就繼續給自己增加一個新的目標,所以信心和堅持是多么的重要。現在我們家瑞享還是每天堅持跳繩1000個以上,學習也是同樣的道理。
我再說一個怎樣引導孩子的一件事情,孩子上大班的時候,我開始每天早上先給孩子打招呼,說早上好,孩子自然也會回應給我們父母說早上好。后來慢慢地讓他主動對我們父母說早上好,但是有時候孩子會忘記掉,有時候也不主動和我問好。
到瑞享上一年級的時候,我自己就想辦法怎樣讓孩子每天早上向我們問候。我就故意問瑞享,你們到學校的時候,是老師向你們先問好的,還是你們同學向老師好先問好的。當時孩子笑嘻嘻說:爸爸這么簡單問題你還好意思問,當然是我們同學向老師先問好,哪里會老師向我們同學先問好的呢。
這時候,我就繼續向孩子提問,我說:你都知道要先向老師問好,學校老師是教你們學習知識的,爸爸媽媽也是你們生活中的老師,也是你的第一任老師,那爸爸這個生活中老師在你的心目中不重要嗎?這時候,孩子也醒悟過來了,笑嘻嘻說:我明白了。
從那一次交流之后的第二天到現在,孩子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和我們父母問候。這說明引導力量是無窮的。有些家長聽了也許會有想法,會說我們孩子就是貪玩,調皮,喜歡玩游戲等。其實貪玩和玩游戲每個孩子都喜歡,沒有哪一個孩子生下來之后就喜歡看書愛學習的,也沒有哪一個孩子是不愛玩游戲的,就看我們父母是怎么去引導孩子。
首先我們父母要以身作則,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但是原則性還是一樣的,不同的家庭環境就會造就不同孩子的個性。我們先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其它孩子比,每個孩子成長都會不同的時期。我們要拿孩子今天與昨天比是否進步,只要有微進步就要鼓勵孩子。這樣你的孩子就會越來越棒的。
我的分享就到這里,以上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最后,祝老師們工作順利,祝家長們事事如意,祝任伯年明天更加輝煌,謝謝大家。
初中家長會家長發言稿 篇3
對于過去幾年的學習,我的感覺就是累,煩躁,無奈。那時她的整個狀態就是一鍋燒不開的水,而我就是那燒水的伙夫,不停的點火加柴,非但沒有讓水沸騰,反而自己灰頭土臉。每天早晨6點40分孩子房間的鬧鈴準時響起,我把她從床上拉起,然后自己洗刷燒早飯,每次當我忙完這些,親愛的盛亦寧同學還在床上磨蹭,好不容易推她進了衛生間,她能對著鏡子看半天,又以每分鐘1微米的速度擠出牙膏,而來回刷牙過程就更艱巨了 ,她那邊天塌下來也和她無關,我這邊一會兒催她 一會兒看時間,胸腔里星星之火早已燎原,接下來不說也知道,一個罵一個哭。一個哭完了抹著鼻涕上學,一個灰頭土臉長吁短嘆,想想女兒委屈的樣子,又后悔又無奈,一整天都沒好心情。那時幾乎每天都這樣,搞得家里人人都不敢說話。有時候,也提醒自己哄著她 ,用各種辦法讓她加快速度,什么比賽拉,什么獎勵啦,軟硬兼施,有段時間我還讓她走到哪兒就把鬧鐘背到哪里,讓她自己看來不來得及,,不過她老人家似乎天生對這些有免疫力,虎頭蛇尾,前一分鐘興致高昂,后一分鐘已經忘記了我前一分鐘在干嘛,為什么這樣做,那小鬧鐘純粹是擺設。所以不管我怎么做,殊途同歸!。生活上是這樣,而學習上她也完全發楊了這個蝸牛風格,(蝸牛是她現在對自己以前的評價),每天,看著放學時間快到了,我就開始緊張,為什么緊張呢,因為那簡直就是戰爭,一二年級時,她幾乎每天都抄不完整回家作業,所以那時,你們都可以看到 我整天發那張抹汗的圖片,跪求家作,還好大家都比較同情我,每次都會發上來給我,然后我在傳達給盛亦寧,先不管這一來一去得花費不少時間,就長期這樣,實在光火,沈老師也多次找她談,鼓勵她加快速度,收效甚微。從她開始做作業我就在旁邊陪著,我也知道一直這樣不好,但是不陪著 我真不知道她會做到什么時候,不管作業多少。每天花2-3個小時做作業那是必須的,別的活動幾乎沒有。每次聽寫,我都做足了功夫,先讓她自己好好識記,然后再給她聽寫,錯誤的又單獨拎出來再聽寫,第二天照樣合格扣7 ,這個分數簡直就是魔咒,一直就這樣 ,連她自己也覺得好笑,就是扣7,每次單元測試也一樣,和她一起梳理知識,不懂的反復講解,我自己感覺真的是盡心盡力,就差沒肝腦涂地了,但是她每次都成績就是不好,昨晚講過的,又錯,計算無限出錯,口算從來沒有一次過關的,看著那些卷子,我是心灰意冷,我覺得我真的花了很多心思,很多精力,我就覺得特別委屈, 每當這個時候 我就寫,把這些委屈寫在盛亦寧的成長錄上,這個效果不錯,一邊寫,我的憤怒也慢慢減少,甚至開始自我剖析,我錯在哪里,也鼓勵自己,告訴自己要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那時,沈老師和我有過簡短的交流,有幾句話 我一直記得,第一句,她說:你給女兒的要求太高了。第二句,你的標準要放在她夠得著的地方。這兩句話對我觸動挺大,我開始反思,為什么我會經常甚至是一直在失望,為什么我做足了功課卻換不來女兒的絲毫進步,什么都是馬馬虎虎。為什么她沒有一種學習意識。我真的想了很久,我該做些什么。
我開始找原因,找一切問題的癥結所在,究竟是哪個環節導致了這種無力的局面。
我想我太迫切的想看到孩子的成績了,我想看到她變得懂事,變得勤奮,變得優秀,但是我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孩子源于我,但她不是我,她是個獨立的個體,她需要自己去體驗,去安排,去做她想做的事,從自身的實踐中去學習去感受去吸取去改正去進步。
于是,我決定權利下放。決定讓自己變得懶散。我先找女兒談,告訴她,她已經長大了,可以自己獨立的管理自己了,獨立安排自己的事情。于是,我找了本本子,讓她寫每天的計劃,因為每天到家的時間不會很固定,所以都是到家之后 看實際時間實際的作業量再定計劃,幾點到幾點是寫回家作業,之后是晚飯時間,復習時間,畫畫時間,游戲時間,洗澡時間和床上閱讀。每天一制定,并且按照這個時間嚴格執行。當然可能會因為各種原因在某個環節上超時了,我的態度是,保證質量的前提下,你可以適當變動時間,也可以爭取時間,也就是說,你作業完成的快,多出來的時間你可以自由支配,你每個環節加快速度各多5分鐘,也就是意味著你可以多出30分鐘的時間來做你想做的任何事情,那是你的時間,和我無關。而一個環節用了過多的時間,那就用你的游戲時間去補。(我這也是抓她的軟肋,一般她都不希望游戲時間被占用)。
關于這個每天一計劃,我是這樣想的:她之所以做事慢吞吞渾渾噩噩,就是目的不明確,她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只是你讓我做,我才做。而制定計劃之后,什么時候要做什么,就很清楚了 ,做事有條理了,思路也就清晰了。有了計劃,時間也就不會顯得那么倉促了,按部就班,到什么點做什么事,也不會丟三落四。孩子也能養成凡事計劃,有條有理的習慣
實行每日一計劃后,我就放手讓孩子自主學習,我告訴她:成績好,那是你努力的結果,臉上有光的是你,不是我。成績不好難為情的是 你,不會是我。你可以選擇讓自己變得優秀,你也可以選擇讓自己變成差生,這些都取決于你,不是我。于是,現在的聽寫,我不參與,我只是偷偷關注,發現她在草稿紙上反復的寫那幾個可能陌生的字,她叫我給她聽寫一下,我說:不用的,如果你是充分準備了,真正掌握了的,我給不給你聽寫都沒關系,你可以試下,沒有媽媽給你聽寫的情況下,你能不能改變那個合格扣7 。第二天的事實證明,效果不錯。之后的每次聽寫她都自己準備了,雖然不是每次都優,但是比以前是好得多了,對于那些聽錯的字,她也會自己說:我把什么什么弄錯了。比起之前,我說:你把什么什么弄錯了,印象要深刻得多。聽寫上是這樣,別的也一樣,。從這件事情上我認識到給孩子機會,讓她自己去爭取,給她信任,讓她自己去分析,找失敗的原因,對她的學習很有幫助。
另外我感受很深的一點就是每次都單元考,由于有每天復習這個環節,也就是根據學校的進度選擇相應的練習,進行課堂鞏固或者一些思維題,閱讀等,記得以前老師宣布要單元測試的時候,我就很緊張,找這個那個練習讓她做,從這個單元的第一課開始復習,每課的練習都拿來做,又疲勞又沒效果。現在她就沒有以前那種混亂了 ,最多也就做張單元卷,然后自己看書上的筆記,課做本的錯題等,而且都在復習時間內完成,也不會打亂其它事情。
會了有條理的安排自己的學習之后,我發現她馬虎的老毛病都改了好多,學習考試成績提高了,她自己也覺得自己比以前能干了,自信心也開始提升了。有次放學路上,她突然說;媽媽,我真希望能馬上就單元測試。我當時一下沒反應過來,這變化也太大了吧,她以前會說:我肯定不好的。我問她為什么期待單元考啊 ,她說,我上次就因為一點點馬虎沒有優星。我明白了,她知道問題出在自己馬虎,想改正它,有信心取得更好的成績。現在每次考試,她都自己準備,我問她怎么樣了,她的回答是:沒問題。不管真沒問題還是假沒問題,或者是過于自大的說沒問題,我都覺得不要緊,有信心是最重要的 ,即使成績不理想,那對她來說是次教訓,讓她嘗試自己去找原因,找方法改正,也是良性發展。我現在和她說得比較多的一句話就是:你的事情,你搞定它,沒問題的。
學習和生活不是獨立的兩件事情,學習上的井然有序,隨之也讓生活習慣開始發生變化,現在每天早上,我最大的任務就是看看溫度變化,給她找出合適的衣服,梳個辮子,以前那種皇帝不急急煞太監的情況也沒有了 , 她全部自己搞定,小鬧鐘也不用背了。
為了更好的激勵她,我和她一起制作了獎勵表,她還把表格裝飾了一下,名字是:豐收的果實。上面分成很多項;有各科單元考星,語數英的作業星,課外學習星, 大膽星,超越星,積極星-----很多,反正能激勵到她的都有。每次有了好成績,她都喜滋滋的拿來問我要星,然后自己貼上去,我們約定,達到一定的數量,可以換一件大禮物。
我上面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吧,可是,在實行這個方法之前,我也是做好了孩子在自己獨立學習的情況下,成績下滑的心理準備的 ,我準備無條件接受那可能會出現的,合格或者不合格,甚至更糟。我告誡自己:期望不能高,要有平和的心態,給孩子時間去適應,給她機會從頭再來,這學期用來嘗試這個方法,下學期期望能養成習慣,再下學期能有穩定的成績,那么之后五六年級就不會那么累了。(因為,我是覺得如果五六年級的孩子學習上還要老師家長在后安排指揮的話 ,即使成績不錯,卻走不遠,他總有獨自面對的一天,你又能陪到什么時候)。所以,我的這個準備也正應了沈老師那句話:把標準定在孩子夠得著的地方。不要給他過多壓力,也不要給自己過多壓力。
沒有絕對的好方法,只有適合孩子的方法,找到這個方法,是我們現在最需要做的事情.
